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县(英文名:Dayi Coun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下辖县,大邑县地处成都市西部地区,土地面积为1321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大邑县下辖8个镇,3个街道,共有常住人口51.32万人。政府驻地位于大邑县晋原街道桃源大道66号。

大邑县地处成都平原西部,位于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逐渐降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公元前314年,秦在今大邑县区域设为临邛县地,后几经变迁,大邑建县于唐咸亨二年(671年),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属千年古县。1983年5月,大邑县划归成都市管辖,至今无变化。

大邑县被誉为“蜀之望县”,是国家生态县、“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工业已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为主的产业格局。2021年,大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4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0.7:41.4:47.9,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万元、2.8万元。

大邑县获评“天府旅游名县”,古蜀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川西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1项,以西岭山歌、大邑狮灯等为特色。2016年被评为“国家生态县”,2017——2022年连续六年获评“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县”。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大邑县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人口、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大邑县

英文名

Dayi County

面积

1321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成都市西部地区

地理坐标

北纬30°25′~30°49′、东经102°59′~103°45′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四川省

所属市

成都市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8个镇,3个街道

行政区划代码

510129

人口

51.32万人(2021年常住人口)

方言

西南官话西蜀片岷赤小片方言

民族

汉族、藏族、土家族、回族、羌族、彝族等

GDP

317.40亿元(2021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61679元(2021年)

著名景点

西岭雪山、花水湾温泉、安仁古镇等

邮政编码

611300

政府驻地

大邑县晋原街道桃源大道66号

电话区号

028

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day.gov.cn

名称由来

大邑县因西岭雪山而蜚声全国,名字的由来,一般采用《太平寰宇记》之说:“在鹤鸣山东。其邑广大,遂以为名。”历经1300多年一直未变。

历史沿革

先秦

早在新石器时代,大邑县境内已经有人类活动。大邑县所属的重庆境内最古老的原始人是在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发现的“巫山人”,迄今已有200余万年。距今4500年至3700年之间的龙山时期,境地已经建有高山古城,盐店古城。

夏至商时有古蜀国,今大邑县区域当时为古蜀国地。

大邑县

秦汉至南北朝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命张仪、司马错率兵攻打蜀国,并将蜀国划入自己的版图,今大邑县区域为当时临邛县地。

秦并巴蜀后,利用巴蜀地区的米帛等财富和巴蜀人勇猛善战的特点,充实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先后灭掉其他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末农民起义后期,楚汉相争时,被困于汉中的刘邦,依托着巴蜀地区的物力人力,打进关中消灭了项羽,建立了的西汉王朝。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平定巴蜀。今大邑县区域为江原县、临邛县地。西汉末,王莽立国为新(公元9年至23年),临邛县改为监邛县,江原县改为邛原县。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十一月,成家亡。邛原县复名江原县,监邛县复名临邛县。

历蜀汉、魏、西晋初至成(汉)玉衡二年(公元312年),大邑县区域仍为江原县、临邛县地。成(汉)玉衡二年,江原县改为汉原县,临邛县仍置。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成(汉)亡。汉原县改为多融县,后又复名江原县。临邛县仍置。中经宋、齐,至梁武陵王萧纪据蜀前,两县建置不变。梁末,武陵王萧纪据蜀(公元552年至553年),临邛县改为依政县,江原县仍置。梁承圣二年(公元553年),西魏统治蜀地。依政县分出部分地区置临邛县,江原县仍置。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立国。江原县改为多融县,后又改为晋原县。依政县、临邛县仍置。

隋唐至宋元

隋代,今大邑县区域为晋原、临邛、依政县地。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晋原县地分出部分置唐隆县。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临邛、依政、唐隆3县地分出部分置安仁县。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安仁县撤销。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安仁县复置。后几经变迁后,大邑建县于唐咸亨二年(公元671年),属邛州,治所在今之晋原街道,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属千年古县,但与周围其他兄弟州县相比,还只能以晚辈相称。

元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元撤销安仁县和火井县,其行政区域划归大邑县管辖。

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大邑县撤销,境域并入邛县,属嘉定州。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大邑县又恢复建制,但仍属嘉定州。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邛县复升为邛州,大邑县又隶属邛州。

