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华,笔名金童,中国儿歌作家,江苏作协会员。1936年12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宿县桃山集。在《徐州日报》社工作,现已退休。 1956年开始从事儿歌创作;1957年8月12日至8月18日,《人民日报》以《农村儿歌》为题,连续每天刊发一组儿歌而闻名全国。四首儿歌入选《1957年中国优秀儿童文学选》。接着在《儿童时代》等百余家报刊发表儿歌千余 首。出版《小金孩》、《大喜报》、《公社儿歌》等儿歌集,有十四首儿歌被作曲家谱曲,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台、广西台教唱。曾受不公正待遇,被迫搁笔二十年。1992年出版《月儿弯弯》 儿歌集。儿歌入选《中国儿歌当代卷》、《中国儿歌作家优秀作品选》、《小朋友文库》、《儿歌大全》等数十种选集,有的还入选了台湾的儿歌集。“麦海”被《红旗歌谣》、小学语文和幼儿教材选用,并多次获奖。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小学生必 读必背诗文选》,有六首儿歌被选用。两首儿歌入选幼儿师范幼儿文学读本。辽宁少儿社大型巨著《中国儿歌大系》入选三十首儿歌,是入选最多的作者之一。《二十四 孝儿歌》、《中国古代勤学儿歌》、《人生诗歌》均在《台湾好报》、《中国日报》、《台湾时报》、香港《中华时报》、苏里南《中华日报》、新西兰《先驱报》、泰 国《中华日报》、菲律宾《世界日报》、印尼《讯报》等发表。美国《亚城园地》连载《月儿弯弯》儿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今日徐州》栏目中,介绍李作华老人用童心歌唱,向世界华人播放。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李作华的:人物信息、创作道路、主要作品等介绍

外文名

Lizuohua

别名

金童、青松[

出生日期

1936年12月1日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

安徽

民族

毕业院校

徐州师范学校

职业

中国儿歌作家

主要成就

对儿歌的发展有较大贡献,特别是农村儿歌

代表作品

《小金孩》

人物信息

李作华(笔名:金童),男,汉族。

1936年12月1日,生于安徽省宿县桃山集。

1952年7月,考入徐州师范学校,期满分配到徐州市梁庄中心校任教。

1955年7月,到徐州师范学校教师轮训班学习一年,后调至徐州铁刹街小学任教。

1957年,反右运动袭来,受到冲击。

1959年9月,在徐州万里香化工厂生产科任劳工员、统计员。

1962年5月,调至徐州建筑材料厂工作。

1963年4月,调至徐州民政局修建队任材料员、施工员。

1964年5月,调入广山采石厂生产科任劳工员、统计员。

1979年,调至徐州砖瓦二厂任职工业余教师。

1982年,借调徐州市文联工作。

1985年1月,调入徐州日报社工作,创办《经济新闻报》后,被任该报广告部经理直至退休。

创作道路

• 在徐州市梁庄中心校任教时,萌发为孩子们写新儿歌的想法,开始尝试新儿歌的创作。

• 第一篇发表儿歌:在上海《小朋友》上发表了《红荷花》。

• 接着《徐州工人报》刊发了他写的《小金孩》。

• 1957年初,一篇《小品文的危机》寄给《人民日报》 副刊部。署名:回春。不久得以发表,接着写了很多篇小品文,都在《人民日报》发表了。

• 1957年的8月12日至8月18日,《人民日报》以《农村儿歌》为题,每天刊发一组儿歌,连续发表七组。

• 此后一段时间,全国各地报刊都来约稿,许多儿歌,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当时音乐家老志诚为儿歌“牧鸭姑娘”,梁耀为儿歌“麦海”谱曲,在《儿童音乐》上发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小喇 叭”教唱歌节目中教唱,每天教唱半小时,每首歌教唱一周,先后有十四首儿歌插上音乐的翅膀,广为传唱。

•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小金孩》儿歌集,再版三次,印数达十万册以上。

• 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公社儿歌》儿歌集。

• 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大喜报》儿歌集。

• 此后一段时间,受不公正待遇,被迫搁笔二十年。

• 八十年代是李作华第二创作青春期,首先写了《小水壶》 ,寄给上海《小朋 友》编辑部,马上就发表了。写了《小雨点》,寄给江苏的《幼儿教育》,很快又发表了。

• 1984年7月,加入江苏作家协会,先后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儿歌二百余首,部分作品入选《中国新儿歌大系》、《365夜儿歌》、《中国儿歌作家作品精选》、《中国儿童歌谣》等多种选本。《学画画》儿歌入选台湾《树叶儿飘飘》儿歌集内,并有多首儿歌获奖。

• 1992年5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月儿弯弯》儿歌集。

• 至今,已发表儿歌千余首。

主要作品

• 迄今已正式出版的儿歌集有:

• 《小金孩》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8年

• 《大喜报》江苏人民出版社 1958年

• 《公社儿歌》湖北人民出版社 1960年

• 《月儿弯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