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发展
中国的管理科学起步比国外大约要晚20~50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的需求也会快速增长,加上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研究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内涵非常丰富的特点,从90年代起,开始在各高等院校增设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根据2001年天津大学管理学院齐二石教授等所做的国家教育部 “新世纪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重点课题———《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改革和发展问题研究》的规划,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分类,我国管理科学本科专业及学生的培养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学科专业介绍》中 (1998年7月6日教高[1998]8号)重新修订的专业目录设置的,各高校最早招生是1999年,至今本专业的学科体系、专业方向、发展前景和人才培养模式都越发完善。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原有的管理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理论、系统科学与工程共4个专业合并为管理科学专业,专业代码变更为120101,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管理科学专业为管理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120101,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授予管理学或理学学士学位,修业年限为五年/四年。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管理素质、扎实系统的管理理论基础、合理的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知识结构,能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解决管理决策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相关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国家、企业和事业等部门领域展开宏观决策、战略规划、企业诊断和管理研究等管理决策的需要。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以期让学生毕业后可以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知识要求
本专业学生需掌握数学、经济学、计算机基础、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会计、市场营 销等专业基础知识和运筹学、统计学、物流与运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相关管理决策问题的能力。
课程体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两个方面。理论教学课程包括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实习实训、毕业论文与综合训练等。
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 课程内容 |
主干学科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核心课程 | 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系统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根据专业实际需要,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参与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增强其实践能力;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加强相关的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实验技能和设计技能,培养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等;可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设置相关专业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单元。
毕业写作
毕业设计环节可采取学术论文、系统设计、项目设计、调研报告、项目分析报告等多种形式完成。选题应加强实践性导向,内容应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与专业知识、满足专业综合训练要求,完成过程及成果展示应符合专业规范。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尽可能根据自身兴趣,结合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和完成毕业论文与综合训练。应为本科生选配毕业论文与综合训练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由各专业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论文字数要求不低于6000字。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本专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选择应用经济学、金融法律(非法学)、物流工程等专业继续深造。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公共管理、企业管理、后勤管理、项目管理、信息管理等相关工作。
师资队伍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从严执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应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应能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任课教师队伍应包括一定比例的具备行业实务经验的人员。任课教师队伍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学缘等结构层次合理均衡。
教学条件
拥有数量充足、种类齐全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纸质和电子图书资源,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 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生均图书(含纸质与电子图书,电子图书册数按授权数计算)不少于100册, 生均年进书量(含纸质与电子图书)不少于4册。配备满足教学需要的中文和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各种信息资源应能满足不同层次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需要。重视校园网及网络资源建设,方便教师和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拥有足够数量和功能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设施,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所占比例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原则上,课程教学中应具备多媒体教学设施,特定专业课程应配备该专业所需要的特定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根据自身条件和实践教学要求设置所需的专业实验室、实习场所、实践教学基地等。
开设院校
地区 | 开设院校 |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 | |
天津 | 天津财经大学 | | | |
河北 |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 | | |
山西 | 山西财经大学 | | | |
辽宁 | 东北财经大学 | | | |
上海 | 复旦大学 | 上海大学 | 上海理工大学 | 上海海事大学 |
上海科技大学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 |
苏州 | 苏州大学 | 南京财经大学 | | |
浙江 | 温州肯恩大学 | | | |
安徽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 |
福建 | 厦门大学 | 福建农林大学 | | |
江西 | 南昌大学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 |
山东 | 山东财经大学 | | | |
河南 | 河南农业大学 | 河南理工大学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郑州师范学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 | |
湖北 | 武汉大学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 |
湖南 | 邵阳学院 | | | |
广东 | 华南师范大学 | | | |
四川 | 四川大学 | 西南财经大学 | | |
陕西 | 西北大学 | | | |
贵州 | 贵州财经大学 | 贵州商学院 | | |
云南 | 云南财经大学 | | | |
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学 | 香港城市大学 | 香港理工大学 | |
参考资料
注释
[a]因该专业没有国家统一课程设置标准,此处参中国教育在线课程设置,其他院校请参见学校官网。
[b]以上信息来源于阳光高考、中国教育在线,仅展示部分开设院校,不分先后顺序,数据截至时间为2023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