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经大学(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缩写为SXUFE),简称山西财大,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学校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举办、山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校最早的财经大学之一,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山西省“1331工程”。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山西财经大学的: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学术研究、校园文化、行政管理、校区情况、校友情况等介绍

中文名

山西财经大学

英文名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别名

山西财大(SXUFE)、山财

成立日期

1951年

所属地区

山西省太原市

地址

坞城校区: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140号

办学性质

公办

主管部门

山西省教育厅

占地面积

1954.08亩

学生人数

截至2023年4月,继续教育学生15519人,留学生41人。

教师人数

截止2023年4月,专任教师1220人,教授、副教授55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2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人才40余人

现任领导

丁耀武(党委书记)、田祥宇(校长)

校庆日

4月29日

知名校友

周亮、孙宝厚、涂明宇等

校训

修德立信,博学求真。

校歌

《山西财经大学校歌》

主要院系

学校现有22个教学机构

院校代码

10125

国家重点学科

9个(含培育学科5个)

专业数量

57个

机构类型

财经类

博士点

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硕士点

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本科生人数

截至2023年4月,本科生人数有17368人。

研究生人数

截至2023年4月,硕士研究生人数有4371人,博士研究生有199人。

简介

山西财经大学始建于1951年,前身是五所干部学校。1997年10月,山西财经学院和山西经济管理学院两所学校合并成立山西财经大学。1999年10月,山西财经大学归山西省政府领导。2013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22年12月,山西财经大学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截止2023年4月,山西财经大学有坞城、迎泽和平阳三个校区与一个正在建设中的东山校区,占地面积共1954.08亩。有本科生17368人,硕士研究生4371人,博士研究生199人,继续教育学生15519人,留学生41人。有22个教学机构、17个校级科研机构;开设57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科研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历史沿革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财经学院

五干校时期

学校的前身即山西财贸系统的五所干部学校。

山西省人民银行干部学校于1956年正式命名挂牌,由中国人民银行山西分行主管。学校前身是山西省人民银行干部训练班,始建于1951年。

山西省财政厅干部学校于1955年正式命名挂牌,由山西省人民政府财政厅主管。学校前身是山西省财政厅干部训练班,始建于1951年7月。

山西省商业干部学校于1953年6月正式命名挂牌,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商业厅主管。学校前身是山西省商业干部训练班,始建于1952年7月。

山西省供销合作社干部学校于1953年正式命名挂牌,由山西省供销合作社主管。学校前身是山西省供销合作社干部训练班,始建于1952年6月。

山西省粮食厅干部学校于1957年正式命名挂牌,由山西省人民政府粮食厅主管。学校前身是山西省粮食厅干部训练班,始建于1953年。

1958年7月山西省商业干部学校和山西省供销合作社干部学校合并为山西省商业干部学校,山西省财政厅干部学校和山西省人民银行干部学校合并为山西省财政金融干部学校。

初创动荡时期

1958年9月1日山西省商业干部学校、山西省财政金融干部学校和山西省粮食厅干部学校三校正式合并成立山西财经学院,山西省财贸系统的第一所最高学府诞生。学院建制与省直厅局平行,党政关系属中共山西省委财贸政治部领导,校址在老军营原省供销合作干部学校。

1962年7月,为遵循山西省委撤销山西财经学院,建立山西财经学校,学院第一次被迫“下马”。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了山西财经学院,学院由山西省人民委员会主管。

1971年6月,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山西财经学院被撤销,成立了山西财贸干部学校,学院第二次被迫“下马”。1973年8月8日,国务院以文件形式批准恢复山西财经学院。由于当时所处政治环境特殊,学院办学较为困难。为了提高办学能力,学校对师资进行了扩充,并开办活动提高师资水平,为后续学院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快速发展时期

1978年学院恢复院长制,改变了隶属关系,由原来的省属院校变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山西省双重领导,以总社领导为主。1982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院被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翻开了学院发展的历史新篇章。1986年,计划统计专业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的办学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

1991年至1997年,学校狠抓政治建设,思想建设进一步加强,同时学校教学、科研、对外交流、内部管理等各方面又有了一次长足的发展。

山西经济管理学院

山西大学分校和山西财经学院分校分别于1983年5月各自成立。1984年12月,国家教育部同意将山西大学分校和山西财经学院分校合并,筹建山西经济管理学院。1987年8月17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山西经济管理学院正式成立,占地面500亩(即三十三万平方米)。

山西财经大学成立

1997年10月27日,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复,山西财经学院与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合并,撤销原有两校建制,组建山西财经大学。

