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The FIVB Volleyball Women's World Championship),简称女排世锦赛,是由国际排球联合会主办的女子国家队排球赛事,与奥运会、世界杯并称为女排“三大赛”,女排世锦赛始于1952年,每4年举办一届。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的:赛事历史、赛事主办地、参赛队伍、赛事规则、赛事奖项、赛事纪录、赛事文化等介绍
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The FIVB Volleyball Women's World Championship),简称女排世锦赛,是由国际排球联合会主办的女子国家队排球赛事,与奥运会、世界杯并称为女排“三大赛”,女排世锦赛始于1952年,每4年举办一届。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的:赛事历史、赛事主办地、参赛队伍、赛事规则、赛事奖项、赛事纪录、赛事文化等介绍
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
FIVB Volleyball Women's World Championship
排球
24
苏联女排(5次)
4年一届
1952年,第一届女排世锦赛在苏联莫斯科举办,共8支球队参赛,东道主苏联获得首届赛事冠军。苏联在1956年和1960年再次夺冠,完成了世锦赛三连冠。在此之后,日本女排开始崛起,他们在1962年、1967年完成两连冠。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女排世锦赛依然持续着苏、日争霸的格局,两队先后拿下1970年和1974年冠军。1978年,古巴女排成为第三支获得冠军的球队。此后,中国女排成为世锦赛舞台的主角,她们在1982年和1986年两夺世锦赛冠军,完成了世界大赛“五连冠”的伟业。1990年,中国队作为东道主,在决赛中负于前苏联,屈居亚军。接下来的1994年和1998年,古巴女排实现了两连冠。
进入21世纪以后,意大利女排开始崛起,逐渐成长为一流强队,她们在2002年首次问鼎女排世锦赛。接下来的2006年和2010年两届赛事,俄罗斯女排以相同的比分3-2力克巴西,蝉联世锦赛冠军。2014年,美国女排在决赛中大分3比1战胜了郎平执教的中国女排,历史上首次夺得世锦赛冠军。接下来,塞尔维亚成为世界女排赛场上的霸主,她们在2018年和2022年两夺世锦赛冠军,成为女排世锦赛历史上第六支蝉联冠军的球队。
截至2022年女排世锦赛落幕,共有7个国家赢得过女排世锦赛冠军,分别是苏联(俄罗斯)、日本、古巴、中国、意大利、美国和塞尔维亚。其中前苏联(5次)赢得冠军次数最多。日本和古巴分别获得过3次冠军,中国、塞尔维亚以及俄罗斯分别两次问鼎,美国、意大利各获得过一次冠军。
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创办于1952年,是国际排球联合会主办的最高水平女排赛事。1957年8月17日至29日,首届女排世界锦标赛在苏联莫斯科举行,共有8支球队参加了该届比赛,其中有6支球队来自东欧,分别是苏联、波兰、前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西欧国家中只有法国参赛,另外一支球队是来自亚洲的印度。
首届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东道主苏联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她们在7场比赛全部以3比0战胜对手,最终以7战全胜的不败战绩夺得首届女排世锦赛冠军。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紧随其后,分别以6胜1负和5胜2负的战绩排在第二、三名。
四年后的1956年,第2届女排世界锦标赛在法国巴黎举办,参赛球队增加到10支,中国女排首次出现在世锦赛舞台上,苏联女排延续了在该项赛事上的统治力,她们以9胜0负的不败战绩成功卫冕,罗马尼亚和波兰分列二、三位。中国女排在该届比赛中以3胜6负排名第6。
