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Cangnan County),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温州市下辖县。位于浙江省沿海最南端,东临东海,西南与福建省福鼎市接壤,西邻泰顺县,北与平阳、文成两县相邻。总面积为1079.34平方千米,其中陆地总面积1068.71平方千米,岛屿面积10.6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06千米。共下辖16个镇、2个民族乡,政府驻地位于苍南县灵溪镇人民大道555号。截至2022年,苍南县户籍总人口95.50万人,常住人口84.72万人,有畲、回等37个少数民族。

苍南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无严寒酷暑,冬短夏长,四季分明。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北部宽阔,南部狭小,略呈三角形。有鳌江、蒲门和外流入闽等三大水系。自商周时期,苍南地域上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时为东越瓯人地,战国时属越国。1981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苍南县。

苍南县效益农业的主导产业为紫菜生产,还有印刷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纸制品业、纺织业、仪器仪表业的五大支柱产业。2022年苍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7.56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1.16亿元、162.93亿元、233.47亿元,分别增长5.5%、6.9%、3.8%。三次产业结构为7.3:38.1:5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0509元,同比增长4.7%。2023年一季度苍南经济增速全市第一、全省第八。更有水产、矿产、旅游三大资源和四季柚、甜橙、茶叶三大名特优产品。

苍南县旅游资源丰富,境域内拥有玉苍山、鹤顶山等山岳型景观,16处可开发的海滩,其中渔寮沙滩是中国东南沿海大陆架上最大的沙滩。人文底蕴深厚,截至2022年,有文博单位88处,其中国家级5处,如蒲壮所城;省级9处,如张琴墓。截至2023年1月底,苍南县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41项,代表性传承人399人,传承、体验、教学基地102个,非遗工坊9处。其中以桥墩月饼制作技艺、肉燕制作技艺、老李卤味制作技艺三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依托的产业规模较大。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苍南县的:名称来历、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对外交流、重要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苍南县

英文名

Cangnan County

面积

1079.34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浙江省东南隅

地理坐标

东经120°07' ~121°07’,北纬27°06' ~27°36’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浙江省

所属市

温州市

行政类别

地级县

下辖地区

辖16个镇、2个民族乡

行政区划代码

330327

人口

户籍人口95.50万,常住人口84.72万人(截至2022年)

方言

瓯语、闽语、土语、金乡语、畲民语

民族

汉族和畲族、回族等37个少数民族

GDP

427.56亿元(2022年)

人均GDP

50509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47669 元(2022年)

著名景点

玉苍山风景名胜区、渔寮风景名胜区、玉龙湖碗窑景区等

邮政编码

325800

政府驻地

苍南县灵溪镇人民大道555号

电话区号

0577

火车站

苍南站

名称来历

因地处玉苍山之南而得名。《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四:“玉苍山,在(平阳)县西南八十里,亦名八面山,山周百余里,跨峙八乡,稍北,岩岫四围,只通一门。”据传昔产玉,故名“玉仓”,后谐音异写作"玉苍”,表示位于玉苍山之南。

历史沿革

先秦

早在商周时期,苍南地域上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如今的苍南地区,春秋时为东越瓯人地,战国时属越国。

秦汉至南北朝

秦统一中国后,将苍南县列属闽中郡。此后,数易归属。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在闽中郡苍南县故地设置闽越国,至此苍南县属于闽越国。

武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在东瓯(今温州)地区重建废弃的东瓯国,并立驺摇为东海王,世人称之为东瓯王,苍南县为东海王辖地。

汉武帝时,东瓯举国内迁到江淮间,国号除。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今苍南地属回浦县。此后历属章安、永宁、罗阳、安阳、安固、始阳、横阳、永嘉、平阳等县。

西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析安固县南横屿船屯置始阳县,平阳县的设立从这里开始,不久后更名为横阳县。

隋唐至宋元

五代后梁乾化四年(公元914年)横阳县更名为平阳,至此以平阳为县名,原属平阳县。

宋朝时期,苍南地域岀现移民高潮,地方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成书的《元丰九域志》记载:平阳有前仓(钱仓)、杷槽(舥艚)、泥山(宜山)三镇……另有径口(水头)市、南监(芦浦)市、南湖市、垂阳市、白沙市、将军市、蒲门市等贸易集市,这些带动了经济发展,使鳌江流域特别是江南垟成为富庶之地。

明清

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建立军卫制后,抗倭将士与当地居民结合,形成了金乡话、蒲城话等方言。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倭患严重,耕地荒芜,十室九空,随着闽南、闽东移民入迁,形成了闽南话和畲话群体。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为鳌江流域带来了历史上第二次繁荣时期。

清初,苍南地域发生陈仓起义、郑成功反清斗争、张苍水反清斗争、“三藩之乱”(本地宗谱称“耿王之乱”)等等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清廷于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今苍南近海地域十里内的居民均遭驱赶,平阳县流失一半人口。至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才开始复界。

中华民国

1912年苍南县仍属平阳县,在中华民国成立后,平阳县仍沿用宣统三年(1911年)划定的城镇乡区划,设城区和万全、江南、南港、北港4镇及金镇、小南、蒲门3乡。

1912年后废府属瓯海道,1927年废道直属浙江省,1935年属浙江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9年后属温州专区、地区。同年9月,平阳县人民政府成立,分县、区 、乡三级建制,平阳县有1个直属镇、7个区和73个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81年3月6日,中共平阳县委、平阳县革命委员会向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提出《关于要求分县问题的报告》。6月18日,国务院给省政府下达批复,批准设立苍南县,苍南县于平阳县分出。

1981年7月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平阳县划分平阳、苍南两县的通知》。10月10日,中共浙江省委决定建立中共苍南县委员会,任命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11月5日,苍南、平阳两县分署办公。1982年3月13日,苍南县委、县政府机关迁入县城灵溪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苍南县位于中国东南部、浙江省南部,经纬度范围为120°07' ~121°07’,北纬27°06' ~27°36’。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东与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福建省福鼎市,西邻泰顺县,北与平阳、文成两县接壤。东西长约80千米,南北宽约51千米。总面积1079.34平方千米,其中陆地总面积1068.71平方千米,岛屿面积10.6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06千米。

