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菏泽市下辖县,位于山东西南部,总面积1306.29平方千米。东明县下辖两个街道、10个镇、两个乡,截至2021年,全县常住人口75.25万人。

东明县地处黄淮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黄河滩区海拔高于非滩区,是黄河入鲁第一县,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县境分属黄河、淮河两大流域。东明历史悠久,公元前140年(西汉建元元年)置县,被称为东昏,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同年改称东明,东明县建制经历三置两废,四设治所,一次迁徙,公元1490年(明弘治三年),设县治所在今县城址。境内现存各类文物保护单位26处,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期到近现代。东明也是非遗大县,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39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7项。依托黄河,并作为庄子故里,东明县文旅资源丰富,拥有庄子文化湿地园、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等景区。

东明县地处中原油田腹地,油气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2209万吨,现拥有高端化工、现代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截至202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84.49亿元,三次产业比为7.8:61.7:30.5,东明县也是国务院首批命名“中国西瓜之乡”。东明县域交通优势突出,新石铁路贯通东明东西,106国道纵贯南北,262省道连接山东、河南,菏宝高速和日兰高速公路贯通县境,京九铁路沿县境而过。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东明县的:地名由来、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著名人物、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东明县

英文名

Dongming County

面积

1306.29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山东西南部

地理坐标

北纬34°58′~35°25′、东经114°48′~115°16′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山东省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两个街道、10个镇、两个乡

行政区划代码

371728

人口

75.25万(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

人口密度

576人/平方千米

语言

北方方言

民族

汉族

GDP

484.49亿元(截至2021年)

著名景点

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庄子文化湿地园

车牌代码

鲁R

邮政编码

274500

政府驻地

东明县工业路南段6号

电话区号

0530

地名由来

秦始皇东游至户牖,“霾雾四塞,不能进”,所以将这里称为东昏,后来汉武帝在户牖设立东昏县,王莽建立新朝后,将东昏县改为东明县。

历史沿革

秦汉三国

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嬴政东游至户牖(今兰考县的仪封,距离东明约20千米),“霾雾四塞,不能进”,所以命名为东昏。属于三川郡阳武县。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在户牖邑始置东昏县。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新朝元年(公元9年)改东昏为东明。东明县名就源自这里。

东汉时期又将东明改为为东昏县。隶属兖州陈留郡。今东明县境北、东、东南、西、西南分属兖州济阴郡的离狐县、句阳县、冤句县、和陈留郡的长垣县、济阳县。

三国时期,东明县域属于魏境,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废除东昏县降为镇,将土地并入陈留国的外黄、济阳两县。

两晋南北朝

西晋时期,境域归属沿袭东汉旧制,东昏镇归属与三国时同。

东晋时期,东昏镇及今东明县境先后归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国。

南北朝时东明县域属北魏。今东明县境的西部属司州的济阳,东部属兖州的离狐、乘氏、冤句。公元578年(北周武帝宣政元年),改西兖州为曹州,今东明县境归属西兖州的冤句、离狐二县。

隋至清朝

隋朝时期今东明县境北部隶属济阴郡的离狐县,东部及东南部属济阴郡的冤句县,西南部属济阴郡的济阳县。东昏镇归属济阴郡的外黄县。

初唐时,今东明县境北部属曹州离狐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济阴县(隋朝市时设立),境域并入冤句县。废除外黄县,境域并入浚仪县,东昏镇属浚仪管辖。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改离狐县为南华县,今县境南部属曹州冤句县管辖。

宋朝时改东昏镇为东明镇。公元963年(乾德元年),在今兰考县城北10千米的东明镇重新设立东明县,属京畿路开封府。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改冤句县为宛亭县。今东明县境南部属曹州宛亭县,北部属曹州南华县。公元1102年(崇宁元年),改曹州为兴仁府,宛亭、南华归兴仁府管辖。

金朝时期,东明县属南京路。公元1163年(金大定三年),因黄河改道冲坏宛亭县城,所以宛亭县被废除。公元1218年(金兴定二年),东明县改为管辖冤句故地,县城在今天东明集(在今东明县城南20里处),在兰考北10千米的原东明县城被废为通安堡。