1960年10月28日至11月15日,第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这是女排世界锦标赛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举办。该届比赛,参赛的10支球队被分为3个小组进行循环赛,每个小组的前两名出线。第二阶段,6支出线球队进行单循环赛,苏联女排5战全胜,完成了女排世界锦标赛三连冠。与此同时,也是从该届比赛开始,日本女排开始崛起并挑战苏联女排的霸主地位,她们在第二阶段循环赛中4胜1负,唯一的一场失利正是拜苏联所赐。
作为一项每四年举行一届的锦标赛,第4届女排世界锦标赛原本应在1964年举行。但是,由于排球项目从1964年奥运会开始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因此国际排联决定将女排世界锦标赛从奥运年改为在奥运会之间举行,因此第4届女排世界锦标赛就改在1962年举办。
在该届赛事中,参加比赛的14个队被分为4个小组进行第一阶段小组赛。每个小组的前2名参加第二阶段的决赛组比赛,最终日本队在莫斯科结束了苏联队称霸的局面,她们以7胜0负的不败战绩夺得队史首个世锦赛冠军。第二次参加女排世界锦标赛的中国女排未能进入决赛组,获得第9名的成绩。
第5届女排世界锦标赛原本应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秘鲁放弃了承办,因此该届赛事被推迟到了1967年1月进行,由1962年世锦赛和1964年首届奥运会双料冠军日本接棒举办。由于政治原因,该届女排世界锦标赛仅4支球队参赛,东道主日本队以三个3比0成功卫冕,美国队获得银牌,韩国获得铜牌,秘鲁获得第4名。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女排世界锦标赛依旧呈现苏、日争霸的格局。1970年9月22日-10月2日,第6届女排世界锦标赛在保加利亚的瓦尔纳举行,经历了连续两届赛事的失利,苏联女排重新夺回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她们在第二阶段与日本女排的直接对话中以3比1胜出,从而以7战全胜夺得第4座世锦赛冠军,日本队屈居亚军。
1974年,第7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在墨西哥瓜达加拉加举行。该届赛事,日本与苏联依旧是冠军的有力争夺者,最终,日本女排在与苏联的直接对话中3比0完胜对手,拿到了第3座世锦赛冠军。中国女排第三次出战世锦赛,获得第14名。
1978年8月25日至9月6日,第8届女排世界锦标赛在苏联举行,在名帅欧亨尼奥的带领下,古巴女排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四强,她们先是在半决赛3比1击败苏联女排,随后又在决赛中3比0完胜日本女排,成为历史上第三支获得世锦赛冠军的球队,打破了苏联和日本对世界女子排坛的统治格局。
该届赛事,中国女排在主教练袁伟民的带领下取得了7战5胜2负的成绩,最后的5/6名排位赛中0比3不敌美国,获得第六名,追平了球队在女排世锦赛上的最好成绩,参赛运动员中包括曹慧英、孙晋芳、张蓉芳、周晓兰、陈招娣等人,为接下来的中国女排“五连冠”埋下了伏笔。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成为世界女子排坛新的霸主。以袁伟民为核心的中国女排教练团队学习吸收世界排坛先进训练理念和技战术,融会贯通、积极创新,根据中国运动员的特点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排球特色的快速、全面、多变的技战术风格。
