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中国山东省下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位于山东中部、泰山西麓,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西与东平县、济南市平阴县为邻,南与宁阳县、济宁市汶上县隔河相望,北与济南市长清区以山为界,区域总面积1277.45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3月,下辖10个镇、4个街道、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截至2021年,肥城市常住人口为88.53万人。

肥城市地处泰山西麓,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中部隆起地带丘陵山地,北部是康汇平原,南部是汶阳平原。自然形成了平原、山地、丘陵等多种地貌形态。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西汉初设置肥城县,几经变革,1992年8月撤县设市。

2021 年,肥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770.91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8.1:49.3:42.6。2022年,肥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840亿元。2022年,肥城市建成全省首个县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

肥城是“史圣”左丘明故里、“商圣”范蠡隐居经商之地,有“君子之邑”之誉。肥城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是佛桃之乡、中国桃都,拥有十万亩桃花园,有“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的称号。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肥城市的:地名来历、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肥城市

英文名

Feicheng City

别名

肥子国

面积

1277平方公里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中国山东省中部、泰安市西部

地理坐标

36°11'10"N,116°46'19"E

所属省级行政区

山东省

所属市

泰安市

行政类别

县级市

下辖地区

10镇、4街

行政区划代码

370983

人口

88.53万(2021年常住人口)

方言

肥城方言

GDP

827亿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34887元(2021年)

著名景点

范蠡公园、康王河公园等

邮政编码

271600

政府驻地

龙山路032号

电话区号

0538

建立时间

1992年8月

地名来历

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据老城镇北坛遗址考古发现证明,远在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人类祖先的一部分就在肥城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夏商时期,境内即建立了“铸”“遂”等方域古国。肥城置县前,商(殷)时期,地域属青州、徐州所辖;西周时属兖州所辖;春秋时期属齐、鲁两国所辖;战国时期归齐国管辖;秦代为齐郡所辖。

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始置肥城县,属兖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辖。 东汉章帝末年(公元87~88年)撤销肥城县,境地分属济北郡卢县、蛇邱县和东平国富城县辖。 

三国魏(220~265年)至东晋(317年前)归属同东汉。327年(晋成帝咸和二年)后,境地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的济北郡、东平郡分辖。

南北朝宋(420~479年),在原肥城县故城设济北郡,原肥城县境地分属卢县、蛇邱县和富城县,隶属兖州。 南北朝北魏,527年(孝昌三年)复置肥城县,并设东济北郡于肥城县城。南北朝北齐(550~577年)撤东济北郡,并入茌平县的济北郡,肥城县属之。 南北朝北周,577年(建德六年)于肥城县城置肥城郡。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初年,废肥城郡,保留肥城县,属济州辖,隶属兖州。隋末,废肥城县,境地属济北郡管辖。唐代622年(武德五年)复置肥城县,属东泰州辖,隶属河南道兖州。627年(贞观元年)撤肥城县,境地并入博城县。666年(乾封元年)改博城县为乾封县。668年(总章元年),改乾封县复为博城县。705年(神龙元年)再次改称乾封县。五代(907~960年)境地仍属乾封县,隶属兖州。

宋代(960~1279年)初属乾封县,后属奉符县、平阴县分辖,隶属京东西路郓州。1115~1234年曾在旧肥城设辛寨 镇,境地属平阴县、奉符县分辖,隶属山东西路东平府。 元代1275年(至元十二年)复置肥城县,隶属山东东西道济宁路。

明清

明代1369年(洪武二年),肥城县改属济南府,隶属山东布政使司。 清代初沿明制。1734年(雍正十二年)改属泰安州,隶属山东布政使司泰武道。1735年(雍正十三年)泰安州升为泰安府,肥城县仍属之。

中华民国

1913年属岱北道。1914年属济南道。1938年,属第六行政督察区。1945年2月属鲁西(第二办事处)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7年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 1939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初属泰西行政委员会,后属泰西专员公署。1942年10月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冀鲁豫第六专员公署。1949年9月,隶属泰西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5月,肥城县归属泰安专员公署。1958年10月划归聊城地区。1959年7月划归济南市。1961年5月复归泰安地区。1985年3月隶属泰安市所辖。1992年8月,撤销肥城县,设立肥城市(县级),由省直辖、泰安市代管。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肥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西麓,汶河北岸。地跨北纬35°53′~36°19′、东经116°28′~116°59′。市境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西与东平县、济南市平阴县为邻,南与宁阳县、济宁市汶上县隔河相望,北与济南市长清区以山为界,东西最大横距3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8公里,全市辖区面积1277.45平方公里。

