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斯杯网球锦标赛是由国际网球协会(ITF)组织的男子网球团体赛事,被誉为“网球世界杯”,每年在分散的数个星期和许多地点举行,共有155个国家参赛。该赛事于1900年在美国波士顿举办,最成功的国家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分别获得32次和28次冠军。2022年11月28日,加拿大队2-0战胜澳大利亚队获得了2022年的冠军。女子比赛的等价赛事是比利·简·金杯,前身为联合会杯。戴维斯杯只允许业余和国家注册的职业球员(从1968年开始)参赛,直到公开赛时代开始五年后的1973年才允许职业球员参赛。截至2022年9月,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因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被暂停参赛资格。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戴维斯杯网球锦标赛的:赛事介绍、历史、现今赛制、历史战况、冠军次数统计等介绍

中文名

戴维斯杯网球锦标赛

外文名

Davis Cup

赛事项目

网球

创立时间

1900年

赛事性质

男子网球团体赛事

赛事周期

每年举行一次

主办单位

国际网球协会

赛事介绍

因系美国人戴维斯倡议举办,并捐赠银质奖杯授于冠军队,故名。戴维斯杯网球锦标赛是国际网球联合会主办的国际男子网球团体赛。每年举行一次,比赛采取分为两级的升降级比赛的办法。第一级称世界组,由16个队参加,成员是前一年比赛的前12名和四个分区赛(即第二级的四个区的比赛)的第一名,这一级的冠军队即获奖杯;第二级分欧洲A区、欧洲B区、美洲区和东方区四个区比赛,获得各区第一名的可参加下一年第一级的比赛。

戴维斯杯网球锦标赛

1900年第1届比赛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美国队夺得冠军。2000年,在戴维斯杯举办100周年之际,有129个国家参与竞争。2006年时共有133个国家参赛,而2007年则共有137个国家参赛。到2017年,戴维斯杯实际举办了106届(因战事停办12届)。

历史

在1899年时,美国哈佛大学的四个网球队成员提出与英国进行网球赛的构想,这四人中的其中一人Dwight F. Davis策划了比赛的赛制并且自己出钱买了奖杯。1900年,第一场戴维斯杯比赛于美国波士顿举行,之后逐渐发展成有全世界大量国家参赛的比赛。举行的首场比赛中,美国和英国之间的(最初竞相使用的名称“不列颠群岛”),于1900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在长木球会。英国赢得了前三场比赛美国队的德怀特·戴维斯的一部分,惊讶。次年,两国没有竞争,但美国在1902年赢得下一场比赛。到了1905年的比赛扩大到包括比利时,奥地利,法国,澳大拉西亚,一个联合的队在一起,直到1914年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竞争。

初次比赛最初名为“国际网球挑战赛”,它很快就成为众所周知的戴维斯杯——德怀特·戴维斯的奖杯。

从1950年到1967年,澳大利亚在竞争中占主导地位,18年中赢得了15次戴维斯杯。直到1973年,赢得戴维斯杯的只有美国,英国/不列颠群岛,法国和澳大利亚/澳大拉西亚。

在1974年自己的统治最终被打破,当南非和印度资格的最终,然而,最终被划伤和南非被授予了戴维斯杯后,印度拒绝到旅行到南非最终在南非政府的抗议种族隔离政策。(截至2010年,南非从来没有真正发挥在戴维斯杯决赛圈的比赛)。接下来的一年看到的第一个或最后两个“局外人”,实际上起到的国家,瑞典 3-2 击败捷克斯洛伐克,从那时起,其他几个国家已经捕捉到的奖杯。

1989年,抢七引入戴维斯杯的比赛。

在1923年开始,世界的球队被分成两个区域:“美国区”和“欧洲区”。两区的获奖者举行区域间的区域(“INZ”),决定挑战卫冕冠军的球队。

1955年增加了第三区——“东部区”。因为有三个区,三区的赢家之一INZ挑战者轮在第一轮接受了再见。1966年,“欧洲区”被分为两个区域,“欧洲A区”和“欧洲B区”。四个区域的获奖者INZ挑战者轮比赛。

1972年开始,从挑战杯改变赛制,使卫冕冠军需要在所有轮竞争,并且被授予了戴维斯杯赛事的冠军。

在1981年的竞争,分层系统被创建,一直沿用至今,并在其中的16个最好的国家代表队争夺世界组和所有其他国家队参加的四组中的三个区域之一区。

2020年2月18日,国际网球联合会(ITF)发布官方声明: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男子网球队退出即将在3月进行的男子团体赛事——戴维斯杯世界一组的附加赛。2月26日,国际网球联合会宣布,3月1日在日本三木市进行的戴维斯杯男子网球赛日本队对阵厄瓜多尔队的比赛将空场举行,以应对目前在日本国内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6月26日,国际网联宣布,2020年度的戴维斯杯网球赛将因新冠疫情推迟到2021年进行。原本于今年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办的戴维斯杯决赛阶段的比赛将推迟到2021年11月22日至28日举办,举办地点仍在马德里。而原定于今年9月进行的戴维斯杯资格赛的比赛也将全部推迟到2021年进行,参加资格赛的队伍保持不变。

