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乃近(英文:Metamizole Sodium、analgin),为吡唑酮类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于急性高热时的退热,也可用于急性疼痛的短期治疗,如头痛、偏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痛等。该药为氨基比林与亚硫酸钠的结合物,作用于氨基比林相同,但解热镇痛作用较快而强,解热作用尤为显著。

该药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有皮疹、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全身性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短期应用可能会引起皮疹甚至剥脱性皮炎等,长期应用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者甚至死亡。

安乃近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需要密封,遮光保存。安乃近可通过口服、肌肉注射等方式进行给药,常见的剂型有片剂、注射剂、滴鼻剂,其中安乃近片被列为OTC乙类药品,202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停止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种在中国生产、销售和使用,并注销其注册证书,对安乃近片等品种说明书进行修订。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安乃近的:医学用途、药理机制、药代动力学、风险与禁忌、风险提示、历史、使用情况、化学信息、专利等介绍

通用名

安乃近

英文名

Metamizole Sodium、analgin

剂型

片剂、注射剂、滴鼻剂

适应证

解热镇痛抗炎,用于急性高热时的退热,也可用于急性疼痛的短期治疗,如头痛、偏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

给药途径

口服、肌肉注射、滴鼻

药物种类

化学药品

医保类型

片剂医保乙类,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为非医保

成瘾性

医学用途

适应症

用于急性高热时的退热,也可用于急性疼痛的短期治疗,如头痛、偏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在解热镇痛时,该药一般不作为首选药物,只在病情急重,且没有其他有效药品治疗的情况下短期使用。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0.25~0.5g/次,0.75~1.25g/d;小儿。8~10mg/kg,3次/d,应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使用。

肌内注射:0.25~0.5g/次,宜深部臀肌注射;小儿,5~10mg/(kg·次)。

滴鼻:15%~25%水溶液,5岁以下1~2滴/次,6岁以上3~4滴/次。

制剂与规格

片剂:0.25g,0.5g。

注射液:1ml:0.25g;2ml:0.5g。

滴鼻液:10%~20%。

滴液:1ml:0.2g。

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溶液片0.2g,溶液2ml。

药理机制

解热:该药为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相结合的化合物,易溶于水,解热、镇痛作用较氨基比林快而强。当外热原,如微生物、内毒素等进入机体后,会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热原(白介素1),这种物质作用于下丘脑前部,能促进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调定点上移,使体温升高,该药能抑制中枢环加氧酶(COX),使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减少,从而发挥解热作用。

镇痛:抑制炎症部位前列腺素的合成,对轻、中度疼痛,慢性钝痛效果显著,但对内脏平滑肌绞痛、剧痛无效,用药期间不产生欣快感,无耐受性和成瘾性。

抗炎:能抑制炎症反应时前列腺素的合成,缓解炎症反应,除此之外还能抗风湿性神经痛。

药代动力学

片剂:口服吸收完全,于2小时内血药浓度达峰值,主要经肝脏和肾脏代谢,t1/2约1~4小时。

注射剂:注射给药迅速见效,t1/2约1~4小时。

滴鼻剂:给药吸收迅速,一般于给药后10分钟~30分钟起效,可维持2小时~4小时。半衰期为3小时~4小时。

风险与禁忌

不良反应

安乃近有多种不良反应。

皮肤损害

该药皮疹报道较多,如红斑疹、斑丘疹、荨麻疹、渗出性红斑、多型性红斑、水疱疹、剥脱性皮炎、皮肤溃疡坏死、急性泛发型发疹性脓疱疹、男性生殖器皮疹和瘙痒等,有重症多型性红斑、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报道。

胃肠损害

该药可引起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胃痛、胃部烧灼感、胃肠胀气、腹部不适、腹痛、胃肠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等,有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报道。

全身性损害

该药可引起眼睑、眶周、口唇、面部、生殖器等部位水肿,还可引起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心悸、哮喘发作、急性喉水肿、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血液系统损害

该药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衄、过敏性紫癜等,有引起暴发性紫癜并导致死亡的报道。

泌尿系统损害

该药可引起血尿、肾功能异常,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

局部反应

注射部位可有红肿及疼痛,数天后消退,如果大剂量肌注(1~2g)可使注射部位产生大面积无菌性坏死。

其他

该药可出现头晕、头痛、局部麻木等神经系统症状,有肝细胞损害、肝酶升高的报道,退热时可出现大汗和虚脱。

药物相互作用

  •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尼莫地平、硝苯地平等,与安乃近合用时,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危险性。

  •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与安乃近合用,会增加环孢素中毒的危险性,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出现肾功能障碍、胆汁淤积、感觉异常等不良反应。

  • 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与安乃近合用可减少肾脏对甲氨蝶呤的消除,使甲氨蝶呤的毒性增加。

  • 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与安乃近合用可能会引起急性肾衰竭。

  • 抗凝血药如达那帕罗、低分子肝素、华法林、依普贝肽、达那帕罗等,与安乃近合用,在进行硬膜外或脊髓麻醉时会增加出血和血肿的风险,还会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酮咯酸与安乃近合用可加重胃肠道不良反应,出现消化性溃疡、胃肠道出血和(或)穿孔。

  • 抗感染药,左氧氟沙星与安乃近合用,会增加癫痫发作的危险性。

  • 锂剂碳酸锂与安乃近合用会导致锂血清清除率及肾脏清除率明显下降,出现烦渴、意识混乱等反应。

  • 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如甲苯磺丁脲等与安乃近合用,会增加该类药的降血糖作用,存在低血糖风险。