肥城市

地质

  • 地层

肥城境内地层属华北型地层沉积。出露的地层有太古界的泰山群,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新生界的下第三系、第四系。受中生代以后燕山及喜马拉雅山运动影响较剧,发育较齐全。

  • 构造

肥城市位于鲁西台背斜北部,分属于肥城——沂源坳陷、新甫山隆起、大汶口——蒙阴坳陷等,级大地构造单元。肥城凹陷主要受北东向花兰店断裂、东西向肥城断裂和北西向夏张断裂的控制。东西长22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形似半月。布山凸起基底由泰山群变质岩系组成,片理走向北北西,倾向240~260°,倾角70~80°。大汶口——汶阳凹陷主要受北西向南留断裂和北东向夏张——安驾庄断裂控制。长轴走向近东西,面积约为36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肥城市境内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点海拔600米,最低点海 拔57.7米。 中部隆起,北部形成以肥城盆地为特征的康汇平原,南部形成以汶河为特征的汶阳平原,形成了平原、山地、丘陵等多种地貌形态。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33.6%,海拔高度在150米以上, 地面坡度小于25°。青石山、砂石山约各占一半。湖屯镇关王殿以西的北部山区, 以及济兖公路以西的大部低山为青石山;湖屯镇关王殿以东,县境北部、东部和边院、安驾庄镇以北低山为砂石山。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19.9%。海拔高度在100~150米之间。除汶阳镇以外,分布于各乡镇低山周围。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44.9%,主要分布于康汇河、 漕浊河流域,以及各乡镇近山阶地以下。

土壤

肥城市山区的土壤多属褐土性土,土层厚度大都在30厘米左右。丘陵地基岩主要由石灰岩、花岗岩组成,多为褐土性土,褐土和淋溶褐土,质地为壤质和沙壤质。平原土壤多为洪水冲积物形成,属褐土和潮褐土,土层厚,较肥沃。

气候

肥城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暖。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全年以春风较多。盛夏期间,由于受较强冷空气影响,间有7级以上的偏北大风。境内具有春旱夏涝,晚秋再旱和旱涝交替的气候特点。

肥城市境内年平均气温在12~14°C之间。最热的7月份平均26.5℃,最冷的1月份平均-2.7°C,气温年较差为29.2°C。全市年平均降水总量在434~1083毫米之间,年际变化较大,降水年变率为23%。境内光照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315~2898小时之间,日照百分率为53~65%。

水文水利

肥城市境内大小山洪河道43条。河流按水系分属黄河流域和大汶河水系,主要河道有汶河、 康王河、汇河、漕河、浊河、小汇河、金线河7条,控制流域面积约8408.6平方公里, 总长度为196.3公里。大汶河境内长36.3公里,康王河全长41公里,为境内的两大主要河流,也是汶阳、康汇平原生成的主要源流。汶河发源于莱芜、新泰群山之麓。长36.33公里,流域面积5500平方公里。康王河为横亘肥城市内的最大山洪河道。上游由肥河、康河汇流而成。该河全长41公里,流域面积427.6平方公里,上游有6条主要支流汇入。

上庄炉水库位于肥城市安驾庄镇上庄炉村北,曹家林以西的小汇河下游。流域面积141平方公里,大坝为均质上坝,长808米,高17.1米, 顶宽6米,坝顶高程101.1米。安孙灌区(肖店引河工程) 是肥城境内第一个引水工程。引水枢纽设在安驾庄镇肖店村东西两侧。东侧引泉河水,西侧引漕浊河水。肥城市大汶河砖舍拦河闸工程总投资6.38亿元,是山东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项目预计于2023年年底实现主体工程完工。工程建成后,将在大坝上游形成一座蓄水量4500余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7年末,肥城市土地总面积1277.3平方千米,其中农用地97305.79公顷(耕地64093.01公顷、基本农田58241.93公顷)占总面积76.17%;建设用地20812.20公顷,占总面积16.29%;未利用地9627.14公顷,占总面积7.54%。

