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Serbia;塞尔维亚语:РепубликаСрбија或RepublikaSrbija),简称塞尔维亚,位于巴尔干半岛中北部,东北与罗马尼亚,东部与保加利亚,东南与北马其顿,南部与阿尔巴尼亚,西南与黑山,西部与波黑,西北与克罗地亚,北部与匈牙利相连。塞尔维亚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经其境内。

九世纪起,移居巴尔干半岛的部分斯拉夫人开始建立塞尔维亚等国家。一战后,塞尔维亚加入南斯拉夫王国。二战后,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6个共和国之一。1991年,前南开始解体。1992年,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2月4日,南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通过全民公投恢复独立。同年6月5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塞尔维亚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其主要矿产资源有褐煤、石油和天然气,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5%,森林面积占29.1%,水力资源丰富。近年来,塞尔维亚积极实行经济改革、推进私有化、改善投资环境,经济实现增长。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塞尔维亚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自然资源、行政区划、国家象征、人口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社会、旅游、外交、获得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塞尔维亚共和国

外文名

The Republic of Serbia(英语)、РепубликаСрбија或RepublikaSrbija(塞尔维亚语)

别名

巴尔干之虎

简称

塞尔维亚

首都

贝尔格莱德

所属大洲

欧洲

国庆日

2月15日

民族

塞尔维亚人、阿尔巴尼亚人

货币

塞尔维亚第纳尔

官方语言

塞尔维亚语

国歌

《上帝,给我公正吧!》

主要城市

诺维萨德、尼什、克拉古耶瓦茨

宗教

东正教

政体

议会共和制

面积

8.85万平方公里(科索沃地区1.09万平方公里)

国土面积

88400 km²(8.84万平方公里(科索沃地区1.09万平方公里))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时区

UTC+1(夏时制:UTC+2)

国际电话区号

+381

国家代码

SRB

国际域名缩写

.rs(暂保留.yu)

人口

692万(不含科索沃地区,2020年)

人口密度

99.9人/平方公里(2020年)

人均GDP

6708欧元(2020年)

GDP

464.67亿欧元(2020年)

人类发展指数

0.769-高(2013年)

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

主要学府

贝尔格莱德大学等

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国石

珊瑚

历史沿革

古代时期

塞尔维亚

铁托于1980年逝世后,民族矛盾开始激化,最终导致了南斯拉夫在1990年代初期解体。南斯拉夫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中的四个先后宣布独立。1992年之后,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国,重组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1999年,塞尔维亚共和国在科索沃战争中遭到北约的轰炸,战争以国际社会接管科索沃告终。

现代时期

2003年,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重新组建,将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2006年5月21日,黑山通过公民投票决定正式独立,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国会亦宣布独立并且成为塞黑联邦的法定继承国,塞黑联邦因而解散。10月28日,塞尔维亚就是否接受新宪法草案举行全民公决。结果显示草案获得通过。

2007年1月21日,塞尔维亚共和国举行独立后的首次议会选举。塞尔维亚激进党在议会250个席位中获得81席,民主党64席,塞尔维亚民主党-新塞尔维亚党联盟47席,塞尔维亚名人党19席,塞尔维亚社会党16席,塞尔维亚自由民主党为首的竞选联盟15席,另外8个议席由5个少数民族政党和竞选联盟分享。

另外,塞尔维亚共和国南部的科索沃地区自1999年科索沃战争结束以来,就脱离了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实际管辖,并且成为了联合国的保护地,由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临时管治。各方于2006年2月20日起就科索沃问题展开谈判。科索沃于2008年2月17日,自行宣布独立。

2018年12月1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宣布其理事会已批准新一批6个意向成员加入,其中包括塞尔维亚。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塞尔维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部,面积为88361平方公里。塞尔维亚一共与8个国家为邻,边界总长2457公里。其中与北部匈牙利拥有151公里长的共同边界;东北部与罗马尼亚相连,共同边界达476公里;东部与保加利亚接壤,共同边界为318公里;东南部和南部分别与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毗邻;西北部与克罗地亚相接,共同边界为241公里;西部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拥有长达312公里的共同边界线;西部与黑山拥有211公里长的共同边界。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西欧、中欧、东欧,以及近东和中东之间的天然桥梁和交叉路口。塞尔维亚原是位于巴尔干半岛的邻海国家,随着南斯拉夫在1990年代的解体和2006年黑山的独立而变成了内陆国。