大邑县治创建于唐,建置时没有修城记录,也没有城郭。到了明代,大邑知县冯泰修筑了土城,从此结束了大邑有县无城的局面。明正德年间,佥事卢翊又在土城外面包砌了一圈石头,城墙高一丈二尺,周长约为八里,共计1440丈,同时设置了四道城门。同时又修了深深的护城河,护卫大邑县安危。

明亡清兴时,在一场场变幻无常的劫难中,大邑县城池被摧毁。到时局稳定后,在明代旧城的基础上,清朝对大邑开启了重建工作。从康熙朝到咸丰朝,大邑县城共经历了11次大大小小的培修。清代的大邑县城“西北依山,东南环水”,城周为八里,计1440丈,高一丈三尺,规模和格局与明代基本保持一致。

大邑自建县开始,就与邛州有联系,历经唐宋元明清,建置基本无变化,多数是作为邛州属县而存在。

大邑县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邛州改为邛崃县,大邑隶上川南道。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5月,上川南道改为建昌道。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道制被撤销,因为当时四川军阀混战,延至次年才正式撤销,大邑直隶于四川省。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6月,大邑成为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雅乐工委(原属川康特委)和西南人民武装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在紧邻四川省会成都的大邑县,成立了中共川西边临时工作委员会,建立了川康边游击纵队。

大邑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6日,刘伯承、邓小平等联名下达《成都平原围歼战》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主力占领邛崃、大邑,而后第十一军占领新津以东各要点,几路大军一起完全切断国民党军退往康、滇的道路。同年12月20日,大邑县解放。

1950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大邑县委员会在成都组成,隶属中共眉山地委领导。1月8日,大邑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眉山专署领导。3月,改属中共温江地委、专署领导。

1960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新津县并入大邑县。两年后,新津又恢复建制。

1983年5月,温江地区建制撤销,大邑县划归成都市管辖,至今无变化。

大邑县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大邑县地处成都平原西部,在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距离成都市区48千米。地跨东经102°59′至103°45′,北纬30°25′至30°49′之间。东北与崇州市相接,东南与新津县毗邻,西南同邛崃市、芦山县接壤,西北和汶川县相连,土地面积为1321平方千米。

大邑县

地质

大邑县位于四川盆地和龙门山构造带中南段,由北东向的龙门山隆起褶带、雾中山褶断带和成都凹陷组成。大邑县域内构造复杂,主要的构造形迹有分布在大邑县西北的映秀断裂、茂汶断裂和宝兴复式背斜雾中山背斜,以及位于大邑中西部的灌口向斜、雾中山背斜和神仙桥断层。

大邑县域内出露地层较为齐全,从元古界的黄水河群、震旦系,古生界的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到新生界的第三系、第四系地层和晋宁——瀓江期的岩浆岩均有出露。基岩分布于大邑县西部广大地区,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大邑县东南部平原区,主要为冲积、冲洪积等河流堆积地层,残坡积、崩坡积等重力堆积地层普遍分布于山体斜坡表层,以及沟谷两侧坡脚地段。

大邑县内发育的滑坡集中分布在残坡积、崩坡积碎块石土较为发育的斜坡地带,崩塌(危岩)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或砂岩及泥岩组成的斜坡地带。

地形地貌

大邑县西部为成都平原与龙门山脉隆起的缝合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逐渐降低,西北部最高处为海拔5364米的西岭镇境内的苗基岭,东南最低处为韩场镇境内的杨祠堂,海拔475米。

全县地貌可依次划分为极高山区、高山区、高中山区、中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区,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结构。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0.5%,平原占全县总面积的22.8%,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16.7%。邛崃山脉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入境,贯穿大邑县西、北山丘地区。

大邑县境内根据地貌成因可分为侵蚀堆积地形、构造剥蚀地形、侵蚀构造地形、剥蚀侵蚀构造地形和溶蚀侵蚀构造地形。

气候

大邑县境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内,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较少,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变化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年平均气温16.1℃,1月平均气温5.6℃,7月平均气温26.7℃。年平均无霜期284天,年均日照1076.5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3%,年平均降水量1050.3毫米。年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大,降水多集中在7—8月,7月月平均降水量为251.8毫米,占年平均降水量的24%;8月月平均降水量为256.3毫米,占年平均降水量24.4%。

