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英文:YANGTZE UNIVERSITY),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入选“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也是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长江大学由本部校区和武汉校区所组成,本部校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武汉校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大学路111号。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长江大学的: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学术研究、行政管理、校友情况、校园文化、校区情况、校园风貌、学校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长江大学

英文名

YANGTZE UNIVERSITY

成立日期

2003年4月

所属地区

湖北省

地址

本部校区: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办学性质

公办

主管部门

湖北省教育厅

占地面积

5118亩

学生人数

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32777人

教师人数

教职工3196人,专任教师2366人,外聘教师656人

现任领导

王建平(党委书记)

知名校友

万明习、孔维佳、邓运华、吕金虎、孙皓、顾正、谢胜利、程新华、窦立荣、杨祖国

校训

长大长新

校歌

长江之歌

院校代码

10489

专业数量

107个本科专业

学制

四年制、五年制

博士后点

博士后流动站3个

博士点

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硕士点

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简介

长江大学于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4所院校合并组建而成。

截止2022年3月,长江大学建设有51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实验示范中心,以及2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9个、本科专业107个。学校专任教师当中有276人获批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专家称号,其中国家级人才45人。

在2022年软科发布的中国大学排名中,长江大学位列174名。

历史沿革

原江汉石油学院

1950年,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成立。1953年,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将校名暂定为北京石油工业学校。7月,北京石油工业学校改为北京石油地质勘探学校。1954年9月,北京石油地质勘探学校改名为北京石油地质学校。1965年9月,北京石油地质学校迁往黑龙江省大庆市,并改名为大庆石油地质学校。1972年3月,大庆石油地质学校改为江汉石油地质学校。1978年4月,江汉石油学院在江汉石油地质学校的基础上成立。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2000年,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划转湖北省管理。

长江大学

原湖北农学院

1977年,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创立。1989年,湖北农学院成为普通本科院校。

原荆州师范学院

1936年,湖北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创建。

长江大学

1942年,学校迁址恩施市,并更名为湖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45年2月,湖北立第四师范学校迁址荆州市。1947年2月,湖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改名为湖北省立江陵师范学校。1958年10月,学校更名为江汉师范学院。1962年7月,学院更名为荆州师范学校。1977年11月,荆州师范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荆州分院。1978年4月,华中师范大学荆州分院更名为荆州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6月,荆州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荆州师范学院在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成立,荆州师范学院成为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由湖北省领导和管理

原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

1951年,湖北省沙市卫生学校创立。1958年9月,学校改名为江汉医学院。1961年9月,江汉医学院改名为江汉医学专科学校(沙市)。1970年1月,江汉医学专科学校(沙市)与荆州地区卫校合并,更名为荆州地区卫生学校。1977年,学校更名为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

1984年,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更名为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时期

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长江大学。

2010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三大石油公司在荆州签署了共建长江大学的协议。

2018年,长江大学成为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长江大学

学校规模

院系情况

截止2022年,长江大学建设有24个学院(部),分别为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与体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与数学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等。

序号

学院(部)

专业设置

1

人文与新媒体学院

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历史学

2

外国语学院

英语、商务英语、日语

3

艺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师范类)、舞蹈学(师范类)、音乐学(师范类)、音乐表演、环境设计

4

教育与体育学院

教育学、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5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林经济管理、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农林经济管理

6

法学院

社会工作、法学

7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8

信息与数学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计算及应用

9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量子信息科学、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10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学(师范类)、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11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12

机械工程学院

机器人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3

电子信息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通信工程、人工智能

14

计算机科学学院

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15

城市建设学院

土木工程、建筑学(5年制)、给排水科学工程、城乡规划(5年制)、智能建造

16

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球化学、环境生态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17

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地球物理学、勘察技术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18

地球科学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地质学、资源勘察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19

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储运工程、石油工程、海洋油气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20

农学院

农学(现代农业)、植物保护(植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农业)

21

园艺园林学院

园林、园艺、风景园林、智慧农业

22

动物科学学院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

23

艺术与传媒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

24

医学部

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

以上资料均来源于

学校师资

截止2022年12月,长江大学共有专任教师2071人,外聘教师782人。专任教师当中有“双师型”教师143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268人。长江大学现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获奖者1人,近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7人。省级高层次人才80人,其中2021年当选13人。享受国务院及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26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6人,新世纪高层次人才20人,省级优秀骨干人才3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湖北省“楚天园丁”获得者1人,湖北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2人。长江大学现建设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5个省部级教学团队,19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

