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
1903年,在直隶(当时的河北省)总督袁世凯保荐下北洋工艺学堂成立,位置就在天津,这就是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同时,学堂开始分科:以英文教授的机器科、化学科,以日文教授的化学制造速成科、图绘科及预备科。1904年根据清廷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学堂被命名为“直隶高等工业学堂”,突破了传统的教育体制和模式,无论在学科的设置,还是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都表现出一种“鼓民力,开民智”的新思维。


1905年8月,北洋劝业铁工厂所属图算学堂撤销,其20名学生选送高等工业学堂,编为机器速成科。学堂于1908年将校址迁至河北黄纬路附近。
1909年9月,监督孙多森辞职,副监督邢端升任监督。1911年9月,根据教育部颁令“直隶高等工业学堂”改称直隶高等工业学校,学堂监督改称校长。 原设立机器正科改称机械正科。
民国时期
1912年,教育部颁令直隶高等工业学堂改称直隶高等工业学校。1913年更名,改为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14年8月,直隶省府因财政困难,令机械科停招新生。撤销中学实科,在校学生并入南开中学续读。直隶染织学校撤销,并入工业专门学校,改为染科和织科。将学生大膳厅改作化学制革厂,并新建天平室和药料室。1915年8月,遵教育部章程,染科和织科改为“甲种职业”(相当今之中等专业)附属于学校,并自本学年始招收“甲种预科”,学制两年,毕业后可升甲种正科。
1919年,学校学生参加五四运动1928年再次更名,改为河北省工业专门学校。同年,将校内甲种染、织两科改建为“河北省立第一职业学校”,次年,复还给原校,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奉令升格学院,定名河北省立工业学院。
1928年,9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本校随之改称为“河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11月,河北省府令将本校甲种染、织两科改建为“河北省立第一职业学校”,独立办学。
1929年5月,河北省府令将本校改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魏元光任院长。同时,将“河北省立第一职业学校”定为工业学院附属学校。学院部设化学制造、机电工程、市政水利工程等三个学系,学制四年。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学院遭日本飞机轰炸,部分校舍被毁,学校被迫停办。1945年11 月,河北省省府令派机电系主任马沣教授等为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校产接收员,接收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占领者侵吞的校产。1946年,学院恢复办学,改名为河北省立工学院。
新中国成立初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天津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管会代表接管河北省立工学院。学院正常开学授课,秩序井然。次年,学院改名为“河北工学院”。1950年9 月 8 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高一字第735 号]文批复:河北省更名“河北工学院” ;原附属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改名为“河北工学院附属工学学校”。
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迁址南开七里台。但两个学校的原址仍然保留在天津丁字沽附近。1958年7月,根据河北省委批示,恢复重建河北工学院。8月初,原一机部所属机器制造学校隶属于河北省机务总署。经中共河北省委批准,学校被合并为河北工学院。
1960年2月,河北省委、省人委决定:河北工学院改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
1961年4月,河北省委决定,河北科技学院停办,在校职工和全部学生暑假后转入河北工学院。7 月中旬,河北科技学院在校教职工及417名学生转入河北工学院工作和分别编入相应专业、班级学习。河北科技学院校舍移交学院使用,学院河北区元纬路校舍拨给河北省科学院分院。9 月底,学院本科已发展为四系十三个专业。机械系:设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精密机械仪器、化工机械及设备、铸造工艺及设备四专业;农机系:设内燃机、农业机械二专业;化工系:设无机物学,高分子工学、硅酸盐工学、燃料化学、有机染料及中间体五个专业;电力系:设电机电器、工企电气化自动化二专业。学制改为五年。
1962年7月16日,河北省高教厅公布河北省委省人委报经中央和华北局批准的“河北省大专院校和中等学校进一步调整精简的修订方案”决定:河北工学院与天津工学院(天津机电学院、天津工程学院、天津化工学院)合并,改称天津工学院(见河北工学院等四院合并注释);同时决定,撤销河北工学院中技部,部分师生和设备调入保定工业学校,当年12月9日,中技部撤销工作结束。8月26日,河北省高教厅通知,河北工学院不再迁往邯郸,已施工所建的校舍由邯郸市统一安排。1971 年11月29日,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天津工学院改名为河北工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时期
1978年3 月,河北省文办主任崔哲,副主任闫欣和驻院整党整风工作组以及院主要领导干部召开会议,研究河北工学院搬迁问题,崔哲在会上讲了工学院搬迁问题,并宣布省建立的工学院搬迁领导小组班子人员名单。8月30日,启用“河北工学院”新印章,原“河北工学院革命委员会”印章作废。
1979年6月,河北省委研究决定:河北工学院继续在天津办学,邯郸部分调整撤销。1980年,河北省高教局通知学院,邯郸部分基建列为停建项目。河北省人民政府与煤炭工业部于 1980 年3月13日签定“关于河北工学院邯郸校址转交给河北煤矿学院的协议书。1982年年初,河北省高教局批复,同意撤销院化工厂和电子厂。经国务院批准,学院被列为首批可授予学士学位高等学校之一。
1983年,经河北省批准,教育部审定,同意河北工学院举办函授部(专科)。1984年,正式建立“河北工学院材料研究中心”。
河北工学院改称河北工业大学,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核准,于1995年正式生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写了新校名。同时,跻身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序列。2014年,学校成为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5年,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共同成立“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止2022年12月,河北工业大学设有 21 个教学机构,63 个本科招生专业。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电气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办)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系、材料物理方向、功能材料方向、材料化学方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机械工程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程力学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
化化工学院 | 制药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海洋技术、安全工程 |
土木与交通学院 | 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智能建造 |
外国语学院 | 日语、英语、法语 |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 | 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经济管理学院 | 工业工程、会计学、工程管理、经济学、工商管理、金融学 |
人文与法律学院 | 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汉语国际教育、法学 |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中德合作办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环保设备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 | 生物医药工程、医工融合、智能医学工程 |