生物资源

肥城境内有农作物、林木、野生、观赏、药用植物等大约104科、450种,家畜、家禽、益鸟、益兽、益虫、害虫、水生动物等共29纲、709种。其中,害虫1000多种,天敌益虫30多种;林木果树44种,药用植物77种,粮食植物10种(包括豆科),经济作物8种(主要包括油麻类),蔬菜44种,观赏类65种。

水资源

肥城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1亿立方米。截至2018年,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71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2.9%、全省的81.1%、泰安市的87.1%,属极度缺水区。

矿产资源

肥城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18年,已发现矿产种类29种,占全省已发现矿产总数的47.6%,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3种,非金属矿产22种,水矿产2种;已发现矿产地124处,探明(包括地方掌握)储量矿种17种,占已发现矿种的57%。已探明储量矿产地91处,矿点33处。大型矿床15处,中型9处,小型67处。

肥城境内的矿产资源分布以康王河和安驾庄至过村一线为界。康王河以北为煤、钾长石、花岗石及矿泉水分布区;康王河以南至安驾庄至过村一线以北为石灰岩、白云岩、紫色页岩、水泥配料黏土分布区,另外有萤石、铁矿、花岗石分布;安驾庄至过村一线以南为岩盐、石膏、钾盐、地热分布区,另外有建筑用砂分布。其中岩盐储量居全省第1位。

生物多样性

肥城市有陆生脊椎动物233种,哺乳类17种,鸟类196种,爬行动物13种,两栖动物7种。肥城市境内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梅花鹿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天鹅、狼等。

肥城市有蕨类植物9种,裸子植物10种,单子叶植物96种,双子叶植物335种。

肥城市自然保护地

保护地名称

面积(公顷)

类型

级别

牛山国家森林公园

2999.96

森林公园

国家级

山东肥城康王河国家湿地公园

814.17

湿地公园

国家级

山东肥城牛山省级地质公园

780

地质公园

省级

参考资料:

自然灾害

肥城市是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其中旱涝是最常见的气象灾害,其次为大风、冰雹等。这些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发生,甚至几种同时发生,而且危害也较为严重。据史料记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气象资料统计,1491年(明朝弘治四年)-1999年的508年中,共发生各种主要自然灾害228次。其中,旱灾78次,约占34.2%;涝灾49次,约占21.5%;大风45次,约占19.7%;雹灾23次,约占10.1%;虫灾12次,约占5.3%;霜冻、雨雾淞11次,约占4.8%;地震10次,约占4.4%。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3月,肥城市辖4个街道、10个镇、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605个村(居)民委员会。市政府驻地为:肥城市龙山路032号。

区划名称

区域面积

参考资料

新城街道

55.4平方公里

老城街道

78.7平方公里

王瓜店街道

91.8平方公里

仪阳街道

97.4平方公里

潮泉镇

52.9平方公里

湖屯镇

84.92平方公里

石横镇

94.47平方公里

桃园镇

100.8平方公里

王庄镇

93.7平方公里

安临站镇

131平方公里

孙伯镇

70平方公里

安驾庄镇

135.5平方公里

边院镇

120平方公里

汶阳镇

78.3平方公里

政治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肥城市委员会书记

张莉

肥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辛涛

肥城市人民政府市长

范长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肥城市委员会主席

王志勇

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5.4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肥城市常住人口为89.41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7.92。0-14岁人口占比15.58%,15-59岁人口占比60.90%,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3.5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6.71%。

截至2021年,肥城市户籍总户数347674户,总人口970218人。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 60.2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8.09%。

民族

肥城是全省24个民族工作重点县(市、区)之一,有26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17万人,主要是回族,占99%,分布在边院、安驾庄、王庄、汶阳、城区及矿区。少数民族1000人以上的街镇有边院镇、安驾庄镇、新城街道;少数民族村21个,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的民族村有9个,纯少数民族村有前黄、后黄、升庄3个。