苍南县

气候

苍南县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无严寒酷暑,年温差小,年平均气温为14℃~18℃左右,七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在24℃ ~ 33℃之间;最冷的时间在一月,平均气温在4℃ ~ 14℃之间。全年平均无霜期在300天以上。苍南县年平均降水量1670.1毫米,全年可分为梅汛期(4-6月)、台汛期(7-10月)、非汛期(11-3月)三个阶段。受地形影响,多年平均降雨量由西部山丘莒溪、腾垟的2058毫米向东南沿海金乡、马站递减至1390毫米。

地质

苍南县山区丘陵前第四纪地层主要以下白垩统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为主,平原区第四纪地层以中更新统洪冲积卵(砾)石层、上更新统冲积、冲海积砂质粘土、粉细砂等为主。

苍南县位于新华夏系构造一级隆起带上,在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火山一侵入杂岩之中,处于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中的温州一临海拗陷东侧和黄岩一象山断拗之南。所处的大地构造单元‚由中生代火山岩系构成盖层,‚盖层下的基底为6亿年前形成的由变质岩构成的“华夏古陆”‚,苍南就处于古陆的东缘。

地形地貌

苍南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北部宽阔,南部狭小,略呈三角形。境内有山脉、丘陵、平原、河流、滩涂。地貌类型以山丘为主,山地占总面积63.45%,主要山脉为望州山,海拔753.3米,还有位于浙江南部的第一高峰——鹤顶山,海拔800余米。平原占总面积34.72%,江河水面占总面积1.83%。苍南县东北处为鳌江口,地势低平,标高3至5米,是河网密集的平原;西南有5座千米以上的山峰,地势高峻,沟源区多峭壁、瀑布,地表风化作用活跃,风化厚度达10米以上,流水作用强烈,沟壑纵横,在侵蚀剥蚀低山范围内。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苍南县境内共有河道1377条,主要分属鳌江、蒲门、入闽河流三大水系。河道正常容量4660万立方米,平均宽度19.2米,河流水域面积28.22平方千米,总长1638.6千米,河流年平均流量为12.0287亿立方米,偏丰年15.3961亿立方米,丰水年11.5475亿立方米,缺水年9.0216亿立方米,枯水年6.1346亿立方米。处于中国强潮区,其潮汐属半日潮型。

蒲门水系的主要河流有沿浦河、下在河;入闽水系的主要河流为矾山溪。

鳌江水系的主要河流有横阳支江、沪山内河、萧江塘河、藻溪、江南河道。它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也是全国三大涌潮江之一。横阳支江是鳌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泰顺九峰尖,流经莒溪、桥墩、灵溪、藻溪和平阳县萧江镇,最后在龙港市朱家站村注入鳌江,主流长60.5千米,其中苍南境内22.88千米。萧江塘河是南港平原的中心河道,有两个源头,主源是萧江塘河控制闸所引的横阳支江来水,次源为原来之源,发源于玉苍山东麓,流经浦亭小亭垟,至灵溪双灵水闸与主源汇合。河水东北流,经渎浦、灵江至萧江水闸注入鳌江,其中苍南县境内长为8.51千米。

苍南县

海洋

苍南县海域面积约2740平方千米,拥有大陆岸线206千米,其中大陆自然岸线约160.40千米,自然岸线保有率为78.34%。拥有大小岛屿43个,浅海滩涂面积14.6万亩,淡水可养面积5.5万亩。地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两区交汇之带,海岸线曲折绵长,拥有大陆岸线206千米,其中大陆自然岸线约160.40千米,自然岸线保有率为78.34%。

水利

截至2020年,苍南县已建水库25座,总库容12780.06万方,正常蓄水容量8850万方。有中型水库2座,分别是桥墩水库和吴家园水库,总库容10297万立方米,小型水库23座,其中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18座。

  • 桥墩水库

桥墩水库始建于1958年,位于鳌江流域上游,是一座兼具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总库容8133万方,是苍南县唯一的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主要供水范围为苍南县城。

  • 挺南水库

挺南水库于2005年4月基本完工,位于苍南县藻溪镇盛挺社区,处在南港流域横阳支江的支流藻溪上游上涂溪上。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1.25KM2,总库容968.0万m3,属小(一)型水库,是苍南县平原引水工程的主要水源工程。

序号

名称

所属流域/水系

所在地理位置

工程规模

设计洪水位(m)

校核洪水位(m)

水域面积(km2)

总库容

(万m3)