理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应用物理学 |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 建筑学、环境设计、城乡规划学、工业设计、艺术与科技专业 |
国际教育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河北工业大学亚利桑那工业学院 | 应用物理学、材料物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继续教育学院 | 法学、制药工程、会计学、安全工程等 |
师资情况
截止2022年12月,河北工业大学共有教职工2851人,包括1835名专职教师,738名外聘教师。1113名专职教师拥有高级职称;共有1117名专业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下;1715名专任老师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学校现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近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9人,省级高层次人才130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32人,省级教学名师23人。
其中体包含: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杨磊、王慧远等 |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卿龙邦、王雨雷等 |
新世纪优秀人才 | 刘彩池、李奎、沈伯雄、李焕荣、刘兵、刘宾元、刘国栋、孙玉宝、张宗华等 |
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 刘教民、杨庆新、汪友华、李奎、王景芹 |
学科建设
截止2022年12月,河北工业大学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4个,河北省重点学科20个;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3个,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4个;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顶尖学科培育计划和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4个学科榜上有名,7个学科进入B级。拥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5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 电气工程 |
国家重点学科 | 材料物理与化学、电机与电器 |
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
河北省级重点学科 | 机械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电机与电器、生物物理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化学工艺、车辆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结构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化工过程机械、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区域经济学 |
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
天津市顶尖学科培育计划和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 | 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区域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津冀城市智慧基础设施、绿色节能安全集成的化工技术、京津冀大数据和管理决策 |
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医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
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 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
教学情况
截止2022年12月,河北工业大学已有58个国家和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被批准,其中国家级37个,省级21个。5个专业入选“卓越工程人才”计划2.0;1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部级一流课程62门,上线国际平台在线开放课程5门。3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8 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
具体如下: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 科学应用物理学、海洋技术、工业工程、金融学、英语、软件工程、环境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土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商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程管理、金属材料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建筑学、信息与计算、测控技术与仪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环境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物联网工程、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 |
国家级一流课程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工程图学I、电路理论基础I、信号与线性系统、电器可靠性试验、评价及失效分析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过程及其力学仿真、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
“卓越工程人才”计划 2.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建筑学 |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 城乡规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智能制造工程、环保设备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智能建造、经济学、会计学、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汉语国际教育、日语、法语、工业设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学校交流
截止2022年12月,国际交流方面,河北工业大学与新西兰、美国、德国名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还与美国、奥地利、新加坡等国的科研机构联手共建高水平的科研机构,搭建国际科研平台。
校企合作方面:河北工业大学先后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华为、峰峰集团、河钢集团等上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与泰华集团共建河北工业大学泰华智能装备研究院。
区域合作方面:河北工业大学分别与沙河市、石家庄高新区、廊坊市安次区共建河北工业大学冀南工业技术研究院(沙河市新材料与装备技术研究院)、河北工业大学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廊坊市河工大智能装备研究院。与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携手成立“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
学术研究
馆藏资源
图书馆
截止2022年12月,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 252.00 万册,中、外文现刊416余种;拥有电子期刊19.65万册,学位论文534.34万册,音视频111167.3 小时,中外文数据库37个,并已成为CALIS、CADAL、CASHL成员馆。

