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E-2D鹰眼预警机作为美国海军2020年后舰载机联队编成的关键机种之一,执行指挥预警、战区管理、区域综合防空反导、信息传递等任务。E-2D预警机的APY9预警雷达采用多种新技术,提高了多项探测能力。2005年3月14日,美国海军正式宣布,配备“先进鹰眼”雷达的新式预警机获得正式编号——E-2D。同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布,“先进鹰眼”雷达已成功通过关键设计评审。2007年4月30日,鹰眼E-2D预警机在佛罗里达州诺格公司奥格斯泰的工厂首次亮相。2014年,日本正式向美国提出购买4架新型的E-2D鹰眼预警机。2015年3月13日,美国海军宣布,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生产的E-2D鹰眼早期预警和控制(AEW&C)飞机已开始在海军“西奥多 罗斯福”号航母上执行首次部署。2021年,法国武装部宣布批准购买三架E-2D鹰眼机载预警和控制(AEW&C)飞机。2023年3月7日,美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再向日本出售5架E-2D鹰眼预警机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以及维护备件,预计费用大约为13.8亿美元(96.27亿人民币)。2024年4月3日,海外社交平台X有用户发图称,“中国的飞机还没起飞翅膀就断了”。经调查,网传“中国还没起飞的飞机机翼就‘折断’了”的说法不实。图片显示的飞机是美国的E-2D鹰眼预警机。其机翼采用的是折叠系统,而非“折断了”。
E-2D鹰眼预警机采用开放式架构,装备了新型玻璃数字化战术座舱,并更新导航模式。E-2D鹰眼预警机载雷达系统采用机械扫描+电子扫描体制,增强在濒海地区、陆地上空和电子干扰环境中的探测威力,特别是提高对低雷达截面(RCS)目标的探测能力,为美国海军提供“战区防空反导”(TAMD)能力。其新型通讯系统则采用模块可编程架构,包括协同交战能力(CEC) 和卫星通信软件包、6部视距电台、Link 11和Link 16数据链、1条保密短波(HF: 3~30 MHz)信道和先进的机内通信系统(AICS)。E-2D的任务数据处理系统采用可拓展开放式架构,主要包括光纤网络、网络交换与存储、Linux操作系统、软件化构架及目标计算机和显示系统。E-2D采用的光纤语音(voice-on-fiber)局域网络技术使E-2D成为美国海军“部队网”(FORCENet)中信息及决策网络的主要节点,可整合并传送关键信息、监视数据、综合决策数据,并提供空中管制及通讯能力。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E-2“鹰眼”前身是E-1“追踪者”预警机。E-1是由S-2“追踪者”反潜机发展来的,是世界上第一种专用预警机,E-2则是世界上第一种专门全新设计的预警机。由于E-1的性能不尽如人意,美国海军推出了E-2,并很快投入越南战场。E-2是格鲁门飞机公司为美国海军舰队设计的空中预警飞机,在海军航母编队中担任空中预警和指挥任务,保护航空母舰战斗群。
随着新式军事需求的出现及相关技术的进步,美军对E-2预警机进行进一步的替代和升级,提出了多种可选的方案,其中包括先后“流产”的EXAEW“联合翼”方案和S-3方案。最终,美军选择了“先进鹰眼”预警机E-2D改进型。作为“鹰眼”家族的最新型号,E-2D预警机是美国海军在ATS、E-X和CAS等一系列后续飞机替代计划屡遭失败的背景下开始酝酿的,并经历了一个技术不断成熟的孕育过程。
研制历程
2000年1月,美国海军正式提出先进鹰眼(AHE)预警机的发展计划。为了更好地推动鹰眼预警机的发展和改进,美国海军要求工业部门所进行的各项研究集中于先进的电子扫描雷达、新型任务电子设备、任务软件和后勤支援等四个主要领域。作为先进鹰跟预警机的主承包商和系统综合者,诺格公司综合系统分部向美国海军提交了五项专题研究报告,分别涉及有关的技术问题以及对全套系统的评估,同时还提交了几项有关传感装置的研究报告。根据报告,美国海军初步拟定了先进鹰眼的采购方针,最初计划在2003财年就进人工程研制与开发(EMD)阶段,以便从2006年开始部署这种瓤型预警机,但直到2002年前一直没有列入预算,导致整个进度推迟。