塞尔维亚

地形地貌

塞尔维亚大部分地区山丘起伏,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和山区。而北部则是平原。东、西部分别为斯塔拉山脉和迪纳拉山脉的延续;北部的伏伊伏丁那平原为多瑙河中游平原的组成部分,河网稠密,土壤肥沃;南部多山脉、丘陵,由科索沃盆地和梅托西亚盆地组成。塞尔维亚最高点位于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边界的贾拉维察山(Đeravica),海拔2656米。

气候特征

塞尔维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塞尔维亚被称作欧洲的十字路口,是连接欧洲和亚洲,中东,非洲的陆路必经之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降水量550~750毫米。

水系分布

多瑙河在此与支流萨瓦河、蒂萨河汇合后,折向东南流,构成与罗马尼亚的界河;另一支流大摩拉瓦河南流纵贯。

时区

塞尔维亚是在西欧时区,比格林威治时间早一小时,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

自然资源

塞尔维亚主要矿产资源有煤(储量92.8亿吨)、天然气(储量43.5亿吨)铁、锌、铜(储量27.1亿吨)、锂(储量7.3亿吨),辉钼矿(储量28.5亿吨)等,森林覆盖率25.5%,水力资源丰富。

行政区划

区划

按行政区划,塞尔维亚设有2个自治省(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科索沃自治省)、29个大行政区、首都贝尔格莱德直辖区。其中辖有23个市、178个县(区),195个镇,6158个村。自治省和大行政区是塞尔维亚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单位。首都贝尔格莱德市是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科研中心,是前南斯拉夫最大的城市,也是仅次于伊斯坦布尔、雅典和布加勒斯特的东南欧第四大城市。塞其他著名大城市包括诺维萨德、尼什、克拉古耶瓦茨等。

首都

贝尔格莱德(英语:Belgrade;塞尔维亚语:Београд)地处巴尔干半岛核心位置,坐落在多瑙河与萨瓦河的交汇处,北接多瑙河中游平原即伏伊伏丁那平原,南接老山山脉的延伸舒马迪亚丘陵,居多瑙河和巴尔干半岛的水陆交通要道,是欧洲和近东的重要联络点,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被称为巴尔干之钥。面积200平方公里。贝尔格莱德居民以塞尔维亚人居多,余为克罗地亚人和黑山人。美丽的萨瓦河从市区穿过,将贝尔格莱德一分为二,一边是古香古色的老城区,一边是现代化建筑群集中的新城区。地势南高北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最低气温可至-25℃,夏季最高气温40℃,平均年降水量688毫米且年际变化大。

塞尔维亚

国家象征

国旗

塞尔维亚国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例为3:2,旗面自上而下,依次由红蓝白三道平行相等的条纹组成。红蓝白三色是斯拉夫传统色,是斯拉夫人喜爱的颜色。国旗中间偏左方有国徽。2010年11月11日对旗帜上的国徽图案作出修改。

国徽

塞尔维亚国徽启用于2004年。分为大小两种。大国徽原来是塞尔维亚王国国徽,亦为奥布廉诺维奇王朝王徽,为小国徽覆以斗蓬和王冠。小国徽为红色盾面上方有一顶金色王冠,是过去塞尔维亚王国的象征。盾面内有自拜占庭帝国时期即流传下来的南欧斯拉夫民族象征——双头鹰。鹰的胸部有一个被白色十字居中分割成四个区域的红色小盾徽,每一区域里又各有一个类似西里尔字母中的C的火器,代表S的发音,象征“唯有团结拯救塞尔维亚人”的国家格言。

塞尔维亚

国歌

正义的上帝(Božepravde)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国歌,创作于1872年,DavorinJenko作曲,JovanĐorđević作词,亦曾经是塞族共和国的国歌。由于当时塞尔维亚是一个君主制国家,歌词是用以颂扬君王的。

人口民族

人口

塞尔维亚全国总人口718万(不含科索沃地区)。官方语言塞尔维亚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

