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烙铁作《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者是游树立。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清明上河图的:作品简介、个人介绍等介绍

作品简介

走进新落成的五原县博物馆古代历史文化展厅,最抢眼的是一幅镶嵌在正面展柜内的巨型画作——《清明上河图》。这幅长16米、宽1.22米的木制画作,是由五原县一位土生土长的老人用电烙铁在木板上烙成的。整幅画卷将原画3倍放大,画上的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电烙铁作画竟然可以如此逼真?怀着满腹的好奇,11月27日,记者拜访了烙画作者游树立。

个人介绍

63岁的游树立出生于五原县隆兴昌镇,他自幼喜画,常临摹描画小人书,或在萝卜、土豆上雕刻小动物、人形、宝塔等小物件自娱。虽然从未受过正规的绘画教育,但在日常生活中,他笔耕不辍,绘画技能不断提高。游树立最初接触烙画纯属机缘巧合。1972年,他被派遣赴辽宁营口进行为期一年的羽毛画制作技法学习,有幸得到当地教授和老师指导,学会了工笔花鸟画、中国画工笔技法和色彩的运用。在此期间,他无意中看到有一位师傅用烙铁作画,引发游树立的兴趣,他开始练习木板烙画。最初只是给亲朋好友的家具上烙幅小图案,后为大立柜、组合柜等进行条幅烙画,那时在五原只要一提起烙画家具,人们都会联想到游树立。

清明上河图

电烙铁在一般人的手里只是工具,而到了游树立手中,却被赋予了生命。2001年开始,游树立将烙画与工笔画技法结合起来,先后试烙了《杜十娘》、《采药》、《八骏图》、《八仙过海》等200多幅大小不等的木板画。2004年初,退休后的游树立有了充裕的时间,他想把自己萌生已久的心愿变成现实,那就是用木板烙画法将《清明上河图》临摹出来。由于工程庞大,加上烙画工艺复杂,游树立先用铅笔将图案勾勒到木板上,再根据图画颜色的深浅,调节电烙铁的温度,按照事先勾勒好的线条烙出来。到2006年8月底,游树立整整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才将这幅画完整烙出,并用去7块五合板。《清明上河图》完成后,有人上门以高价求购,被游树立谢绝。今年,当五原博物馆建成后,游树立将这幅烙画捐赠给五原博物馆永久收藏。

游树立说,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烙画技法传给更多的人。他准备办个公益性的培训班,招收一些有美术基础的年轻人,将自己的木板烙画、葵花贴画、玉米贴画和工笔绘画等技术传授给他们,让这些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