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此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主要受中国南方地区高空槽东移,湖南、湖北等地有低涡发展并沿长江流域东移影响。与此同时,冷空气持续南下,高空中出现明显的干冷层,而低空为暖湿层,呈现出典型的强对流天气形成所需的不稳定结构。且此次强对流天气中还出现下击暴流,下沉气流辐散造成的直线性大风,危害性强。
中国南方多地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在三月末四月初连续出现大范围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天气。其中2024年3月31日凌晨,江西省南昌市出现大风雷电和强降水天气。中央气象台于3月27日至4月2日连续四天发布强对流天气预警,4月2日18时,发布2013年以来首个强对流天气橙色预警,这是中央气象台设立气象灾害预警标准以来首次发布强对流天气最高等级的预警。截至4月4日15时30分,风雹灾害造成南昌、九江等11个设区市87个县31.3万人受灾,因灾死亡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2700公顷、绝收668.9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亿元,灾情还在进一步统计核查。
概念阐释
强对流是一种深厚湿对流天气过程,是空气强烈的垂直运动而导致出的天气现象。强对流天气是指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剧烈、破坏力强的灾害性天气,主要包括导致暴洪的短时强降水、瞬时风速17.2m/s以上的直线型雷暴大风、落在地面上直径超过2cm的大冰雹和除水龙卷以外的任何龙卷4类强对流现象。
短时强降水,主要指发生时间短、降水效率高的对流性降雨。降水强度≥20mm/h或≥50mm/3h(暴雨橙色预警标准);雷暴大风是指伴随强雷暴天气而出现的地面直线型大风,即在电闪雷鸣时出现风力大于17.2m/s的瞬时大风;冰雹是强烈发展的雷雨云中出现固体降水的现象,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坚硬的球状、锥形或不规则的固体降水;龙卷是强烈发展的雷雨云底部高速旋转的空气涡旋,是对流风暴产生的最猛烈的天气现象。
气象分析
2024年初中国南方强对流天气,主要受短波槽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
2024年3月下旬,中国南方多地持续高温,使得西南暖湿气流的不断增强。3月25日,浙江福建出现大片30℃以上区域。截至3月30日南方大部气温都超过了25℃。在湖南北部、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部分地区到达或超过了30℃。截至当日14时,多个站点的最高气温甚至追平或打破当地旬或月最高气温纪录。杭州、上海宝山也出现了今年首个30℃+。3月30日,广州市气象部门宣布,认定3月23日为2024年广州在气候上进入夏季的日期,广州迎来1961年以来最早的“气候入夏日”。
然而,3月23日开始,新一股冷空气将逐渐在中国展开影响,北方气温将率先出现下降,不少地方降幅可达10°C以上。随着冷空气南下,南方逐步产生2024年首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
与此同时,3月31日到4月1日,中国南方地区高空槽东移,湖南、湖北等地有低涡发展并沿长江流域东移,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强盛,南方降雨逐渐增多。冷空气南下,加之暖湿气流加强,高空中出现明显的干冷层,而低空为暖湿层,呈现出典型的不稳定结构。强对流天气形成的气象条件已具备,造成江南、华南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

具体到局部地区还会出现明显的低空切变线,此次南昌的大风、冰雹等气象,便可以观测到明显的弓形回波经过南昌,这是飑线的典型特征。飑线是一种中尺度的强对流天气系统,它是一种范围较小、生命史较短的气压和风的不连续线。飑线通常伴随有雷暴、大风、冰雹甚至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现象。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下击暴流。
下击暴流是一种雷暴云中局部性的强下沉气流,到达地面后会产生一股直线型大风,越接近地面风速会越大。属于突发性、局地性、小概率、强对流天气。常发生在成熟的强雷暴云之中,当雷暴云周围有较干的空气混合进来,会导致雷暴云内的水滴强烈蒸发,蒸发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而加速下沉,形成强下沉气流,该气流冲击地面并向四周辐散,形成短时强烈的直线型大风。加之中国南方地区地形起伏变化多,城市中高楼林立,局部气流变化明显,存在狭管效应等现象,风力加大。
气象影响
此次中国南方大范围强对流天气,造成中国南方地区包括四川盆地、江南、华南地区在内出现大范围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天气。
2024年3月24日夜间至25日,重庆南部、贵州东部、湖北东部及江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40毫米、局地50毫米以上)、雷暴大风(8~10级)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另外,22日夜间至23日,上述局地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风雹等强对流天气。受降雨和冷空气共同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将自北向南出现4~6℃的降温,部分地区降温8~10℃;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有4~5级偏北风,阵风6~8级。
2024年3月30日以来,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地部分地区出现8~10级雷暴大风,局地11~12级;广东、江西等地局地出现冰雹。另外,江南、华南及贵州、云南等地部分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上述部分地区最大小时降雨量40~50毫米、局地70~80毫米。