民族

塞尔维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83.3%人口(不计科索沃地区)是塞尔维亚族,其余有匈牙利族、波斯尼亚克族、罗姆族及斯洛伐克族等。

政治

政体

塞尔维亚为议会共和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政局总体保持稳定。2016年4月,塞举行提前议会选举,组成以塞前进党、社会党为主的联合政府。2017年4月,塞举行总统选举,时任总理、塞前进党主席阿莱克桑达尔·武契奇(AleksandarVUČIĆ)当选,5月31日就任。6月30日,阿娜·布尔纳比奇(AnaBRNABIĆ)就任总理。

宪法

2006年11月8日,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举行特别会议正式颁布新宪法,以代替1990年制定的塞尔维亚现行宪法,新宪法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宪法规定,塞尔维亚是一个由塞族和所有生活在其境内的公民组成的国家,实行议会民主制。新宪法在序言中明确指出,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是塞尔维亚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序言外,新宪法共分10部分206款。

塞尔维亚

议会

主词条:塞尔维亚议会

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实行一院制。议员通过直选产生,任期4年。本届议会于2020年8月3日成立,共有250个议席。议席分配情况为:前进党联盟188席,社会党联盟32席,塞尔维亚爱国联盟党11席,伏伊伏丁那匈牙利人联盟党9席,正义与和解党4席,阿尔巴尼亚民主选择方案党3席,桑贾克民主行动党3席。

议会选举

2020年6月21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首都贝尔格莱德的一处投票站投票。塞尔维亚当日举行议会选举。

政府

最高权力执行机构。本届政府于2017年6月30日组成,系由塞前进党、塞社会党、塞人民党、塞退休者联盟党等组成的联合政府。总理布尔纳比奇。政府成员有:第一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伊维察·达契奇(IvicaDAČIĆ),副总理兼内务部长奈博伊沙·斯特法诺维奇(NebojšaSTEFANOVIĆ),副总理兼贸易、旅游和电信部长拉西姆·利亚伊奇(RasimLJAJIĆ),副总理兼建设、交通和基础设施部长佐拉娜·米哈伊洛维奇(ZoranaMIHAJLOVIĆ,女),财政部长杜尚·武约维奇(DušanVUJOVIĆ),经济部长戈兰·克奈热维奇(GoranKNEŽEVIĆ),农业、林业和水利部长布拉尼斯拉夫·奈迪莫维奇(BranislavNEDIMOVIĆ),环保部长戈兰·特里万(GoranTRIVAN),矿业和能源部长阿莱克桑达尔·安蒂奇(AleksandarANTIĆ),司法部长奈拉·库布罗维奇(NelaKUBUROVIĆ,女),国家管理和地方自治部长布兰科·鲁日奇(BrankoRUŽIĆ),国防部长阿莱克桑达尔·武林(AleksandarVULIN),教育、科学和技术发展部长姆拉登·沙尔切维奇(MladenŠARČEVIĆ),欧洲一体化部长亚德兰卡·约克西莫维奇(JadrankaJOKSIMOVIĆ,女),卫生部长兹拉蒂博尔·伦查尔(ZlatiborLONČAR),劳动、就业、退伍军人和社会问题部长佐兰·乔尔杰维奇(ZoranĐORĐEVIĆ),青年和体育部长瓦尼亚·乌多维契奇(VanjaUDOVIČIĆ),文化和信息部长弗拉丹·武科萨夫列维奇(VladanVUKOSAVLJEVIĆ),负责人口政策的不管部部长斯拉维察·久基奇–德亚诺维奇(SlavicaĐUKIĆ-DEJANOVIĆ,女)和负责地区发展和公有企业协调工作的不管部部长米兰·克尔科巴比奇(MilanKRKOBABIĆ),负责创新和科技的不管部部长奈纳德·波波维奇(NenadPOPOVIĆ)。

政党

塞尔维亚进步党(Srpskanaprednastranka):执政党,成立于2008年10月21日,首任主席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TomislavNIKOLIĆ)。该党政治立场中间偏右,现任党主席为亚历山大·武契奇。