主要功能

备注

1

挺南水库

鳌江

藻溪镇

小(一)型

149.34

149.88

0.57

968.3

防洪、供水

水源保护区

2

观美水库

鳌江

灵溪镇

小(一)型

119.33

120.27

0.12

176.9

防洪、灌溉发电

3

十八孔水库

独流入海小水系

马站镇、岱岭畲族乡

小(一)型

50.69

51.56

0.32

351.53

防洪、灌溉发电、供水

水源保护区

4

云遮水库

独流入海小水系

岱岭畲族乡

小(一)型

99.27

100.27

0.12

286

供水

水源保护区

5

铁场水库

独流入海小水系

马站镇

小(一)型

97.51

97.68

0.16

142.9

防洪、供水

水源保护区

6

渔池水库

鳌江

灵溪镇

小(二)型

121.78

122.07

0.03

16.6

灌溉、发电

7

护法寺水库

鳌江

望里镇

小(二)型

77.26

77.7

0.05

38.73

防洪、灌溉

8

蔗岙水库

鳌江

藻溪镇

小(二)型

76.47

76.87

0.01

10.1

防洪、灌溉

9

园井水库

鳌江

桥墩镇

小(二)型

368.71

369.16

0.09

84.4

发电、供水

风景名胜区

严格管控区、

水源保护区

10

天湖水库

鳌江

桥墩镇

小(二)型

748.06

748.23

0.03

18.54

防洪、景观

11

小源水库

鳌江

桥墩镇

小(二)型

95.21

95.89

0.02

11.04

防洪、灌溉

12

护法寺调节水库

鳌江

望里镇

小(二)型

19.37

19.8

0.07

47.98

防洪、供水

水源保护区

13

根竹坑水库

鳌江

矾山镇

小(二)型

192.7

193.56

0.06

53.13

发电

14

长溪源电站水库

出省小河道

南宋镇、矾山镇

小(二)型

259.11

259.57

0.01

19.5

发电

15

鸭母溪水库

出省小河道

矾山镇

小(二)型

58.94

59.69

0.02

12.58

防洪、灌溉

16

仙岩尾水库

独流入海小水系

霞关镇

小(二)型

98.95

99.7

0.04

19.93

防洪、发电

17

吊壁灯水库

独流入海小水系

赤溪镇

小(二)型

165.22

165.48

0.04

46

发电、供水

水源保护区

18

大坑电站水库

独流入海小水系

钱库镇

小(二)型

218.96

219.3

0.02

13.8

发电

19

大岙心水库

独流入海小水系

大渔镇

小(二)型

56.1

56.58

0.01

10.2

防洪、灌溉

20

小岙水库

独流入海小水系

大渔镇

小(二)型

239.29

239.73

0.02

10.38

灌溉、发电

21

振兴水库

独流入海小水系

炎亭镇

小(二)型

25.59

25.95

0.03

18.85

供水

水源保护区

22

八角潭水库

独流入海小水系

赤溪镇、凤阳畲族乡

小(二)型

149.72

150.43

0.03

47.98

灌溉、发电

23

石塘水库

独流入海小水系

赤溪镇

小(二)型

70.95

71.78

0.02

13.62

灌溉、发电

参考资料:

土壤

苍南县土壤划分为6个土类、15个亚类、31个属类、50个土种。其中,红壤土类分布最广、面积最大;黄壤土类为山地垂直带土壤;水稻土类为主要农业基地;紫色土类零星分布在中低丘和矾山盆地周围;潮土土类及盐土土类分布于洪积平原或边涂。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苍南县辖区总面积1079.3399平方千米,其中陆地总面积1068.7059平方千米,岛屿面积10.6340平方千米,湿地面积40.612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76.5811平方千米,林地面积645.9361平方千米,草地面积7.0301平方千米,种植园用地面积48.1727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35.4338平方千米,商业服务业用地面积1.8693平方千米,住宅用地面积54.189平方千米,工矿用地面积10.4752平方千米,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6.6982平方千米,特殊用地面积6.5238平方千米,其他土地面积17.3844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苍南县已发现矿产13种,以明矾石、石英、叶蜡石、高岭土等非金属矿产为主。查明储量的矿有产4种,分别是明矾石、高岭土、叶蜡石、矿泉水,共有矿床13处查明资源储量的固体矿产4种。已开发利用矿产4种,以建筑用石料为主。

明矾石是苍南县优势矿产,位于矾山镇坪棚岭、大岗山、水尾山、鸡笼山、马鼻山一带,属大型明矾石矿床。

截至2020年底苍南县主要矿产资源量表

矿产名称

矿区数(个)

资源量单位

资源量

控制资源量

推断资源量

明矾石

1

矿石千吨

102482.4

7441.16

76663.23

叶蜡石

2

矿石千吨

363.22

14.5

348.72

参考资料:

2020年苍南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

矿产名称

矿山数(个)

产量

矿业产值(万元〉

矿泉水

2

2

56

建筑用凝灰岩

5

441.96

8812.8

参考资料:

苍南县

水资源

苍南县平均水资源总量14.958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9.109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14.542亿立方米,可利用量8.41亿立方米,开发利用率为21.3%左右,年均地下水资源量2.161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0.144亿立方米,开发利用率为1.2%左右。苍南县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分布不均,80%以上水资源集中在桥墩、藻溪、矾山、马站、赤溪等山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500立方米,属于中度缺水地区,局部山区存在工程性缺水,平原地区存在水质性缺水,沿海山区、海岛存在资源性缺水问题。

森林资源

苍南森林的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浙南、闽中山丘、栲类、细柄蕈树林区,浙东南丘陵、低山、栲类、细柄蕈树林区雁荡丘陵低山植被片,植被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复杂。2022年苍南县林地面积96.08万亩,森林面积87.29万亩,森林蓄积178.8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3.9%。

生物多样性

植物资源

截至2005年,苍南境内目前野生植物有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类植物、菌藻类植物计262科1503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香果树、沉水樟等9种,属省级保护植物有江南油杉、竹柏等27种,属中国大陆分布新纪录的植物有田野水苏、裂叶假还阳参,属浙江省分布新纪录的植物有异叶紫弹树、倒卵叶算盘子等21种。

苍南县

苍南县

野生动物资源

至2005年,苍南县境内野生动物有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虾类、蟹类、鱼类、贝类、昆虫类等九大类。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小灵猫、穿山甲等12种,属省级保护的动物有食蟹獴、鼯鼠等16种。

苍南县有陆生野生动物1320种,隶属51目269科,其中鸟类252种,分隶18目50科132属,如寿带鸟、夜鹰等;兽类47种,分隶8目17科,如豹猫、小麂;爬行类41种,分隶3目11科28属,如滑鼠蛇;两栖类17种,分隶l目6科7属,如凹耳蛙、溪塘石蛙;昆虫类899种,分隶20目166科,如蟋蟀、螳螂。

苍南县

苍南县

苍南县

自然保护区

苍南县有自然保护地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公园2个、省级自然公园2个,分别是玉苍山国家森林自然公园、矾山国家级地质自然公园、石聚堂省级森林自然公园、七星列岛省级海洋自然公园。总面积1.8万余公顷,占苍南县县域面积16.91%。2019年通过专家组评审,推荐苍南县申报莒溪省级自然保护区。

莒溪自然保护区

莒溪位于南雁荡山东麓,是中国“武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山脉重要的南北交汇区和浙江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保护区面积为17.6453平方千米(26468亩),区内调查到维管植物有1487种,脊椎动物223种,其中国家重点野生植物29种,还有毛冠鹿、豹猫、食蟹、白颈长尾雉和桫椤、粗齿桫椤、金毛狗、伯乐树等一大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为浙江省亟待保护的自然生态重点区域。