元朝初年,东明县属南京路曹州。后来,元朝设立行中书省管辖地方,公元1235年(元太宗七年),东明县隶属中书省大名路开州,治所仍在今东明集。

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为避水患,又将县治所迁到东明县的云台集(今县西堡城)。公元1377年(洪武十年),废除东明县,县境北部划归开州,南部划归长垣。公元1490年(弘治三年),把原本并入开州、长垣的土地划出,在大单集(今县城)重新设置东明县。属北道布政使司(后为北直隶)大名府。

清朝时期建制不变。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初期,东明县属直隶大名府(1914年改名直隶省大名道)。1928年,废道,东明县直属河北省。1936年,隶属河北省第十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8年10月,建立中共东明县委。并在东明、曹县、考城三县结合部建立考城抗日民主政府,后于1939年3月撤销。

1940年3月,建立东明县抗日民主政府。1941年3月在东明。曹县、菏泽3县交界处建立东垣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鲁豫三专署。

1942年在东明西部、东垣县东北部设滨河县。9月在东明北部和菏泽结合部设立南华县。隶属冀鲁豫二十专署。

1943年1月,重新设立东明县,1944年2月撤销。1945年10月,再次设立东明县,1946年2月,冀鲁豫第十专署改为第五专署,东明、南华、东垣三县都是归其管辖,7月,南华县永年区划归东明县,1947年8月,撤销东垣县划入东明、南华。1949年8月,平原省成立,建立菏泽专区,撤销南华县,东明隶属菏泽专区。

东明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2年,撤销平原省,东明县划入河南管辖,隶属郑州专区(1955年改为开封专区)。1955年后东明划归山东省菏泽专区。1958年10月菏泽专区撤销,东明隶属济宁专区。1959年9月,重新设立菏泽专区,东明划归菏泽管辖。2000年6月,菏泽地区改为菏泽市,东明县隶属菏泽市。县政府驻地在东明县工业路南段6号。

东明县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东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北纬34°58′~35°25′,东经114°48′~115°16′之间。东部和牡丹区相邻,东南部与曹县相邻,南部与河南省兰考县相邻,西、北部与河南省长垣、濮阳县隔黄河相望。县境南北相距55千米,东西相距35千米。总面积1306.29平方千米。

东明县

地质

东明县处鲁西隆起区、太行隆起带、秦岭隆起带三大构造体系的交汇处。主要有三条大断裂:聊考断裂、菏泽断裂、东明断裂。东明县境全部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下伏有第三系、侏罗系、二迭系、石炭系、奥陶系、寒武系和泰山岩群。东明基岩属侏罗系地层,各地层由上而下划分为第四系、上第三系、下第三系三种。其中第四系厚度329米,主要为黄泛平原区冲积层;上第三系厚度1450米,分布较为广泛,有从东南向西北平缓加深的趋势;下第三系,厚度超过1590米。

地形地貌

东明县域属黄河冲积平原,是历次黄河南、北改道的三角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黄河滩区海拔高于非滩区。境内地势平缓,无明显岗洼。平均海拔在54.5~66.5米。全县主要有8种微地貌类型,河滩高地占15.33%;决口扇形地占29.71%;高坡地占全县总5.36%;平坡地占26.09%;浅平洼地占3.62%;洼坡地占7.42%;背河洼地占1.55%;黄河滩涂占10.92%。

气候

东明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为充沛。其主要特征是:春季温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多风,雨雪稀少,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水的70%。东明县累年平均气温13.9℃,年平均日照时数2202.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2天,年平均降水量621.2毫米。2021年全县平均气温15.8℃,极端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温为-14.1℃。年降水量为1185.0毫米,较常年偏多563.8毫米。年日照时数为1894.2小时,比常年偏少308.4小时。

水文水利

东明县境分属黄河、淮河两大流域,其中淮河流域面积为1118.8平方千米,黄河流域面积为251平方千米。河流总长度327.9千米。黄河为一级河,东明境内长度为76千米。也是东明境内最大河流,流经县内西南部、西部和北部。除黄河外有较大的季节性河流11条,分属洙赵新河和东鱼河两大水系,其中洙赵新河、东鱼河、东鱼河北支为二级河,河道长69.6千米。四级河有4条,总长71.6千米,五级河7条,总长110.7千米。