2003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博士生培养单位;2005年政治经济学、金融学和统计学3个博士点申报工作取得成功,实现了博士点零的突破;2010-2011年,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先后申报成功,并入选山西省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学校获得了研究生推免单位资格,新增了当时山西省唯一的一个EMBA专业硕士点。

学校规模

院系情况

截止2023年4月,山西财经学院共有18个院系,下设57个专业。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经济学院

经济学、能源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

统计学院

经济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统计学

金融学院

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投资学、金融科技

财政与公共经济学

国民经济管理、税收学、财政学

国际贸易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贸易经济、农林经济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管理科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应急管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商务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

会计学院

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资产评估

文化旅游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法学院

法学

经贸外语学院

商务英语、日语

新闻与艺术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视觉传达设计、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

应用数学学院

金融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资源环境学院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信息规划

体育学院

体育经济与管理

中德学院

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

师资情况

截止2023年4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741人,其中专任教师1220人,教授、副教授55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27人,各类高级人才40余人。

级别

名师姓名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薛建兰(2018)、孙国强(2018)、曹霞(2015)、刘维奇(2015、杨俊青(2015)、郭泽光(1999)、李宝瑜(1998)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郭淑芬(2012)

山西青年三晋学者

高艳云(2017)

山西省333人才工程

郭淑芬(2009)、李宝瑜(1998)、赵国志(2007)

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赵华平(2015)、王书华(2015)、丁蕾(2015)、徐岩红(2014)、高艳云(2014)、冯珍(2014)、樊云慧(2014)、阎俊爱(2013)、孙凡(2013)、孙国强(2012)、沈沛龙(2012)、李玲娥(2012)、郭淑芬(2012)、刘维奇(2012)、杨俊青(2012)、曹霞(2012)

省级教学名师

吴秋生(2014)、弓志刚(2014)、郭淑芬(2014)、李蕊(2013)、孙国强(2013)、赵红梅(2010)、姚小民(2010)、马跃进(2010)、薛建兰(2009)、杨有振(2008)、李端生(2007)、白树勤(2006)、王拉娣(2003)、谭建立(2003)、李红岩(2003)

学科建设

截止2023年4月,山西财经大学现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点、4个一级博士学位、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2018.5)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2011.3)

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工程和法律经济学

理学

统计学(2011.8)

会计学

管理学

工商管理(2011.3)

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财务管理和系统优化与智能决策

教学情况

截止2023年4月,山西财经大学有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晋商研究院、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院、智能管理会计研究院和平台经济研究院5个重点科研机构,图书馆、就业创业中心(创业学院)、实验实训中心、网络与信息教育技术中心、期刊社、档案馆和校医院7个教学辅助机构、2个其他类型机构。

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6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专业3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7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2个、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11个、双学士学位授予权本科专业15个。

国家特色专业: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

省级特色专业:金融工程、旅游管理、经济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工程管理、财政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名称

学院

2019年

金融学

金融学院

会计学

会计学院

统计学

统计学院

财务管理

会计学院

经济学

经济学院

旅游管理

文化旅游学院

金融工程

金融学院

2020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贸易学院

法学

法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学院

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学院

审计学

会计学院

经济统计学

统计学院

2021年

保险学

金融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学院

资产评估

会计学院

物流管理

工商管理学院

电子商务

信息学院

参考信息来源于

交流合作

截止2023年4月,山西财经大学与国内7所“双一流”高校签署协议进行全面战略合作,与省内25个地方政府和企业机构进行合作,共建“十二大基地”。

在国际上,学校还与30多所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合作,一起合作办学的机中构“山西财经大学中德学院”2个专业达到欧洲FIBAA国际认证标准。学校成为全国财经类高校第5个、山西省高校第1个AACSB和AMBA会员。

学术研究

学术资源

图书馆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总面积为38462.03平方米,设坞城校区图书馆、迎泽校区图书馆两个馆舍和19个学院资料室,设有阅览座位4960个。图书馆内设9个部(室)和1个信息资源研究所。

根据学校官网显示,截止2023年4月,图书馆拥有电子期刊90万种、电子图书166万册、学位论文1751万册、音视频资料234万小时;馆藏纸质图书为1839625册。

学术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总共有两本期刊,分别是《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和《统计学报》。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是山西财经大学主办的财经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年。该期刊设置“国民经济管理”“金融与投资”“产业经济”“工商管理”“财务与会计”五个板块。《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长期被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科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等国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2014年和2017年曾两次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17年荣获山西省“十强社科期刊”称号,2018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并连续14年荣获“山西省一级期刊”称号。

《统计学报》创刊于2020年,是山西财经大学主管的,财经类期刊。其前身是创刊于1999年,停更于2019年的《高等财经教育研究》。《统计学报》依托于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学科优势,打破传统期刊办刊方式,为建设高质量传播平台贡献了重要方法,并促进了统计学中的重疑难点的解决。