保护区内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分布有大面积的次生天然常绿阁叶林,是目前浙江省毛冠鹿和珍稀蕨类最集中分布区,具有独特的南北交汇的植物区系,其中有浙江省仅分布于此的燕尾蕨和最大的金毛狗种群,保护与科研价值较高。

苍南县

自然灾害

苍南县的自然灾害以水灾、旱灾为主,水灾的成因主要是台风、暴雨及洪涝。苍南县台风活动频繁,常遭台风风暴潮和暴雨袭击,平均每年2.6次,影响严重的平均每年1.3次,主要发生在7至9月,在此期间发生的台风数占全年台风总数的90%。苍南县多暴雨,平均每年有4至6次暴雨出现,日雨量100毫米以上的暴雨占20%左右,雨日以5、6月梅雨期为最多,雨量以8、9月台风期为最多,同时,这两期也是苍南县洪涝灾害的夏涝和秋涝期。

苍南县

苍南县多旱,平均2年发生一次,其中伏旱和伏秋连旱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最为严重。在2022年,苍南县降雨量严重偏少,连续高温持续2个多月,平均降雨量为249.1毫米(2021年同期降雨量879.4毫米),水库、山塘、河网水位均接近历史最低水位。水库蓄水量严重不足,主要河道水位偏低,多地出现供水不足问题,旱情影响较为严重。

苍南县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6月7日,苍南县下辖16个镇、2个民族乡,共辖54个社区、354个行政村、19个居委会。政府驻地位于苍南县灵溪镇人民大道555号。

行政区划

下辖镇

区划代码

下辖乡

区划代码

灵溪镇

330327100000

凤阳畲族乡

330327216000

宜山镇

330327103000

岱岭畲族乡

330327218000

钱库镇

330327104000

金乡镇

330327107000

藻溪镇

330327112000

桥墩镇

330327113000

矾山镇

330327116000

赤溪镇

330327117000

马站镇

330327118000

望里镇

330327122000

炎亭镇

330327123000

大渔镇

330327124000

莒溪镇

330327125000

南宋镇

330327126000

霞关镇

330327127000

沿浦镇

330327128000

参考资料:

政治

主要领导

机构

职务

姓名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苍南县委员会

书记

张本锋

苍南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林森森

苍南县人民政府

县长

曾仁海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苍南县委员会

主席

叶信迪

表格数据截至2023年8月5日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苍南县户籍总人口95.50万人,男性人口50.08万人,女性人口45.42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4%和47.6%。其中城镇人口48.02万人,乡村人口47.48万人。据2022年全省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苍南县常住人口84.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2%。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49732人,占17.74%;15-59岁人口为533451人,占63.21%;60岁及以上人口为160776人,占19.0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5393人,占13.67%。2018年苍南县总出生率为9.97‰,粗死亡率为5.85‰,人口自然增长率4.12‰。

民族

苍南县是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少数民族人口呈“大分散、小聚居”分布的特点。截至2022年,共有畲、回等37个少数民族,有2个民族乡和47个民族村,2017年报告显示苍南县有少数民族人口3.3万,其中畲族人口约为3.1万。2021年末,苍南县少数民族人口为32726人。

苍南县

语言

苍南的六种方言:闽南话、瓯语、蛮话、金乡话、畲话和蒲城话。

苍南方言有四个声调特点:第一点是平声分阴阳。清声母平声字今读阴平;浊声母平声字今读阳平。 第二点为上声分阴阳。清声母上声字、清声母入声字和部分次浊声母上声字今读阴上;全浊声母上声字和部分次浊声母上声字今读阳上。第三点是去声不分阴阳。部分全浊声母上声字今读去声;清声母去声字和浊声母,去声字今读去声。最后一点是清声母入声字归阴上,浊声母入声字归阳平。

苍南县

宗教信仰

苍南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四个宗教。宗教历史悠久,是温州市宗教工作重点县,苍南县登记在册的宗教活动场所有391处,其中佛教135处、道教115处、基督教116处、天主教25处。苍南县纳入管理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1090处,暂缓登记218处,不予登记14处。

  • 佛教

隋唐时期佛教就已经流行在苍南境内,民国《平阳县志》记称:“邑中寺宇始自隋唐间,其时佛法已盛行。”唐代时建有泗洲禅院、镇西院、腾云院、等寿禅院四座寺院,后两座已废,前两座延续至今。宋代寺院共有八座,只有法云寺、白岩寺二座延续至今。

苍南境内佛教主要活动场所

宗教

派别

场所名称

地址

负责人姓名

佛教

汉语系

矾山镇茶辽村弘愿寺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南宋茶辽村

释世忠

佛教

汉语系

矾山镇古楼山村古山寺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南宋古楼山村

李少芬

佛教

汉语系

矾山镇观音寺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朝阳路

释了相

佛教

汉语系

矾山镇南堡顶村清云寺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南堡顶村

释门琴(释界量)

佛教

汉语系

矾山镇南下巷圆通寺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南下巷

释戒全

参考资料:

  • 道教

在唐宋时期道教传入苍南地区。乾隆《温州府志》中有关于道教传入苍南桥墩最早的记载:“马湘,万历志(载)号自然,杭之盐官人,隐于商,至安固卜居西岘山下,每有紫霞覆其居。一日,与其徒王延叟炼丹于松山西壑,时有双鹤翔舞,遂跨鹤上升,今丹竃(灶)井臼存焉。”

苍南境内道教主要活动场所

宗教

派别

场所名称

地址

负责人姓名

道教

全真

赤溪镇三官道观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苍南县赤溪镇中墩海滨村

章诚悻

道教

全真

赤溪镇泗安村云钟道观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赤溪镇泗安村

陈苏弟

道教

全真

赤溪镇岩水道观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赤溪镇龙沙玉溪村

许信利

道教

全真

矾山镇修真道观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南宋古楼山村

沈诚忠

道教

全真

矾山镇圆月道观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木鱼山

吴宗泰(陈宗瑾)

