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英文名称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和物质储备局共建的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河南工业大学的: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学术研究、校园文化、校园环境、行政管理、学校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河南工业大学

别名

简称“河南工大”、英文简称“HAUT”

外文名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成立日期

1956年

所属地区

郑州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10000415806196P

地址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莲花街100号

办学性质

公办

主管部门

河南省教育厅

占地面积

占地总面积184.3万平方米(截止2023年4月)

学生人数

38000余人(截止2023年4月)

教师人数

专任教师2033人(截止2023年4月)

前身

郑州粮食学院 郑州机械专科学校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刘志军 校长:李成伟

校庆日

10月16日

校训

明德、求是、拓新、笃行

校歌

《河南工业大学校歌》

主要院系

粮油食品学院、粮食和物资储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院校代码

10463

主要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产品设计、粮食工程、过程设备与控制工程、土木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测控技术与仪器、环境工程、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建筑学、生物技术、会计学、英语、视觉传达设计

专业数量

72个本科专业

学制

弹性学习年限,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或五年

机构类型

非营利性事业组织

简介

河南工业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分别是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和郑州机器制造学校,历经郑州粮食学院、郑州工程学院等阶段,2004年,与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河南工业大学。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高校创建行动行列。

截止2023年4月,河南工业大学有莲花街校区、嵩山路校区和中原路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84.3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学生38000余人,专任教师2033人。

河南工业大学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骨干大学,以工学为特色,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涵盖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和艺术学等多个学科,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学校拥有22个学院,开设72个本科专业,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围绕粮食产后安全进行学科建设布局,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和超硬材料学科群,农业科学、工程学和化学三个学科(领域)ESI进入全球排名1%。

历史沿革

郑州工程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之一是中央粮食干部学校。1956年9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在北京建立。195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决定在中央粮食干部学校成立粮食学院筹备处。11月26日,粮食学院筹建小组提出建校方案。

1959年4月,经教育部和中央财政贸易工作部批准,粮食部党组决定,以中央粮食干部学校为基础,成立北京粮食专科学校并于秋季招生。同年9月,粮食部粮食学院筹建小组决定成立郑州粮食学院筹建处,10月,筹建处由北京迁到郑州办公。12月1日,郑州校舍建设开工。

1960年2月,教育部批准建立郑州粮食学院。6月16日,郑州粮食学院成立,成为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粮食高等院校。9月10日,郑州粮食学院举办成立暨开学典礼。粮食部部长沙千里出席大会并为学校题写校名。1966年,学校停止招生,时间长达7年之久。

1971年11月,郑州粮食学院被撤销建制,保留粮食加工、粮食储藏和油脂工学(改为油脂工业)三个专业并入河南农学院(现河南农业大学),改称粮油工业系。

1973年7月,粮油工业系从从河南农学院分离,并入郑州工学院(现郑州大学工学院),校区保持不变。8月,粮油工业系面向河南恢复招生。9月,在河南省招收的三年制工农兵大学生入学。

197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郑州工学院粮油工业系参加全国统一招生。恢复高考后的首届新生(77级)于1978年3月入学。

1978年4月,国务院批准恢复郑州粮食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学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和河南省双重领导。1998年8月,管理体制由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改为“中央与省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运行。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的申请,200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同意河南省人民政府将郑州粮食学院更名为郑州工学院。9月10日,举行揭牌仪式。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郑州机器制造学校也是河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之一。195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的郑州机器制造学校开始基建动工,7月就参加了河南省的统一招生。

1958年9月,郑州机器制造学校改名为河南机械制造专科学校,由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改为河南省属学校,归由河南省机械厅管辖。次年8月,学校改名为郑州机械制造专科学校。

196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将郑州机械制造专科学校收回,改称郑州机器制造学校。10月,第一机械工业部将所属的石家庄电机制造学校分析化学专业、洛阳轴承制造学校、洛阳矿山制造学校、郑州磨料磨具制造学校等同时并入郑州机器制造学校。

1970年4月,郑州机器制造学校下放归河南省,郑州市将学校停办,改为郑州第二机床厂,同年5月,原郑州机器制造学校的大部分老师被调出郑州第二机床厂。

一直到1978年5月,第一机械工业部恢复郑州机器制造学校,并将学校的管理权属再次收回。之后,学校多次改名,分别于1983年6月改名为郑州机械专科学校,1993年6月改名为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工业大学