水文水利

水文

大邑县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溪河众多,县境内主要自然河流有7条,属岷江和青衣江水系,有青衣江一级支流黑水河、岷江一级支流西河,岷江二级支流䢺江河和斜江河等天然河流,其中岷江二级支流的䢺江河和斜江河为主要干流。县境内西北部中、高山区发育有黑水河、小河子河,其拥有众多支流,呈现枝状发育;中部低山、丘陵区域发育有䢺江河、斜江河,支流众多,呈枝状发育,密度较大;东南部成都平原区河渠交错纵横,呈网格、树枝状,发育密度大,能够为大邑县内提供了较丰富的水源。县内河段总长为238.743千米,年平均径流量为179290万立方米,可灌溉全县耕地面积一半以上,水能蕴藏量18.5万千瓦,地表水资源量11.2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3.3亿立方米。湖泊主要有烟霞湖,湖呈枝状,九曲十八弯,蓄水量500多万立方米。

斜江河发源于斜源乡境北红岩山龙洞子,至神仙桥折而东流,流至鹤鸣山 。斜江河在县境主河道长66千米,流域面积264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9.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2.869亿立方米 。

大邑县

䢺江发源于双河乡白杉岗北端,经打索厂至天车坡受小河子水西南流,在双河场与源于白杉岗南端的经红椿坪、大飞水、小飞水的一支流相汇。此江在县境主河道长60千米,虎跳河以上集雨面积403平方千米,从大飞水至新场河段,多年平均流量15.31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4.967亿立方米 。

大邑县

水利

2023年3月29日,四川省成都市三坝水库工程在大邑县正式开工建设,工程规模为大(2)型水库,水库正常蓄水位691米,总库容1.61亿立方米。三坝水库位于岷江流域南河支流䢺江河上,位于大邑县新场镇境内,其被称为成都市的“第三水源”工程,工程任务以城乡供水、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

大邑县

土壤

大邑县成土母质可分为坡积残积母质、冲积紫色母质、再积黄壤母质、老冲积黄壤母质四大类,成土条件复杂。土壤分为山地冲沙黄泥、山地黄棕壤、紫色土、水稻土、暗棕色、灰化暗棕色、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等。林地中主要以紫色土和山地黄壤为主。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大邑县境内矿藏丰富,尤其以非金属矿床为主,大都是沉积矿床,产于固定的地层层位和地质时代。非金属矿有煤、钙芒硝、石膏、石棉、蛇纹岩、泥炭、岩盐、石灰岩、白云岩、粘土、硫磺矿等;金属矿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菱铁矿、铬铁矿、铜矿、铅锌矿、金矿等。

土地资源

大邑全县调查总面积1284平方千米(12.84万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11.05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6.03%;建设用地(不包含水库水面)为1.21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4%;未利用地总面积为0.58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57%。

水资源

2021年,大邑县水资源总量为11.3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1.2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3.3亿立方米,重复量3.24亿立方米。大邑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4.86亿立方米,占当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1.33亿立方米)的42.9%。斜江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1.9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1.03亿立方米;䢺江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4.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2.5亿立方米;西部沿山丘陵区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3.9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1.57亿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大邑县境内脊椎动物有5纲、36科,属国家级保护的有52种,其中属一级保护的有大熊猫、牛羚(扭角羚)、川金丝猴、绿尾虹雉、豺、林麝(獐子)、雪豹等10种;属二级保护的有小熊猫、斑羚、红腹锦鸡、藏酋猴、岩羊、黑熊、大鲵、鸳鸯、水鹿、猫头鹰等46种。

大邑县

大邑县

大邑县

植物

大邑县境内有高等植物235科、923属、2063种,树木有41科、102种,主要有云杉、冷杉、银杏、柏树、桤木等树种。其中,经认定公布古树有1378株,千年古树多达9株,其中包括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红豆杉,名列四川省“十大树王”的太鹏鲸柏,被称为“天府十大树王”的九子银杏等。中药材以黄柏、杜仲、厚朴、黄连、红梅、天麻、贝母等为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种,二级保护野生植物8种。

大邑县

大邑县

大邑县

自然保护区

大邑县现有6个自然保护地,分别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大邑区域、四川黑水河自然保护区、四川西岭国家森林公园、西岭雪山风景名胜区、成都市静惠山森林公园、成都市安仁文博森林公园。除了成都市静惠山森林公园和成都市安仁文博森林公园外,其他4个自然保护地相互之间交叉重叠,全县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到455平方千米(不重复计算重叠面积),占大邑县国土面积的35.40%。