东明县

截至2021年,东明县堤防总长度251.72千米,拥有水闸63座,其中中型闸1座,小型闸62座;全县机电井11028眼,其中配套机电井9148眼;固定机电排灌站12处。主要水库有菜园集水库,设计总库容948.64万立方米,水库年引水量1850万立方米,年供水量1609万立方。

土壤

东明县境内土壤可划分为3个土类:潮土、盐土和风沙土。其中潮土土类分为潮土、盐化潮土和碱化潮土3个亚类、11个土属、28个土种,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93.93%;盐土土类下分1个亚类、2个土属,占全县可利用土地面积的0.36%;风沙土土类下分1个亚类、1个土属占全县可利用土地面积的3.03%。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东明县主要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地热、砖瓦粘土、矿泉水等。其中探明石油储量200万吨。天然气储量100亿立方米。地热资源是鲁西南三大地热田之一,探明面积12.5万平方千米,地热水储量525.6万立方米。砖瓦粘土资源保有量2089.7万吨。已探明矿泉水资源可开采量为200立方米/年。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底,东明县全县土地资源总面积136980公顷,其中农用地102765.46公顷,占总面积75%;建设用地22350.24公顷,占总面积16.3%;未利用地11864.3公顷,占总面积8.7%。耕地87203.82公顷。

水资源

全县多年平均地方水资源量为3.8亿立方米,平均当地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2.8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69立方米,境内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黄河客水。截至2022年,东明县年均可引用黄河水13.7亿立方米;地表水年利用量860万平方米;地下水年可利用量2.31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

东明县2021年末实有农田林网面积93万亩,完善林网面积6.5万亩,年末林业用地面积7.16万亩,年末活立木蓄积量965.53万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东明县动物资源主要有兽类、鸟类、昆虫类、爬行、两栖、节肢类、鱼类7种。其中兽类主要野兔、刺猬等。鸟类主要有野鸡、燕子、等。昆虫主要有蜜蜂、蝴蝶等。爬行、两栖、节肢类主要有游蛇、青蛙、蜘蛛等。鱼类主要有鲤鱼、草鱼等。

植物资源主要分农作物、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水生植物、药用植物五种。其中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等为主,另有油料作物、瓜果、蔬菜、和经济作物多种。木本植物以杨、柳、泡桐、榆、槐、为主另有果树、木本花卉等多种。草本植物有茅草、芦草、星星草等野生草本植物,另有多种草本花卉植物。水生植物有藕、水稻等人工种植植物,也有水葫芦等野生植物。

自然灾害

影响东明县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洪涝、雹灾、病虫害、风灾、高温、霜冻、地震等,其中对人民群众生活影响最大的是洪涝灾害和地震。

由于东明县地处黄河沿岸,1949年之前,黄河堤坝没有得到妥善修缮,黄河决口、漫滩时有发生,当地有“三年两决口,十年九漫滩”的说法。1949年之后,随着各级政府治理黄河,决口虽然没有发生,但是漫滩时有出现。最严重的一次在2003年,由于黄河在河南兰考段决口,洪水涌入东明滩区,加上大风、暴雨,东明整个南部滩区被淹,直接造成经济损失20亿元。

另外,东明县地处断裂带,为地震多发区,曾发生3次破坏性地震。1996年以来,一直被列入国家地震长期重点监视防御区内。根据《中国地震动烈度区划图》(GB18306-2015),东明县全境地震烈度升为8度区,属于高烈度设防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底,东明县辖2个街道、2个乡、10个镇,共399个行政村、7个社区,921个自然村。

东明县乡镇、街道名单

街道

渔沃街道

长兴集乡

东明集镇

刘楼镇

陆圈镇

马头镇

三春集镇

大屯镇

城关街道

焦园乡

武胜桥镇

菜园集镇

沙窝镇

小井镇

东明县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东明县户籍人口877426人,常住人口75.25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4.8%,男女性别比为11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5‰。根据菏泽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明县0-14岁人口占比26.02%,15-59岁人口占比为56.62%,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7.36%,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3.8%。