民主党(Demokratskastranka):主要反对党,前身为20世纪初成立的独立激进党,1919年改名为民主党,1945年被取缔。1989年11月,南斯拉夫13名知识分子决定恢复民主党。1990年2月3日,民主党召开正式成立大会。该党主张保障议会民主、法治和人权自由。约有10万党员。

塞尔维亚民主党(DemokratskaStrankaSrbije):成立于1992年,由民主党分裂产生。约有8万名党员。该党致力于建立一个与塞尔维亚民族地位相称的国家;主张改革经济体制和实行私有化;认为南不能与全世界对抗,但在涉及南人民利益的原则上不应让步。主席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VojislavKostunica),2000年10月就任南联盟总统。

塞尔维亚社会党(SocijalistickaPartijaSrbije):成立于1990年7月,由原塞尔维亚共产主义者联盟和塞尔维亚劳动人民社会主义联盟合并而成。约有党员50万。1990年起该党一直在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共和国执政,2000年在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选举中败北,成为在野党。主张实行民主社会主义,联邦制的南斯拉夫,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和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激进党(SrpskaRadikalnaStranka):成立于1991年2月23日,由塞尔维亚切特尼克运动和人民激进党联合组成。约有19万党员,主要由工人、农民、家庭妇女、职员等组成。该党主张多党制,私有化和民主化,主张建立大塞尔维亚国家。1998年3月首次进入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成为塞联合执政党之一。在2000年9月塞议会选举中失利,成为在野党。

塞尔维亚复兴运动(SrpskiPokretObnove):成立于1990年3月。主张恢复君主政体,崇尚西方式的民主社会的价值观念。该党一度进入联盟政府,后又退出。

政要

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AleksandarVučić)。1970年生。毕业于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律学院。1998年任南联盟信息部长,2012年任塞第一副总理兼国防部长。2014年4月出任总理,2016年8月连任。塞尔维亚进步党主席。讲英语和俄语,懂法语和德语。已婚,有一子一女。2017年5月31日宣誓就任新一届塞尔维亚总统。2018年9月,来华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

总理安娜·布尔纳比奇(AnaBrnabić)。曾任塞尔维亚国家管理和地方自治部部长,2017年6月15日被总统武契奇提名为新任政府总理人选。当地时间2017年6月29日,塞尔维亚议会以157票赞成、55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新一届政府名单,当晚新内阁成员宣誓就职,安娜·布尔纳比奇成为该国首位女总理。2017年6月30日起任塞总理。曾于2016年11月来华出席第三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

玛娅·戈伊科维奇:议长。1963年生。毕业于诺维萨德大学法学院。1998—1999年任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不管部部长,1999—2000年任南联盟副总理。2004年当选诺维萨德市市长。2012年任塞共和国议会议员。2014年4月起任塞议会议长,2016年6月连任。曾于2017年11月访华。

司法

设有最高法院、共和国检察院、宪法法院、地方各级法院和检察院等。最高法院和各级法院行使审判权。最高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由议会选举产生。最高法院院长德拉戈米尔·米洛耶维奇(DragomirMILOJEVIĆ),2013年12月就任,任期5年,2019年继续担任代理院长。共和国检察长扎戈尔卡·多洛瓦茨(ZagorkaDOLOVAC,女),2010年1月就任,任期6年,2015年提前获得连任。宪法法院院长斯内扎娜·马尔科维奇(SnežanaMARKOVIĆ,女),2019年12月当选,2020年1月就任,任期3年。

经济

塞尔维亚的经济主要基于各种服务,其中约占63%的国内生产总值。塞尔维亚的经济基础相对不错,但由于联合国1992-1995年的经济制裁以及在战争中基础设施等的严重破坏,经济损失相当严重。进入21世纪,经济开始好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160美元到2008年的7054美元。此外由于塞尔维亚正准备加入欧盟,这使得塞尔维亚的经济将更加迅速的增长。主要经济问题是高失业率(14%)和巨额贸易赤字(1亿美元),作为唯一的与欧盟和俄罗斯同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欧洲国家,塞尔维亚希望在今后几年里能得到更多的经济刺激和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塞尔维亚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包括许多蓝筹公司(美国钢铁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微软,菲亚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可口可乐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拉法基,西门子,嘉士伯...)。在国家方面,其中在2000-2007期间大多数现金投资来自奥地利的公司(22亿美元),其次是来自希腊(16亿美元),挪威(16亿美元),德国(14亿美元)。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投资出现在塞尔维亚。