  • 保钾利尿药如氨苯蝶啶、螺内酯、阿米洛利等,与安乃近合用,后者的利尿作用降低,还可能会出现高钾血症和肾毒性。

  • 双磷酸盐,阿仑膦酸钠与安乃近合用时,会增加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

  • 阿司匹林能预防心血管疾病,阿司匹林于安乃近合用会使其毒副作用增强,并且降低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阿司匹林还会降低安乃近的血药浓度,同时合用还会使肾脏毒性增加。

  •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索他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美托洛尔、艾司洛尔与安乃近合用,安乃近会干扰前列腺素的合成,是降压药的降压作用和利钠作用降低。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药物与安乃近合用,可干扰前列腺素的合成,使降压药的降压作用和利钠作用降低,同时还会增加对肾的损害。

特殊人群用药

  • 由于该药可能会使血小板数减少,所以妊娠早期和中期妇女不建议使用,使用该药后可能会使孕妇动脉导管收缩或羊水减少,所以妊娠晚期妇女禁用。

  • 安乃近及其代谢产物会大量出现在乳汁中,并且会出现在母乳喂养的婴儿的血液和尿液中,可对其产生毒副作用,会使婴儿出现紫绀,所以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 该药经肾脏代谢,有肾脏毒性,所以该药禁止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

  • 老年人需慎用此药。

禁忌症

  • 对该药过敏或曾使用氨基比林过敏的有过敏使者禁用该药。

  • 妊娠晚期妇女禁止使用该药。

  • 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此药

注意事项

  • 该药一般不作为首选用药,仅在病情急重,且无其他有效药品治疗的情况下短期使用。

  • 该药引起的皮肤损害多见,严重者需要住院治疗。使用该药如果出现皮疹、瘙痒等反应,应立即停药,严重者应立即就诊。

  • 该药有引起过敏性休克风险。患者可出现胸闷、面部潮红、皮疹、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大汗淋漓、血压降低、意识模糊、意识丧失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 该药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该症起病急,可导致严重感染甚至死亡。患者表现为突发高热、极度乏力、周身不适,2~3天内可能发生严重感染,如肺部、泌尿系统、口咽部和皮肤感染等。出现上述症状须立即就诊并检查血象。

风险提示

  • 国家药监局发布安乃近片增加警示语,提示该药可能引起血液系统严重不良反应,如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该药还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如重症药疹、过敏性休克等。用法用量上,删除“儿童用法用量”,并增加“应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使用”。除了青少年儿童外,妊娠晚期妇女同样禁用该药。

  • 2020年3月1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注销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种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认为安乃近注射液、安乃近氯丙嗪注射液、小儿安乃近灌肠液、安乃近滴剂、安乃近滴鼻液、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小儿解热栓存在严重过敏反应、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不良反应,风险大于获益,于是停止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种在中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注销药品注册证书。同时对安乃近片、重感灵片、重感灵胶囊、复方青蒿安乃近片修订说明书。

历史

  • 1920年德国公司Hoechst AG合成安乃近,并于1922年批量生产。

  • 20世纪40年代以前,该药一直是国内外临床最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之一,由于其严重的不良反应,西方各国于20世纪40年代相继停用该药,一般药物书籍中也不再收录。

  • 20世纪60~80年代,安乃近成为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

  • 1982年,中国公布的被淘汰的127中药品中仅涉及该药的复方制剂,而其他制剂(如注射剂)仍沿用,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多继续使用该药。

  • 按WHO规定,安乃近并非通用名,美他咪唑才是该药的通用名,临床用其钠盐,商品名为安乃近,但此名已传用太久,似乎已难纠正。

  • 2020年3月1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注销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种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停止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种在中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注销药品注册证书。同时对安乃近片、重感灵片、重感灵胶囊、复方青蒿安乃近片修订说明书。

使用情况

  • 西方各国于20世纪40年代以来相继停用该药。

  •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公布的被淘汰的127中药品中仅涉及该药的复方制剂,而其他制剂(如注射剂)仍沿用,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多继续使用该药。

  • 自2020年3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安乃近有关的7个药品被注销,分别有安乃近注射液、小儿安乃近灌肠液、安乃近滴剂、安乃近滴鼻液、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小儿解热栓、安乃近氯丙嗪注射液。

  • 安乃近还可以用于动物,可用于肌肉痛、风湿症、发热性疾患及疝痛等,可用于牛、羊、猪等。

化学信息

安乃近

  • 安乃近(Metamizole Sodium ),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相结合的产物,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化学式为C13H16N3NaO4S,化学名称为[(2,3-二氢-1,5-二甲基-3-羰基-2-苯基-1H-吡唑-4-基)甲基氨基]甲磺酸一钠盐,分子量为333.34,熔点187℃,密度为1.388 g/cm³。

  • 以4-氨基安替比林(AA)为原料,经甲酰化生成4-甲酰氨基安替比林(FAA),再经甲基化生成4-甲酰甲氨基安替比林(FMAA),经水解生成4-甲氨基安替比林(MAA),最后经缩合反应制成安乃近。

专利

2011年12月21日,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发明人杨尚金,董建强,魏金维,谢国范,发明专利,该发明涉及一种新的解热镇痛药安乃近的生产工艺,安乃近现有合成路线从4-氨基安替比林(AA)到安乃近,需要甲酰化,甲基化,水解,缩合四步反应,而新方法先直接将4-氨基安替比林(AA)与多聚甲醛和亚硫酸氢钠进行缩合得到4-N-去甲基安乃近,4-N-去甲基安乃近然后与硫酸二甲酯在弱碱性条件下经甲基化生成安乃近,该工艺将原来四步反应缩短为两步,操作大大简化,成本降低,三废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