宗教

东明县内有基督、天主、伊斯兰、佛教和道教五大宗教,登记注册的宗教活动场所70处。

民族

东明县共有21个民族,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20个,人口约1.1万人,主要是回族、蒙古族、藏族、苗族等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最多。

方言

东明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中原官话里的一种。在语音上的主要表现为:平翘不分,尖团不分,古清入声和次浊入声今读阴平。东明方言在县域内部也有略微差异,大体可分为城关片、东片、西南片三个区域,其中城关口音一般认为是东明话的代表。

经济

概述

东明县现有高端化工、现代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有较大发展潜力,并依托现有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及新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1年东明县生产总值为484.49亿元,同比增长8.9%,三次产业比为7.8:61.7:30.5。

第一产业

东明县农业以特色种植为主,虎杖、金银花、红花等中药材种植面积2.7万亩,富硒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9万亩,是国务院首批命名“中国西瓜之乡”。多家骨干企业引领发展,以五得利为主的小麦面粉加工业、以格鲁斯为主的虎杖种植加工业、以麦古银花为主的金银花加工业、以加州鲈鱼为主的水产养殖业构成了东明县的农业产业体系。其中“东明鲈鱼”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东明县依托林业资源优势,形成了木地板制造、家具生产产业链,并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2021年,东明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5773万元,可比增长9.6%,粮食总产量达到99.77万吨,年末活立木蓄积量96.53万立方米,规模以上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企业67家,“三品一标”达到93个。

第二产业

东明县地处中原油田腹地,石油储量2209万吨,天然气储量163亿立方米,石油化工产业为支柱产业。拥有“中国企业500强”之一的东明石化集团。东明县依托石油资源,拥有东明工程塑料化工产业园、中信国安化工等重点企业,工程塑料、精细化工产业、高端化工产业链条辐射到上下游产业。

东明县

2021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62家,完成总产值1384.67亿元。

第三产业

东明县第三产业由文化旅游、物流贸易、网络信息等产业构成。2021年,共接待游客63.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6亿元。现拥有东明石化原油保税仓库、佳运物流园、凯悦达物流园等物流园区,依托现有的化工产品、农副产品、板材家具物流贸易,初步形成了现代物流业产业。2022年,东明石化电子商城年销售额达到500亿元。2021年东明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8761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263.2156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东明县现有各类学校165所,其中,公办学校155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中19所、小学129所、特殊学校1所、博爱学校1所),民办学校10所(高中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小学1所)。幼儿园325所,全县现有在校生143428名,在编教职员工8014名。其中东明县第一实验小学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东明县第三初级中学为“菏泽市初中教学质量先进学校”“菏泽市文明校园”;东明县第一中学为“国家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

医疗

2021年,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5个,实际开放病床位4516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876人,其中:执业医师1334人,执业助理医师1802人,注册护士2367人。

东明县部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名称

等级

东明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参照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管理)

东明县中医医院

二级甲等

东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二级甲等

东明开发区为民医院

二级甲等

东明阳光康复医院

二级甲等

科技

东明县2021年共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7项,有4项列入各级计划,其中国家级0项、省级1项、市级3项。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的企业4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家。获菏泽市软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鉴定科技成果16项,7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

文化体育

截至2021年,东明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影剧院3个,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各1处。县公共图书馆在15个镇街设立分馆,1个县直分馆和1个社区分馆。县文化馆在全县15个镇街成立分馆。约370个村居建有“乡村大舞台”,农家书屋406家,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到20万册。

2021年东明县拥有标准400米田径场1个,300米田径场2个,篮球场1个,乒乓球台(室)3个,健身活动广场2处,体育场地共计505个。拥有体育协会26个,俱乐部5个,三级以上社会指导员达到2524(三级)人。

社会保障

2021年,东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2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34元。截至2023年,全县职工医疗保险参保63946人,全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675213人,享受低保人数9816人,其中城市362人,农村9454人。