2002年1月,诺格公司与美国海军签署总价值4900万美元的合同,主要针对先进鹰眼的任务系统,建立了物理体系结构,拟定了技术规范,并提出了整个项目发展计划。2003年8月4日,美国海军与诺格公司综合系统分部签订总价值19亿美元的系统开发与验证(SDD)阶段合同,正式启动为期10年的先进鹰眼计划。2005年3月14日,美国海军正式宣布,配备“先进鹰眼”雷达的新式预警机获得正式编号——E-2D。同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布,“先进鹰眼”雷达已成功通过关键设计评审。
生产装备
2007年4月30日,鹰眼E-2D预警机在佛罗里达州诺格公司奥格斯泰的工厂首次亮相。2013年美国海军授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一份价值为2.267亿美元的工程、制造和研发合同,为容纳E-2D空中加油能力进行设计系统升级。2015年,美国海军成功进行了E-2D“先进鹰眼”空中加油关键设计评审。2016年,诺格公司官网显示,该公司根据2013年签署的工程、制造与研发合约,对E-2D“先进鹰眼”的多个子系统升级,开展了设计、研发、制造与测试工作,以寻求与其相适应的空中加油能力。
采购情况
美国
2005年,美国计划购买75架E-2D鹰眼(包括2架试验机)预警机代替整个E-2C预警机机队。2013年7月,美国海军授予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1.137亿美元先期采购合同,该合同是根据美国国防部全速生产决定授出,为第二批次5架E-2D鹰眼预警机的全速生产提供长期物料以及其他支持。该合同使包括低速生产和高速生产在内的E-2D飞机的采办数量达到30架。
日本
2014年,日本正式向美国提出购买4架新型的E-2D鹰眼预警机。2015年,美国正式批准以17亿美元的价格出售4架E-2D鹰眼预警机。日本政府在2018年发布的《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中写入了希望追加采购9架E-2D鹰眼预警机的采购事宜。2022年,日本正式向美军日出购买请求。2023年3月7日,美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再向日本出售5架E-2D鹰眼预警机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以及维护备件,预计费用大约为13.8亿美元(96.27亿人民币)。加上日本已经收到的4架E-2D,日本航空自卫队共有9架E-2D鹰眼预警机。

法国
2021年,法国武装部宣布批准购买三架E-2D鹰眼机载预警和控制(AEW&C)飞机。该合同于2021年12月正式授予。
技术特点
总体结构
E-2D鹰眼预警机采用开放式架构,在E-2C“鹰眼”-2000的基础上大幅改进了机载雷达系统,装备了新型玻璃数字化战术座舱,并更新导航模式。E-2D鹰眼预警机载雷达系统采用机械扫描+电子扫描体制,把高速处理器、大内存、复杂处理跟踪算法、特种材料及可拓展开放式架构融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对小型高机动目标的探测跟踪能力,增强了在濒海地区、陆地上空和电子干扰环境中的探测威力,特别是提高对低雷达截面(RCS)目标的探测能力,为美国海军提供“战区防空反导”(TAMD)能力。其新型通讯系统则采用模块可编程架构,包括协同交战能力(CEC) 和卫星通信软件包、6部视距电台、link 11和link 16数据链、1条保密短波(HF: 3~30 MHz)信道和先进的机内通信系统(AICS),这对实现网络中心战,完成联合战斗指挥控制提供了通讯保障。E-2D的任务数据处理系统采用可拓展开放式架构,主要包括光纤网络、网络交换与存储、Linux操作系统、软件化构架及目标计算机和显示系统,这提高了计算量和内存容量,并优化了跟踪算法。E-2D采用的光纤语音(voice-on-fiber)局域网络技术使E-2D成为美国海军“部队网”(FORCENet)中信息及决策网络的主要节点,可整合并传送关键信息、监视数据、综合决策数据,并提供空中管制及通讯能力。