语言

肥城话是山东省肥城市地区所使用的方言,又称肥城土话或者肥城方言,是泰安话的一种。肥城方言位于冀鲁官话和中原官话的分界点上,属冀鲁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就肥城话的音调来说,清音声母归阴平,次浊声母归去声,全浊声母归阳平,和冀鲁官话的特性相同。

宗教信仰

肥城市的主要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主要宗教团体有伊斯兰教协会等,宗教活动场所有桃源观、玉皇庙等。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天主教教士龙华民最先进入泰安传教。泰山的道教始于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佛教始于魏晋,盛在隋唐。2012年,肥城市组织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宗教组织和宗教界人士参与公益慈善活动。2014年,肥城市民宗局在桃源观举行全市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启动仪式,来自全市各大宗教的70多名场所负责人和教职人员参加仪式。

肥城市

经济

综述

肥城市的基础产业有农业、建筑安装业,优势产业有畜牧业,特色产业包括肥城桃、有机菜、高产粮,新兴产业有新能源产业。其中建筑业全省综合实力强县肥城排名第一。截至2023年,肥城市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省级瞪羚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分别达到6家、11家、76家,占到泰安总数的35.3%、28.2%、24.2%。

2022年,肥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7亿元,总量增幅列泰安县市区首位。2021 年肥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770.9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2.2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80.3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328.27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8.1:49.3:42.6。

肥城市曾获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现代农业强县、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引领县等称号。

第一产业

肥城为传统农业大市,国家商品粮基地市,国内重要的有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肥城市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花生、棉花等。该市畜牧业以饲养猪、羊、蛋鸡、肉鸡、奶牛为主。肥城市农特产品有肥城桃(又名佛桃)、演马庄熟牛肉等。该市“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有山东银宝食品公司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富世康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肥城市被确定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入选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1年,肥城市农业总产值121.81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9.01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06.52万亩;蔬菜播种面积32.13万亩;猪、牛、羊、家禽出栏量分别为28.96万头、1.06万头、21.41万只、2280.8万只;牛奶产量8.54万吨,禽蛋产量2.91万吨。截至2021年,肥城市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建成高标准农田50万亩,有机农业面积达到7.4万亩。

第二产业

肥城市第二产业以盐穴储能、特种钢铁为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有建筑安装业,新兴产业有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产业布局上,产业园区有经济开发区、肥城化工产业园、新材料科技产业园等。肥城市的重点企业石横特钢入选2022中国企业500强、山东民营企业100强。截至2021年,肥城市拥有“小巨人”企业3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11家、瞪羚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72家。建成全省首个县级工业互联网中心,高新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列入全国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2021年,肥城市工业增加值206.02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71.00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16.8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72家。全年原煤产量185.0万吨;洗精煤产量53.0万吨;水泥产量220.4万吨;钢材产量527.5万吨;发电量46.7亿千瓦时。全市113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07.7亿元,其中建筑业企业在省内完成产值288.6亿元,在外省完成产值519.1亿元。

第三产业

肥城市境内的五星级酒店有泰安一滕开元名都酒店,四星级酒店有宝盛大酒店,大型商业综合体有新合作购物广场、合乐购物广场、吾悦广场。

2021年,肥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为526个。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为5:45:50。商品房屋销售面积42.2万平方米。

2021年,肥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15亿元。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零售总额211.4亿元,乡村实现零售总额0.75亿元。住宿、餐饮业全年住营业额分别增长23.2%和26.4%。

2021年,肥城市服务业增加值321.5亿元。4A级景区达到2家,被授予全国桃木旅游商品之都,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1年末,肥城市有肥城市职业中专中等职业学校1所,肥城市泰西中学、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等普通高中11所,桃都中学、孙伯中学等普通初中34所,肥城市实验小学、安站中心小学等小学55所,实验幼儿园、中心幼儿园等幼儿园142所。2021年,肥城市高考本科上线率为77.9%。

科技

2021年,肥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71.58%。新建泰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8家,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21人。新增国际注册商标3件。建成5G基站353个,建设数字农业基地30家。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5项,获得市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8项,授权专利1459件。

截至2021年末,肥城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96家、139家、72家。绿色工厂达到5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11家。

卫生健康

截至2021年末,肥城市有医疗卫生机构605所,其中医院(卫生院)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各类卫生机构有床位5103张,卫生技术人员6081人。