2004年8月,郑州工程学院和郑州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新成立的河南工业大学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成立仪式,并与河南省科学院签署资源整合共享协议书。新组建的河南工业大学由河南省领导和管理,发展经费由河南省统筹解决。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2010年1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共建河南工业大学协议签字仪式。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和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在协议书上签字,相互交换文本。

2020年11月,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河南省财政厅联合发布通知,确定河南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附件1)。

2021年,中共河南省委员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意见》,实施高等学校“双一流”创建工程,河南工业大学入选“双一流”高校创建行动计划,“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双一流”创建行列。

河南工业大学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2023年4月,根据河南工业大学招生网信息显示,河南工业大学共有18个学院招生,分别是:粮油食品学院、粮食和物资储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建筑)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理学院、外语学院、法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和设计艺术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院系设置

学 院

本科专业设置

粮油食品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粮食和物资储备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

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包装工程

土木工程(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工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物联网工程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饲料工程、动物科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符合材料与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器人工程

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管理学院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

经济贸易学院

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

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统计学

外语学院

英语、翻译

法学院

法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

设计艺术学院

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

师资队伍

根据河南工业大学网站信息,截止2023年4月,河南工业大学共有专任教师2033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949人,博士学位教师1130人,包括发达国家院士、双聘院士、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原学者等国家高层次人才,以及全国粮食行业青年拔尖人才和一大批省级的优秀专家、杰出人才、学术带头人等。省级以上高层次教学、研究团队30个。(数据截止2023年4月)

专家人才

河南工业大学专家人才(部分)

类 别

发达国家院士

罗德平(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

双聘院士(中国工程院)

周丰峻

“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李成伟、屈凌波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张元、屈凌波、王志伟、曹健、谢文磊、谷秀娟、王振清、卞卡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张雪萍

全国粮食行业青年拔尖人才

孙尚德、刘昆仑、吴建军、陈亮

河南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朱文学

中原学者

卞卡、黄继红

河南省优秀专家

屈凌波、魏明侠、谷克仁

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

惠延波

河南青年拔尖人才

田野

河南科技创新杰出青年

曹毅、何丽君

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丁永刚、曹晓雨、张宏伟、原方、赵仁勇、刘保国、杨卫东、王庆斌

教学、研究团队

河南工业大学教学、研究团队(部分)

团队类型

团队名称

国家级教学团队

工程力学教学团队

省级质量工程(教学团队)

电子商务教学团队、粮油科学与工程教学团队、谷物科学教育团队、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力学教育团队、机械设计及理论教学团队、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团队、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截止2023年4月,河南工业大学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个学科群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1个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3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建设学科,24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1%。

河南工业大学建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和土木工程。

河南工业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情况

类 型

学科(专业、领域)名称

授予学位类别

博士一级

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工学

硕士一级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力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发酵工程

工学

药学

医学

化学、数学、物理学

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管理学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学

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

文学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农学

专业硕士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硕士

机械

机械硕士

材料与化工

材料与化工硕士

资源与环境

资源与环境硕士

土木水利

土木水利硕士

生物与医药

生物与医药硕士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管理、农业发展

农业硕士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硕士

会计

会计硕士

艺术

艺术硕士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播硕士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硕士

金融

金融硕士

翻译

翻译硕士

河南工业大学重点学科(群)建设情况

重点学科类型

学科、专业(群)名称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粮食工程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复合应用型)

食品科学与工程

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

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A类

食品学科与工程

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B类

机械工程、土木工程

河南省特色学科群支撑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经济学

河南省重点学科

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畜牧学、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新闻传播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环境科学与工程

教学建设

河南工业大学教学建设以工科为主,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农学、医学、法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4个,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点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3个,省级名牌和特色专业16个。拥有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以及其他精品开放课程、示范课程等。以河南工业大学王若兰为主要作者的《粮油储藏学》入选国家“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河南工业大学一流本科、特色专业等情况

类型

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产品设计、粮食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土木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环境工程、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建筑学、生物技术、会计学、英语、视觉传达设计

国家级特色专业

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土木工程、粮食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

粮食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河南工业大学精品课程

课程类型

工程专业(名称)

国家精品课程

材料力学(2006年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材料力学(2013年度)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2018年度)

