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为民,男,德国马普地外物理所(MPE)/慕尼黑理工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空间科学部副主任,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席科学家。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袁为民的:人物经历、学术成就、主要论文、人才培养、社会职务、合作机构、社会活动、相关事件等介绍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

研究员、教师

任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空间科学部

代表作品

《爱因斯坦探针:探索变幻多姿的X射线宇宙》

母校

慕尼黑理工大学

学历

博士研究生

简介

1998年,袁为民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起分别在日本宇航局JAXA筑波宇宙中心和英国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2010年,袁为民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总部任研究员、空间科学部副主任;201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2017年12月起担任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席科学家。2023年3月曾参加中国第35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并介绍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项目进展。

袁为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能天体物理、时域天文学、天文技术与方法、空间天文。袁为民负责研究的X射线天文卫星“爱因斯坦探针”于2024年1月9日成功发射。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94年10月至1998年5月,袁为民就读于德国马普地外物理所(MPE)/慕尼黑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9年7月起,袁为民在日本宇航局(JAXA)筑波宇宙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2001年5月,袁为民赴英国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

2004年9月,袁为民进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担任研究员、高能天体物理创新团组首席;2010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总部担任研究员、高能天体物理组首席、空间科学部副主任。2015年起,袁为民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任 “高能天体物理”课程首席教师。

2017年12月起,袁为民领导EP卫星的科学研究,负责EP科学中心的研制工作,任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席科学家。

2024年1月9日15时0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袁为民主导研究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发射升空。

学术成就

袁为民的研究领域包括高能天体物理、时域天文学,天文技术与方法,空间天文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黑洞、活动星系核、高能暂现天体的观测研究;空间天文探测技术和方法等。袁为民参与的科研课题包括:利用空间高能X-射线天文卫星及地面多波段观测设备,研究超大黑洞/活动星系核、宇宙暂现天体、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的物理过程和现象。

 袁为民是“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席科学家。领导EP卫星的科学研究,负责EP科学中心的研制工作。爱因斯坦探针是正在研制中的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二期)的X射线时域天文卫星,于2024年1月9日成功发射。 袁为民还担任中国科学院先导B专项“多波段引力波宇宙”之“引力波天体物理与引力波电磁对应体探测”项目负责人。

主要论文

时间

论文标题

刊载信息

2022年

M型星AT Mic的X射线耀发统计研究

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19(3):198-205. DOI:10.14005/j.cnki.issn1672-7673.20211112.001

2021年10月22日

测量平面龙虾眼光学器件聚焦性能的真空测试装置和方法

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CN201911279497.4

2021年

Angel型龙虾眼X射线光学器件的研制及性能测试

光学学报,41(6):214-220. DOI:10.3788/AOS202141.0634001

2021年

Angel型平面龙虾眼光学器件微孔统计特性测试和分析

光学学报,41(3):184-190. DOI:10.3788/AOS202141.0322001

2021年

作为宇宙信使的X射线

物理,50(8):512-525. DOI:10.7693/wl20210803

2019年

类星体中央引擎燃料供应研究获进展

高科技与产业化,(11):87

2018年

爱因斯坦探针:探索变幻多姿的X射线宇宙专题·编者按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48(3):1. DOI:10.1360/SSPMA2018-00002

2018年

星系中心大质量黑洞及潮汐瓦解恒星事件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48(3):22-34. DOI:10.1360/SSPMA2017-00268

2017年

X射线全天监视器XASM载荷及其科学性能模拟简介

载人航天,23(6):841-847. DOI:10.3969/j.issn.1674-5825.2017.06.021

2016年

爱因斯坦针:给宇宙天体号脉

科技纵览,(8):58-61. DOI:10.3969/j.issn.2095-4409.2016.08.021

2013年

黑洞以及其它致密天体物理的研究最终报告

-

2013年

国外大型观测设备的观测提案的情况研究

-

2012年

黑洞以及其它致密天体物理的研究2012年度报告

-

2011年

具有很小宽线宽度的窄线赛弗特I型星系的X射线特性

科学中国人,(15):54-54. DOI:10.3969/j.issn.1005-3573.2011.15.029

2011年

黑洞以及其它致密天体物理的研究2011年度总结

-

2010年

黑洞以及其它致密天体物理的研究项目中期报告

-

2009年

黑洞以及其它致密天体物理研究2009年度报告

-

2008年

黑洞以及其它致密天体的物理研究立项报告

-

人才培养

袁为民的招生专业包括天体物理、天文技术与方法,招生方向包括高能天体物理, 黑洞天体物理,空间天文;时域天文学,引力波源电磁对应体探测,高能暂现和爆发天体;X射线天文探测技术与方法、空间科学等。

袁为民学生论文方向为围绕高能天体物理、黑洞、宇宙暂现天体、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等的观测研究,以及与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相关的空间X 射线天文探测技术和方法;利用EP卫星数据开展X射线时域天体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观测研究。

社会职务

袁为民担任欧洲航天局XMM-Newton卫星“巡天科学中心”助理研究员。

合作机构

中国

中国科技大学

云南天文台

上海天文台

极地研究中心

其他

英国剑桥大学

美国西北大学

德国马普地外物理所

马普射电天文所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资料来源

社会活动

2020年11月2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席科学家袁伟民研究员通过腾讯会议为山东大学师生做了题为“爱因斯坦探针---探索变幻的X射线宇宙”的线上报告。

2021年4月22日,应哈工大王波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团组首席、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席科学家袁为民教授做客英才学院知新讲坛,对高能暂现天体的观测研究、空间天文探测技术和方法等相关领域做题为“爱因斯坦探针——捕捉宇宙的‘焰火’”的学术报告。

2023年3月,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袁为民在第35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上介绍,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项目已进入正样的最后研制阶段。袁为民说,宇宙中有很多壮观和神奇的暂现源和爆发源,它们大多数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辐射巨大的能量,在X射线波段呈现复杂的亮度变化,时隐时现,例如正在吞噬恒星的黑洞、恒星死亡时绽放的灿烂“烟火”。

袁为民

相关事件

2024年1月9日15时0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对此,袁为民教授表示,该卫星的设计寿命五年,它在国际上首次大规模运用‘龙虾眼’微孔阵列聚焦成像技术,探测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实现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1至2个数量级的提升,在进行大视场探测的同时,能够精准捕捉到宇宙中遥远暗弱的高能暂现源和转瞬即逝的未知现象,并发布预警引导天地基其他天文设备进行后随观测。未来,爱因斯坦探针卫星通过对宇宙空间进行经年累月、高频度、高灵敏度的重复观测,将积累各类天体大量的X射线亮度变化数据,全面加深人类对动态宇宙和极端天体物理过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