截至2023年,肥城市有三甲医院两家,分别是肥城市中医医院和肥城市人民医院。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肥城市的文化事业单位有肥城市博物馆、肥城市档案馆、肥城市图书馆、肥城市文化馆,此外还有605个农村文化大院。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2021年举办精品惠民演出200余场,开展送戏下乡巡演800余场,新建社区图书馆5家。

体育

截至2021年末,肥城市有体育馆1座,2021年新建公共健身工程77个。2022年,肥城市代表队在泰安市青少年田径比赛中获得初中组、高中组冠军。“军辉杯”第二届汶水之阳马拉松比赛于2023年5月在肥城市举办,作为山东省首个乡镇级全程马拉松比赛,共吸引包括“亚洲马拉松大满贯冠军”李子成、肯尼亚选手在内的2200名全民健身爱好者参加。2017年,肥城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的称号。

社会保障

2021年,肥城市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164套,竣工3210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12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851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9492元、7116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1.07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0.23万人。基础养老金标准从2021年7月起由每人每月150元。建成安站镇敬老院、人民医院康养中心和17处社区老年“幸福食堂”,新增护理型养老床位412张。自2021年10月1日起,肥城市实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刷本人身份证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

人居环境

2021年,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0.9亿元。改造雨污水管网9.4公里,新建改造城区道路11条,湖王路、四坡路主体工程如期竣工。完成4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改造提升318个自然村饮水管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8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5%。城区面积扩大到49平方公里,完成30公里的高温水主管网建设,新增供热面积1500万平方米。省控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四类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0.2%,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在城市道路绿化上,多排行道树种植;在公共绿地建设上,先后建成了人民广场、滨河绿地广场等40余处公共绿地。肥城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7%以上。市道路照明装置率98%以上,城市道路亮灯率98%以上。日供水能力5.3万立方米,服务面积近40平方公里。污水处理规模达到8万立方米/日,出水水质为一级A。肥城市曾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华环境奖、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和山东省绿荫行动示范市、人居环境奖等称号。

交通

概述

肥城市位于连接济南、聊城、泰安、曲阜等历史文化名城的中心枢纽位置。泰肥一级路直通京沪、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支线横贯东西,西接京九铁路。 京沪高铁的开通使肥城市被纳入距首都北京2.0小时经济圈,距上海虹桥3.5小时经济圈。

2021年,肥城市公路通车里程2844.2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4.5公里。调整改进3条公交线路。

肥城市

铁路

泰肥铁路,又称“泰肥支线”,位于泰安市区西部和肥城市辖区北部,由京沪铁路济南局泰山站(前称泰安站)西北端出岔西行,全长49.458公里,是单线铁路,是肥城矿业集团煤炭外运和肥城地区货物到发的运输通道。

公路

截至2022年,肥城市有高速公路34.5公里,国道37.466公里,省道121.389公里,县道207.481公里,乡道629.625公里,村道1813.804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共2844.26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22.7公里/百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建改造提升农村公路3000公里。

济微高速肥城段全长50.567公里,自北向南途径老城街道、潮泉镇等地。项目于2022年3月份开工建设,工期三年,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泰安至东平高速公路线路全长40.628公里。该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27米,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截至2022年6月,已完成勘测定界和地上附着物的清点工作。

航空

泰安仪阳通用机场位于仪阳街道潮汶路以东、泰临路以南,距离泰安市区25公里、肥城市区6.5公里,济南遥墙机场82公里、济宁曲阜机场109公里。规划占地3000余亩,计划总投资63亿元。主要建设飞机起降跑道、联络道、停机坪、指挥塔台等设施。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11月,肥城公交公司的公交营运车辆达186辆,运营线路10条,线路网长度187.6公里,年总行驶里程1200万公里,年总客运量1000万人次,公交线路网基本覆盖城市中心城区的各个功能区。

人文

概述

肥城是“史圣”左丘明的故乡,“商圣”范蠡隐居经商之地,有“君子之城”的称号。左丘明墓、范蠡墓、右旗庙等遗迹犹存。“二圣”文化的传承,造就了肥城诚实守信、尊商重商的地域特色。截至2022年,肥城市省级以上文保单位总量达到22处;全市列入四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总量达到134个。