1982年9月13日至25日,第9届女排世界锦标赛在秘鲁举行。在此之前,中国女排已经先后在1979年和1981年拿下女排亚锦赛和女排世界杯冠军,开始向女排世界锦标赛冠军发起冲击。小组赛前两场,中国女排先后以两个3比0轻取波多黎各和意大利,第三场对阵美国女排,中国女排以0比3失利。这场失利对中国女排的影响非常大,她们在后面的比赛中必须全部以3比0取胜才能进入四强,否则就有可能被其他队打默契球“算计”下去。复赛阶段,袁伟民教练大胆启用年轻队员梁艳、郑美珠,替下周晓兰、陈招娣,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中国女排3比0击败古巴女排,随后又以同样的比分战胜匈牙利、苏联、澳大利亚队晋级四强。半决赛,中国队3比0零封日本队,决赛3比0横扫东道主秘鲁,首次夺得世锦赛冠军。也是从该届赛事起,女排世界锦标赛开始颁发单项奖,郎平作为中国女排的头号得分手当选最有价值球员。
获得世锦赛冠军后,中国女排延续了在世界排坛的统治地位,先后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和1985年女排世界杯站上冠军领奖台。1986年世锦赛开始前,中国女排经历换帅风波,率队夺得世界杯的邓若增以身体原因请辞,身怀六甲的张荣芳临危受命,出任女排新任主教练,1985年世界杯后退役的郎平出任助理教练。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女排踏上了世锦赛卫冕之路。
1986年9月2日至13日,第10届女排世界锦标赛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共有16支参赛球队。作为卫冕冠军,中国女排在该届比赛被分在B组,同组的还有苏联、民主德国和突尼斯。中国女排首战3比1逆转民主德国,第二场轻取突尼斯,第三场3比0力克苏联夺得小组头名。
复赛阶段,中国女排先后零封美国、意大利和日本,随后又在半决赛中3比0横扫秘鲁,与同样保持不败的古巴会师决赛。决赛中,中国女排在防守中频频化解对方的高点强攻。二传杨锡兰在反击中调度有方,侯玉珠、梁艳等队员攻拦表现上佳,中国女排最终3比1击败对手卫冕,实现了三大赛“五连冠”的伟业,同时也是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在单项奖的评选中,张蓉芳荣获最佳教练,杨锡兰拿下了最有价值球员和最佳二传两项大奖,杨晓君收获最佳一传奖。
1990年,中国首次举办女排世界锦标赛,为了在家门口取得好成绩,时任中国女排主教练胡进招回了在意大利联赛打球的郎平。在该届比赛中,中国队小组赛以3比0接连战胜意大利、韩国、埃及队。半决赛3比0完胜美国队,与最后一次在世界大赛中露面的苏联队争夺最后的冠军。决赛中,中国队与苏联队激战四局,最终以1比3失利,无缘世锦赛三连冠,苏联队伊琳娜·基里洛娃当选最有价值球员,中国女排队员李国君荣获最佳发球奖。
随着郎平、梁艳等人的相继退役,中国女排开始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从此陷入低谷。20世纪90年代,古巴女排强势复苏,创造了世界大赛八连冠的超强王朝,其中就包括1994年和1998年两届世锦赛冠军。
1994年10月,第12届女排世界锦标赛在巴西打响,随着二传科斯塔和副攻托雷斯、费尔南德斯等一批超新星涌现,完成新老交替后的古巴女排实力更上一层楼,最终在决赛中3比0轻取东道主巴西队,时隔16年再次获得世锦赛冠军。副攻手托雷斯获评最有价值球员。该届比赛,中国女排高开低走,最终仅获得第八名,直接导致栗晓峰下课。
1995年初,郎平回国开始执教处于低谷期的中国女排。1998年11月,第13届女排世界锦标赛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在小组赛中2比3不敌韩国队,以小组第二名的身份进入复赛。复赛阶段,中国队与古巴、意大利、保加利亚同在一组,首场比赛,中国队3比0轻取意大利,第二场0比3不敌古巴,第三场生死战,中国队3-0击败保加利亚队,挺进四强。
随后,中国女排在半决赛3比0轻松击败俄罗斯队,但在决赛0比3不敌如日中天的古巴队,古巴队副攻托雷斯蝉联最有价值球员,成为女排世锦赛历史上首位蝉联该奖项的球员。两年后,古巴女排在悉尼奥运会上成功卫冕,从1991年至2000年,她们完成史诗般的“八连冠”,这一成绩至今仍未有其他球队超越。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女子排坛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2002年8月30日至9月15日,第14届女排世界锦标赛在德国举行,该届比赛参赛球队规模首次扩大为24支,德国队、希腊队、波多黎各队历史性地闯进第二阶段比赛,美国队和意大利队会师决赛也是事先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女子排坛进入了新时代。