省级精品课程

电子商务、运筹学、基础会计学、粮油储藏学、储藏物昆虫学、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西方经济学、土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及应用、生物工程设备、粮食微生物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与传播、电工与电子技术、高级英语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基础会计学、材料成型工艺基础、食品微生物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基础、网络与传播、高级英语

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食品微生物与健康、标识与城市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储藏物昆虫学、国际贸易实务、材料成型工艺基础、有机化学、中西方名家名作赏析

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财务会计、战略管理、食品科学与技术概论、现代饲料科技、中级有机化学

以上数据截止2019年1月

河南工业大学教学质量工程

工程类型

学 科 内 容

国 家 级

省 级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粮油食品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粮食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土木工程、粮食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商务、食品科学与工程、经济学、建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广告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产品设计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建设

河南中鹤纯净粉业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实验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食品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粮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食品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粮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粮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经济贸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建筑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建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粮食仓储物流园区建造虚拟仿真实验、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冲压模具拆装及结构分析虚拟实验、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LTE阵列天线与传播模型创新设计虚拟仿真实验、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河南工业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线上一流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机械原理》、《微观经济学》、《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材料成型工艺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超硬材料制造》、《程序设计基础》

线下一流课程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基因工程》、《粮食过程装备原理与设计》、《小麦加工工艺与设备》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物流方案设计与实践》

国际交流

中外合作办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中国首批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的学校之一。通过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与英国瑞丁大学合作开办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2个本科专业。与英国威尔士大学合作开办会计学、市场营销与人力资源管理3个本科专业。合作双方互派教师、互认学分,教学资源全面共享。

留学生教育

河南工业大学从2004年开始招收国际留学生,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和“河南省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自主招生权。培养层次包括汉语言培训、学士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后研究等,涉及学校13个学院33个专业,为国际学生提供学位和非学位课程。截止2023年1月,河南工业大学共有151名来华留学生,分别来自巴基斯坦、埃及、土库曼斯坦、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等国家。

援外培训

河南工业大学是中国129个院外培训项目承办单位之一。2008年至2014年底,河南工业大学承办了13期面向发展中国家以粮食安全与粮食储藏及加工技术为主题的援外培训班,承办了3期以少林武术与小学师资为主题的援外培训班,培训项目涵盖农业(粮食)、文化(体育与教育)等领域。共培训来自亚洲、非洲、大洋洲等6大洲83个发展中国家的各类人员368位。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主要分为三部分。莲花街校区的图书馆为中心馆,建筑面积40296平方米。第二部分是嵩山路校区图书分馆,建筑面积5397平方米。第三部分是18个学院的资料室等。三个部分的图书馆总面积50000余平方米。

截止2022年6月,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共有馆藏图书396.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86万册,电子书110.5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4个。馆藏内容以工学为主,涵盖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馆藏建设突出粮油食品加工、储藏、储运以及超硬材料、磨料磨具等优势特色学科,自建粮油食品和超硬材料与磨料模具等专题特色数据库2个。

学术期刊

河南工业大学设学报编辑部,共编辑出版《粮油科技(英文)》《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种学术期刊。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

期刊名称

主要特色

学术影响力

《粮油科技(英文)》

主要聚焦粮油储藏、粮油食品工程、食品科技、食品安全等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和相关研究进展,建立全链条的粮油食品科技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国内外相关前沿科研成果的学术交流,推动国际粮油食品科技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为科研成果的展示搭建全方位、全覆盖的学术交流平台

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收录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瞄准国际粮油科学与技术前沿,聚焦粮油加工、储藏、仓储物流装备、粮食信息与质量安全监测等研究领域,搭建粮油科研成果交流平台,为粮油科技创新、产业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超星期刊等出版平台全文上网,服务全球读者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法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

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

以上数据和资料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网站

科技平台

河南工业大学建设有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30多个河南省内的地厅级科技创新平台。

河南工业大学重点科技创新平台

级别

科技创新平台名称

国家级研究中心

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粮食储运国家工程中心、中国郑州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

教育部研究中心(实验室)

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研发中心

国家小麦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研究(创新)中心

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粮食产业(仓储害虫防控)技术创新中心、粮油国际标准研究中心(粮食储存及流通)