2019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459亿欧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557欧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2%。

货币名称:第纳尔(DINAR)。

汇率:1美元≈105.11第纳尔,1欧元≈117.51第纳尔。

通货膨胀率:1.9%。失业率:10.4%。

(来源:塞尔维亚国家统计局)

农业

农业在塞尔维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地肥沃,雨水充足,农业生产条件良好。农业土地506万公顷,主要集中在北部的伏伊伏丁那平原和塞尔维亚中部地区。农业土地中耕地329万公顷,果园24万公顷,葡萄园5.6万公顷,草场62.1万公顷。

2020年3月24日,受新冠疫情影响塞尔维亚限制本国粮食出口。

工业

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是塞尔维亚工业中领先的行业之一,在塞尔维亚的经济和对外贸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004年化学工业的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14-15%(包括橡胶和塑料),占GDP的3.57%,就业人员50000人。1990年化工品出口为6亿美元,占总出口的11%。

无机化工

塞尔维亚无机化工的大规模投资生产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产的产品有硫酸、磷酸、磷肥、氮肥等。

1985年塞尔维亚有4个硫酸厂和2个磷酸厂,年产硫酸150万吨,磷酸47.5万吨,但几乎所有的工厂关闭,只有一条硫酸生产线还在生产。塞尔维亚从1962年开始生产氨和硝酸,截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共有三条氨生产线,年产60万吨,三条硝酸生产线,共计年产72.5万吨,由于北约轰炸破坏和技术落后等原因,截止2014年只有一条年产能力30万吨的氨生产线还在运营。

有机化工

石化工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塞尔维亚开始发展起来的。1975-1985年期间,几个高产量的基础石化产品和衍生品投产,例如,潘切沃地区的PETROHEMIJA公司年产20万吨乙烯,85000吨丙烯,45000吨碳四,10万吨氯乙烯。

纺织工业

塞尔维亚的纺织工业是在粘胶和合成化学纤维生产以后发展起来的。1958年当时欧洲最大之一的粘胶纤维厂VISKOZA在塞尔维亚的洛兹尼察建设投产。在1960-1980年期间,又陆续建成了几个合成纤维厂。上世纪八十年代人造纤维年产达45000吨,合成纤维年产为12000-15000吨。当时VISKOZA厂是欧洲粘胶纤维的最大出口商之一。

药品的生产

塞尔维亚大的制药企业创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药品、药品原材料和医疗用品。上世纪九十年代制药工业经历了南联邦分裂和联合国经济制裁,克服了原材料进口的困难,正努力寻求出口市场。

农业化工品的生产

塞尔维亚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生产化肥和农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化肥总产量为350万吨。但今天生产磷肥和钾肥的工厂彻底停产,只有氮肥还在生产。生产化肥的主要厂家有普拉霍沃地区的HIP-AZOTARA公司,年产能力硝酸钙铵(27%氮)40万吨,尿素10万吨,配剂产品20万吨,但产量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苏博蒂察地区的AZOTARA和诺维萨德地区的AGROHEM公司生产混合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塞尔维亚是大的化肥净出口国,是净进口国。2004年进口化肥49万吨,价值8900万美元。

涂料的生产

塞尔维亚的涂料工业曾经历过很好的发展时期。由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生活水平的降低,国内消费下降,给生产造成很大的冲击,出口竞争力下降。

橡胶产品的生产

塞尔维亚的橡胶工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发展的最盛时期,当时有2万名就业人员,占南斯拉夫橡胶工业的55-60%。年出口达2亿美元。南斯拉夫解体后,橡胶工业急剧衰退。近几年橡胶工业进入了私有化的行列。2003年美国GALAXYTIRE&WHEEL公司收购了PUMA-GUMA公司,法国米其林公司成为TIGERMH公司的最大股份,生产轮胎。2004年橡胶产品的出口创历史最高水平,达1.866亿欧元。TIGHRMH公司出口的轮胎和内胎接近8000万欧元。