最终,意大利队在决赛中3比2险胜美国队,成为第五支获得世锦赛冠军的球队,意大利队的托古特荣获最有价值球员。俄罗斯队获得第三名,中国队名列第四,两支赛前最被人看好的夺冠热门古巴和巴西分别获得了第五和第七。该届比赛,中国女排发生了“让球风波”,主教练陈忠和为了避开意大利和俄罗斯两支劲旅,先是0比3不敌实力平平的希腊队,随后又以相同的比分故意输给德国队,遭到了各方面的口诛笔伐。
2006年10月31日至11月16日,第15届女排世界锦标赛在日本举行。该届比赛,世界女子排坛继续朝多强抗衡的格局演变。24支参赛球队无一保持全胜,数支传统强队被“新贵”掀翻。在意大利教练卡普拉拉的改造下,俄罗斯女排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她们在第一阶段保持不败,包括3比1战胜中国队。与此同时,来自南美的巴西队因其攻防兼备、全面型的技战术特点被推崇为女排新潮流的代表,她们是第一、二阶段唯一保持不败的队伍,其中包括战胜中国、俄罗斯两强。最终,这两支队伍以出色的表现会师决赛,俄罗斯女排最终凭借强大的网上实力打破了巴西队的不败金身,以3比2登上了冠军宝座。塞黑队获得季军。中国队未能完成进入四强的既定目标,在最后一场比赛中3比0战胜东道主日本队,获得第五名。郎平以美国队主教练的身份率队参加了该届赛事,最终获得第九名的成绩。东道主选手竹下佳江获得最佳二传和最有价值球员两大奖项。
四年后的2010年11月,第16届女排世界锦标赛继续在日本举行,以卫冕冠军身份出战的俄罗斯女排延续了强势表现,她们在小组赛和复赛一路过关斩将,再次与巴西队在决赛中相遇。决赛进行的异常激烈,巴西女排两度取得大比分领先,俄罗斯女排顽强地扳平,最终在决胜局以15比11完成逆转,成功卫冕,实现世锦赛两连冠。为俄罗斯队卫冕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加莫娃荣膺最有价值球员。
该届比赛中,东道主日本队隔22年再次跻身三大赛的四强,美国队名列第四。中国女排在争夺第九名的比赛中以0比3完败于前欧洲冠军波兰队,最终仅获得第十名,这也是中国队征战世锦赛历史上的第二差战绩。魏秋月获得最佳二传的奖项。
2014年10月,第17届女排世界锦标赛在意大利拉开大幕。相对于往届的赛制,该届世锦赛在复赛和半决赛之间增加了六强循环赛,这样一来,同一半区的三支强队将公平地竞争四强机会,并且通过抽签确定分组,避免利用打默契球来选择对手。
两大夺冠热门巴西和东道主意大利在半决赛中分别被美国和中国队逆袭。决赛中,中国女排与美国队苦战四局1比3落败,美国队首次加冕世锦赛桂冠,主攻手希尔在决赛中独得20分,荣膺最有价值球员,首次参加世锦赛的朱婷当选最佳主攻。
2018年9月29日至10月20日,第18届女排世界锦标赛在日本举行。该届比赛,欧洲球队展现出极强的竞争力,八支参赛队伍全部晋级第二阶段,其中三支杀进半决赛。卫冕冠军美国队表现不尽人意,她们虽然一度取得七连胜,但在第二阶段负于中国队后状态急转直下,在此之后遭遇四连败,无缘四强。第一次杀入决赛的塞尔维亚3比2逆转战胜意大利,首度加冕世锦赛冠军。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在三四名战中击败荷兰队,获得第三名。
单项奖方面,塞尔维亚女排接应博斯科维奇荣膺最有价值球员,朱婷和意大利队塞拉当选最佳主攻,最佳副攻颜妮和塞尔维亚女排拉西奇,最佳接应意大利队埃格努,最佳二传意大利队马里诺夫,最佳自由人意大利队德吉纳罗。
时间来到2022年9月,第19届女排世界锦标赛在荷兰和波兰举行,这是世锦赛历史上第一次由两个国家共同主办。该届赛事中,第三阶段赛制出现新变化——由以往的六强循环赛改为八强淘汰赛。八强队伍就将直接捉对厮杀展开1/4决赛,之后进行半决赛和最后的决赛。
