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2024年2月12日晚,晚上8点20左右,在河南开封市尉氏县“网红桥”东北角,永美上和府对面,乐乐和其爸爸两人一前一后,过斑马线时,突然从人群中窜出一个类似“狼嚎”的烟花。这枚烟花,一下子就炸到了乐乐的后脑勺,送往医院抢救五天后,乐乐抢救无效逝世。
历史沿革
利用燃烧火药喷射推进的烟花,最早出现于宋朝。开始主要用于军事信号,后来成为玩具。这种玩具的种类很多,名称也不一样。南宋时称为“流星",元、明时称为“起火”。现在北方人称为“旗花”或“窜天猴”,上海人称为“九龙”,南方有的地方称为“冲天炮”。这种喷气反作用推力原理的最早应用,是现代火箭的雏形。
组成结构
古代的火箭由箭身和药筒组成。药筒用竹、厚纸制成,内充火药,前端封死,后端引出导火绳,古代的火箭就是现在窜天猴的前身,结构一样。
狼嚎火箭使用的推进剂的配料是高氯酸钾和邻苯二甲酸氢钾。
工作原理
狼嚎火箭点燃后,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以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狼嚎火箭推向前。
相关危害
鞭炮炸响后,空气硝烟弥漫,因其所造成的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与我们日益进步的社会文明进程相背离,燃放鞭炮已不被提倡。
注意事项
正确燃放、安全文明燃放
(一)不得在单位或居民楼住宅楼道、阳台、窗台、楼顶燃放或者向外拋掷;
(二)不得对准或者指向易燃易爆的物品燃放;
(三)不得向行人、车辆、建筑物、构筑物和人群密集场所投掷、燃放;
(四)不得有其他影响公共秩序、危及他人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行为;在人员密集场所和活动现场燃放烟花爆竹的,应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管理;
(五)未成年人应当在监护人或者其他成年人指导下燃放。
禁止燃放种类
(一)国家《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GB10631-2013)规定的专业燃放类A级、B级和不符合规定的个人燃放类C级、D级烟花爆竹产品;
(二)非法和假冒、伪劣、超标产品及包装、标识不符合标准规定的烟花爆竹产品;
(三)拉炮、摔(砸)炮、擦炮等撞击、挤压、摩擦即可自燃爆炸的产品;
(四)无规则飞行轨迹升空类烟花,如: “窜天猴”、“地老鼠”、“土火箭”等;
(五)加特林等多连发吐出珠类产品。
相关事件
2024年2月12日晚上,一家五口从老家开车回县城,路过事发地,在河南开封市尉氏县“网红桥”东北角附近,一座新建的桥梁,现场有很多人在放烟花,一度堵车,乐乐想拿着压岁钱去给妹妹买吃的,于是乐乐爸爸带着他一起下车。8点20左右,两人一前一后,从人行道走向斑马线,突然从人群中窜出一个类似“狼嚎”的烟花,扎进了乐乐的后脑勺,爆炸了。炮响后,乐乐爸爸发现乐乐已经躺地上昏迷过去了,一大片血。乐乐送往医院,并且报警。在医院做了三次手术,医生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经过5天的全力抢救,乐乐于2月17日下午逝世。2月18日,新闻记者拨打尉氏县公安局电话,对方表示采访需要联系县委宣传部。记者后多次拨打尉氏县委宣传部电话,均无人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