以上数据及资料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网站

科技成果

截止2023年4月,河南工业大学及其前身自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7项,国家教学成果2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1项,支持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571项,主持制定、修订国际和国家行业标准300余项,编制规划、决策咨询报告300余项,2017年进入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高校。

1、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前身)粮油工业系粮油储藏教研室的“自然缺氧保管粮食”、艾宏韬的“非决定电位离子吸附理论”和杨东华的“热工理论(工程热力学)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工业大学前身)的“半自动中孔座面磨床获国家科技大会奖。

2、2010年,河南工业大学参与完成的“国家粮仓基本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和“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 利用技术及应用”2个项目分别获得2009年度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3、2011年,河南工业大学参与完成的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项目获得2010年度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大豆磷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项目获得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2012年,河南工业大学参与完成的“高效节能小麦加工新技术”“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嗜热真菌耐热木聚糖酶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共计3个项目分别获得2011年度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5、2017年,河南大学卞科教授主持修订的“ISO7970:2011小麦—规格”国际标准荣获2014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6、2021年,河南工业大学参与完成的“畜禽饲料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和“食品工业专用油脂升级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2个项目分别获得2020年度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河南工业大学

校园文化

学校精神

河南工业大学的“工大精神”是: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

校训

河南工业大学的校训是:明德、求是、拓新、笃行。明德指美好的品德;求是指探索科学真理;拓新指开拓创新;笃行指专一实践。整体意思是拥有美好的品德,不断探索求真,努力创新并专注地践行。

校风

河南工业大学的校风是:团结进取,务实高效。

教风、学风

河南工业大学的教风是:博学奉献;

河南工业大学的学风是:勤奋诚信。

校标

河南工业大学的校标主色调为蓝色。由“河南Henan”首字母“H”和环形弧构成主体,横向的“H”代表“工”字。H下半部的浪花象征黄河,体现河南工业大学位于河南郑州的黄河岸边。H上半部的齿轮象征工业,体现河南工业大学的学科特征。校标中的中文标准字体为毛体字。

大写字母“H”代表河南工业大学,整体呈奔腾向上的动势,表达河南工业大学不断开拓,以腾飞、跨越之势再创辉煌。五颗五角星代表全校师生,五星呈弧形排列,腾空而出,标志着河南工业大学为国家和社会不断输送人才。环状弧形既象征科学研究的电子轨迹,也代表“H”的运行轨迹,象征河南工业大学的发展之路无限延长。数字“1956”为河南工业大学的建校时间。

河南工业大学

校歌

《河南工业大学校歌》由王怀让作词,吴歌作曲。

河南工业大学

歌词为:在河之南,在国之中,河南工业大学与日同升;在河之南,在国之中,河南工业大学与时同行。清晨的歌声,青春的身影,为了中原崛起,为了中华复兴。崇尚明德求是,坚持拓新笃行;我们和时间并肩,一路攀登危山险峰。在河之南,在国之中,河南工业大学与日同升;在河之南,在国之中,河南工业大学与时同行。科学的脊梁,人文的羽翎;为了中国制造,为了工业文明。敢于发现发展,勤于建业建功;我们和空间携手,共同走进繁荣昌盛。

校园环境

河南工业大学有莲花路校区、嵩山路校区和中原路校区三个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184.3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1.3万平方米。学校先后获得“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学校、“智慧校园”等称号,也是”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试点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莲花街校区

莲花街校区是河南工业大学的新校区,位于郑州市高新区西大学城内莲花街100号,南临莲花街,北临连霍高速公路,西临郑州大学,东南临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总占地面积2154亩,是河南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2003年9月开工建设,先后经过两期基础工程建设和两期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截止2022年6月,河南工业大学党政机关及院系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共入驻学生30000余人。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莲花街校区主要建筑设施包括中心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设施、实习工厂、图书馆、行政办公楼、艺术楼、工程试验中心等工程,以及校区北部防护林建设、中心湖区生态园和校园景观建设等。

嵩山路校区

嵩山路校区是原郑州工程学院校区,位于郑州市嵩山南路140号,占地面积350亩。嵩山路校区是河南工业大学开展对外合作办学专科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设有中英国际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余人。

河南工业大学

嵩山路校区的主要设施除教学楼和综合实验楼外,还有专业实验室、计算机室、数字语音室、图书资料室、电子阅览室、学术报告厅、艺术活动中心和学生创新创业园等设施。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中原路校区