2022年10月16日,塞尔维亚女排在决赛中直落三局(26比24、25比22、25比17)战胜巴西女排,以12战全胜的不败战绩卫冕世锦赛冠军。塞尔维亚女排队长博斯科维奇在决赛中独得24分,蝉联世锦赛最有价值球员奖。意大利、美国日本分列第2-5名,中国女排在1/4决赛1比3负于意大利,最终排名第6。
届次 | 时间 | 主办国家 | 主办城市 |
1 | 1952 | 苏联 | 莫斯科 |
2 | 1956 | 法国 | 巴黎 |
3 | 1960 | 巴西 | 里约热内卢 |
4 | 1962 | 苏联 | 莫斯科、里加、基辅、列宁格勒 |
5 | 1967 | 日本 | 东京 |
6 | 1970 | 保加利亚 | 瓦尔纳 |
7 | 1974 | 墨西哥 | 瓜达加拉加 |
8 | 1978 | 苏联 | 列宁格勒 |
9 | 1982 | 秘鲁 | 利马 |
10 | 1986 | 捷克斯洛伐克 | 普拉哈 |
11 | 1990 | 中国 | 北京、上海、沈阳 |
12 | 1994 | 巴西 | 圣保罗 |
13 | 1998 | 日本 | 东京、德山、松本、鹿儿岛 |
14 | 2002 | 德国 | 柏林、不来梅、德累斯顿、明斯特、施韦林、里萨、莱比锡、斯图加特 |
15 | 2006 | 日本 | 东京、名古屋、札幌、名古屋、大阪 |
16 | 2010 | 日本 | 松本、滨松、名古屋、大阪、东京 |
17 | 2014 | 意大利 | 罗马、巴里、米兰、摩德纳、的里雅斯特、维罗纳 |
18 | 2018 | 日本 | 横滨、札幌、神户、滨松、名古屋、大阪 |
19 | 2022 | 波兰、荷兰 | 荷兰:阿伯尔多伦、阿纳姆、鹿特丹,波兰:格但斯克、罗兹、格利维采 |
注:统计截至2023年6月19日。
届次 | 时间 | 参赛代表队 |
1 | 1952 | 苏联、法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印度 |
2 | 1956 | A组:苏联、美国、以色列、卢森堡 B组:奥地利、中国、波兰、联邦德国 C组: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荷兰 D组:保加利亚、民主德国、法国 E组:巴西、朝鲜、罗马尼亚 |
3 | 1960 | A组:阿根廷、日本、波兰、乌拉圭 B组:巴西、美国、联邦德国 C组:捷克斯洛伐克、秘鲁、苏联 |
4 | 1962 | A组:巴西、波兰、奥地利 B组: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 C组:中国、日本、民主德国、朝鲜 D组:苏联、荷兰、罗马尼亚、联邦德国 |
5 | 1967 | 日本、美国、韩国、秘鲁 |
6 | 1970 | A组:保加利亚、古巴、民主德国、蒙古 B组:捷克斯洛伐克、日本、墨西哥、荷兰 C组:朝鲜、波兰、美国、罗马尼亚 D组:巴西、匈牙利、秘鲁、苏联 |
7 | 1974 | A组:多米尼加、民主德国、荷兰、苏联 B组:美国、法国、墨西哥、巴拿马 C组:中国、日本、波兰、联邦德国 D组:古巴、秘鲁、波多黎各 E组:巴西、匈牙利、菲律宾、罗马尼亚 F组:保加利亚、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南朝鲜 |
8 | 1978 | A组:苏联、保加利亚、多米尼加 B组:日本、美国、意大利、突尼斯 C组:南朝鲜、加拿大、巴西、联邦德国 D组:民主德国、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 E组:中国、匈牙利、波兰、芬兰 F组:秘鲁、古巴、南斯拉夫、荷兰 |
9 | 1982 | A组:秘鲁、加拿大、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 B组:古巴、匈牙利、阿根廷、荷兰 C组:日本、保加利亚、墨西哥、西班牙 D组:苏联、民主德国、秘鲁、智利、澳大利亚 E组:南朝鲜、巴西、巴拉圭、联邦德国 F组:美国、中国、波多黎各、意大利 |
10 | 1986 | A组: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南朝鲜、保加利亚 B组:中国、苏联、民主德国、突尼斯 C组:古巴、联邦德国、秘鲁、巴西 D组:意大利、日本、朝鲜、美国 |