文物古迹

  • 左丘明墓

左丘明墓位于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坐北朝南,由石牌坊、神道、墓、墓碑等组成。占地约20亩,石牌坊为三门式,正上匾书“先儒之墓”。墓前有墓碑,上书“鲁史左丘明墓”。墓周围由石块砌成,上有封土,墓通高4米,直径20米。2016年被公布为第四批泰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1月14日,入选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肥城市

  • 晒书城遗址

晒书城遗址位于肥城市桃园镇晒书城村南,北依玉皇山,南邻东里水库,泰肥一级公路穿过遗址北部。遗址南北长约450米,东西宽约550米,面积约24万平方米,时代属汉魏时期。2021年晒书城遗址被公布为肥城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范蠡墓

范蠡墓位于肥城陶山西麓山口处。墓地约占400平方米,有高约4米的封土。在墓左前方300米处,是范蠡祠。祠内范蠡像两旁石柱楹联是:“避君隐陶称朱公流芳百世,聚财万贯济黎民功盖千秋。”

肥城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全市列入四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总量达到134个、代表性传承人65人,其中,泰安市级以上项目72个;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十大非遗保护工作亮点;“非遗工坊”成为泰安市首个示范基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肥城市部分非遗名录

名称

级别

参考资料

桃木雕刻民俗

省级

安驾庄梁氏正骨疗法

省级

尚氏锔艺

省级

石横武术

市级

葛氏捧瓷

市级

高跷牌坊

市级

徐氏锡具工艺

市级

  • 桃木雕刻民俗

肥城市依托传承千年的桃文化,开发桃木雕刻旅游商品,被称为“中国桃木雕刻之乡”。肥城桃木雕刻以肥城境内独有的佛桃木为原材料,木体清香、色泽金黄,呈八卦螺旋形花纹。以传统平面浮雕为基本雕刻技法,包括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等手法,采用散点透视构图、线面结合、保留平面,以构图饱满、层次丰富见长。雕刻题材广泛,主要包括吉祥动物、神话传说、寄情花木、风流人物等。2006年,肥城桃木雕刻民俗被列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肥城市

  • 安驾庄梁氏正骨疗法

梁氏正骨术始于清乾隆年间,相传已历八代三百余年。安驾庄梁氏正骨主治四肢闭合性和简单开放性骨折与脱臼,其手法复位独特、刚柔并用、力度适宜、快速敏捷。杉树皮小夹板固护,药分三期施治,内服汤剂、外敷膏药,加速骨伤创面愈合。后期导之以功能锻炼,附加中药烫洗,内外兼治、动静结合。2009年,安驾庄梁氏正骨疗法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

肥城境内人喜食煎饼与油炸食物。旧时,以高粱、地瓜干碾成糁子,清水浸泡后,用石磨磨成糊,再用鏊子摊制而成。70年代以后,多用玉米制作,有的还加大豆、小米等;油炸食物有炸鱼、肉、藕盒、茄盒、香椿芽、藿香等。糊粥是市内人们一日三餐或两餐必备的食品,一般用玉米面、小米面熬成。肥城的饮食口味以咸为主,酸、辣、甜为辅。

  • 孔庄粉皮

孔庄绿豆粉皮起源于明朝末年,兴盛于康熙年间。孔庄粉皮以优质绿豆为原料,采用传统秘方配料,手工制作,天然晾干而成,具有清爽可口、营养丰富、清热解毒、降压利尿、可长期保等特点,属纯绿色食品。2012年,孔庄粉皮获国家地理商标认证,实现了产地的认证与商标的独享。

  • 空杏寺香椿

仪阳街道空杏寺村栽植香椿已有千余年历史。空杏寺村四面环山,空气清新,水土俱佳,极宜香椿生长。所产香椿叶厚芽嫩,绿叶红边,色如玛瑙、翡翠,香味浓郁。空杏寺香椿富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