2021年11月25日,年度网球团体赛事2021年戴维斯杯网球赛正式开打。12月6日凌晨,2021年戴维斯杯决赛阶段结束最后决赛争夺。在马德里,俄网联依靠两场单打由卢布列夫、梅德韦杰夫拿下,从而2-0击败克罗地亚队,结束15年等待继2002年和2006年后第三次夺得戴维斯杯冠军。

现今赛制

戴维斯杯将全世界参赛的国家分成世界组(为最高层级)以及三个区域组:欧洲非洲区域组美洲区域组、亚洲及大洋洲区域组。各区域又分成四个层级。在一年中,同一个层级的国家相互比赛,其中最终胜出的数个国家于次年在所属区域组中的晋升一个层级,而最终落败的数个国家的则在次年降一个层级。但有二种情形例外:第一:第四级的国家不会再降级了,因为已经是最低层级;第二:各地区第一级最后获得优胜的八个国家(欧洲非洲地区取四个名额、美洲地区取二个名额、亚洲及大洋洲区域取二个名额)和世界组中第一轮落败的八个国家进行世界组升降赛。在世界组升降赛中,获胜的国家次年可进入世界组,落败的国家次年则回到各区域组的第一级。每轮比赛前由每个队长选出本国的四名球员,并决定他们将要打何种比赛。第一天的比赛的顺序是随机抽取。过去,只有在受伤或生病的情况下,由医生验证后才能使用替补球员,但目前的规则允许的队长在最后两场重新选定单打球员,只要对赛双方不和第一天重复即可。对球员的比赛类型没有限制,但一般来说选定的四名球员组合应该是:两个单打选手,另外两名球员通常是双打专家或组合。

戴维斯杯每场比赛采用的是五盘三胜制,决胜盘实行长盘制没有抢七。但如果一方球队已经率先赢下三场比赛获得晋级资格后,余下的比赛将变成三盘两胜制,决胜盘实行抢七制。

五场比赛分别是:第一天两场比赛是由双方的头号单打和二号单打相互对战;第二天是双方的双打比赛;第三天则是头号男单之间先比赛,接着是二号男单之间的比赛。

世界组

(16国,争夺戴维斯杯总冠军)

↑↓

↑↓

↑↓

第一级

第一级

第一级

↑↓

↑↓

↑↓

第二级

第二级

第二级

↑↓

↑↓

↑↓

第三级

第三级

第三级

↑↓

↑↓

↑↓

第四级

第四级

第四级

世界组与各区域组第一、二级

世界组有16个国家,赛制采单淘汰制,胜出的国家晋级至下一轮。最终胜出的国家即为该年的戴维斯杯总冠军。第一轮落败的八个国家则进入世界组升降赛。在时间方面,第一轮约在2-3月时举行,四分之一决赛约在4-7月时举行,半决赛约在9月时举行,决赛约在11-12月时举行。各区域组第一、二级的赛制亦采单淘汰制,胜出的国家晋级至下一轮。第一轮落败的国家则进入资格保卫赛。在资格保卫赛中,落败的国家晋级至下一轮,最终落败的国家在次年降一个层级。在世界组与各区域组第一、二级,当二个国家相互比赛时,举行四场单打和一场双打比赛,共五场比赛(通常是星期五进行两场单打比赛,星期六进行双打比赛,星期日进行两场单打比赛),取得其中三场比赛胜利的国家胜出,五场比赛皆须进行;若于第五场比赛前分出胜负。剩余比赛改采三盘二胜制。赛事举行的地点在其中的一个国家内举行(等到下次这二个国家恰巧又相遇时,则轮至另一个国家举行)。负责举行的国家拥有选择比赛的地点、球场种类以及比赛时多数观众为其加油的优势,一般称为具有“主场优势”。

各区域组第三、四级

各区域组第三、四级的赛制则采分组循环赛。大致上,同区域组同级的国家群在同一期间、地点进行赛事,但也有例外。两个相遇的国家之间以三场比赛定胜负(二场单打和一场双打)。

历史战况

2012年戴维斯杯

北京时间2012年11月19日,2012年戴维斯杯决赛在捷克队主场布拉格结束了最后一个比赛日的争夺。费雷尔虽然在头号球手的对决中以6-2/6-3/7-5力挫伯蒂奇,但在最后一场关键的比赛中,斯泰潘内克以6-4/7-6(0)/3-6/6-3击败阿尔玛格罗,帮助捷克击败卫冕冠军西班牙,夺取史上首个戴杯冠军(未包含捷克斯洛伐克时期)。

2012年戴维斯杯世界组半决赛中,卫冕冠军西班牙队以3:1战胜美国队,捷克队以3:2力克阿根廷队,继2009年后两队将再度在决赛发生碰撞。

虽然布莱恩兄弟在双打中为美国队追回一分,但在第三场单打中,此前的“戴杯英雄”伊斯内尔在7:6(3)先胜一盘的情况下,被费雷尔以6:3、6:4、6:2连追三盘逆转。这是费雷尔在主场收获的戴杯单打16连胜,他的戴杯单打战绩为21胜4负。