其他化工产品

塞尔维亚生产的其他化工产品还有洗涤剂(年产70000吨)、肥皂(年产3000吨)、胶带、炸药、抗冻剂、塑料产品等。

电力

塞尔维亚的电力工业由塞尔维亚国家电力公司(EPS)经营管理,是塞尔维亚最大的国有企业,有职工44184人。2004年电力工业的产值(包括水电气供应),占GDP的3%。塞尔维亚电力公司成立于1965年,当时叫塞尔维亚联合电力企业,1991年改为塞尔维亚电力工业公共企业。近两年,塞尔维亚政府开始对国家电力公司进行重组和私有化。2005年7月经政府批准,将塞尔维亚电力工业公共企业中的电力输送业务分离出来,成立塞尔维亚电网公共企业进行经营。塞尔维亚国家电力公司由11个经济联合实体组成,业务范围包括发电、电力送配、电力贸易、煤炭生产和运输、城市供热等。

塞尔维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北约轰炸时,许多电厂遭到破坏,经过几年的逐步修复,发电量已经恢复轰炸前的水平。塞尔维亚的发电厂大部分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发电设备主要来自于东欧国家,如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以及前南斯拉夫,西方国家的设备,如德国、法国、瑞士、美国、日本、英国、奥地利和意大利的设备也占一定比例,发电设备的产地多样化,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塞尔维亚吸引外国公司在电力行业以BOT的方式投资。2007年EPS将进行部分私有化。

塞尔维亚每年与周边国家进行电力交换,输入的电力比输出的电力略多,向塞尔维亚输入电力较多的国家有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向外输出电力较多的国家有马其顿和黑山共和国。

对外贸易

2003年以来,塞对外经贸活动日渐活跃,外贸额稳步上升。主要出口产品为:汽车、电器及电子产品、谷物、蔬菜和水果。主要进口产品为:汽车、石油及其制成品、天然气、电器及电子产品等。前五大出口国是:意大利、德国、波黑、俄罗斯和罗马尼亚,前五大进口国是:德国、俄罗斯、意大利、中国和匈牙利。2016年出口额219.5亿美元,进口额169.9亿美元。

银行

塞尔维亚的中央银行是塞尔维亚国民银行。根据塞法律规定,国民银行属于独立的金融机构,对国家议会负责,主要负责货币政策、外汇及储备管理、维护本国市场价格和汇市稳定,对本国银行监管等。

2019年8月27日,塞尔维亚已经走完审批程序,正式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第73个非区域成员。

文化

语言

官方语言为塞尔维亚语,英语普及,会讲英语的人数占40%。此外,会讲德语和俄语的人也比较多。

传媒

塞尔维亚共有报纸374种,其中日报20种。主要日报有《政治报》、《新闻晚报》、《快报》、《今日报》和《信使报》等,用塞尔维亚文出版。期刊主要有《新闻周刊》、《时代》等。贝塔通讯社、FoNet通讯社为主要私营通讯社。2011年全国共有220家电台和110家电视台。

宗教

全国多数居民信奉东正教,少部分人信奉罗马天主教或伊斯兰教,个别人不信教。

塞尔维亚

习俗

塞尔维亚人热情、豪爽、喜欢交友,在社交场合衣着整齐、得体。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要与被介绍过的客人一一握手,并报出自己的姓名。在亲朋好友之间相见时,习惯施拥抱礼,相互亲吻脸颊。

塞尔维亚人喜欢送花,送礼之花有玫瑰、百合等。菊花为“墓地用花”。

塞尔维亚人见面的称谓与问候比较讲究,要在姓氏前冠以先生、夫人、小姐和头衔等尊称。只有在家人之间、亲密朋友之间才称呼其名。

在塞尔维亚约会,一般须事先约定,贸然到访属于不礼貌行为,拜访相互递交名片。到家里拜访,一般习惯送实物礼品或鲜花。重要节日习惯相互送礼,礼品一般为酒类、鲜花及经典套装系列办公文具等,递交礼品时,要当面拆掉包装纸,展示并介绍礼品内容。

