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宗是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他担任江州两院的押牢节级官员,被尊称为“戴院长”。他以绝技神行法闻名,能够一日行走八百里,因此被赞誉为“神行太保”。戴宗于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首次亮相,梁山好汉108将之一,排行第二十位,担任山寨总探听情报的头领,号天速星。

他与宋江的结识源于吴用的拜托,希望他照顾被押解的宋江。然而,当宋江在浔阳楼醉酒后写下反诗被捕入狱时,戴宗尽力想救他,但伪造的蔡京信件却被识破,导致戴宗与宋江一同被押送法场。在行刑之际,梁山好汉前来营救,将两人解救出来。自此,戴宗加入梁山,随着宋江一同经历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等战役。在征服方腊之后,戴宗被封为武节将军和兖州府都统制。但是他却选择了纳还官浩,隐退前往泰安岳庙出家,安享晚年。

在此过程中他展现出了侠义精神,完成了从一个“严肃蛮横”的酷吏向“洞察人心”的智者的转变。虽然对于戴宗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戴宗的形象也被广泛衍生于诸多小说、电影、电视剧、评书和戏剧等作品之中。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戴宗的:形象设定、主要经历、关系设定、形象分析、形象起源、相关评价、相关作品、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戴宗

别名

神行太保、戴院长

所处时代

北宋

籍贯

江州

封号

武节将军

代表作品

《水浒传》

形象设定

身份设定

戴宗原是江州两院的押牢节级官员,因为搭救宋江并伪造蔡京回信被揭发,最终被监禁。然而,在危急时刻,梁山泊的好汉晁盖等人奋不顾身地将他解救出狱,并邀请他加入了梁山泊的义军。在梁山泊,他被排在第二十位,被封为“天速星”,担任山寨的总探听情报的头领。戴宗凭借其机智和智谋,为梁山泊的决策和行动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成为了义军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外形特点

在《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中,施耐庵在书中描写了戴宗的外貌特征为“面阔唇方神眼突,瘦长清秀身材。皂纱巾畔翠花开。黄旗书令字,红串映宣牌。两只脚行千里路,罗衫常惹尘埃。程途八百去还来。神行真太保,院长戴宗才。”他面部宽阔,唇厚方正,眼神炯炯有神,眼睛突出。身材瘦长而又清秀。头戴皂纱巾,巾畔缀着翠花,映衬出他的气质。他穿着黄色的旗帜书令服,胸前挂着红色串联的宣牌。两只脚行走千里路,常常罗衫拂尘而行。他在长途行程中历经八百里来去,显示出他超群的行走能力。

姓名考证

戴宗的姓名来源并不见于正史记载。在宋代罗烨的《醉翁谈录》一书中,甲集卷一《舌耕叙引·小说开辟》中记载有一本话本《戴局宗》,归入“公案”类,但该本已失传,有关内容不得而知。由于相关资料的匮乏,戴宗姓名的确切来历尚无法确定。

绰号由来

戴宗原是江州两院的押牢节级官员,人称“戴院长”。当时,金陵一带的节级官员被尊称为“家长”,而湖南一带的则称为“院长”,因此他得名“戴院长”。他拥有令人惊叹的道术——神行法,人们都称他为“神行太保”。太保原为古时虚衔,五代时官爵灾滥,有“太保满川,司空遍地”的俗谚,就连寺院中的庙祝也称太保。宋元时常称武人或绿林好汉为太保,由于戴宗具有日行八百里的神行法,世人无以比,又常扮作庙祝巫人,故称神行太保。

武功绝技

戴院长在遇到紧急军情传递时,他会施展神行法,把两匹甲马绑在他的两只腿上,以此作为驱动力,他一日能行五百里。如果绑上四匹甲马,他甚至能一日行走八百里。这种不可思议的能力为梁山泊的义军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关键时刻,他能迅速传递情报,助力义军决策和行动。小说中第一次完整地记叙戴宗神行法,是他为知府蔡九向东京太师府送信。原文描述为:仿佛浑如驾雾,依稀好似腾云。如飞两脚荡红尘,越岭登山去紧。顷刻才离乡镇,片时又过州城。金钱甲马果通神,万里如同眼近。