人居环境

2022年1月~11月份,东明县PM2.5均值为42μg/m³,改善幅度为6.67%;PM10均值为85μg/m³,改善幅度为9.57%;重污染天气天数为6天,同比减少2天;优良天气天数为231天,同比增加20天;优良率为69.2%;六项综合指数为4.42。截至2021年末东明县实有农田林网面积93万亩,森林覆盖率6.5%。东明县现有自然保护地3处(山东东明黄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菏泽庄子湖地方级湿地公园、菏泽东明黄河地方级森林公园),主要为森林、湿地,总面积为748.53公顷。

交通

概况

东明县交通优势明显,东西方向上新石铁路横穿而过,106国道连通南北,262省道连接山东河南,菏宝高速(G3511)和日兰高速(G1511)贯通县境,京九铁路沿境而过,形成了由铁路和各级公路组成的交通网络。

公路

2018年底,东明县国省道通车里程达到113.94千米,其中,106国道境内长度56.3千米,262和346省道境内长57千米。2019年东明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700千米,公路密度255.9公里/百平方公里,行政村通达率100%,全县已形成“五纵六横”覆盖全县的县乡公路网络。

铁路

新石铁路在东明县境内长46千米,东明火车站位于县城站前路中段南侧、渔沃街道办事处境内,隶属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新乡车务段管辖。东明县站属客货运二等中间站,新乡方向与文庄村站相邻,相距21.4千米,兖州方向与算王庄相邻,相距135千米+425米。

公共交通

东明城市公交拥有营运车辆160台,免费城区线路10条,城乡线路8条,日均运送乘客近3余万人次,2018年,东明县城区公交永久免费,是山东省首个公交永久免费的县级城市。2022年5月,东明县启动了“公交助学、合校并点”行动,首次开通菜园集镇“公交助学”试点,投入公交49辆,设有6条公交线路,负责免费接送辖区的小学生上下学,惠及学生近万人。

人文

综述

东明县是庄子故里,以庄子文化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东明县是黄河入鲁第一县,黄河文化在这里流传,作为千年古县,东明县境内留存着各个时代的文物遗迹。同时,东明县也是中国武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

文物古迹

东明县历史悠久,境内现存各类文物保护单位26处,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期到近现代,皆有遗迹留存。

东明县部分文物名单

名称

年代

保护等级

参考资料

窦堌堆遗址

龙山-汉代

省级

东明文庙

明代

省级

荆台集遗址

新石器-商

省级 

东寺孙氏家族墓

明嘉靖

省级

庄周墓

东周

省级

前营泰山行宫

明代

省级

刘楼十八烈士墓

1942年

省级

王高寨九十六烈士纪念碑

1952年

省级

后张楼遗址

商-周-汉

省级

庄寨遗址

龙山-汉

市级

龙骨寺遗址

宋代

市级

高村合拢碑

清光绪

市级

沙堌堆遗址

汉代

市级

  • 窦堌堆文化遗址

窦堌堆遗址位于陆圈镇杨楼村东北八百米处。南北52米,东西76米,高约2.5米,总面积3952平方米。整个遗址三个文化层,第二、三土层为战国、秦、汉代文化层;第四土层为商、周文化层;第五土层为龙山文化层。1977年,被东明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明县

  • 东明文庙(文庙大成殿)

文庙位于东明县城民主东街。始建于619年(唐武德二年),原占地50多亩,由于遭遇战乱、自然灾害等破坏,现仅存初建于1498年(明弘治十一年)的大成殿一座,后经多次修缮,1977年被省文物局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市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明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明县是非遗大县,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39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7项。

东明县部分非遗名录

名称

级别

批次

参考资料

大平调

国家级

第二批

东明县大屯镇蓝印花布

省级

第一批

庄子传说

国家级

第三批

羊抵头鼓舞

省级

第二批

小曲子

省级

第二批

佛汉拳

国家级

第三批

撅老四(舞蹈)

省级

第三批

梅花拳

省级

第四批

武术点穴法

省级

第四批

东明粮画制作技艺

省级

第四批

狮舞

省级

第五批

东明香肚制作技艺

省级

第五批

  • 庄子传说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姓庄,名周,《史记》载:庄子曾当过漆园(今东明县东有遗址)吏。《庄子》一书载:他垂钓于濮水(东明县域古有濮水二支,又称普河),1995年、2007年召开的两次全国庄子研讨会,都认定东明县为庄子故里。菜园集乡庄寨村北建有庄子观,也称“南华观”。庄子传说于201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大平调