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方面,E-2D鹰眼预警机采用第四代T56涡轮螺桨发动机,功率比E-2C的第三代发动机增加27%,燃油消耗减少13%,且可靠性大大提高。
航电系统
E-2D鹰眼预警机的主传感器设备是洛马公司的电子与机械扫描AN/APY-9超高频预警雷达,工作在UHF波段的300MHz一3GHz频段上。这种雷达具有空间——时间自适应处理特点。APY9机载雷达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大功率固态碳化硅发射单元;宽带数字接收机;ADS-18S 18通道天线及相应的18通道旋转耦合器,空时自适应(STAP)处理器,该天线由L3 RANDTRON天线系统公司生产。它的形式是一个18通道的超高频(300MHZ-3GHZ)阵列,包括18通道的旋转耦合器和36个敌我识别天线单元。其中,IFF阵列采用双通道旋转耦合器和波束成型网络功率\控制滑环组件。

E-2D鹰眼预警机的电子支持设备是洛马公司的AN/ALQ-217A电子支持系统;还采用了BAE系统公司的Mode Mode 2、Mode 3/A和Mode 1、 4敌我识别(IFF)应答机,这种应答机可以提高美国海军战场数据网络化能力。为向整个航母编队提供有关导弹监视与跟踪信息,E-2D预警机加装了红外搜索与跟踪监视系统(SIRST)。SIRST系统的红外传感器不仅安装在E-2D上,还有一个传感器安装在航母舰队中。SIRST系统的一个小型红外传感器安装在E-2D飞机的鼻锥位置,并利用飞机内部的处理器、控制器和显示装置为任务机组人员提供导弹的监视与 跟踪信息。该系统仅具有角度跟踪能力,不具备测距能力,但它能利用雷达同步监测数据,实时计算导弹的发射点和攻击点,最终通过数据链为航母战斗群提供非常准确的三维位置图像和跟踪信息。
舱室设计
E-2D鹰眼预警机的战术座舱综合了航空电子领域的最新技术,不仅满足飞行员驾驶飞机的需要,而且允许两名驾驶员中的一人担任第四任务系统操作手。新驾驶舱采用玻璃座舱,包括3个战术多功能彩色显示器,可以同时显示飞行数据。战术座舱主要集中了综合导航、控制和显示系统(INCDS),为飞行员提供增强的态势感知能力。飞行员或副驾驶能够控制战术显示器,有效地减轻其他机组人员的任务负荷。
性能参数
名称 | E-2D鹰眼预警机 |
主传感器设备 | APY-9 |
电子支持设备 | ALQ-217A电子支持系统 Mode Mode 2、Mode 3/A和Mode 1、 4敌我识别(IFF)应答机 红外搜索与跟踪监视系统(SIRST) |
核载人数 | 5人 |
翼展 | 24米 |
机群平均故障间隔飞行时间 | 1.2小时 |
雷达平均故障间隔 | 106飞行小时 |
平均维修时间 | 2.28小时 |
滞空时间 | 约4.5-5个小时 |
服役历程
2015年3月13日,美国海军宣布,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生产的E-2D鹰眼早期预警和控制(AEW&C)飞机已开始在海军“西奥多 罗斯福”号航母上执行首次部署。2016年,E-2D鹰眼预警机完成改进后首飞,标志着E-2D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可为美军及盟军提供更持续的作战能力。2022年,隶属美国海军第126空中指挥控制中队(VAW-126“海鹰”)的E-2D鹰眼首次从法国航母上起飞,并参与法国航母打击群测试。
相关事件
2022年4月,1架美国海军的E-2D鹰眼预警机在弗吉尼亚州海岸坠毁,造成1名机组人员死亡,另外两人受伤。
2024年4月3日,海外社交平台X有用户发图称,“中国的飞机还没起飞翅膀就断了”。所附图片显示了一架右翼似乎已经“折断”的飞机,但机身的某些部分被打上了马赛克。经调查,网传“中国还没起飞的飞机机翼就‘折断’了”的说法不实。图片显示的飞机并非来自中国,而是美国的E-2D鹰眼预警机。其机翼采用的是折叠系统,而非“折断了”。原图由日本一位航空爱好者在岩国基地拍摄并上传至社交平台,经马赛克处理后被其他用户错误引用。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权威媒体或官方机构报道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