戴宗

主要经历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戴宗原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官员,与梁山泊军师吴用是至交好友。当宋江(绰号“及时雨”)刺配江州途经梁山泊时,晁盖等人邀请他上山寨,但他拒绝留下,坚持前往江州。吴用只得写信给戴宗,请求他多加照应宋江。宋江到达江州牢城后,却不知道戴宗的住处,无法入城寻找。于是,他故意不送常例银给戴宗,希望引起他的注意。果然,戴宗亲自前来向宋江索要常例银。宋江表明身份,并出示了吴用的书信。戴宗与宋江成为了好友,并将手下的狱卒李逵介绍给了宋江。

戴宗

戴宗传假信

宋江在浔阳楼醉酒时写了一首反诗,被通判黄文炳告发。蔡德章知府命令戴宗召集兵吏,捉拿宋江归案。戴宗利用他神奇的神行法,先行赶到牢城,指点宋江装疯来脱罪,然后再回去与兵吏会合,一同捉拿宋江。但宋江的装疯计划却被黄文柄识破,结果他被打入死囚牢。此后,蔡德章命令戴宗送信到东京,向他的父亲蔡京请示宋江的生死。戴宗并不知道信中的内容,打算趁机到东京寻求门路,以救出宋江。戴宗听从吴用的吩咐,让李逵照顾好宋江后,便立即动身前往东京。途中,他在朱贵的酒店用餐,却不知遭到了蒙汗药的袭击,被麻晕。朱贵趁机搜出蔡德章的信件,得知宋江有难,便将戴宗唤醒,告知了信件的内容,并请求他上梁山泊商议对策。吴用决定运用计谋,让戴宗前往济州,将萧让和金大坚骗上梁山,并伪造蔡京的回信,以搭救宋江。戴宗急速赶回江州,将伪造的书信送交给蔡德章。然而,因图章上有纰漏,被黄文炳识破,并在对答时露出马脚,遭到严刑拷打。虽然他只承认怕担罪责而隐瞒实情,坚决不肯招供私通梁山的事实,但仍被蔡德章定为与宋江共谋,私通梁山,将处死宋江和戴宗。案孔目与戴宗有着友谊,特意拖延行刑日期。与此同时,吴用意识到书信有纰漏,但来不及补救。

脱险入梁山

晁盖急忙率领花荣等十六位头领,连夜赶往江州,刚好在行刑当日赶到。李逵在不了解梁山的情况下,砍倒了刽子手,与晁盖等人一同解救出宋江和戴宗。揭阳镇的穆弘等九人也前来救援,一行二十九人在白龙庙会合,成立了梁山泊义军。接着,梁山好汉大闹无为军,杀死了黄文炳。戴宗随着宋江加入了梁山泊。

智取公孙胜

戴宗在宋江上山后,得知公孙胜离开梁山回到蓟州故乡。他扮作承局的身份前往蓟州寻找公孙胜。虽然未能找到公孙胜,但他在蓟州招纳了杨林、裴宣、邓飞、孟康四位好汉。随后,戴宗和林冲一同镇守山右旱寨。然而,在高唐州之战中,梁山军被太守高廉的妖法击败。吴用命令戴宗再次前往蓟州找公孙胜,并让李逵与他同行。途中,戴宗巧妙地利用神行法捉弄李逵,使得李逵心服口服。两人到达蓟州后,得知公孙胜居住在九宫县的二仙山。戴宗赶到二仙山,通过李逵的帮助,终于成功激出公孙胜相见。但公孙胜不愿离开山寨。戴宗不断努力,拜见了公孙胜的师傅罗真人,并经过一番劝说,最终成功地将公孙胜请下二仙山。公孙胜以“五雷天罡正法”破解了高廉的妖术,协助梁山军攻破高唐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江继任梁山寨主后,为了巩固势力,他在忠义堂周围设立四旱寨,其中戴宗坐镇右军寨,排名第三。在一次打大名府前的行动中,戴宗在北京散发无头单子,利用舆论压力,使得梁中书不敢伤害卢俊义和石秀,为梁山出兵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宋江身患背疮,急需神医安道全的医治。戴宗运用神行法,将安道全及时送到梁山,救了宋江一命。在梁山排座次时,戴宗被安排在忠义堂右一带房中,排名第二十位,被封为“天速星”,担任山寨总探听情报的头领。在两赢童贯之战中,戴宗在九宫八卦阵中护持中军,一直随侍宋江身侧。他手持鹅黄令字绣旗,负责传递军情、调兵遣将等重要事务。随后,在三败高俅后,戴宗与燕青一起前往东京,巧妙地用计救出被高俅软禁在府中的萧让和乐和。