大平调本名平调,起源于山陕梆子,历史上也曾称“大梆戏”,大平调有三大流派,河东平、西路平和东路平,在东明一带流传的为河东平。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明县

民俗艺术

  • 佛汉拳

东明佛汉拳,相传由如来首创,由少林寺传出,于清代兴盛于东明一带,至今已有六代,主要有三类练习方法,分别为套路、散手和功法。2011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东明县

  • 撅老四舞

撅老四舞的起源众说纷纭,流行较多的说法是起码于六百多年前的明朝永乐年间,传说中,老四”是明朝时的一位清官,常带着夫人体察民情,他自创了一套舞蹈与民同乐,后来人们据此编排舞蹈“撅老四舞”,是一种民间滑稽舞蹈,在东明县广为流传。

东明县

  • 书法之乡

东明县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东明县书法家协会,各乡镇建有分会,2009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认定为“中国书法之乡”。

传统村落

东明县菜园集镇庄寨村有庄子观,庄周墓,每年农历二月初九和农历八月二十四都有各地的庄子后人前来祭奠。现为山东省级传统村落,2016年入选第三批山东省传统村落名单。

饮食

东明县地处鲁西南地区,主食为馒头等面食,居民口味以咸、辣、香为主,东明特色美食有东明香肚、王家五香牛肉等。

  • 东明香肚

香肚,又叫做粉肚,是东明地方特产,是清光绪末年由靳家先人靳富山创立,已有百年历史,香肚是用瘦猪肉和绿豆粉为原料,八二配比。加入十几味名贵香料,用香油搅拌均匀,装入猪尿脬,系口,煮熟后色、香、味俱佳。2021年被列入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王家五香牛肉

王家五香牛肉由东明县城关镇店子村回民王丙乾、王丙连兄弟二人经营,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色佳味美、肉质鲜嫩。

特产

  • 虎杖

又名穿地龙,蓼科,中药草本植物,其根茎叶都是有名的中药材,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同时还有防风固沙、景观美化的作用。东明县拥有全国最大的虎杖种植基地,种植面积1.3万亩。

东明县

  • 东明西瓜

东明县早在宋代就开始种植西瓜,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东明西瓜以个大、皮薄、味甜、营养丰富、耐储运而著称,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东明西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东明县

风景名胜

综述

东明县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县,拥有丰厚的黄河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2021年东明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3.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6亿元,共有A级旅游景区2家,其中国家AAA景区1家,国家AA景区1家,省级旅游强镇3个,省级旅游特色村8个。

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东明县三春集国有林场,规划总面积317.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46.53公顷,2017年顺利通过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是菏泽市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园内有碧海金滩观景区、千亩湿地保护恢复观赏区、青少年拓展训练基地、望鹤阁观景台等项目。2021年被确定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东明县

庄子文化湿地园

位于东明县菜园集镇庄寨村,是以庄子文化为核心打造的郊野湿地公园,规划占地1000余亩(其中700亩水面),包含了庄寨村、南华山遗址、庄子观、庄子墓、庄子陵园等,公园整体呈现“田”字形的骨架结构,暗合与庄子崇尚自然的思想。整园区划分为一街(庄寨街)、一阁(逍遥阁)、一园(庄子生平故事园)、三区(湿地休闲体验区、锦绣东明展示区、庄子观游览区)四大版块。现为国家AA风景旅游区。

东明县

著名人物

姓名

生卒年

事迹

参考资料

庄子

约前369~前286年

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隐居于南华(今东明县东北部),1995年、2007年,两次召开的全国庄子研讨会,都认定东明县为庄子故里

陈平

?~前178年

阳武户牖乡(东明县)人,西汉开国功臣、丞相

李勣

公元594~公元669年

 曹州离狐(今东明县境)人,唐初大将

黄巢

?~公元884年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曹州冤句(今东明县)人

荣誉

时间

荣誉

参考资料

2021年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

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19年

第三批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注释

[a]

今兰考境内,和东明县相邻。

[b]

结合2022年和2023年东明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计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