简介
全村国土面积3.32平方公里,海拔 980.00米,年平均气温 16.80 ℃,年降水量 1,800.00毫米,适合种植各种亚热带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4115亩,人均耕地2亩,林地18015亩。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20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该村截止2011年底,全村有367户通自来水,有128户饮用井水,有495户通电,有94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61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5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10户。该进村道路为土路;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4.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0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283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886.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95亩。该村到2011年底,有18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6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115.00亩(其中:田2596.00亩,地1519.00亩) ,人均耕地2.00亩,主要种植甘蔗 水稻 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8015.2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69.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4亩,主要种植茶叶 魔芋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194.00亩。
农村经济
该村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83.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72.00万元,畜牧业收入142.0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920头,肉牛175头,肉羊0头);林业收入10.00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9.00万元,工资性收入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2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11人,在省内务工54人,到省外务工57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495户,共乡村人口2090人,其中男性1162人,女性928人。其中农业人口2078人,劳动力1482人。到2011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078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2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4.00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336户。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新寨小学,中学生就读到陇川二中。该村距离小学校0.20公里,距离中学4.5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90人,中学生40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5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6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800.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218.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88万元,有固定资产40.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新寨小学,中学生就读到陇川二中。该村距离小学校0.20公里,距离中学4.5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199人,中学生62人。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283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978.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94亩。该村到2015年底,有16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5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一是农村和农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二是劳务输出整体素质不高,农民工就业增收能力不高;三是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四是缺少发展产业的启动资金。。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提高人口素质,着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强化农村社会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优化就业结构,拓宽增收空间。。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49人,党员中男党员41人,女党员8人。团员135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甘蔗 水稻,主要销售往本县、省内。2015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042.00万元,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甘蔗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甘蔗 水稻产业。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283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978.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94亩。该村到2015年底,有16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5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