  • 黑水河自然保护区

黑水河自然保护区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和森林生态系统。核心区面积为224.1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为23.5平方千米,实验区面积为70.3平方千米。黑水河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资源达60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红豆杉等23种;脊椎动物资源达45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大熊猫、雪豹、金丝猴、牛羚等63种。

大邑县

自然灾害

大邑县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洪涝、干旱、大风、冰雹、低温、寒潮、秋绵雨和鼠、鸟、兽害等。

大邑县地处于中国地震活动强烈的南北地震带中段,其受到龙门山北东向构造的影响,本区及附近的地震活动较频繁,在大邑县西部地区引发不少的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最近的地震包括2008年的“汶川地震”震级8.0级,2013年的“芦山地震”震级7.0级。河流纵横又使大邑县面临洪涝灾害的影响,2019年8月19日至22日,成都大邑县和邛崃市、雅安芦山县局地降雨418-567毫米。降雨时间持续较长,雨量较为集中,导致部分地区暴发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害造成阿坝、雅安等9市(自治州)35个县(市、区)44.6万人受灾,19人失踪,26人死亡,7.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4.7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1000余间房屋倒塌,1.5万间房间不同程度地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为14.8千公顷,其中绝收2.2千公顷;灾区部分水利、电力、公路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158.9亿元。

行政区划

大邑县行政区设置8个镇,3个街道;辖147个村(社区),其中村55个、社区92个;村(居)民小组1846个,其中村民小组619个、居民小组1227个。大邑县政府驻地位于大邑县晋原街道桃源大道66号。

大邑县所辖区划(镇)

王泗镇

安仁镇

新场镇

鹤鸣镇

悦来镇

䢺江镇

花水湾镇

西岭镇

表格最后更新时间:2023.8.6 参考资料: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末,大邑全县有常住人口51.32万人,户籍人口50.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58万人、乡村人口30.07万人。2021年,出生率4.86‰;死亡4324人,死亡率7.71‰;自然增长人数-1599人,自然增长率-2.85‰。在年龄构成上,大邑县常住人口0至14岁、15至59岁、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2.45%、63.50%、24.05%和19.39%。在性别构成上,大邑县男性占常住人口比重为49.94%,女性占常住人口比重为50.06%,性别比为99.77。

民族

境内以汉族为主,有藏族、土家族、回族、羌族、彝族等散居少数民族36个。少数民族户籍人口1990人,少数民族人口数排名前四的有藏族、彝族、羌族、土家族,分别为0.08万人、0.03万人、0.02万人、0.01万人。

语言

大邑方言属于西南官话西蜀片岷赤小片方言,此小片方言和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西南官话川黔片成渝小片方言有着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差异,大邑方言又以其城关(晋元街道)话为代表。大邑方言有21个声母,含零声母;37个韵母;5个声调。

宗教信仰

2021年末,大邑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4类宗教;有佛协、道协、天主教爱国会3个宗教团体;有宗教活动场所18处,其中佛教10处、道教6处、天主教1处、基督教1处;备案宗教教职人员88名。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又名张天师、正一真人、祖天师)携弟子修道于大邑县境内的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为道教之始,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政治

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大邑县委员会

书记

连华

大邑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李伦

大邑县人民政府

县长

陈大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邑县委员会

主席

王伟

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8.6 参考资料:

经济

概述

大邑县是四川省天府旅游名县,被明代状元杨升庵誉为“蜀之望县”,是四川省“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县,国家生态县,是“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全国首批全市唯一一个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工业已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为主的产业格局。

2021年,大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17.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0年增长8.1%,增幅位居近郊区(市)县第7位,全市排名第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4.0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1.3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2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1%、8.4%、8.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9%、39.9%和48.2%。三次产业结构为10.7:41.4:47.9。按常住人口数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679元,增长8.1%。

