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九楼,又称九品洪楼、吊九楼,是流行于福鼎及闽东北、浙南地区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活动。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翻九楼的:词源、历史沿革、活动内容、流行地区、价值意义、传承保护、相关文化、相关合集等介绍

流行地区

福鼎及闽东北、浙南地区

所属民族

汉族

批准时间

2008年6月

非遗级别

国家级

申报地区

浙江省东阳市、杭州市

遗产编号

Ⅵ-53

遗产类型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简介

据传最早与秦朝孟姜女长城祭夫相关,是民间道教施仪形式的一部分。进行“翻九楼”活动前,表演者在施仪场地上竖起两根13米高(9层)的粗杉木,然后用高1米、长1.5米、宽0.7米的“九楼桌”11或13张(分9层、11层等)紧靠九龙柱叠上,形成九楼台。九楼台最高可由23张九龙桌叠成。表演开始后,表演者从最下面的桌子开始,依次向上翻跟头,翻到最上面的桌子后,就在上面做出各种杂技动作并进行相关仪式。

举行“翻九楼”活动主要是为了祈求太平、超度亡魂和祛凶辟邪。“翻九楼”技巧性、观赏性较强,它的演出套路对现代杂技有一定影响,具有较高的民俗学、宗教学研究价值。“翻九楼”于2007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词源

翻九楼,又称九品洪楼、吊九楼。“翻九楼”中的“九”字是一个虚数,表示多的意思。“翻九楼”就是把九张或更多的八仙桌依次摞起来,表演者从最下面的桌子开始,依次向上翻跟头,翻到最上面的桌子后,就在上面做出各种杂技动作并进行相关仪式。

历史沿革

秦始皇造万里长城时,孟姜女千里寻夫到长城脚下,在得知丈夫在修建过程中死于非命后,嚎啕大哭,并搭台登高为其喊冤和超度亡魂,致使长城也为此感动而轰然倒塌。此后,这样一个汉族民俗就在江南流传,其表现形式就是“翻九楼”。

泰顺翻九楼源于北宋时期,过去多见于民间求雨或祈太平、添寿等祈福活动。清朝乾隆年间,泰顺县泗溪镇半地洋村的林伯统从外地学会了这项技艺,并传给前坪村的苏灵宝,后来,“翻九楼”就成了前坪苏家的秘技。

福鼎及闽东北、浙南地区民间的一项古老民俗活动,主要流传于较为僻远农村,也是福鼎道教“正一净明道”特有的一种法事形式。在闽东北及浙南偏远山区,旧有“吊九楼”求雨的风俗。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搭台祈雨的习俗已消声匿迹,人们很少再能看到“翻九楼”这种独特的民俗表演形式。

活动内容

场地搭建

表演者一般提前一天进场布置,在施仪场地上竖起两根13米高(9层)的粗杉木,称为“九龙柱”,然后用高1米、长1.5米、宽0.7米的“九楼桌”11或13张(分9层、11层等)紧靠九龙柱叠上,形成九楼台。场内设神坛、仙桥,用水竹拱建“九重门”,用大毛竹竖立“星竹”,上悬“照妖镜”。九楼台最高可由23张九龙桌叠成。  

表演过程

活动时先由“山人”(道士)举行一系列施仪形式,接着正式开始“翻九楼”。两名“九楼先师”自下而上腾翻到顶上的九楼台,焚烧超度文书,复又自上而下翻下九楼。待“山人”布道后,“九楼先师”第二次腾翻九楼,上到九楼台,表演过“开扇”、“抛赠”以后,开始做一些惊险的高难度动作,如竖蜻蜓(倒立)、滚叉、舞流星锤、溜五张(溜索)等,然后自上翻下。而后召巫官灭灾收耗(灾难),最后“山人”吹响龙角,免煞送神。

翻九楼

流行地区

“翻九楼”活动主要流行于福鼎及闽东北、浙南地区。

价值意义

举行“翻九楼”活动的目的:一为祈求太平,二为超度亡魂,三为祛凶辟邪。

“翻九楼”技巧性、观赏性较强,它的演出套路对现代杂技有一定影响,具有较高的民俗学、宗教学研究价值。

传承保护

传承

随着现存艺人年龄的增长,“翻九楼”这项长期存在于民间的活动后继无人,已逐步走向衰亡,亟待抢救保护。

截至2024年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翻九楼”代表性传承人有:

编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5-2559

钱小占

汉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53

翻九楼

浙江省杭州市

05-2560

楼玉龙

汉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53

翻九楼

浙江省东阳市

保护

“翻九楼”于2007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民间文化研究协会获得“翻九楼”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翻九楼”项目评估合格,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民间文化研究协会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相关文化

文学作品

周作人的《水里的东西》提到“翻九楼”:“照例,死于非命的应该超度,大约总是念经拜忏之类,最好自然是翻九楼。”周作人说,若是翻的人不高妙,恐怕会从七七四十九张桌子上跌下来,别样地死于非命。

央视节目

2011年8月30日,CCTV-10科教频道“创新无限”栏目播出《祖先的创新——翻九楼的秘密》专题节目。

2014年11月7日,CCTV-3综艺频道“文化大百科”栏目播出《翻九楼》专题节目。

2015年6月30日,CCTV-10科教频道“文明密码”栏目播出《浙江萧山:翻九楼》专题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