学术出版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于1917年创刊的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双月刊。ISSN 1007-2373是国际标准的连续出版编号;CN13-1208/T是全国统一连续出版物的编号。主要刊登有关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重大研究结果。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计算机工程,能源工程等。《河北工业大学学报》被评为“中国高等院校优秀科技期刊”,“河北省高等院校优秀学术期刊”,“中国科学技术核心期刊”。被英国《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德国《数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维普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收录。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是2009年创办的以季刊形式出版的人文社科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4-7356,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96/G4。主要内容包括:京津冀区域发展研究,历史和文化,政治理论和哲学等。《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中国高校优秀社会科学期刊、河北省高校优秀期刊、河北省高校特色学报,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收录。
科研平台
截止2022年12月,河北工业大学有54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其中囊括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与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共同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
国家级科研平台 | 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化工节能过程集成与资源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科研机构 | 生态环境与信息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电工产品可靠性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海水资源高效利用化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智能康复装管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河北省微纳气化硼材料重点实验室 |
河北省先进激光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 |
河北省健康人居环境重点实验室 |
河北省机器人感知与人机融合重点实验室 |
河北省交通基础设施管能建造与管养重点实验室 |
河北省电磁场与电器可靠性重点实验室 |
河北省功能高分子重点实验室 |
河北省大数据计算重点实验室 |
河北省生物电磁与神经工程重点实验室 |
河北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
河北省热科学与能源清洁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
河北省绿色化工与高效节能重点实验室 |
河北省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 |
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 | 河北省微电子专用村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 |
河北省数据驱动工业智能工程研究中心 |
河北省化工节能工程集成与资源利用工程实验室 |
河北省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工程实验室 |
河北省建筑3D打印工程研究中心 |
省级国际合作基地 | 河北省建筑智能建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河北省现代电工装备可性与智能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河北省机电与新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省技术创新(工程)中心 | 河北省机电一休化技术创新中心 |
河北省制造业创新方法技术创新中心 |
河北省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北省动力系统污染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北省控制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
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 | 河北省绿色化学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 |
省工业设计与创新基地 | 河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创新与应用研究中心 |
学术成果
截止2022年12月,河北工业大学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2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36项,主持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21项,国际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110项,或授权专利2748个。首颗“元光号”搭乘长征八号成功飞天并在轨运行。高性能机器人触觉传感智能系统入选2020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一等奖28项。
类别 | 获奖名称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大通量高效立体传质塔板技术及其在化工节能降耗中的应用 |
高效低风速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发和大规模工程应用 |
校园文化
校训

勤慎公忠
勤是指勤以治学;慎则是慎以立身;公是要求公以对人; 忠则是忠以处事。
校徽

校徽造型为圆形印章形,颜色为工业蓝,图案包括读书、做工两个人物造型及桌台、铁砧、书籍和“1903”字样等元素。
校旗
校旗分蓝色底与白色底两种,蓝色旗为主旗,白色旗为副旗,图案包括校名、校徽等元素。
校歌
《河北工业大学校歌》
词:朱胜民
曲:邓保信
暗夜沉沉,北洋茫茫,实业教育挽危亡。
崇科学,笃工艺,津门首创工学堂。
尚发明,裨民生,民族工业图自强。
燕赵莽莽,华夏泱泱,弦歌不辍续华章。
勤治学,慎立身,为国储才树栋梁。
公对人,忠处事,天下兴亡我担当。
铁锤铛铛,书声琅琅,勤慎公忠铸理想。
桃花灼灼,北运汤汤,工学并举薪火长。
参考资料:

校园吉祥物

吉祥物名为“小工”“小学”,体现了学校“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设计灵感来自学校的钟楼;头顶形象是以河北工业大学的钟楼为主体;脸部和耳朵是钟楼的三个门洞;脖子上挂的小钟就是钟楼的钟;其脸部表情以曲面数码显示屏的形式表现;以像素点的形式展示各种像素表情、展现吉祥物的活力与科技感。
行政管理
截止2022年12月,河北工业大学校领导班子,具体如下:
党委书记 | 韩旭 |
党委副书记 | 张建畅,贺立军 |
纪委书记 | 孟祥群 |
党委常委 | 段国林、赵斌、孟祥群、王慧远 |
副校长 | 段国林、赵斌、郎利影、马国伟、胡宁、王慧远 |
历任领导:
任期 | 姓名 | 职务 |
1903 | 凌福彭 | 时称总办 |
1903 | 周学熙 | 时称总办 |
1903-1904 | 毛庆藩 | 时称总办 |
1904-1907 | 周学熙 | 时称总办 |
1907-1909 | 孙多森 | 时称总办 |
1909-1912 | 邢端 | 时称监督 |
1912-1913 | 邢端 | 校长 |
1913-1917 | 武濬源 | 校长 |
1917-1926 | 凌福彭 | 校长 |
1926-1928 | 凌福彭 | 校长 |
1928-1929 | 魏元光 | 校长 |
1929-1936 | 魏元光 | 院长 |
1936-1946 | 路荫柽 | 代院长 |
1946-1949 | 路荫柽 | 院长 |
1949-1950 | 赵今声 | 院长 |
1950-1951 | 赵今声 | 院长 |
1958-1962 | 潘承孝 | 院长 |
1962-1971 | 潘承孝 | 院长 |
1983-1995 | 潘承孝 | 名誉院长 |
1978-1983 | 林牧 | 院长 |
1983-1986 | 邱澄一 | 院长 |
1986-1991 | 张闽 | 院长 |
1991-1994 | 冯其标 | 院长 |
1994-1995 | 颜威利 | 院长 |
1995-2002 | 颜威利 | 校长 |
1995-2003 | 潘承孝 | 名誉校长 |
2002-2004 | 高峰 | 校长 |
2004-2012 | 傅广生 | 校长 |
2012.06-2012.12 | 李强 | 校长 |
2012.12-2015.11 | 展永 | 校长 |
2015.11-2016.09 | 郭健 | 校长 |
2016.09-2022.06 | 韩旭 | 校长 |
校区情况
学校法定住所为天津市北辰区西平道5340号。办学场所包括天津市北辰校区、红桥校区、河北省廊坊校区和芬兰校区。
北辰校区地址:天津市北辰区西平路5340号。主要包含有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亚利桑那工业学院。


红桥校区: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一路8号。主要包含有电气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人文与法律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河北省廊坊校区地址:河北省廊坊市新华路144号。主要包含有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芬兰校区:将围绕河北工业大学双一流学科“先进装备工程与技术”学科群,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面向中国、芬兰以及其他国家招生。

校友情况
截止2022年12月:
学术界:
郝红勋,任天津大学国家工业结晶技术郝研究中心和2011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南大学化工学院院长。
王伟,任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北省金属矿山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创新中心主任。
商界:
韩杏军,1986年考上河北工业大学,任河北众诚企业集团董事长。
刘素梅,1977年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工民建专业,任河北星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亚剑,2018年获河北工业大学EMBA学位。西部医学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李青,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二系内燃机专业,东旭集团总裁、宝石集团董事长、石家庄旭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平板显示技术和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平板显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主任。
所获荣誉
2015年,河北工业大学获“河北省教育考试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16年,河北工业大学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2017年,河北工业大学成为首批“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科技创新平台”高校。
2018年,河北工业大学被评为河北省“引智工作站”和“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2019年,河北工业大学入选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2020年,河北工业大学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
2021年,河北工业大学获批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首批重点建设单位。
2022年,河北工业大学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