11 | 1990 | A组:中国、南朝鲜、意大利和埃及 B组:古巴、日本、中国台北、联邦德国 C组:秘鲁、苏联、加拿大、荷兰 D组:民主德国、巴西、阿根廷、美国 |
12 | 1994 | A组:巴西、罗马尼亚、韩国、德国 B组:荷兰、阿塞拜疆、古巴、秘鲁 C组:中国、意大利、俄罗斯、乌克兰 D组:美国、肯尼亚、日本、捷克 |
13 | 1998 | A组:荷兰、日本、秘鲁、肯尼亚。 B组:意大利、古巴、美国、保加利亚 C组:俄罗斯、德国、巴西、多米尼加 D组:中国、韩国、克罗地亚、泰国 |
14 | 2002 | A组:德国、意大利、日本、保加利亚、捷克、墨西哥 B组:古巴、韩国、荷兰、加拿大、罗马尼亚、埃及 C组:俄罗斯、美国、阿根廷、多米尼加、肯尼亚、波多黎各 D组:巴西、中国、澳大利亚、泰国、波兰、希腊 |
15 | 2006 | A组:韩国、波兰、中国台北、日本、肯尼亚、哥斯达黎加 B组:中国、多米尼加、墨西哥、俄罗斯、德国、阿塞拜疆 C组:荷兰、美国、巴西、波多黎各、哈萨克斯坦、喀麦隆 D组:意大利、秘鲁、土耳其、古巴、埃及、塞黑 |
16 | 2010 | A组:日本、塞尔维亚、波兰、秘鲁、阿尔及利亚、哥斯达黎加 B组:巴西、意大利、荷兰、肯尼亚、波多黎各、捷克 C组:美国、古巴、德国、哈萨克斯坦、泰国、克罗地亚 D组:中国、俄罗斯、韩国、多米尼加、土耳其、加拿大 |
17 | 2014 | A组:意大利、多米尼加、德国、阿根廷、克罗地亚、突尼斯 B组:巴西、塞尔维亚、土耳其、墨西哥、喀麦隆、保加利亚 C组:美国、俄罗斯、泰国、荷兰、哈萨克斯坦、墨西哥 D组:日本、中国、古巴、波多黎各、比利时、阿塞拜疆 |
18 | 2018 | A组:日本、荷兰、阿根廷、德国、喀麦隆、墨西哥 B组:中国、意大利、土耳其、保加利亚、加拿大、古巴 C组:美国、俄罗斯、韩国、泰国、阿塞拜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D组:塞尔维亚、巴西、多米尼加、波多黎各、哈萨克斯坦、肯尼亚 |
19 | 2022 | A组:荷兰、意大利、比利时、波多黎各、喀麦隆、肯尼亚 B组:波兰、土耳其、多米尼加、韩国、泰国、克罗地亚 C组:美国、塞尔维亚、德国、保加利亚、加拿大、哈萨克斯坦 D组:巴西、中国、日本、哥伦比亚、阿根廷、捷克 |
注:统计截至2023年6月19日。
2022年女排世锦赛共分为三个阶段。24支参赛队伍第一阶段被分为6个小组,进行小组单循环赛,每个小组的6支球队先后交手,排名前4的球队晋级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共有16支球队参赛,A组、D组出线的8支球队组成E组,且带入第一阶段成绩,E组前4名入围8强。8强开始进入淘汰赛阶段,经过1/4决赛、半决赛、决赛,产生最终的冠军。
2022年10月,国际排联宣布,自下届赛事开始,男、女排世锦赛各增加至32支参赛队伍,将分为8个小组进行单循环赛,每个小组前两名进入16强;自16强赛开始采用淘汰赛制,直至决出最后的冠军。
届次 | 时间 | 冠军 | 亚军 | 季军 |
1 | 1952 | 苏联 | 波兰 | 捷克斯洛伐克 |
2 | 1956 | 苏联 | 罗马尼亚 | 波兰 |
3 | 1960 | 苏联 | 日本 | 捷克斯洛伐克 |
4 | 1962 | 日本 | 苏联 | 波兰 |
5 | 1967 | 日本 | 美国 | 韩国 |
6 | 1970 | 苏联 | 日本 | 朝鲜 |
7 | 1974 | 日本 | 苏联 | 韩国 |
8 | 1978 | 古巴 | 日本 | 苏联 |
9 | 1982 | 中国 | 秘鲁 | 美国 |
10 | 1986 | 中国 | 古巴 | 秘鲁 |
11 | 1990 | 苏联 | 中国 | 美国 |
12 | 1994 | 古巴 | 巴西 | 俄罗斯 |
13 | 1998 | 古巴 | 中国 | 俄罗斯 |
14 | 2002 | 意大利 | 美国 | 俄罗斯 |
15 | 2006 | 俄罗斯 | 巴西 | 塞尔维亚和黑山 |
16 | 2010 | 俄罗斯 | 巴西 | 日本 |
17 | 2014 | 美国 | 中国 | 巴西 |
18 | 2018 | 塞尔维亚 | 意大利 | 中国 |
19 | 2022 | 塞尔维亚 | 巴西 | 意大利 |