南征北战

梁山泊受招安后,戴宗一直跟随宋江南征北战,参与了多次征讨辽国、河北的田虎、淮西的王庆和江南的方腊等敌人。虽然他从未亲自斩将夺城,但却以传递军情、军令的重要功绩而闻名。特别是在征讨田虎的战役中,戴宗听说敌将马灵也会神行法,于是主动前往与其一决高下。然而戴宗行进了十六七里,才发现马灵早已远在二十余里之外。最终,马灵归降后,将日行千里之法传授给了戴宗。

大笑而终

江南平定后,戴宗作为幸存的正将,因其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被授予武节将军和兖州府都统制的官职。在众多受封的将领中,他是第一个纳还官诰的,他前往泰安州岳庙拜堂出家,虔诚地奉献香火,恭敬地祭拜圣帝。数月后,戴宗安详地大笑而逝。

关系设定

宋江

宋江是戴宗的好友,以及他的领头上司。宋江为人仗义疏财,义薄云天,忠孝两全,是梁山好汉的头领,绰号“及时雨”。他因怒杀阎婆惜被发配到江州,在江州大牢,他与戴宗初次见面。从他的视角来看戴宗,刻画戴宗的语言和动作。“见那节级摄条凳子坐在厅前,高声喝道:‘哪个是新配到因徒?’”—副居高临下、兴师问罪的样子。不仅如此,而且开口就大骂宋江:“你这矮黑杀才!倚仗谁的势要,不送常例钱来与我?”宋江顶他一句:“人情,人情,在人情愿。你如何逼取人财,好小哉相!”意思是你敲诈勒索,为人卑劣。但是当宋江拿出吴用书信时,戴宗便态度大转,对宋江毕恭毕敬。前后对比强烈,使得戴宗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人物性格更加丰富。

吴用

吴用是戴宗的至交好友,梁山108将之一,绰号“智多星”。为人足智多谋,是他将戴宗引荐给宋江的。并且吴用对戴宗也非常信任,多次交给他重要任务,信赖他的智谋和忠诚。

李逵

戴宗的好友,梁山108将之一,绰号黑旋风。为人心粗胆大,鲁莽好战,率直忠诚。李逵原是戴宗任江州两院的押牢节级官员时的手下,担任一名狱卒。二人一同落草梁山后,在攻打高唐州时,他与戴宗一起前往九宫县二仙山,请求公孙胜出关,帮助梁山军攻打高唐州。在此过程中,李逵体验了一下神行法的威力。戴宗施展神行法时要求施术者吃素,他取了四匹甲马,将它们绑在李逵的两条腿上,念念有词,吹口气在李逵腿上,李逵顿时飞速前行,犹如驾云一般。原文描写李逵感受到风雨掠过耳边,周围的房屋和树木都在眼前迅速掠过,脚底下仿佛踩在云雾之间。他有些担心,试图停下脚步,但腿似乎不受控制,仿佛有人在下面推着他,脚步不停,只能继续飞驰而去。

