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雷(Ma Lei),男,毕业于德国弗莱堡大学和南京大学,博士学位,天津大学讲席教授,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马雷的:人物关系、人物经历、工作职责、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社会活动、个人作品、获得荣誉等介绍

英文名

Ma Lei

母校

德国弗莱堡大学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博士

职业

教师

职称

教授

任职机构

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

石墨烯电子学及其它二维材料的相关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研究以及团簇物理研究

简介

马雷曾先后在美国布朗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1月,马雷作为全职正教授进入天津大学,与Walt de Heer教授共同建立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全面负责该中心的日常运营和科学研究工作。2024年1月,马雷的研究团队成功制备出高迁移率半导体外延石墨烯,表现出10倍于硅的性能。

马雷主要从事石墨烯电子学及其它二维材料的相关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等研究,曾先后获评为北洋杰出海外学者、天津市千人计划学者(青年)。

人物经历

马雷师从Bernd von Issendorff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广厚教授,先后在美国布朗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6年1月,马雷作为全职正教授被引进天津大学,并与Walt de Heer教授共同建立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并担任执行主任。

2024年1月,马雷的研究团队在半导体石墨烯领域取得进展,成功制备出高迁移率半导体外延石墨烯,表现出10倍于硅的性能。

工作职责

马雷主要工作是全面负责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的日常运营和科学研究工作。

研究领域

马雷主要从事石墨烯电子学及其它二维材料的相关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研究以及团簇物理研究和相关的科研仪器研发。

研究成果

自2016年以来,马雷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总金额一千余万,主持建造了包括世界上首台基于静电储存环的高精度激光电子能谱仪、集成超低温离子阱和双反射超高分辨率质谱仪的角分辨激光光电子能谱仪以及第四代电磁偏谱仪在内的多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的大型科研仪器系统。大量利用自主研发和国产设备建成和开发了完整的碳化硅外延石墨烯电子器件研究从材料加工到器件制造与测试的全套设备和工艺平台。并利用该平台完成了首例碳化硅特殊非极性面上大面积单层石墨烯的外延生长,并发现了其在室温下超过20微米的弹道输运特性以及其特殊的电子相干特性,为未来新型量子计算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基础。

2024年1月,马雷团队在半导体石墨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攻克了长期以来阻碍石墨烯电子学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制备出高迁移率半导体外延石墨烯,表现出10倍于硅的性能。《自然》杂志网站以《碳化硅上生长的超高迁移率半导体外延石墨烯》为题在线发布了这一研究成果。

社会活动

2019年3月15日,时任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冯雪等人到访天津大学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马雷向冯雪教授等人展示了该中心完善的科研设备,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2019年7月,时任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和其他校领导班子成员、校两委委员、机关有关部处和学院(部)相关负责人前往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现场调研,马雷向到场的调研人员介绍该中心建设发展情况。

马雷

个人作品

期刊论文

时间

论文题目

2024年

《碳化硅上生长的超高迁移率半导体外延石墨烯》

2021年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of Large Water Cluster Anions》

《Static dipole polarizabilities of atoms and ions from Z=1 to 20 calculated within a single theoretical scheme》

2020年

《一种晶圆级单层硼烯的制备方法及晶圆级单层硼烯》

《Structures, stabilities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TimSin- (m=1-2, n=14-20) clusters: a combined ab initio and experimental study》

2019年

《以非极性晶面SiC为衬底的单层石墨烯及可控生长方法》

2018年

《盐酸酸洗水活化法一步制备磁性活性炭(英文)》

2017年

《Flute type micropores activated carbon from cotton stalk for high 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

2016年

《Remarkable substitution influence on the mechanochromism of cyanostilbene derivatives》

2015年

《Measured atomic ground-state polarizabilities of 35 metallic elements》

2014年

《Multiferroic Rhodium Clusters》

注:以上仅收录部分

会议论文

时间

论文题目

2018年

《Highly conductive, flexible PU/PANI based conductive adhesives for flexible electronics》

《Application of Ag/graphene composites in flexible electrical conductive adhesives》

注:以上仅收录部分

获得荣誉

北洋杰出海外学者​获奖-天津市千人计划学者(青年)​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