第一产业

大邑县地处于都江堰精华灌区,属于成都平原“天府粮仓”的核心建设区。大邑县是四川省的传统农业大县,是中国生态食品建设基地县。盛产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和木材、竹子、茶叶、蘑菇等林副产品,是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之一。绿色产品、有机农产品是大邑县的新兴产业,也是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大邑县实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形成了粮油、果蔬、畜禽、中药材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基地。拥有成都市金正食品有限公司、成都六汇鑫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建丰林业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成都市渔樵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大邑县天龙食品有限公司等14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自2013年底获评全省首个“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以来,大邑县目标为“标准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大邑模式’”,打造大邑县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面积达17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为18万亩。2021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03亩,稳定粮食产能,累计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个。2021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4亿元,同比增长6.1%。

第二产业

大邑县工业已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为主的产业格局。全县有工业企业1105家,区内748家、区外357家。企业培育发展质量提升,全县规上工业企业180家,入选国家工信部单打冠军1家,入选四川民营经济百强3家,4家企业挂牌上市,数量位居9个近郊区(市)县第一。全县拥有西菱动力、天邑康和、大宏立机器、圣诺生物本土上市企业4家。

大邑县

2021年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131.4亿元,同比增长8.4%。

第三产业

大邑县现代服务业以文化旅游业为战略产业,以现代商贸、新兴房地产、健康养老、文化创意为支柱产业,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社区服务为新兴产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特色文旅产业。以此推动大邑县的服务业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确立服务业在大邑产业体系中的先导地位,使服务业成为大邑建设成都西部县域经济新高地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大邑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9亿元,增长14%,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10.6%,外贸进出口总额14.36亿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07.33亿元。大邑县承担现代服务业质量提升工程省、市重点项目9个,年内完成投资36.89亿元。2021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52.0亿元,同比增长8.5%。

经济开发区

四川大邑经济开发区位于大邑县,成立于2003年5月,呈现出“一区两园”的功能布局,分别为大邑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大邑智能制造产业园。形成以石油机械、化工涂料、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为主的产业体系。经开区拥有世界500强企业1家、中国驰名商标企业8家、四川省著名商标企业3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建成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工程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

大邑县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大邑县共有学校120所,其中包括幼儿园77所、中小学校37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高等院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21所,增加学位8000个,43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分别与北京101中学等名校结对共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在编教师3173人,中小学生和幼儿69614人;在邑高校学生为15747人。投入1636.45万元用于更换多媒体和教师电脑等;投入1470.86万元为新建大邑中学沙渠分校和大邑县职业高级中学附属幼儿园配备信息化设备等设备;投入1000余万元,改造38个点位,涉及36所中小学,建设教育专网点位204个,增加和替换学校交换机。2021年,小学升入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率100%。全县教育取得新进展,获市级以上表彰奖励75项。

从2012年来,大邑县教育局以大邑中学为龙头单位,组建了大邑中学名校集团。大邑中学发挥了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教学教研等的优势,带领大邑县域内普通高中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大邑中学位于雪域源头,坐落于西岭雪山下,至今已经有了124年的办学历史。大邑中学学生学业水平合格率近100%,连续三年被市教育局评为“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优秀学校”。

大邑县

医疗事业

截至2021年,大邑县拥有卫生机构46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8个。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3533人,执业(助理)医师1184人,注册护师、护士1690人,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员数为913人。各类卫生机构床位4604张,医院床位3059张,卫生院床位1112张。与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等省市三甲医院签订20个专科联盟协议,开展“首席医疗专家”计划。

改(扩)建公立卫生院23个,县人民医院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大邑志昌骨科医院为三级乙等医院;大邑县第二人民医院为二级乙等医院;大邑望县中医医院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大邑县

2021年,大邑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发病数为815例,发病率为158.28/10万;丙类传染病发病数为1685例,报告发病率为327.24/10万。

科技事业

2021年,大邑县建成各类创新创业载体20个,其中2个国家级星创天地、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个市级众创空间,孵化面积达到20.5万平方米,入驻各载体的企业(团队)达350家。全县累计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19个。全县有效高新技术企业6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5家。引进高校院所、企业科技成果81项,技术交易额2.48亿元。成都弘林机械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四川省瞪羚企业。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大邑县

文体事业

大邑县拥有免费开放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动中心)1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147个,其中大邑县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2021年,大邑县新增2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全年开展了各类大中小型群众文化活动500余场,参与人数7万余人次。

