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是较为常见的内分泌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率为1/10万。病因不明,与多种因素有关。垂体腺瘤症状多样,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症状和内分泌异常的表现,可有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尿崩症、体温调节障碍、性格改变、眼睑下垂、眼外肌麻痹、头痛、面部麻木、性功能减退、毛发脱落、体重下降等。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当垂体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肿瘤的梗死或出血时,患者可因垂体功能丧失,引起严重头痛、视力急剧减退、眼外肌麻痹、昏迷、脑膜刺激征和颅内压增高。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可改善激素异常,放射治疗可控制垂体腺瘤的生长。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垂体腺瘤的:就诊科室、病因、症状、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危害、预后、预防等介绍

中文名

垂体腺瘤

外文名

pituitary adenoma

就诊科室

内科

原因

垂体腺瘤病因不明,与多种因素有关

就诊科室

  • 内分泌科、神经内科或内科

病因

  • 垂体腺瘤病因不明,与多种因素有关。

症状

  • 垂体腺瘤症状多样,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症状和内分泌异常的症状。

  • 局部压迫症状

    • 视力减退、视野缺损

    • 头痛

    • 眼睑下垂、眼外肌麻痹、复视

    • 神经麻痹、感觉异常

    • 鼻塞

    • 多饮多尿、睡眠异常、性功能减退、性格改变

  • 内分泌异常表现

    • 正常的垂体组织受肿瘤的挤压、破坏,则可出现诸多激素分泌异常表现。

    • 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女性可出现性欲减退,闭经,毛发脱落,生殖器官及乳房萎缩,男性可出现勃起障碍,胡须减少,阴毛、腋毛脱落,皮肤细腻光滑呈女性化。

    • 其他激素分泌异常可出现肢端肥大、肥胖、体重下降、全身无力,以及皮肤有紫纹、多毛等。

检查

  • 确诊垂体腺瘤需要做脑垂体内分泌功能检查、头颅X线片、CT和磁共振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PET)。

脑垂体内分泌功能检查

  • 检查是否有激素分泌异常,激素包括催乳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皮质醇等。

  • 明确激素分泌是过多还是过少,可以精确判定内分泌病变的程度。

头颅X线片

  • 可了解颅内颅骨有无异常,以及有无瘤体,有助于诊断和排除部分疾病。

CT和磁共振检查

  • 是早期诊断垂体腺瘤的主要方法,可发现直径小于10毫米的垂体微腺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PET)

  • 可很好的显示瘤体,可以观察到垂体的血流量、血容量,以及局部代谢情况,从而鉴别肿瘤复发和坏死。与CT和磁共振检查一起,可以提高垂体瘤的检出率。

诊断

  • 医生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脑垂体内分泌功能检查、头颅X线片、CT和磁共振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等可以诊断垂体腺瘤。

  • 患者有海绵窦综合征、内分泌异常等病史。

  • 出现视力减退、视野障碍、头痛、眼球运动障碍、尿崩等症状。

  • 脑垂体内分泌功能检查:激素水平异常。

  • 头颅X线片:部分患者有蝶鞍扩大或前、后床突破坏。

  • CT、磁共振检查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发现垂体腺瘤。

鉴别诊断

  • 垂体腺瘤需要和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空蝶鞍、动脉瘤、鞍部异位松果体瘤等疾病相区别。

  • 如果出现头痛、视力减退、视野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等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请医生诊断疾病,不可以自行诊断。

  • 一般做头颅X线片、CT和磁共振检查,可以排除其他疾病。

治疗

  • 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 手术治疗

    • 对于肿瘤较大、神经受压严重者,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手段。内镜下经蝶窦切除垂体腺瘤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 药物治疗

    • 药物治疗可作为手术前的准备治疗,亦可作为手术后或放射治疗后的辅助治疗。治疗期间,常可使垂体肿瘤缩小,但停药后病情易反复。

    • 常用的药物有溴隐亭、生长抑素类似物、赛庚陡等。

  • 放射治疗

    • 放射治疗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有时放射治疗也可用于有明显手术禁忌证的患者,目的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同时减少分泌性肿瘤激素的分泌,但起效慢。

危害

  • 患垂体腺瘤后,瘤体压迫视神经可导致失明。

  • 患病后也可导致多种激素分泌异常,而出现继发性性腺、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生长激素缺乏等疾病。

  • 当垂体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肿瘤的梗死或出血时,患者可因垂体功能丧失,引起严重头痛、视力急剧减退、眼外肌麻痹、昏迷、脑膜刺激征和颅内压增高。

  • 垂体腺瘤还可发展为垂体腺癌,垂体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可发生转移。

预后

  • 一般及时治疗,可改善症状和缓解疾病进展。

  • 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可改善激素异常,小腺瘤治疗效果较好,但部分大腺瘤较难恢复。

  • 放射治疗可控制垂体腺瘤的生长。

预防

  • 垂体腺瘤病因不明,难以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