江西地区自2024年3月23日进入强对流多发季节,已出现4次强对流天气过程。3月23日至25日、27日以及30日晚至31日,江西出现较明显雷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局部地区还出现了冰雹;4月1日再次出现明显雷雨天气,赣北部分地区出现暴雨,14个县(市、区)的82个测站出现大暴雨,其间有49个县(市、区)的126个测站出现8级及以上阵风,10个县(市、区)的15个测站出现10~11级阵风,崇义、上犹等地局部乡镇出现冰雹。其中3月31日凌晨,江西省南昌市出现大风雷电和强降雨天气。31日凌晨4时南昌县塘南红星站记录到最大风速达35.3米/秒。南昌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孟明华称,这是南昌市有气象记录以来出现的第二大风速。4月2日8时至18时,南昌地区闪电总闪9547次;4月2日18时-3日0时,江西共计闪电44230次。
受灾损伤
人员伤亡
2024年3月31日凌晨两三点,在南昌市南昌县八月湖路一小区,有两家住户共3人被狂风卷下楼身亡。截至4月1日,此次强对流天气已造成湖南岳阳2人死亡。截至4月4日15时30分,风雹灾害造成南昌、九江等11个设区市87个县31.3万人受灾,因灾死亡7人,紧急避险转移1593人,紧急转移安置1367人。
经济损失
截至2024年4月4日15时30分,风雹灾害造成江西省农作物受灾面积22700公顷、绝收668.9公顷,倒塌房屋14户48间,严重损坏房屋115户263间,一般损坏房屋3631户5428间,直接经济损失4亿元,灾情还在进一步统计核查。
气象预警
中央气象台
2024年3月27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3月31日18时,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4月2日6时,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4月2日18时,发布强对流天气橙色预警,这是2013年以来首个强对流天气橙色预警,也是中央气象台设立气象灾害预警标准以来首次发布强对流天气最高等级的预警。。

2024年4月3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橙色预警:预计4月3日20时至4日20时,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浙江南部、福建、贵州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会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其中,江西南部、福建中部、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会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局地风力可达12级以上;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浙江南部、福建、重庆西南部、贵州南部、广西北部、广东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会有小时雨量大于2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天气,其中,江西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大小时雨量大于50毫米,局地可达80毫米以上。预计强对流的主要影响时段为4月3日夜间和4日午后。4月4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预计4月4日8时至5日8时,湖南南部、江西西南部、浙江南部、福建中东部、贵州南部、广西北部、广东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会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其中,福建中部、贵州南部、广西西北部和东北部、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局地风力可达11级以上;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浙江南部、福建、贵州南部、广西北部、广东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会有小时雨量大于2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天气,其中,江西南部、福建中部、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大小时雨量大于50毫米,局地可达80毫米以上。预计,强对流的主要影响时段为当日午后到夜间。
江西气象台
2024年4月2日,截至当日18时,江西省南昌市气象台已接连发布16条气象灾害预警。4月3日11时18分,江西省气象台变更大风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内,吉安市和萍乡市南部的部分地区会出现8-10级雷暴大风,局地伴有强雷电、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12时52分,变更雷电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小时内,吉安、萍乡、抚州、新余四市和赣州市北部,以及宜春市南部的部分地区有强雷电活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
2024年4月3日12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强对流)Ⅳ级应急响应。自治区气象局表示,受冷空气和切变线影响,预计3-4日,桂北桂中有8-10级、局地11-12级短时雷暴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5-6日,桂东有8-10级短时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注释
展开[a]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流速会加快,风速因此增大的现象
[b]强对流橙色预警的标准:未来24小时3个以上相邻省(区、市)部分地区将出现10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且局地可能出现12级以上雷暴大风或直径50毫米以上冰雹或强龙卷风;或者80毫米/小时以上强度的短时强降水,并伴随成片(5个县级行政区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或者已经出现并可能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