参考资料:

  • 基督教

基督教在苍南县的历史需追溯到分县之前的平阳县时期,过去在平阳被称之为耶稣教。1870年内地教派曹雅真牧师从温州到平阳县,‚在昆阳西门外忠靖庙设立布道点‚发展教徒‚创建教堂‚建立教会,而基督教传入苍南县始自光绪6年(1880年)‚这个教会为中华基督内地会。后来‚耶稣教自立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基督徒聚会处等‚陆续在今苍南境内修建教堂。

  • 天主教

苍南县部分地区属于平阳本堂区,位于昆阳镇西坑街。光绪十五年(1889年),天主教从温州传入。宣统三年(1911年),平阳本堂区成为温州第二个本堂区。1930年,瑞安和钱库划出另成立两本堂区。20世纪初,天主教从平阳传入苍南县灵溪镇横渎浦。1921年开始,先后在横渎浦、沪山建立2个堂点。1958~1976年,天主教活动全面停止,天主教堂改作他用,众教徒分散到农村家庭聚会。1999年,成立苍南县天主教爱国会灵溪联络组。

经济

综述

苍南县有印刷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纸制品业、纺织业、仪器仪表业的五大支柱产业,还盛产四季柚、马蹄笋、五凤香茗等特色农产品,被评为2023年中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2023年,苍南在全省山区26县中排名第6,有10项经济指标增速指标位列温州市前三,分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第一产业增加值、限上批发业销售额等。

截至2022年,苍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7.56亿元,同比增长4.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1.16亿元、162.93亿元、233.47亿元,分别增长5.5%、6.9%、3.8%。三次产业结构为7.3:38.1:5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0509元,同比增长4.7%。

苍南县

苍南县

第一产业

苍南县盛产四季柚、马蹄笋、五凤香茗等特色农产品,并通过网络媒体,举办“共富苍南”首届新媒体直播电商节,向大众展示了苍南特色产业资源,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初步实现电商服务基层全覆盖。截至2023年上半年,苍南县网络零售额达126.87亿元,位列浙江省山区26县第一。

紫菜生产作为苍南县效益农业的主导产业,苍南县先后在沿浦建成1500亩市级紫菜现代养殖园区,1.2万亩省级现代化优质高效紫菜养殖示范园区,拥有养殖专用码头6座,加工厂10座,紫菜育苗5.2万亩;引导养民成立紫菜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养殖开发基地5个,大大拉动紫菜养殖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截至2022年,苍南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64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7.77亿元,林业产值1.28亿元,畜牧业产值4.98亿元,渔业产值23.7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3亿元。粮食播种面积21.53万亩,总产量达8.53万吨。

第二产业

苍南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拥有中国印刷城、中国矿山井巷业之乡、中国塑编之都等3张国字号工业金名片,有印刷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纸制品业、纺织业、仪器仪表业的五大支柱产业。苍南县印刷业总产值65亿元(未包括塑料包装60亿元)占全国包装装潢印刷业总量的15%。龙港印刷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特色产业,拥有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印刷设备和技术,形成了印前、印中、印后及庞大销售网络相配套的高效协作、高度统一的社会化大生产体系。苍南县龙港镇共有1000来家不同规模的印刷企业,2001年,印刷业完成产值35亿元。

苍南县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71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4.7%;私营企业增长3.5%;外商投资企业增长3.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8.6%。全年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支出7.84亿元,研发经费支出占规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为3.78%,占比居全市第2位。

苍南县

第三产业

2023年苍南县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旅游资源单体总数487个,其中5级资源单体4个(168生态海岸带、矾矿遗址、玉苍山、渔寮大沙滩)、4级资源单体19个,3级资源单体63个。有历史文化名城—蒲城,城内拥有一座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抗倭名城——蒲壮所城,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温州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苍南县构建以县城新区中心湖为核心的休闲旅游区,重点打造银泰商圈夜娱、人工湖商圈夜游、仁英路步行街夜购、塘河公园夜健等特色夜间经济项目,并举办以藻溪老街、霞关风情街、矾山福德湾老街为代表的特色街区活动,打造“浙江南大门之夜”的特色品牌。

苍南县2022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491.8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4.12亿元。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491.8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64.10亿元;接待海外游客0.03万人次,旅游创汇26.35万美元。财政总收入47.10亿元,下降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27亿元,同口径增长3.7%。苍南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32亿元,比上年增长4.6%。

苍南县

经济开发区

浙江苍南经济开发区

浙江苍南经济开发区位于苍南县灵溪镇银杏路567号,分3个区块,总面积达20.07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14.81平方千米。

  • 灵溪区块

灵溪区块规划面积9.82平方千米,四至范围:东至台北路、和平大道,南至玉苍路、惠达路、江滨路、海潮路,西至锦绣路、规划二路、苍南大道,北至环城北路、站南路。作为“华东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先行区”,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县域特色贸易产业集群;成为以核级仪器仪表为引领的产业高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中国塑编行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地;主攻招引食品药品生产制造项目,设立大健康智造科研中心,打造特色大健康产业集群。

  • 金钱宜区块

金钱宜区块规划面积2.75平方千米,四至范围:东至宜山梁宅村、钱库文鑫河、金乡老龙金公路,南至金乡东昇路,西至宜山龙金运河、钱库龙金大道、金乡阳美村,北至龙港市薛家桥村。打造“华东时尚轻工产业集聚区”。研发针织纺织百亿产业链。重点发展纸制文创产品,打造风格独特的苍南纸制品文化。印刷包装主攻招引高端油墨、精密制版、特种刀片等,打造印刷领域专精特新优势产业链。