注:统计截至2023年6月19日。
国际排联自1982年起开始颁发单项奖,共诞生了9名MVP得主,中国有两位球员获得过世锦赛MVP奖项,分别是1982年的郎平和1986年的杨锡兰。
时间 | 获奖名单 |
1982 | 最有价值球员:郎平(中国) |
1986 | 最佳教练员:张蓉芳(中国) 最有价值球员:杨锡兰(中国) 最佳扣球:拉·冈萨雷斯(古巴) 最佳发球:阿尔特(民主德国) 最佳一传:杨晓君(中国) 最佳二传:杨锡兰(中国) 最佳拦网:奥古延科(苏联) 最佳救球:德尼斯(秘鲁) |
1990 | 最有价值球员:伊琳娜·基里洛娃(苏联) |
1994 | 最有价值球员:蕾格拉·托雷斯(古巴) |
1998 | 最有价值球员:蕾格拉·托雷斯(古巴) |
2002 | 最有价值球员:托古特(意大利) 最佳自由人:卡尔杜洛(意大利) 最佳得分手:鲁伊斯(古巴) 最佳拦网:斯科特(美国) 最佳进攻:提西特琴科(俄罗斯) 最佳救球:具奇兰(韩国) 最佳发球:卡里略(古巴) 最佳一传:具奇兰(韩国) 最佳二传:罗德里格斯(巴西) |
2006 | 最有价值球员:竹下佳江(日本) 最佳得分手:内斯里汉(土耳其) 最佳扣球:卡尔德隆(古巴) 最佳发球手:高蒂娜(俄罗斯) 最佳自由人:塞比克(塞尔维亚和黑山) 最佳拦网:福斯特(德国) 最佳二传:竹下佳江(日本) |
2010 | 最有价值球员:加莫娃(俄罗斯) 最佳得分手:内斯里汉(土耳其) 最佳扣球:科舍列娃(俄罗斯) 最佳拦网:福斯特(德国) 最佳一传:汤姆-洛根(美国) 最佳发球:格洛图斯(荷兰) 最佳二传:魏秋月(中国) 最佳自由人:斯科拉(美国) |
2014 | 最有价值球员:希尔(美国) 最佳主攻:希尔(美国)、朱婷(中国) 最佳副攻:塔伊萨(巴西)、杨珺箐(中国) 最佳二传:格拉斯(美国) 最佳接应:谢拉(巴西) 最佳自由人:德·吉纳罗(意大利) 公平竞赛奖:吉马良斯(巴西) |
2018 | 最有价值球员:博斯科维奇(塞尔维亚) 最佳主攻:朱婷(中国)、塞拉(意大利) 最佳副攻:颜妮(中国)、拉西奇(塞尔维亚) 最佳二传:马里诺夫(意大利) 最佳接应:埃格努(意大利) 最佳自由人:德·吉纳罗(意大利) |
2022 | 最有价值球员:博斯科维奇(塞尔维亚) 最佳主攻:加比(巴西)、塞拉(意大利) 最佳副攻:卡罗尔(巴西)、达内西(意大利) 最佳接应:博斯科维奇(塞尔维亚) 最佳二传:德尔察(塞尔维亚) 最佳自由人:普西奇(塞尔维亚) |
注:统计截至2023年6月19日。
排序 | 球队 | 冠军数 | 亚军数 | 季军数 |
1 | 苏联 | 5 | 1 | 1 |
2 | 日本 | 3 | 4 | 1 |
3 | 古巴 | 3 | 1 | 0 |
4 | 中国 | 2 | 3 | 1 |
5 | 俄罗斯 | 2 | 0 | 3 |
6 | 塞尔维亚 | 2 | 0 | 1 |
7 | 美国 | 1 | 2 | 2 |
8 | 意大利 | 1 | 1 | 1 |
注:统计截至2023年6月19日。
(截至2023年6月19日,部分资料缺失)
新亚洲娱乐(英文名:ASIA ENTERTAINMENT GROUP LIMITED,全称:新亚洲娱乐联盟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戏剧制作人及杂项戏剧服务为主的企业,成立于1999年,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旗下分公司包括虎威艺能创作有限公司(TGS HK)、稻草人娱乐创作社(Scarecrow Entertainment)、虎威王朝音乐创作股份有限公司(TGS Music)、虎威活力娱乐传播有限公司(TGS Taiwan)、AK Entertainment(Korea)以及AEG Korea等。
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又称孟买敏感指数)为印度最被广泛使用的指数,为投资印度的重要参考指标,是由孟买证券交易所发行。由于各类媒体提到的“印度股市”,实际上都是孟买股票交易所,因此,该交易所的SENSEX-30指数几乎成了印度股市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