大邑县

大邑县

大邑县完善14个社区全民健身服务站点,建成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10处。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110场次、社区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达35场次。培训108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181名学校特色项目体育教师(教练员),组织7项(次)县级青少年竞赛活动,参加10项(次)成都市青少年(学生)运动会,组织10余人参加省、市级一级、二级培训。新、老体育中心对外免费(低收费)开放达12万人次;大邑县国民体质监测的合格率为95.5%。大邑县承办了四川省帆船帆板浆板锦标赛、国际自行车车迷健身节大邑站赛事、成都市青少年滑雪锦标赛等赛事。

社会保障

大邑县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9.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9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4.1万人。2021年年末,大邑县全县共有161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4个村级养老服务站点;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个,拥有床位100张;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9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659人;救助站1个,救助人次40次。

人居环境

2021年大邑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25,位列全市第一名,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1天,优良率87.9%,列全市第三名;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列成都市第三名。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交通

综述

大邑县交通运输能力逐渐增强,成温邛高公路(318国道)由东至西贯穿全境,东南距双流国际机场35千米。全县通航水域3处,全县投用轨道1条(成蒲铁路)。

公路

2021年大邑县公路里程达1674.41千米,其中国道1条13.874千米、省道4条161.512千米(高速公路2条38.925千米)、县道19条241.768千米、乡道98条478.053千米、村道861条779.203千米。

自开始实施“村村通”“联网加密”“扶贫路”等工程以来,大邑县公路初步形成了以国道(G318线),省道(S106线),大新路、三安路、怀敦路、新沙路等4条跨县道路为依托,以乡、镇、村和主要景区为结点,以董韩路、苏山路、董龙路、唐上路、大金路、安出路,鸳鸯路、晋新路、大西路等9条县道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体系。路网密度达到1.702千米/平方千米,人均千米里程达到32.452千米/万人。市域快速路大邑至新津快速通道建设工程交工验收完成。全县有客运场站5个,分别为大邑高铁站、大邑客运中心站、安仁客运站、韩场客运站、农村客运站。2021年累计完成公路旅客运输801万人次,公路客运周转量13091万人千米。

铁路

2021年末,全县投用轨道1条,为成蒲铁路,全年旅客发送人次为75.63万,同比增长47.4%,旅客人次到达76.25万人次,同比增长49.7%。开通“大邑——重庆”动车组(D6198/D6197)

大邑县

航运

大邑县通航水域3处,为金洞子水库、烟霞湖、斜江河(晋原至唐场大桥段),水运企业1家,营运船舶2艘,漂流企业3家。

大邑县

大邑县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大邑县有3家公交企业,分别为蜀通公交公司、西蜀公交公司、旅游公交公司,公交车班线11条,公交站台站牌313个,配车117台,累计运送旅客人次473.7万,同比增长22%,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36%。全县巡游出租车企业4家,出租车辆147台。重点提高大邑县内出租车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更换81辆新能源电动巡游出租车。

人文

综述

大邑县获评“天府旅游名县”,南有诗圣杜甫脍炙人口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西岭雪山,北有安仁古镇。深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拥有古蜀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川西民俗,建成了中国最大民间博物馆聚落。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末,全县有3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25处文物点。安仁古镇是中国博物馆小镇,拥有48座博物馆,35处公馆。

大邑县部分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级别

刘氏庄园博物馆

国家级

高山古城遗址

国家级

川王宫

国家级

盐店古城遗址

省级

子龙墓祠

省级

鹤鸣山道教遗址

省级

雾中山佛教遗址

省级

药师岩摩崖造像

省级

刘湘公馆

省级

刘元瑄公馆

省级

新场李氏古宅

省级

新场陈家大院

省级

  • 高山古城遗址

高山古城遗址位于大邑县三岔镇赵庵子古城村,距今约4500-4000年。高山古城遗址属于成都平原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陆续发掘的八座史前时期古城中,年代最早发现最晚的一座,处于宝墩文化的较早时期。在高山古城遗址中发现了迄今为止成都平原年代最早和最集中、完整的墓地。2019年10月7日,高山古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邑县

  • 刘氏庄园博物馆

刘氏庄园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金桂街15号,始建于1958年10月,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该馆现有文物,藏品2万余件,规模庞大,庄园遗存的大量实物和文献资料以及建筑群保存完好。2009年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 川王宫

川王宫位于大邑县新场古镇川王村,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属于明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2013年川王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邑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邑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1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市级11项、县级26项。