  • 马站区块

马站区块规划面积2.24平方千米,四至范围:东至232省道,南至工业环路,西至通港南路,北至沿浦河。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发展示范基地"。依托苍南三澳核电、海上风电资源,通过打造核电产业、核关联制造业和核关联科研、运维产业等三产业板块,形成清洁能源产业的上下游研发制造集群。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苍南县共有小学50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0%。共有初中35所,初中毕业升学率为 99.2%。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普通高中10所。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 0.62万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0.13万人。苍南县有136所幼儿园,在园幼儿2.77万人。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显示,苍南县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80853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6929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94763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38865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末,苍南县共有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3家,省级企业研究院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4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70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9家,累计拥有114家,新培育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9家,累计拥有565家。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116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1149件,外观设计授权量521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苍南县共有文化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图书馆1个,城市书房5个,百姓书屋7个,文化驿站21个,乡镇文化分馆18个,乡镇图书分馆18个,国有博物馆1个,依法登记在册民办博物馆4个,电影放映单位5家。苍南县院线电影放映4.77万场次,观众33.95万人次。公共图书馆藏书82万册。共有5个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315场次。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4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5个。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苍南县共有大型公共体育场馆2个,场地设施总面积达259.92万平方米。新建百姓健身房7个、多功能运动场4个、标准篮球场2个、体育公园(体育设施进公园)1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1个、登山(健身)步道15千米、健身路径30个。体育彩票销售额达1.6亿。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苍南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02家,其中医院14家,卫生院32家,社区服务站25家,村卫生室249家,诊所123家,医务室6家,门诊部49家。各类医院床位数4036张,平均每万人有病床47.7张。卫生技术人员640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660人,注册护士2859人,分别增长9.4%和9.7%。医疗机构年诊疗610.5万人次。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苍南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2.93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70.3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7.67、17.09和10.14万人。在册低保对象1.82万人(不含五保),低保资金(含各类补贴)支出16830.50万元;新增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0家,新增各类机构养老床位数350张。

环保事业

苍南县2022年完成绿化造林15936亩,人工造林15936亩,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Ⅰ级标准的有230天,达到Ⅱ级标准的有128天,城市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平均为2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4%。地表水市控及市控以上站位6个,水质在Ⅰ至Ⅲ类的站位5个,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县城区域内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54.6分贝;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63.3分贝。

交通

综述

苍南城区距温州市区81千米,距离省会杭州432千米,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处于大陆黄金海岸线的中段,通信便捷,基础设施完善,104国道、沈海高速、甬莞高速和温福铁路横贯境内,霞关、炎亭等港口连接内外。78省道、龙金大道、灵龙大道、环海公路等四通八达。

公路

2003年,苍南县首条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瑞安至苍南分水关段完工通车,苍南正式步入高速时代;2009年,首条公路隧道78省道鹤顶山隧道完工通车;除此之外,龙金大道、环海公路等项目相继通车,县域路网结构不断完善。2021年,瑞苍高速苍南段、104国道改线、228国道等对外交通项目取得大突破,浙闽省界交通枢纽不断延伸拓宽。

2022年末公路总里程1578.7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3.40千米,一级公路52.59千米,二级公路69.94千米,三级公路211.73千米。苍南县公路密度146.49千米/百平方千米,绿化率达43.56%。苍南的168黄金海岸线(环海公路)入围2022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

铁路

温福铁路横穿苍南境内,苍南段于2010年2月开工,2013年2月竣工。温福铁路苍南段全长23.79千米,始于浙江省界苍南县桥墩镇树枫村,止于灵溪镇余桥社区,途经龙港、灵溪、凤池、浦亭、桥墩五个乡镇,线路实行双轨电气化,设计时速为200千米,全线共有大中桥7座,隧道5座,设县城客货站1座和县级高铁站即苍南站1座。

苍南站是中国始发车次最多、站房面积最大的县级高铁站,辐射浙南闽东300万人口。苍南站是上海铁路局管内最南端的一个客运火车站,它的地理位置特殊,辐射腹地广阔,西南毗邻福建省宁德市,东与东南濒临东海,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历来有“两浙咽喉,八闽唇齿”之称,辐射周围约320万人口。截至2016年,苍南动车站日均客流量为1.1万多人次,节假日高峰期日均客流量达2.3万多人次,每天有41趟动车停靠,其中始发动车6趟,是温州地区除温州南站之外停靠动车组最多的客运站,也是上海铁路局管辖内客流量最大的县级站。

苍南县

航运

苍南沿海港口和深水海岸线资源丰富,有霞关一级渔港及大渔、石砰、炎亭二级渔港等近10个标准渔港。境内共有港口码头9座,内河航道4条,大部分境域属鳌江水系,通江达海。截至2020年底,苍南港区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40万吨。

港口和深水岸线资源丰富,航道、锚地及避风条件良好,沿岸天然形成众多的港湾港和海岛港。有龙江综合型港,霞关、巴曹、大渔、炎亭、石砰、中墩等以渔为主的海岸港资源和南关岛、北关岛、官山岛、琵琶山岛等海岛港资源。

苍南港区由龙江作业区、舥艚作业区和霞关作业区等3个作业区组成。航道总里程205.6千米,其中五级航道8.7千米(岱口大桥-龙港大桥),七级航道22.4千米(观美-朱家站)。龙江作业区鳌江航道规划标准为五~七级;苍南内河规划标准为七级;平鳌内河规划标准为七级,并于近期内实现与鳌江航道沟通。上述内河航道网2010年规划期内将整治航道等级至七级,可通行50吨级内河船舶。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客运班车通村率100.0%,年末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405辆,年载客量914.4万人次。苍南县机动车保有量合计29.2万辆,其中载客汽车24.04万辆,载货汽车2.04万辆。

截至2020年,苍南县汽车客货站发展至5家,其中苍南客运站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级、省级文明汽车客运站。至2020年底,货运企业发展至597家,截至2023年,有客运班线27条,带动了当地市场经济跨越发展。

