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家庭,是指家庭成员履行自身健康第一责任,掌握必备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传承优良家风家教,家庭环境卫生健康,家庭成员身体、心理和社会生活处于良好状态的家庭。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健康家庭的:定义概念、基本条件、具备特征、建设规划等介绍

含义

常指健全家庭或有能力的家庭。

简介

2024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全国爱卫办、民政部办公厅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健康家庭建设的通知》,全面部署健康家庭建设工作,以健康家庭构筑健康中国牢固根基。

定义概念

健康家庭,是指家庭成员履行自身健康第一责任,掌握必备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传承优良家风家教,家庭环境卫生健康,家庭成员身体、心理和社会生活处于良好状态的家庭。健康家庭常指健全家庭或有能力的家庭。

基本条件

家庭主要成员在本村(社区)居住满1年;家庭成员与当地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责任医师签约制度,接受家庭签约医生的诊疗和家庭健康指导员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等;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良好。

具备特征

健康的生活理念

家庭成员重视健康,认可现代健康观(现代健康观的核心思想是“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任何集体的、个人的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及不道德、不讲卫生的行为,不但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危及他人的健康.这种健康观是“机体一心理一社会一自然一生态一健康’的一种整体观,是一种社会协调发展型的健康观。)关注健康知识,阅读健康相关信息资料,相互分享学习健康知识,树立健康观念。

健康的人居生活环境

1.家庭房前房后及周围环境整洁卫生、绿化环保,日照通风照明良好,无乱堆杂物,不违章搭建。

2.家用用品、用具整洁卫生,无安全隐患。

3.饮水安全卫生,厨房整洁,水电气等设施完好,无安全隐患。

4.厕所卫生、沐浴设施完好,清洁、安全防滑。

5.合理放置垃圾容器,做好垃圾分类。依法文明饲养禽畜,宠物。

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

1.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信互谅、互帮互助。

2.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良好,父母对子女要有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法,保持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

3.家庭成员追究健康、崇尚科学,拥有健康的人格、心态、体魄、幸福的家庭生活。

4.邻里团结、互助互爱,乐善好施、乐于助人,关爱妇女儿童和弱势群体,和极参与公益活动,拥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健康的生活行为

1.合理搭配膳食结构,规律用餐,保持营养平衡。

2.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

3.起居规律、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4.娱乐有度,不放纵,摒弃赌赙。

5.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6.坚持适当运动,注重锻练,保持健康的体魄。

7.公共场所不喧哗,遵守公共秩序,做到礼貌谦让。

8.自觉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德。

9.注重学习健康知识,多读健康书籍,不断更新健康知识,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行为。

建设规划

2024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全国爱卫办、民政部办公厅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健康家庭建设的通知》,全面部署健康家庭建设工作,以健康家庭构筑健康中国牢固根基。

健康家庭建设的基本条件包括:家庭主要成员在本村(社区)居住满1年;家庭成员与当地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责任医师签约制度,接受家庭签约医生的诊疗和家庭健康指导员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等;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良好。

通知从提升家庭健康素养、营造健康家庭环境、培育优良家庭文化、健全健康家庭工作机制等4个方面部署了包括开展健康家庭知识普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健全重点人群健康保障等11项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