形象分析

梁山英雄

在《水浒传》中,戴宗从旧有体制的一个“混混”,脱胎换骨成长为一位合格的梁山英雄。戴宗在加入梁山后,不仅敢于冒险,而且勇于奉献。在梁山泊,他担任总探听情报的头领,负责飞报军情、调兵遣将等事务,以他精湛的神行法和智慧,为梁山泊的战略决策和行动提供了关键支持。在接受招安之前,梁山的好汉要屡屡对抗官军,能取得胜利,主要依赖于戴宗的火速传令。仅高唐州一战,戴宗能够火速请来公孙胜,从而扭转战局,便足以证明其在梁山不可或缺的地位。接受招安以后,宋江、卢俊义带领各自的军团分兵合击不同的对手,军团之间的互通信息对于获胜极为重要,该任务基本还是由戴宗承担。因此宋江非常看中戴宗的神行法,而戴宗也在此过程中完成了从一个“混混”成长为一位梁山英雄。

“洞察人心”的智者

在江州两院时,戴宗的恶劣行为令人不齿,经常向狱囚勒索钱财,不给则恐吓甚至殴打,展现出酷吏的威风。初次与身为罪犯的宋江见面时,他大声呵斥:“你这贼配军,是我手里的囚犯!轻微咳嗽都是罪过!我想处置你也轻而易举,就像打死一只苍蝇!”这活脱脱一个“严肃蛮横”的酷吏形象。然而,随着他加入落草梁山,并在梁山担任山寨的总探听情报的头领,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左右逢源,成为义军中的重要人物。梁山好汉受招安后,替朝廷四方征战并获得胜利,而戴宗虽然也得到了朝廷的封赏,但却是第一个拒绝官职而安度晚年的人。这是因为他早年深知官场的尔虞我诈,也感受到了来自朝堂的恶意,因此选择了全身而退,展现出了大智大慧的一面。

“头脑简单”的友人

在宋江浔阳楼题反诗后,戴宗提出一个计策让宋江装疯魔来逃避黄文炳的追捕。但是计策并未成功骗过知府蔡九及其手下黄文炳。戴宗还想试图通过开后门、托关系来解救宋江,但路途中被梁山好汉下了麻药,公文被搜去掉包。然而,由于戴宗在本门业务上不熟练,无法看穿吴用伪造的蔡太师文书中的不合理标记,误将鸡毛当成令箭,在黄文柄面前自陷困境。他不仅未能成功搭救宋江,自己也面临与宋江一同被处决的危险。由此可见,戴宗的头脑相对简单,他在面对复杂情况时未能深思熟虑,导致计策不尽如人意。

形象起源

在宋元时期的文学作品《大宋宣和遗事》中,戴宗已成为宋江部下三十六员头领之一。同时期龚开的《宋江三十六赞》中的赞词称他“不疾而速,故神无方。汝行何之?敢离太行”。这两部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水浒传》的雏形或蓝本,也是戴宗这一人物形象可考的较早出处。

相关评价

中国宋末元初画家龚开在《宋江三十六赞》中评价戴宗为:“不疾而速,故神无方,汝行何之,敢离太行。”这揭示了戴宗神行法的卓越之处,且认为他在行走方面无人能及。

明末清初的陈忱在长篇小说《水浒后传》中称赞戴宗的神行法,将其与其他梁山泊好汉如张清、花荣、燕青和安道全并列为“梁山泊五绝”。

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中认为:“戴宗是中下人物,除却神行,一件不足取。”这意味着金圣叹认为戴宗除了神行法外,其他方面表现平庸。

而明代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李卓吾对戴宗则持有批评态度,认为他是个小人。在第六十二回《宋江兵打大名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时,李认为若不是梁中书和王太守对卢俊义和石秀进行施救,二人早已身死,似乎对戴宗并不看好。这些不同的评价展现了戴宗的复杂性。

相关作品

戴宗这一人物形象在影视界广受喜爱,与戴宗相关的影视作品便有数余部。除此之外,他的形象还出现在戏剧、评书、衍生小说方面。

衍生小说

作品名称

出版时间

出版社

作者

书中与戴宗有关情节简介

《水浒后传》

1981

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忱(明末清初)

