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17”洲际弹道导弹(ICBM)是朝鲜研发的可搭载2~3枚核弹头的多弹头武器,于2022年3月24日在平壤国际机场首次成功试射。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火星-17”洲际弹道导弹的:设计特点、发射记录、相关事件、相关合集等介绍

中文名

“火星-17”洲际导弹

所属国家

朝鲜

导弹类型

弹道导弹

首次试射时间

2022年3月24日

设计特点

“火星-17”洲际弹道导弹区别于“火星-15”,采用多弹头分导式载具(MIRV),已发展成为可搭载2~3枚核弹头的多弹头武器,最大射程也大于“火星-15”型导弹的最大射程1.3万公里。

发射记录

2022年3月24日,金正恩在朝鲜平壤国际机场指导成功试射了“火星-17”型洲际弹道导弹,最高射高为6248.5千米,射程为1090公里,在飞行约67分钟后,精准降落在朝鲜东部海域的预定水域。

2022年5月25日,朝鲜从平壤顺安一带朝东部海域,先后发射3枚弹道导弹。韩国军方推测,第一枚可能是“火星-17”型洲际弹道导弹(ICBM),其余两枚可能为短程弹道导弹。

2022年11月18日,金正恩在平壤国际机场指导试射了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7”,上升高度为6040.9公里,飞行距离达999.2公里,飞行时间为4135秒。韩军和专家普遍评价,朝鲜所射“火星-17”型洲际弹道导弹打击范围可覆盖美国全境,朝鲜导弹技术取得相当进展。

2023年3月16日,金正恩在朝鲜平壤国际机场指导试射了“火星-17”型洲际弹道导弹,上升高度为6045公里,飞行距离达1000.2公里,飞行时间为4151秒,最后准确落在朝鲜东海公海的目标水域。

“火星-17”洲际弹道导弹

相关事件

2022年3月25日,七国集团(G7)(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的外长和欧盟高级官员代表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朝鲜不履行国际职责,违反包含第2397号决议在内的多项安理会决议,继续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行为。

2023年7月27日,朝鲜“火星炮-17”型洲际弹道导弹出现在庆祝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