塞尔维亚人喜欢邀请熟悉的客人或朋友到郊外或旅游胜地进行游览、休闲活动,促进交流,增进相互感情。期间,一定举行宴请,无论在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宴请上,主人都要盛情邀请客人品尝当地酿造的烈性果酒,并相互祝酒。

塞尔维亚人饮食习惯上以塞尔维亚民族特色的西餐为主,也非常喜欢中餐。

军事

塞尔维亚军队是2006年6月塞尔维亚和黑山解体后,在接受原塞黑军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建军节为4月23日。

总统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部为武装力量军事领导机构。总参谋部为武装力量军事指挥机构。

塞实行合同兵役制和义务兵役制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年满18岁的公民有义务服役,义务兵服役期限为6个月。2010年将取消义务兵役制。合同兵服役期限为3年,期满后视情续签。所有服过兵役的公民被纳入预备役。截至2008年底,塞军队总兵力约为2.8万人。

2008年国防预算为12亿美元,占GDP的2.4%。

塞尔维亚将继承塞黑所有“政治遗产”,包括国际权利和义务以及在联合国的席位。但黑山的脱离使塞尔维亚变为一个纯粹的内陆国家,旅游、出口都受到一定影响,对海军的影响尤其“致命”。

在全盛时期,塞黑海军拥有80艘战舰,黑山的独立不会让塞尔维亚的战舰减少太多,但却使后者失去了它所有的海港和海军基地。

黑山政府军事顾问马蒂诺维克将军说,他曾邀请塞尔维亚海军将领们留在黑山,帮助创建一支新舰队,但由于黑山主要计划建立由巡逻舰和教练舰组成的海岸警卫队,海军将领们不感兴趣。目前,黑山打算将境内的海军基地拍卖,开发成旅游景点,而塞尔维亚的海军变“河军”只能在多瑙河上操练巡逻了。

总参谋长为米兰·莫伊西洛维奇(MilanMOJSILOVIĆ)上将。截至2015年底,塞军队总兵力约2.8万人。2016年国防预算约4.73亿欧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1.4%。

2022年12月26日,塞尔维亚国防部长米洛什·武切维奇表示,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已下令将该国特种部队人数从1500人扩充到5000人,这支部队预计将在2023年底组建完成。

交通

以铁路和公路为主。塞有5个机场,主要机场为贝尔格莱德尼古拉·泰斯拉机场。

塞尔维亚通过多瑙河去往黑海,通过莫拉瓦河去往萨洛尼卡,爱琴海。通过贝尔格莱德与巴尔港的铁路,连接亚德里亚海。

2016年交通运输情况如下,铁路:总长3766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1279公里(2016年)。2015年客运周转量5.09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32.49亿吨公里;公路:总长45479公里,其中现代公路30362公里。(2016年)。2015年共有小轿车183.32万辆,公共汽车9492辆;货车14.40万辆;空运:2016年客运周转量266万人次,货运周转量103万吨公里。

社会

教育

塞尔维亚的教育体制基本沿用南联盟时期的教育体制。全国性的相关法规所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在同等条件下,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各少数民族享有依法使用本民族语言接受教育的权利,少数民族成员有依法建立教育组织的权利,其经费原则上自筹,但也可获得国家资助;基础教育为强制性免费义务教育,为发展青年人的个性和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创造条件;根据当代社会的需要和科技、生产发展的最新成就,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塞尔维亚实行八年制义务教育。全国主要大学有贝尔格莱德大学、诺维萨德大学、尼什大学、克拉古耶瓦茨大学和普里什蒂纳大学。

体育

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网球运动员表现突出,包括首个男子单打大满贯得主以及世界排名第一诺瓦克·德约科维奇、首个女子单打大满贯得主及前世界排名第一安娜·伊万诺维奇、前女子世界排名第一伊莲娜·扬科维奇、扬科·蒂普萨勒维奇、男子双打大满贯得主及前世界第一内纳德·泽蒙季奇。

塞尔维亚

足球是塞尔维亚人最为热衷的集体运动项目,塞尔维亚国家足球队亦是欧洲足坛的一支劲旅,著名球员包括效力英超班霸曼联的维迪奇、效力意甲劲旅国际米兰的斯坦科维奇以及费内巴切的克拉西奇、切尔西的布拉尼斯拉夫·伊万诺维奇等。