中原路校区位于郑州市中原西路195号,占地面积162亩,为原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区。河南工业机电工程学院设在中原路校区,全日制在校学生2400余人。

河南工业大学

中原路校区内的机械工程试验中心源于原郑州工程学院机械综合实验室和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实验室,承担河南工业大学机械、电气、材料等11个学院32个工科专业的机械工程试验教学工作,开设136个试验项目。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河南工业大学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刘志军

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成伟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李学雷

副校长

曹健、陈复生、朱文学、李焕锋、陈桂香

纪委书记

周相寅

以上资料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网站(2022年9月更新)

历任领导

原北京粮食专科学校、郑州粮食学院、郑州工程学院

学校名称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北京粮食专科学校(1959年5月—1960年6月)

林朗天

党委书记

1959年5月—1960年9月

林朗天

校长

1959年5月—1960年8月

郑州粮食学院(1960年6月—2000年7月)

林朗天

党委书记

1960年9月—1965年1月

林朗天

院长

1960年8月—1967年9月

樊志英

党委书记

1965年1月—1966年8月

张树先

院长

1978年8月—1983年10月

张树先

党委书记

1978年8月—1983年10月

顾良基

院长

1983年11月—1991年6月

王克英

党委书记

1983年11月—1994年8月

张根旺

院长

1991年6月—1996年9月

郑效畏

党委书记

1994年8月—1999年12月

陈肇锬

院长

1996年9月—2000年9月

戚世钧

党委书记

1999年12月—2000年9月

郑州工程学院(2000年7月—2004年7月)

戚世钧

党委书记

2000年9月—2004年7月

陈肇锬

院长

2000年9月—2004年7月

附注:1967年9月—1971年11月,郑州粮食学院领导为“军宣队”、“工宣队”、“革委会”;1971年11月,郑州粮食学院并入河南农学院;1973年7月,郑州粮食学院并入郑州工学院;1978年,恢复郑州粮食学院

以上资料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网站

原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郑州机械专科学校

学校名称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郑州机器制造学校(1956年3月—1983年6月)

其中:1958年9月—1959年12月,改称河南机械制造专科学校;1959年12月—1962年8月,改称郑州机械制造专科学校;1966—1969年停止招生;1970年4月—1978年3月,学校停办,改为郑州第二机床厂

王瑾

党支部书记

1956年5月—1957年6月

闫云山

校长

1956年5月—1960年5月

闫云山

党总支书记

1957年6月—1960年5月

陈芳声

党总支书记

1960年5月—1961年3月

王瑾

代理校长

1960年5月—1962年6月

王瑾

主持全面工作

1961年3月—1962年3月

闫云山

党委书记

1964年8月—1965年4月

闫云山

校长

1962年6月—1965年4月

郝鸿恩

党委书记

1965年4月—1966年11月

郝鸿恩

校长

1965年4月—1967年11月

郝鸿恩

党委书记

1978年3月—1982年2月

马光岱

校长

1978年10月—1983年10月

马光岱

党委书记

1982年2月—1983年10月

郑州机械专科学校

马光岱

党委书记

1983年10月—1986年6月

顾 斌

校长

1983年10月—1989年1月

陈雯清

党委书记

1987年1月—1990年5月

王文胜

校长

1989年1月—1994年2月

汪德敏

党委书记

1990年5月—1994年2月

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汪德敏

党委书记

1994年2月—2004年7月

汪德敏

兼校长

1994年2月—2001年4月

张 元

校长

2001年4月—2004年7月

以上资料均来源与河南工业大学网站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历任党委书记、校长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戚世钧

党委书记

2004年7月—2017年9月

董企铭

校长

2004年7月—2007年8月

张 元

党委书记

2017年9月—2021年8月

王录民

校长

2007年8月—2010年9月

张 元

校长

2010年10月—2017年9月

卞 科

校长

2017年9月—2021年1月

刘志军

党委书记

2021年8月—现今

李成伟

校长

2021年1月—现今

以上资料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网站,截止时间为2023年3月

学校荣誉

2010年5月,河南工业大学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11年9月,河南工业大学入选国家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2012年1月,河南工业大学先后荣获河南“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研究生工作先进单位”“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4月,学校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2012年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