大邑县部分非遗名录

名称

评定时间

评定单位

评定等级

西岭山歌

2014年

国务院

国家级

西岭山歌

2011年

四川省人民政府

省级

成都牛儿灯

2011年

四川省人民政府

省级

唐场豆腐乳制作技艺

2011年

四川省人民政府

省级

  • 西岭山歌

西岭山歌为四川民歌中传承完好的稀有歌种之一,其产生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代、民国时期及上世纪50年代。由于西岭曾是汉、藏、羌等民族杂居的地方,所以西岭山歌的旋律色彩、调式也包含了一些汉、藏、羌民歌的元素。西岭山歌类型可分为劳动、爱情、祭祀等,唱式有独唱、领唱、合唱、对唱等,尤其以独唱居多。2014年,西岭山歌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邑县

民俗

大邑县有南国冰雪节、安仁婚俗表演、花水湾温泉(焰火)节、青霞花船会、大邑狮灯、大邑牛儿灯、上安提灯会、沙渠东岳庙会、唐场春分会、鹤鸣山天师会等民俗活动。

  • 青霞花船会

大邑县青霞街道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拥有以花船为主的民间民俗文化。很早以前,青霞有一个名为凌水院的庙宇,在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塑成了三尊菩萨,统称为“三婆娘娘”,专管民间的生儿育女。从此以后每年这一天,青霞的民间艺人都要唱大戏,耍狮灯,为期三天,热闹非凡。后来由于政府办官学,决定把庙宇改建成青霞小学,庙主利用农历三月三这一天把“三婆娘娘”敲锣打鼓送到龙凤场背后的罗庙子安身,并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举行庆祝活动。

  • 大邑牛儿灯

大邑的“牛儿灯”通过舞蹈唱曲、跳跃表演等,从农民与牛的劳动生活场景中取材,并通过夸张等手法演绎。一般一人扮使牛匠,一人扮赶牛幺妹,两人扮耕牛,边舞边唱。2011年,大邑牛儿灯成功入选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大邑县

  • 大邑狮灯

大邑狮灯演绎时将七八张,或多至十多张的方桌、重叠,喜封放在上层倒立的方桌中央,摆好阵式。装扮的“猴子”先出场绕场一周,招呼装扮的“和尚”再上场,两人演绎诱导“狮子”攀爬方桌等,过程戏耍,并展示了翻爬等技艺。2008年,大邑狮灯入选第二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邑县

饮食

大邑居民口味偏喜麻辣,饮食讲究色鲜味美,历来喜欢食用腌腊肉制品。大邑由于粮食产量高,拥有丰富的酿酒原料,所以大邑县内盛产白酒,自古号称“酒乡”。大邑特色美食有肥肠血旺、䢺江挂面、新场麻油鸭子、悦来向师卤肉、“夜不收”荤豆花、鹤鸣茶等。

  • 肥肠血旺

肥肠血旺,将肥肠切成细条,用豆芽铺底,再加上新鲜血旺,入口细嫩,麻辣够味,是大邑血旺的招牌菜。

大邑县

  • 新场麻油鸭子

新场麻油鸭创名于清末新场村民刘树云之手,将腌好的鸭子放入高温油锅中炸。后人学习并加以传承,对配料和工艺进行改良和革新,成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品。

大邑县

  • 米兴顺奶汤羊肉

米兴顺奶汤羊肉,又称米羊肉。炖时锅底盛羊骨、羊头、羊蹄,再放肉及内脏,羊脑髓搓烂放入,炖至皮肉熟透,汤色奶白时为止。售出时用香菜、盐水和鲜碎粒辣椒作佐料蘸食。

特产

大邑县特产有安仁蓝莓、安仁葡萄、大邑县金蜜李、大邑麻羊、大邑黄连、西岭佛手瓜、大邑鲜活三文鱼、三文鱼制品、大邑黄柏等。

大邑县部分特产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安仁蓝莓

安仁葡萄

䢺江青梅酒

大邑麻羊

大邑鲜活三文鱼

大邑县金蜜李

大邑榨菜

唐场豆腐乳

大邑黄连

三文鱼制品

王泗白酒

西岭佛手瓜

大邑黄柏

  • 安仁蓝莓

安仁蓝莓果实呈深蓝色,果粒大而饱满。每百克安仁蓝莓鲜果中含有400-700毫克蛋白质。果肉细腻、多汁,具有粘性的果胶质,可食率达到100%。

大邑县

  • 安仁葡萄

大邑县优良的气候条件,使土地具有广宜性优势,为安仁葡萄的生长提供了极佳的环境。安仁葡萄以个大、味甜、口感好而备受青睐。安仁葡萄具有细腻的果肉,糖酸比合理,适口性好。