人文

综述

苍南县坐拥独特的山海风貌与移民历史,瓯越文化和闽南文化之间交融碰撞,孕育了多元开放的特色文化,形成了三个“600年”的文化积淀,铸造了“苍海纳百川、敢为天下先”的苍南精神。1986年、1989年,考古工作者在苍南调查发现仙堂山遗址、北希山遗址、马站圆山仔遗址等11处古文化遗址。2023年,苍南县的雄奇拳五基法和肉燕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苍南还有着举办庙会的习俗,庆祝当地庙宇中神的生日,一般每年一次或两次,多者四次。苍南县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山野与海味结合的饮食习惯,如炎亭鱼饼、埔坪卤鹅、矾山肉燕。2016年,苍南入选“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9年,入选首批“浙江省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有文博单位88处,其中国家级5处,如蒲壮所城;省级9处,如张琴墓、金山古井。

苍南县市级及以上重点文博单位

名称

位置

等级

类型

批次

蒲壮所城

马站镇蒲门社区

国家级

古建筑

第四批

桐桥石棚墓群

钱库镇桐桥村

国家级

古墓葬

第五批

赤溪五洞桥

赤溪镇五洞桥村

国家级

古建筑

第六批

护法寺桥和塔

望里镇护法寺村

国家级

古建筑

第七批

矾山矾矿遗址

矾山镇福德湾居

国家级

其他

第八批

张琴墓

马站镇蒲云社区

省级

古墓葬

第四批

金山古井

马站镇金山村

省级

其他

第六批

*仅列部分代表性项目参考来源:

  • 蒲壮所城

蒲壮所城位于浙江省苍南县,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筑城抗击倭寇,设置蒲门千户所和壮士千户所,后合为蒲壮所。城周围2500余米,高约5米,东、南、西三面各有一门。墙用三合土夯筑,内外包砌块石,城外环绕护城河,保留了原建筑格局及一批历史、人文建筑。壮士所城、白湾堡和巡检司遗址归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壮所城。

苍南县

  • 矾山镇

矾山镇明矾采炼历史已有600多年,工矿遗址至今保留完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矾都”。是浙南地区最悠久的矿区集镇,盛产明矾,蕴藏量占中国80%以上,素有“祖国矾都”之美称。元朝约有百户人家,以挖山采矿为生,定名为“臭头山”,至清末,明矾业大幅发展,遂改名为“矾山”。

苍南县

  • 碗窑古村落

碗窑古村落是第一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浙南古民窑。碗窑古村落位于桥墩镇,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400多年,是清代浙南地区烧制民用青花瓷的主要基地,至今仍完整保留着300余间清初样式的古建筑,被誉为“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

苍南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苍南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4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5个。

苍南县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名称

级别

公布时间/批次

申报地区

木偶戏(单档布袋戏)

国家级

2008年(第二批)

浙江省苍南县

道教音乐(苍南正一派科仪音乐)

国家级

2014年(第四批)

浙江省苍南县

巩塑

省级

2007年(第二批)

浙江省苍南县

点色剪纸

省级

2010年(第三批)

浙江省苍南县

米塑

省级

2013年(第四批)

浙江省苍南县

*仅列部分代表性项目参考来源:

  • 矾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矾窑结晶工刘肇宝发明巩塑,利用明矾液结晶的原理,以彩色纱线裹扎铜丝造型,放明矾结晶池自然凝固,制作矾塔,故明矾工艺品原统称“矾塔”。题材有传统的花鸟走兽、亭台楼阁、戏剧人物及现代的飞机、汽车等,具有地域特色和观赏价值。2007年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点色剪纸

苍南点色剪纸融合了剪纸、国画、水彩画、民间绘画等表现技法,它发祥于民间的民俗活动,起始于丧葬祭奠、佛事、太平纸龙、门神画等纸扎装饰,早期作品的内容主要以人物、神佛、瑞兽、山水、花鸟等吉祥图案,来表达人们祈求平安吉祥的心理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2010年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米塑

米塑是一门综合的民间传统艺术,融合了雕塑、戏剧、纸扎、剪纸、书法、绘画等艺术,要通晓民俗民风、传统故事、吉祥纹饰。米塑作品主要靠手工将米糕团和以颜料揉捏而成,但细微之处,如人物五官、花卉等等,则用骨制或竹木、铝制的形状不一的小刀具雕镂、装点。塑后,涂上麻油(无色透明),使其更显得流光溢彩。2013年,“苍南米塑”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苍南县

  • 雄奇拳五基法

雄奇拳五基法传承完整,套路多样,有单人、双人、器械等套路。其中单人为基础,以“出如龙、归似虎、抓如鹰、缠如鳗、缩如鹤”等五种技法为主,每种技法又演化出25种变化。器械除了古战场用的兵器外,还有锄头、扁担等农具。它以沙场搏杀为根本,以道家哲理为支架,以区域地理创拳路,以四季气候修内功,以汝质近性授技艺,故名五基法。被选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饮食

苍南县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山野与海味结合的饮食习惯,如炎亭鱼饼、埔坪卤鹅、矾山肉燕等等美食。

  • 水库鱼头

鱼选用体重7-8斤的黑鱼,鱼头洗净,从下巴处切开再挖去鱼鳃。热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鱼头,中火煎至两面金黄,倒入仙堂白酒煸炒,加水。再放入姜块、大蒜、火腿、虾干等,大火烧开,持续大火炖煮20多分钟,下入调料调味,即可出锅装盘,鱼肉细滑爽口,鱼汤醇厚鲜美。

苍南县

  • 梭子蟹炒年糕

炎亭梭子蟹为苍南著名水产,产量大、质量好,一般个重250~300克,大的有500多克,且体肥肉满。以梭子蟹、年糕、细香葱等作为食材,以黄酒、酱油、水、白糖作为调料制作而成的美食、口味咸甜。

苍南县

  • 观美鸭血

观美鸭血有苍南第一鸭血之称,鸭血老店在苍南的知名度非常高,与华阳牛肉、埔坪烧鹅、矾山肉燕、马站煎包齐名。鸭血美味至极、入口即化。

苍南县

习俗

特色节庆

  • 三月三

每年的“三月三”,畲乡各族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各种祭祀活动、民俗表演、山歌对唱等此起彼伏。共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彩旗飞扬,欢腾三天三夜。    