  • 鼓腔烧饼

鼓腔烧饼是边院镇名吃,烧饼为圆形,两面鼓起,涂糖稀后上撒黑芝麻。呈古铜色,薄如蛋壳,造型美观。吃起来香、脆、甜,风味独特。

肥城市

  • 武家烧鸡

武家烧鸡是老城的特色产品,加工精细、风味独特,全部均选用农户散养鸡,生态卫生,以其精湛的传统工艺、科学的现代配方、独特的口感风味著称,制作独特、肉烂脱骨、色鲜味美、肥而不腻。

名优特产

  • 肥城桃

肥城桃又名佛桃、寿桃,因其果实肥大、外形美观、肉质细嫩、味美甘甜、营养丰富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群桃之冠”,迄今已有1100多年栽培历史,为历代皇室贡品。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肥城就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目前,肥桃产业已成为集赏花、品桃、桃木加工、桃文化展示、桃园风情游于一体的特色产业,肥城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桃都”。

  • 烙画

烙画以烙铁为笔,以高温为墨,在纸和木板上进行艺术创作,色彩自然天成,古朴高雅,题材广泛,内涵丰富,画面细腻,富有极高艺术表现力和收藏价值。

肥城市

  • 演马庄熟牛肉

演马庄熟牛肉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已有280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采用陈氏祖传药料配方,精心选用1—2岁上好鲁西黄牛之精肉作原料,巧用历时近三百余年的传统制作工艺,其色味独具一格。

肥城市

  • 河岔口鸭蛋

河岔口鸭蛋外壳呈淡绿色,椭圆形,鸭蛋个大,每枚重100克左右,以其个大、质优、色正、味美而远近闻名,是肥城汶阳之特产,也是汶阳镇名吃之一。

肥城市

  • 柳沟茶

柳沟茶于1970年从南方引进,在翦云山柳沟林场试种,经过精心培育,逐渐适应了北方的土质、气候等条件,形成了本地特点。柳沟茶园分布在翦云山前,生长于群山环抱之中,是北方纬度最高的茶园。茶园远离城镇、工厂及居民生活区,采用人工方法,勤浅耕,勤除草,保持着传统的有机农业耕作方式。

风景名胜

概述

肥城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大汶口文化遗址、齐长城等历史文化遗存,有金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陶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小泰山、望鲁湖、云蒙山等十几处自然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主峰穆柯寨是北宋名将穆桂英屯兵打仗之地;陶山国家级地质公园风景秀丽,存有幽栖寺、范蠡墓等遗迹;被称为“百果之山”的翦云山山势险要;云蒙山有着“北方植物王国”美誉。截至2021年,肥城市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有22家,其中4A级景区达到2家,2020年接待旅游人数2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25亿元。

重要景点

  • 康王河公园

康王河公园位于城区西北部,截至2019年,公园总面积2520亩,其中绿化面积168公顷,水域面积61.3公顷,总投资1.6亿元。公园设计以“桃乡风情、生态印象”为主题,突出水系景色、文化建园,实现园林特征与湿地生态、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分为自然保护、展示中心、水泽天地、荷田野趣四个景区,形成“水清径幽、景水相融、人水和谐”的水域园林特色,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获得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

肥城市

  • 白云山公园

白云山公园位于文化路以南,康汇大街以东,金牛山大街以西,北与“国家水利风景区”——康王河公园相望,规划面积为700亩,总投资1600万元。公园建设突出人文理念,将浓郁的桃乡文化融于公园景观建设,充分展现桃乡文化风情。公园主要建设门区、水区、文化展示区(文园)、人文休闲区(德园)、树林区、生态恢复区、公园管理区等功能区。重点打造“两园”:文园和德园。“文园”位于公园的制高点,布置具有文化展示功能的建筑组团;“德园”占地8000平方米,是肥城市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

肥城市

  • 翦云山风景区

翦云山位于肥城市东北部的潮泉镇境内,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主峰翦云峰,海拔607.7米。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被誉为“天然氧吧”。景区内农业景观独特,山村乡土气息浓厚。山林面积六千余亩,其中板栗、山楂、核桃、苹果、木瓜等果林三千余亩,有各种鸟、兽一百多种,野生药材有灵芝、丹参等。 景区内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丰富,有保存较为完整的齐长城遗址、黄巢寨、擂鼓台、将军墓、风动石等四十多处。2017年,被批准为第13批“山东省水利风景区”。