戴宗曾在枢密院效力,并与童贯军往来传递文书随着北宋灭亡,他与燕青、关胜一同上饮马川落草,投身抗金后来他投奔了李俊,因救驾之功,获得宋高宗封为暹罗国通政司使

《后水浒传》

1985

春风文艺出版社

青莲室主人(清)

戴宗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他托生为星日马宿筋半云郑天佑

《荡寇志》

1995

华夏出版社

俞万春(清)

戴宗在山寨失陷时与吴用逃走,却被刘慧娘的敏锐发现,最终被康捷追上并擒获,押赴京师受到凌迟处死的命运

《残水浒》

1933

《新江苏日报》报馆

程善之(中国近代学者、小说家)

戴宗下山打探消息,但在曹州杉树坡被小贼偷走行囊,身份曝光,被官军捕获。然而,凭借他的神行法,他得到了种师道的赏识,被授予五品走马承受之职,在军中继续效力

《水浒新传》

1986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张恨水(中国现代小说家)

戴宗参与抗金,为向张叔夜传递紧急军情,抱病奔波八昼夜,从燕山府赶回邓州,最终生生累死

《水浒新传》

1985

花城出版社

褚同庆(中国现代小说家)

戴宗在梁山排名第二十六位。他支持宋江的招安政策,并在宋江与张叔夜之间往来传递消息。但不幸的是,他交好的李逵、吴用相继因反对招安而死,让他产生悔恨和内疚的情绪。因此,他挥斧斩断右足,到泰山东岳庙出家为道士,以此了却残生。在这本书中,戴宗的神行法并非法术,而是一种轻功

戏剧

戴宗

戴宗这一英雄形象不仅在影视界广受喜爱,还以曲艺的形式被广泛传颂。特别是在传统京剧中,涉及戴宗的戏剧作品有:《李逵夺鱼》《浔阳楼》和《高唐州》等。

《李逵夺鱼》讲述的是宋江、戴宗、李途在旬阳江边琵琶亭酒肆饮酒的故事,此曲目为山东快书曲目,短篇,改编自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

《浔阳楼》为弹腔,又名《宋江题诗》。宋江被发配到江州后,一日在浔阳楼饮酒,感恨伤怀,便题诗于壁,诗中有“敢笑黄巢不丈夫”句,被无为军通判黄文炳密告于官。戴宗得知,让宋江装疯,被黄文炳识破后,宋江被押禁狱中。

《高唐州》是北方昆代班传统剧目。清洪昇曾作有《闹高唐传奇》,但是早已失传。此剧为后世艺人根据小说《水浒传》编成,原本无存。讲述的是北宋太尉高球之弟高廉任高唐州知府。廉之妻舅殷天锡仗其势,欲霸占柴皇城之住宅,又欲纳柴女为妾。柴皇城求助其侄柴进,适梁山李逵奉宋江之命来到柴家,柴进遂与李逵同往高唐,恰遇殷天锡来柴府抢亲。李逵乔扮柴女过府,洞房内打死殷天锡。柴进放走李逵,由己顶罪,被高廉捉拿,丢进枯井。李逵搬来梁山兵将,攻破高唐,杀死高廉,救出柴进,同上梁山。近代北方昆代班能演此剧全本。

评书

最古老的《水浒传》最初是以评书戏曲的形式面世的,而戴宗作为配角,是以州衙门的胥吏形象出现的。《扬州说书选》曲艺作品选集,由扬州评话研究组编选,其中的《水浒传》中的《宋十回》本,收录了“戴宗巧计请萧让”这一情节。

电影电视

戴宗

类型

戴宗饰演者

作品名称

时间

电影

李恒

《水浒传》

1972

《荡寇志》

1975

王建军

《李逵传奇》

1999

刘凯

《神行太保之神行术》

2016

《神行太保戴宗之歃血为盟》

《神行太保戴宗之夺命狂奔》

电视剧

高振茂、刘宗佑

《水浒传》

1983

王基明

《水浒传》

1998

景岗山

《龙虎山客栈》

2008

于博宁

《新水浒传》

2011

陈玥

《武松》

2013

杨知周

《小戏骨水浒传》

2018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