旅游

塞尔维亚拥有很好的旅游基础,有各式各样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大量文化历史遗迹,还有温泉,猎场等等大大小小的旅游设施。塞尔维亚在过去是不同文明的十字路口,有着不同的精神,艺术,建筑和文化的影响。

塞尔维亚是一个有独特历史,文化,自然,种族反差的地方。在伏伊伏迪纳,有中欧国家的文化特点;在塞尔维亚中部充满着果园,树林和草场。在南部则是宽阔的河谷和洼地。最高峰是在科索沃省的Djeravica山峰。塞尔维亚东部的群山则属于喀尔巴阡山脉,在这里多瑙河变窄,有Djerdap峡谷。塞尔维亚西部也是个多山的地区,有美丽的峡谷,森林和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水在塞尔维亚比如河流,湖泊,温泉在塞尔维亚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萨瓦河是前南斯拉夫地区最长的河流,在贝尔格莱德的卡勒梅格丹古堡流入多瑙河。塞尔维亚的植物与动物也特别吸引人。作为旅游胜地,塞尔维亚有非常长的传统,游客可以去Palic和VrnjackaBanja这两个最富盛名的温泉胜地。在塞尔维亚有295宾馆,87汽车旅馆,344个其他住宿设施,总共88598个床位。

塞尔维亚国内旅游业发展良好。2016年接待外国过夜游客274万人次。主要旅游区有浴场、滑雪场和国家公园等。

主要旅游区有浴场、滑雪场和国家公园等。

外交

外交政策

塞尔维亚政府将融入欧洲-大西洋一体化进程作为外交的首要战略目标,重视同美国、西欧以及俄罗斯的关系。坚持睦邻修边,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注重开展经济外交。

对外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1955年1月2日,南斯拉夫与中国建交。2006年6月14日,外交部欧洲司司长孔泉约见塞尔维亚共和国驻华大使乌多维契基,通知塞方自即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塞尔维亚和黑山特命全权大使转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塞尔维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塞尔维亚和黑山大使馆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塞尔维亚共和国大使馆,系欧洲首个对华免签国。

2021年5月27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与塞尔维亚内务部部长亚历山大·武林分别代表两国政府通过视频方式签署中塞驾驶证互认换领协议。

同欧盟的关系

2010年以来,塞尔维亚正积极申请加入欧盟,但欧盟方面对塞尔维亚加入设定了多个前提条件,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塞尔维亚必须先承认科索沃的独立地位,或实现与科索沃关系正常化。而塞尔维亚并不愿对此作出妥协,这就使得其加入欧盟的前景变得较为渺茫。

同科索沃的问题

科索沃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在2008年单方面宣布独立。科索沃又译为“科索夫”、“科索伏”,该地区原为塞尔维亚的两个自治省之一,称为“科索沃和梅托希亚”(塞尔维亚语:КосовоиМетохија或KosovoiMetohija)。

自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结束以来,科索沃仅在名义上为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实际上则是联合国的托管地,由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临时管治。1990年至1999年间,该地阿尔巴尼亚族人也将科索沃称为“科索沃共和国”,但当时该国仅有阿尔巴尼亚一国承认。

科索沃问题一直悬而未决,阿尔巴尼亚族坚持要求独立,但塞方要求保证塞尔维亚领土完整。各方已于2006年2月20日起就科索沃问题展开谈判。经过两年的谈判与周旋,科索沃于2008年2月17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脱离塞尔维亚,并获得了101个国家的承认。塞尔维亚政府已经宣布绝不放弃科索沃的主权,准备采取多项制裁措施,但保证绝不使用武力阻止科索沃的独立。2010年7月22日,国际法院指科索沃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并不违反国际法。

2020年9月,在美国的推动下,塞尔维亚与科索沃签署了一项旨在实现经济关系正常化的协议。当天在白宫椭圆办公室签字现场,特朗普同时宣布塞尔维亚将把驻以色列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

2023年3月18日,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博雷尔表示,科索沃和塞尔维亚已经就实施关系正常化协议达成了一致。

获得荣誉

2020年9月2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日内瓦发布了以“谁为创新出资?”为主题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II)》。塞尔维亚排列第5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