肥城市

  • 龙山河带状公园

龙山河贯穿新城东西,河道曲折,总长5.5公里。从龙山河东桥往西,石路蜿蜒,曲径通幽。过仿古双层八角琉璃小亭,为玉带桥。两桥头安有对称的桥头灯,桥中为一大孔,两旁有3小孔。玉带桥旁的花园内,路曲林荫。河有橡皮坝两座,坝上平湖如镜,坝下河水倾流。为新城的游览景点之一。龙山河带状公园在市区内蜿蜒西行,一直到马连桥。

肥城市

  • 仙女献桃雕塑

仙女献桃位于新城东侧济兖和泰临公路交汇处。1988年6月筹建,是年10月落成。仙女献桃雕塑由国家著名雕塑大师仇志海设计,立于拱架之上,外围有小型花圃。拱架用四角支撑,高4.6米,厚0.5米,呈蘑菇形,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外饰花岗岩剁斧石板。仙女献桃雕塑高10米,不锈钢磨光板焊接而成。仙女4面4身于一体,四擘拱一桃于顶之上。桃呈心形,桃下有叶四枚。叶下饰灯8盏。

  • 泰西武装起义纪念碑

泰西武装起义纪念碑位于肥城市文化路东段路南,正对龙山公园南门,与龙山塔隔路相望。此碑于1992年1月11日破土动工,同年9月初竣工。纪念碑广场占地6480平方米。纪念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白色花岗岩剁斧石基座。基座之上刻有浮雕,生动地再现了泰西人民的抗日风貌。泰西武装起义纪念碑碑名由原泰西特委书记段君毅题写。

肥城市

著名人物

肥城市著名人物

左丘明

公元前540一公元前452

姓丘名明,因其世代为左史官,史称其为左丘明。石横镇衡鱼村人(春秋时期鲁国都君庄),春秋时著名史学家,儒学奠基人之一。

冉子

公元前546一?

名耕,字伯牛。王瓜店镇冉家庄(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

有子

公元前518一?

名若,字子若,肥城市(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

范蠡

公元前517一公元前448

字少伯,春秋末越国大夫,善于经商,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后,退出官场,遁世经商。

尹庭

1513一?

字子绍,老城镇尹庄人。曾撰写《重修肥城县城隍庙记》等文章,为考证肥城古迹留下了珍贵资料。

肖大亨

1532一1612

谱名应文,字夏卿,号岳峰。安驾庄镇南夏辉村人。明代后期重臣。

张志纯

1220一1316

字布山,号天倪子,马家埠乡张家安村人。元代著名道人,有张炼师之称。

宋焘

1572一1614

字岱倪,号绎田,又号青岩。汶阳镇宋家孝门村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泰山学者。泰山五贤之一。

唐仲冕

1753一1827

字云枳,号陶山居士,世称唐陶山。原籍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后客居肥城涧北村。是清代著名的泰山学者和文史学家。

李鹤年

1895一1969

原名李传龄,边院镇东向西村人。1986年7月4日中央组织部在关于李鹤年党籍问题的批示中指出:李鹤年同志是我党早期的老党员,为革命做出了一定贡献。

赵丹

1914一1980

原名凤翱。影剧演员。祖籍安临站镇贺庄村。生前任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等职,是我国著名的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

阴法唐

1922一

桃园镇张里庄人。中共党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政委,中将军衔,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欧阳中石

1928一

汶阳镇西徐村人。大学文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当代杰出的学者、教育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重要荣誉

时间(年)

荣誉

参考资料

2009

国家园林城市

2014

2014年全国工业百强县(市)

2019

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9、2020

中国百强县

2019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2020

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

2020

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2020

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

2020、2021、2022

赛迪中国百强县

2020

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2020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0

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

2020

“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

2020

第六届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

2021

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

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1

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创建县”

2021

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

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2021

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2021

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2021

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2021

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2021

2021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2021

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

2021

入选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1

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202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宜业宜居之城

2022

2021年中国数字治理百佳县市

2022

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

2022

2022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

注释

[a]

【ào zi】烙饼的器具。用金属制成﹐平面圆形﹐中心稍凸。古代有三足﹐高二寸许。现代常见的无足﹐作圆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