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英文名:hydrogen peroxide),外观为淡蓝色液体,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

\rm{}H₂O₂
,相对分子质量为34.015 g/mol。溶于水、醇、醚,不溶于苯、石油醚。过氧化氢是一种极弱的酸,在水中可以电离。H₂O₂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氧气,是常见的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可用作燃料用于航空航天事业,在漂白工艺、水处理、脱毛工艺上也有大量应用,在医疗上多用作消毒剂。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过氧化氢的:发现历史、物质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制备方法、鉴别方法、应用领域、安全事宜等介绍

中文名

过氧化氢

英文名

hydrogen peroxide

别名

水溶液俗称双氧水

拼音

Guò yǎng huà qīng

CAS号

7722-84-1

化学式

H₂O₂

结构式

过氧化氢结构示意图

外观

淡蓝色液体

气味

轻微的刺鼻气味

密度

1.11(20℃时)

熔点

-0.43℃

沸点

150.2℃(高于100℃发生分解)

溶解性

与水混溶

log P

-1.36

表面张力

80.4 dynes/cm(20°C)

pKa

11.62

黏度

1.819 cP(0°C)

KH

-2297/T+2.659µ-688µ/T+16.808(T为开尔文温度,µ为摩尔离子强度)

pH值

4.3(50%水溶液)

蒸气压

1 mmHg(15℃时)

NFPA 704

不自燃

发现历史

1818年法国化学家泰纳尔(Thenard, Louis Jacques)在将氧气通过炽热的氧化钡(

过氧化氢

两个氢原子分别位于象半展开书本的两页纸上,两页纸面的夹角为93°51',两个氧原子处在书的夹缝上,。O-H键的键长为97 pm,其键能是428 kJ/mol;O-O键的键长为148.5 pm,其键能142 kJ/mol。

过氧化氢

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电离度越高;pH在9~13之间时,pH越高,电离度越大。

过氧化氢

  • 反应原理

将2-乙基蒽醌配成溶液,进行氢化后,再氧化生成

过氧化氢

  • 反应原理

先将硫酸氢铵电解成过硫酸铵,再水解生成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可用于处理低浓度含氰污水、过滤液、尾矿库的含氰排放水、炭厂的含氰矿浆,以及控制工业废水中硫化物的排放。

脱毛工艺

过氧化氢

日常消毒用的是医用双氧水,医用双氧水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酵母菌等,一般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双氧水具有氧化作用,但医用双氧水浓度等于或低于3%时,擦拭创伤面时会有灼烧感,伤口表面被氧化成白色并冒气泡,用清水清洗后过3~5 min即可恢复原来的肤色。

其他用途

过氧化氢

还可用作杀菌剂、消毒剂,以及生产福美双杀虫剂和抗菌剂401的氧化剂。

在文物保护行业,常用过氧化氢溶液轻轻擦洗已变色的古画,从而使古画整旧如新。

安全事宜

爆炸危险

过氧化氢是爆炸性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浓度高于 65% 的过氧化氢与有机物接触可以引起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 100 ℃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

安全健康相关

吸入过氧化氢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过氧化氢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痈样痉挛、轻瘫。

处理过氧化氢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橡胶手套)。

消防相关

当发生过氧化氢火灾时,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尽可能将含过氧化氢的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可用水、雾状水、干粉、沙土作灭火剂。

泄露处理

防止过氧化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过氧化氢可用沙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过氧化氢泄漏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过氧化氢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存方法

过氧化氢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密封保存,远离火种和热源。库温不超过30C,相对湿度不超过 80%;过氧化氢应与可燃物、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物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