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学院(Hankou University),简称汉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多学科、综合性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08年被授予湖北省唯一的“民办高校党建试点单位”。

学校创立于2000年,其前身为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2011年更名为汉口学院,是全国首批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民办本科高校的17所高校之一。2014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成为全省32所同类高校中率先进入二本招生高校,也是湖北省民办高校首批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之一。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建有两个校区,占地1335余亩,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学校设有13院1部共14个教学单位,36个本科专业以及14个专科专业,有专任教师846人,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1.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1449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汉口学院的: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学术研究、校园文化、行政管理、校区情况、校友情况、校园风貌、所获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汉口学院

英文名

Hankou University

别名

汉院

成立日期

2000年

所属地区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524200007476655965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大道299号

办学性质

民办

主管部门

湖北省教育厅

占地面积

1335余亩(截至2022年11月)

学生人数

本科生11449人(截至2022年11月)

教师人数

846人((截至2022年11月)

前身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

现任领导

王正明(党委书记)、罗爱平(董事长、校长)

创办者

罗爱平

知名校友

赵意波、赵原野、夏晓芬等

校训

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主要院系

14个

院校代码

11800

主要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专业等(截至2021年)

专业数量

36个(本科)、14个(专科)(截至2022年)

学制

本科四年

历史沿革

汉口学院的前身是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在1999年中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后,党中央决定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一些高校纷纷与企业合作,开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在此背景下,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应运而生。

2003年,学校最终选址在武汉市江夏区,故整体迁往江夏区。

2008年教育部出台文件称:“符合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设置标准的,可申请转设民办高等学校,颁发民办教育办学许可证”,根据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发展的文件精神,2009年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开始加快实施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校的步伐。2010年和2011年顺利通过湖北省教育厅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和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考核评议。

2011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申报,教育部批准,转设并更名为汉口学院,是全国首批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民办本科高校的17所高校之一。

2012年学校还通过了湖北省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顺利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学校获批准与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

2015年,学校获评“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院校”。2018年,学校荣获“中国十大品牌影响力学校”。

2022年,汉口学院、京山市校地合作暨京山实习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在京山市举行,学校在湖北省京山市温泉新区建设汉口学院京山校区。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设有13院1部共14个教学单位,36个本科专业,以及14个专科专业。

学院

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

文法学院

法学、汉语言文学

中文、汉语

管理学院

财务会计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大数据与会计

外国语学院

英语、德语

应用英语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

经济与金融学院

经济与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投资学、市场营销

/

航空智能制造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空中乘务

音乐学院

音乐学、学前教育、表演

/

传媒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

摄影摄像技术

艺术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艺术设计学、艺术与科技

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国际交流学院

艺术与科技(中韩校际交流项目)

艺术设计(中韩校际交流项目)

创新与素质拓展学院

/

/

体育部

/

/

以上资料

师资情况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46人,正高职称教师82人,副高职称教师291人,博士学位教师93人,硕士学位教师63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学校有院士4人,特聘教授8人,学者名师48人,骨干教师51人。

院士

皮特·萨赫逊、宁津生、张勇传、张寿荣

特聘教授

王思成、马丁·曼塔、敬一丹、彼得·马克、崔允瑄、彭富春、范红雨、靳强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学校拥有湖北省重点学科2个

学科建设

湖北省重点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教学情况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拥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湖北省普通高校战略型龙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个,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个,计算机类专业MOOC教学试点高校项目1个,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截至2019年,学校以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教育为主,适度开展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依法确定和调整学历教育年限,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教学情况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音乐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电子工程

湖北省普通高校战略型龙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合唱与指挥、操作系统原理、中国文学经典解读、社会实践

学校交流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在英国建立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汉口学院英国研究生院,开展博士、硕士生的中英联合培养工作,在法国、韩国设立办事处。招收和培养短期交流来华留学生,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累计输送校内外师生到海外研修和攻读本硕博层次学位300余人。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2年11月,汉口学院图书馆共有藏书378.73余万册,其中纸本图书140余万册,电子版图书250万余册;电子版中文期刊11.8万余册,核心期刊约1200余种,拥有中国知网、超星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电子图书资源有世界数字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电子期刊资源有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读秀学术搜索、百链学术搜索、超星期刊数据库等。