拥有主场优势的阿根廷队却失去了主将德尔波特罗,他因为腕伤提前宣布退出单打比赛,世界排名第45位的博洛克顶替了他的位置,与2012年美网四强伯蒂奇对阵。伯蒂奇以6:3、6:3、6:4获胜,为捷克队提前拿到决赛权。伯蒂奇是球队获胜的最大功臣,他在单打赛场连取两分,还与斯泰潘内克合作拿下双打比赛。

在同时进行的戴维斯杯世界组附加赛中,费德勒以6:1、6:4、6:4战胜荷兰“发球机器”哈塞,帮助瑞士队提前一场保住了世界组资格。哈萨克斯坦、意大利、加拿大与提前一天保级的巴西、比利时一同过关,日本、澳大利亚则在五场大战中惜败。

2013年戴维斯杯

伦敦10日消息,2013年戴维斯杯团体赛世界组附加赛抽签对阵公布,西班牙队和瑞士队作为1号和4号种子抽到了9月份分别在主场对阵乌克兰队和厄瓜多尔队,纳达尔与费德勒均有望回归出战,而穆雷亦极有希望亮相帮助英国队远赴客场挑战克罗地亚队。

以下是具体对阵:(主队在前)

西班牙vs乌克兰

荷兰vs奥地利

克罗地亚vs英国

瑞士vs厄瓜多尔

德国vs巴西

波兰vs澳大利亚

比利时vs以色列

日本vs哥伦比亚

比赛于美国网球公开赛结束后的首周末9月13日-15日举行,胜者获得次年世界组的比赛资格。

2016年戴维斯杯

首轮比赛时间定于3月4日至6日,在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之前进行。位于亚大一组的中国队,在首轮对阵巴基斯坦。世界组对阵情况如下:

英国(主)VS 日本(客)

塞尔维亚(主)VS 哈萨克斯坦(客)

意大利(主)VS 瑞士(客)

阿根廷(主)VS 波兰(客)

法国(主)VS 加拿大(客)

德国(主)VS 捷克(客)

澳大利亚(主)VS 美国(客)

克罗地亚(主)VS 比利时(客)

冠军次数统计

截至2017年,美国赢得冠军的次数最多(32次),紧随其后的是澳大利亚(28次 [包括4次“澳大拉西亚”]),英国(10次 [包括5次“不列颠群岛”]),法国(10次)和瑞典(7次)。

戴维斯杯

年份

冠军

冠军次数

2017

法国 

10

2016

阿根廷 

1

2015

英国 

10

2014

瑞士

1

2013

捷克

2

2012

捷克 

1

2011

西班牙

5

2010

塞尔维亚

1

2009

西班牙

4

2008

西班牙

3

2007

美国

32

2006

俄罗斯

2

2005

克罗地亚

1

2004

西班牙

2

2003

澳大利亚

28

2002

俄罗斯

1

2001

法国

9

2000

西班牙

1

1999

澳大利亚

27

1998

瑞典

7

1997

瑞典

6

1996

法国

8

1995

美国

31

1994

瑞典

5

1993

德国

3

1992

美国

30

1991

法国

7

1990

美国

29

1989

德国

2

1988

德国

1

1987

瑞典

4

1986

澳大利亚

26

1985

瑞典

3

1984

瑞典

2

1983

澳大利亚

25

1982

美国

28

1981

美国

27

1980

捷克斯洛伐克

1

1979

美国

26

1978

美国

25

1977

澳大利亚

24

1976

意大利

1

1975

瑞典

1

1974

南非

1

1973

澳大利亚

23

1972

美国

24

1971

美国

23

1970

美国

22

1969

美国

21

1968

美国

20

1967

澳大利亚

22

1966

澳大利亚

21

1965

澳大利亚

20

1964

澳大利亚

19

1963

美国

19

1962

澳大利亚

18

1961

澳大利亚

17

1960

澳大利亚

16

1959

澳大利亚

15

1958

美国

18

1957

澳大利亚

14

1956

澳大利亚

13

1955

澳大利亚

12

1954

美国

17

1953

澳大利亚

11

1952

澳大利亚

10

1951

澳大利亚

9

1950

澳大利亚

8

1949

美国

16

1948

美国

15

1947

美国

14

1946

美国

13

1945

没举行

1944

1943

1942

1941

1940

1939

澳大利亚

7

1938

美国

12

1937

美国

7

1936

英国

9

1935

英国

8

1934

英国

7

1933

英国

6

1932

法国

6

1931

法国

5

1930

法国

4

1929

法国

3

1928

法国

2

1927

法国

1

1926

美国

10

1925

美国

9

1924

美国

8

1923

美国

7

1922

美国

6

1921

美国

5

1920

美国

4

1919

澳大利亚

6

1918

没举行

1917

1916

1915

1914

澳大利亚

5

1913

美国

3

1912

英国

5

1911

澳大利亚

4

1910

没举行

1909

澳大利亚

3

1908

澳大利亚

2

1907

澳大利亚

1

1906

英国

4

1905

英国

3

1904

英国

2

1903

英国

1

1902

美国

2

1901

没举行

1900

美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