学术成果

根据学校官网显示,2018年到2022年的时间里学校取得各类学术成果,累计立项教育部和国家级项目225项、省级项目1309项和山西省“1331工程”项目26个,承担横向课题451项,发表学术论文3120篇,荣获各类科研奖项288项。

部分国家级项目

《国内国际双循环测度与评价研究》

统计学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外部冲击下中国经济稳定性统计监测预警研究》

统计学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基于贝叶斯统计范式的中国县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影响机制与政策优化研究》

统计学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效应研究》

统计学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对推进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研究》

统计学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制度与治理互馈的机理与效应研究》

公共管理学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基于数字治理的养老整合照护模式构建研究》

公共管理学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共同富裕背景下宅基地资格权对异质性农户福利影响研究》

公共管理学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村生态产品的富民机理与政策体系研究》

公共管理学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数字时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数字鸿沟弥合协调发展研究》

公共管理学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民组织化的机制与路径》

公共管理学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

统计时间:2022年

科研机构

截止2023年4月,山西财经大学现共有47个科研机构包含10个实体型科研机构和37个非实体型科研机构,内设5个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协同创新中心

实体型科研机构: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晋商研究院、统计研究院、金融研究院、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院、绿色财税研究中心、农产品流通研究中心、合作社法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等

校园文化

学校校徽

财大校徽包括学校徽志和学校徽章两种。

学校徽志

山西财经大学

校徽为圆形标志。内部圆形有“财经”拼音首字母“C”和“J”举起的古币形成的山字形图案,中间的1951为建校时间。外环环绕的是学校的中英文名。校徽以红色为底色,主题元素像振翅的鲲鹏,象征着充满力量的山财学子,预示着学校以及师生美好的未来。

学校徽章

山西财经大学

学校徽章是学校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证明是山财人员的证章。徽章题有校名,规格为14×50mm的长方形,都以金色包边。教职工徽章为深红底金字,研究生徽章为橘黄底红字,本科生徽章为白底红字。

学校校旗

山西财经大学

学校校旗为长方形,底色是标准的中国红,内部中间印着校徽和白色的中英文校名。

学校校歌

山西财经大学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丁耀武

党委副书记、校长

田祥宇

党委副书记

王卫平、张永德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卢平

党委常委、副校长

沈沛龙、米子川、张卫国、王志强、张苏

统计时间:2023年4月

历任领导

山西财经大学是两所学院合并而成,故历任领导分各学院时期介绍。

山西财经学院时期(1958-1997)

历任党委书记

历任院长

郭高岚

1959.2-1962.8

武光汤

1965.8-1971.6

李进

1975.6-1980.3

郭高

1959.2-1962.8

刘文山

1965.8-1971.6

李进

1978.2-1980.3

邓辰西

1980.3-1983.6

高光筠(代理)1984.6-1986.5

蔡捷

1986.12-1991.5

邓辰西

1980.3-1983.6

高光筠

1983.6-1986.5

卢昌治

1986.12-1992.4

田戈

1991.5-1995.4

杜英斌

1995.4-1997.12

杜英斌

1992.4-1995.4

孔祥毅

1995.4-1997.12

山西经济管理学院时期(1984-1997)

历任党委书记

历任院长

吴俊洲

1985.12-1990.5

李同年

1990.5-1992.9

邓永武

1992.9-1997.12

吴俊

1985.12-1989.2

王英

1989.2-1993.3

冯子标

1993.3-1997.12

山西财经大学时期(1997-)

历任党委书记

历任校长

孔祥毅1997.12-2000.9

王茂林2000.9-2006.9

杨怀恩2006.9-2015.12

冯子标1997.12-2000.9

孙建中(主持)2000.9-2005.6

原梅生2005.6-2011.1

尹天五

2015.12-2018.8

常乃军

2018.8-2021.5

郭泽光

2011.1-2015.12

刘维奇

2015.12-2021.9

校区情况

截止2023年4月,山西财经大学共有3个校区,分别为坞城、迎泽、平阳三校区。

学校法定住所为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140号。学校办学地点为坞城校区、迎泽校区和平阳校区,坞城校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140号,迎泽校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南内环街135号,平阳校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平阳路西二巷25号。

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工程2022年12月获得山西省发改委批准立项,预计建设工期36个月,截止2023年4月仍在建设中。

校友情况

商界

涂明宇

重庆铃宇消费品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鹏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经理

郭祥恩

富思特制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建泽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赵安稳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山西公司董事长

杨润贵

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统计时间:2020年12月

学术界

陈兴述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马千云

穆斯林书法家

解贞玲

著名文学家

统计时间: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