学术期刊

《校园文化研究》是由湖北省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研究会和汉口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是全国唯一一份专门研究校园文化的刊物。刊号:湖北省内部资料准印证 第2080/ZY号,季刊。《校园文化研究》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前沿话题、观察与思考、新视角、工作研究、关注校园、经验交流等。

《汉口学院学报》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汉口学院主办的湖北省内刊(湖内准字第2032/ZY号),季刊。学报服务于教学、科研,还获得了全国民办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全国民办高校优秀期刊等荣誉称号。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3月,汉口学院拥有4个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名称

研究所名称

协同创新中心

环境工程技术装备研究所

风光互补发电新技术及其设备制造研究所

节电新技术及其装备制造研究所

智能化光机电技术研究所

学术成果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承担省部级教研项目83项、教育部协同育人计划项目72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6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3项,湖北省重大调研课题基金项目2项,湖北省人大理论研究课题2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4项。出版著作77部,其中教材61本;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8篇,其中SCI、EI收录31篇;获批国家专利91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截至2022年11月,近三年,学校出版著作77部,其中教材61本,学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8篇,其中SCI、EI收录31篇,学校获批国家专利91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

校园文化

校徽

汉口学院

校训

“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敢为人先”,指敢于竞争、敢于创新,敢想敢干,先行先试,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敢为人先”是楚文化的精髓,将其列入校训,体现了学校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同时又契合了“敢为人先”的武汉精神,突出学校为地方经济和城市发展培养人才的理念。

“实事求是”, 原文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指立足现实,夯实基础,追求真理,脚踏实地的治学态度,后经毛泽东给予新的解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指导思想,将其列入校训,体现了学校严谨务实的教育传统和治学传统。

“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富有现代气息的词汇,指立志高远,有雄心壮志,追求远大的理想和超绝出众的事业。“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是对全校师生刻苦学习,勤奋工作,追求真理,成就事业的激励和号召。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位

姓名

党委书记

王正明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朱金广

校长

罗爱平

副校长

王鹤、许贤泽、刘易国

校长助理

程光文

董事长

罗爱平

董事

王正明、王鹤、许贤泽、刘易国

以上资料(截至时间为2023年5月)

历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熊传真

校长

李宇明

校长

李以章

校长

汪文汉

校长

吴崇恕

校区情况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建有两个校区,占地1335余亩,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

江夏校区

江夏校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大道299号汉口学院,占地面积1000多亩,主要有管理学院、文法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外国语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音乐学院、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职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

京山校区

汉口学院京山校区落址湖北省京山温泉新区,规划面积约500亩,学院中有教学楼、实习实训楼、行政楼、运动场馆、图书馆及学生宿舍、食堂等配套辅助设施。

校友情况

赵意波:滴滴出行副总裁。(截至2018年6月)

赵原野:安哥拉浙江商会副会长。(截至2018年6月)

夏晓芬:北京膜立方科技有限公司CEO。(截至2018年6月)

杨城:“一颗卤蛋”的快餐店老板。(截至2020年7月)

胡光金:达客校园传媒创始人。(截至2016年2月)

靳毅:任京东股权众筹投资总监、京东众创生态圈负责人。(截至2015年11月)

田野:京东众创生态圈线上模式负责人。(截至2015年11月)

田丰:深圳高猛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研发部总经理。(截至2020年10月)

任昱衡:担任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电子商务研究院副院长。(截至2016年1月)

校园风貌

汉口学院不仅有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图书馆,也有不同颜色梅花的梅院。

汉口学院图书馆于2006年9月落成,楼高7层,有馆舍面积26000平方米,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图书馆的外形像中华民族四千年历史文明的智慧基石一竹简,卷成一卷的竹简书卷正是图书馆功能的一个隐喻。

汉口学院

汉口学院梅院中的梅花在早春时节大面积绽放,其中有不同颜色的梅花。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也契合了汉口学院“敢为人先,实事求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校训精神。

汉口学院

所获荣誉

2005年,汉口学院获“全国十佳独立学院”称号。

2009年,汉口学院获得“2008年度全市内保系统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2012年,汉口学院获“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称号。

2018年,汉口学院获“湖北省十大民办高校文化品牌”。

2020年,汉口学院获“中国民办教育十大知名品牌学院”。

2023年,汉口学院获2022年度“江夏区平安建设优胜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