大邑县

  • 大邑金蜜李

大邑金蜜李每年3月开花,7月结果,果承金黄,皮薄肉甜,属于大邑当地出产的高档果种。

大邑县

  • 大邑麻羊

麻羊又名四川铜羊,是国家重点保护和推广的优良山羊品种。麻羊体侧被毛呈赤铜色、麻褐色或黑红色,腹部被毛呈浅褐色。因肉质细嫩、无膻味、板皮品质佳而备受欢迎。

大邑县

风景名胜

综述

大邑县是一条山水、田园生态廊道。主要风景名胜有西岭雪山、安仁中国博物馆小镇、花水湾温泉、新场古镇等。截至2021年末,大邑县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6个、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一级博物馆1个等。

西岭雪山风景名胜区

西岭雪山位于大邑境内,是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风景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森林佛光、日照金山、阴阳界等高山气象景观,有原始古桂花林、原始高山杜鹃林、珙桐等植物花卉景观以及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牛羚等生物,属于综合性高山自然风景区。

大邑县

安仁小镇——中国博物馆小镇

安仁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景区由三大板块构成:刘氏庄园、建川博物馆聚落、安仁老街。共有保存完好中西合璧的老公馆27座、32座现代博物馆(包含展示馆)、文保单位16处。现存文物的价值和规模、拥有博物馆的数量,在全国小镇中属于唯一。近年来,先后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博物馆小镇”“中国文物保护示范小镇”的称号。

  • 刘氏庄园

大邑县刘氏庄园博物馆由刘文彩公馆、刘文辉公馆、刘氏祖居及刘文彩其他兄弟的公馆建筑构成,占地面积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1055平方米,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邑县

  • 建川博物馆聚落

建川博物馆聚落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

至今已建成开放28座场馆,拥有藏品一千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04件,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四川省科普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建川博物馆是国内第一次将多达30余座博物馆汇集在一起,而且还进一步将各种业态的配套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新概念博物馆和中国百年文博旅游及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大邑县

  • 安仁老街

安仁老街由树人街、裕民街、红星街三条民国老街构成,总长约760米,拥有14座保存完好的公馆建筑以及210余间民房。其现存的旧式街坊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初时期,尤以民国年间刘氏家族鼎盛时期的建筑最多,风格中西式样结合,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镇特殊的建筑风貌,号称“川西建筑文化精品”。

大邑县

花水湾温泉

花水湾位于大邑县西部,以古海水药泉为特色,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温泉形成于远古四川盆地海陆地质变迁时期,出口水温达到68℃,富含氟、碘、溴、硼、锶、镁、纳、偏硼酸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康疗、保健、解乏等作用。

新场古镇

新场古镇始建于东汉时期,是四川省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西蜀水乡古镇。新场古镇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古街古建筑风格保存完好,拥有诸如川王宫、佛子岩等宗教文化场所,保存完整的佛子岩石窟、石老猫等文物古迹。于2009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邑县

著名人物

人名

简述

阡能

(唐代人)

领导农民起义

计有功

(宋代人)

生卒年不详,字敏夫,号灌园居士,大邑安仁镇人,著有《唐诗纪事》

罗文榜

(清代人)

举起“灭洋”旗帜

伍嵩生

(1829——1915年)

又名伍肇龄,四川省大邑县人,著名学者。伍嵩生在邛崃书院、锦江书院、尊经书院主讲达30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伍嵩生被提拔为翰林院侍讲;光绪三十三年,又晋升为侍讲大学士

刘湘

(1890年7月1日出生)

大邑县安仁镇人,率部出川抗日,成为抗日爱国将领

张继良

(1914年3月出生)

又名永廉,大邑县新场乡下人,抗捐军斗争中为革命献身

重要荣誉

2009年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

2013年列入“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

2013年入选“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百佳县”。

2016年被评为“国家生态县”。

2017——2022年获评“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县”,连续六年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