婚俗

  • 哭嫁

新人成亲时,新娘要通过哭诉的方式抒发心中对父母的不舍,亲友则以“千斤饭”表达对新人的祝福,沿途新郎还需向大家发放喜糖。

日常习俗

  • 拜契爸

苍南县山区有老人带孩子拜大树为“干爹”(闽南语俗称“拜契爸”)的习俗。等孩子长到16周岁,再备牲礼、金纸、香烛,请道士前来祭请,过了16周岁,便不再每月给树神烧香。仪式为:小孩亲人要先在大树下烧香通嗣,介绍本人和孩子的信息,请大树神保佑,如孩子日后聪明、乖巧,长大后一定备牲礼供奉大树神。

丧俗

  • 金乡清明祭

苍南县金乡清明祭暨城隍庙会活动,是一项大型的岁时节日和城隍出巡民俗活动,更是祭奠明代抗击倭寇而牺牲的官兵仪式活动。清明节及后两天,民众到城隍庙都为自已的祖先(抗倭将士)和已故亲人做超阴保阳佛事,请城隍爷下殿、出巡,游街串巷等环节。2013年,“金乡清明祭”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产

苍南县盛产大米 、甘桔、瓜菜、番薯、蘑茹、烟草、茶叶、荔枝、柚子等作物,沿海地区还出产梭子蟹、青蟹、 石斑鱼、对虾、鲥鱼等众多海产品。传统名优特产有马站四季柚、炎亭梭子蟹、桥墩“珍眉”精制茶叶。

  • 梭子蟹

梭子蟹肉多,膏肥,味美。每百克蟹肉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以蒸食为主,还可盐渍加工“枪蟹”、蟹酱,蟹卵经漂洗晒干即成为“蟹籽”,均是海味品中之上品。

苍南县

  • 四季柚

四季柚以四季开花结果而得名,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四季柚挂果时间长达半年以上,能充分吸收积累大气、土壤中的养分,故营养价值很高。

苍南县

  • 紫菜

紫菜为中国主要经济藻类,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对人体具有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且有补肾、利尿、清凉、宁神,治夜盲、发育障碍等功效。

苍南县

地方象征

  • 县花

苍南县县花是杜鹃花。玉苍山杜鹃花品种有:麂角杜鹃、锦绣杜鹃、刺毛杜鹃、白杜鹃、马银花、满山红、映山红等十几个品种,近年引进了粉红泡泡、紫气东升、羊踯躅、白凤、贵人、宝玉、珊瑚、紫秀杜鹃等十几个名贵品种,目前已经建成150亩,计划用10年时间建成1000亩规模杜鹃花园。苍南的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矾山镇笔架山景区入选春季最美赏花胜地,主要观赏植物杜鹃。相传杜鹃鸟咯血哀鸣,染红遍山的花朵,杜鹃花因而得名,被赞誉为“花中西施”。

苍南县

  • 县树

苍南县县树是樟树。矾山镇甘茶村杨家井自然村有四株高大而粗壮的樟树,树龄都在140多年,人称“四兄弟樟”,其树高30米,胸围3.2米,被村民视为风水宝树,长期受到保护。

苍南县

风景名胜

综述

苍南旅游资源丰富,资源单体总数487个,其中5级资源单体4个(168生态海岸带、矾矿遗址、玉苍山、渔寮大沙滩)、4级资源单体19个,3级资源单体63个。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 、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级 AAA 景区5个,还拥有玉苍山、鹤顶山、笔架山、莒溪大峡谷等山岳自然景观。

主要景区名单

名称

级别

苍南碗窑景区

AAAA

苍南玉苍山森林旅游区

AAAA

苍南渔寮景区

AAAA

苍南福德湾景区

AAA

苍南五凤茶园景区

AAA

苍南炎亭景区

AAA

*表格更新至2021年末,参考来源:

主要景点

玉龙湖碗窑景区 

碗窑景区,位于苍南县桥墩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面积16.8平方千米,由碗窑乡土建筑群、碗窑博物馆、手工制瓷作坊、玉龙湖、三折瀑、碗窑古道等景点组成。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浙江省最美丽的乡村”“中国民族民间建筑魅力名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碗窑古村落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是古民居的活化石。

苍南县

石聚堂景区

石聚堂景区位于苍南县浦亭社区的白石坑山与鱼池山之间,西接玉苍山,北接南雁荡山,东连岩下寺,景区面积 17.56 平方千米,以奇岩、幽洞、碧湖、宗教文化见胜,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景观分为“石聚天成”“玉泉洞天”“太宝观日”三大区块,由单人巷、一线天、金龟驮子、九节龙、济公帽、蛤蟆岩、合掌岩等诸多景点组成,还有紫云道观、玉清道观、玉泉禅寺、观音阁等人文景观。有国家级和省级规定的保护动物如水獭、九头鹰、四声杜鹃和重点保护植物竹柏等20余种。

苍南县

对外交流

2015年7月15日,台湾文化艺术界联合会理事主席、海峡两岸和谐文化交流协进会会长陆炳文先生来苍南,开展为期两天的祭拜妈祖和与苍南妈祖信众交流活动,以妈祖的和平女神精神理念推动两岸发展。

2018年瑞安市知联会会长郑洁一行来苍南县知联会考察调研,围绕如何发挥知联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话题开展座谈交流。

2020年11月12日文成县委书记刘中华带领文成县党政代表团来到苍南,观山海美景,访美丽乡村,交流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方面工作经验。

重要人物

姓名

简介

姜立夫(1890—1978)

平阳(今苍南县)人,原名蒋佐,字立夫,以字行。现代著名数学家

苏渊雷(1908—1995)

平阳县江南区龙口村(今属苍南县)人,原名中常,字仲翔,是文史学者、诗人

林湜(1132—1202)

松山(今苍南桥墩镇)人,字正甫,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庚辰科进士,湖北转运副使,直龙图阁至仕

朱维之(1905—1999)

苍南人,著名学者、翻译家

参考资料:

重要荣誉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获奖时间

参考资料

苍南县获评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22年

苍南县获得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6年

苍南县入选中国县域经济100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7年

苍南县在“中国创新百强县”中位列第54位

科技日报中国科技网、全国科技振兴城市经济研究会

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