学科建设

截止2022年7月,长江大学建设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9个。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油气勘探、农产品绿色高效生产、绿色化工与清洁能源、油气智能装备进入“十四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

类别

学科名称

博士学位授权点

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地球物理测井、油气信息探测与仪器装备、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油气田应用化学、石油矿场机械、作物裁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保护学、园艺植物资源与利用、农业地质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作物学、应用经济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风景园林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信息与通信工程、畜牧学、水产、基础医学、光学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法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兽医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生物与医学、农业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艺术硕士、护理硕士

ESI全球排名前1%

工程学、农业科学、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

以上资料均来源于

教学情况

截止2022年7月,长江大学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4门。此外,长江大学建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1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平台。

类别

学科名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电子信息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农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土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植物保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管理、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网络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园林、临床医学、护理学、会计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金融学、教育学、商务英语、化学工程与工艺、园艺、历史学、水产养殖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英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油气储运工程、建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地球化学、地理信息科学、通信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体育教育、医学影像技术、软件工程、海洋油气工程

国家特色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农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精品课程

沉积岩石学、生产测井原理、地震勘探原理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力学(双语)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

透视地下油藏一找寻石油的地震方法、楚文化漫谈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地震勘探原理、探究癫痛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行为学虚拟实验、生命长江、高等数学A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江汉平原棉花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教学团队

《沉积岩石学》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土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临床医学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拔尖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石油工程、生物工程

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资源勘查工程

以上资料均来源于

学校交流

长江大学与中国55家大型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160个县级以上政府、地方企业建立了校企(地)合作关系。2019年11月,长江大学发起成立“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国际化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联盟,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80余所院校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常年招收访华留学生,并派送在校学生出国留学访问。

在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上,长江大学与捷克赫拉德茨—克拉洛韦大学共建毒理学联合实验室、与韩国首尔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共建中韩加园林植物资源利用与种质创新中心、与埃及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及加拿大UBC大学太平洋地震工程联合研究中心等共建国际联合科研平台。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2022年9月,长江大学建设有3个图书馆,分别设在荆州东校区,荆州西校区、武汉校区,总面积达到60019.32平方米,拥有纸质图书资源433.17万册,电子期刊资源5.12万册,中外文数据库(含子库)68个。

长江大学图书馆珍藏有各类古书典籍2875部14896册,拥有1987年限量版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一套1500册,民国前(1912年以前)古籍402部2962册(明代3种56册,清代399种2906册),版本包括明、清及民国抄本、木刻、套印、石印、活字、增修、铅印、影印等。明万历木刻《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明朱墨套印本《庄子南华真经》、明崇祯木刻《二如亭群芳谱》、清顺治木刻《金批第一才子书》收藏于长江大学图书馆内。

学术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8年,双月刊,是社会科学总论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编期刊。《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有“荆楚文化研究”、“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等特色专栏。在2019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2004年,双月刊,是自然科学总论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编期刊,曾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2016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第十届湖北省优秀期刊”等奖项。2020年被评选为“RCCSE中国学术准核心期刊”。

科研平台

截止2022年3月,长江大学建设有51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实验示范中心17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湖北省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2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8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个、湖北省校企联合创新中心15个、中石油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8个。

序号

类别

名称

1

省部级科研平台

(部分)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非常规油气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油气钻完井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页岩气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鳝繁育及养殖湖北省工程实验室、湿地农业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长江大学)、石化及环境工程研发推广中心、石油与化工机械研发推广中心

2

企业重点实验室

(部分)

中石油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重点研究室)、中石油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防漏堵漏技术研究室)、中石油采油采气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研究室)、中石油HSE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研究室)、中石油气举试验基地(长江大学多相管流实验室)

3

与其他高校、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

(部分)

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研究室)、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江大学防漏堵漏技术研究室)、淡水渔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紧缺矿产资源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微生物采油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4

校级科研机构(部分)

长江大学数字油田研究中心、长江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长江大学重磁电勘探研究中心、长江大学录井工程与技术研究院、长江大学非常规油气绿色开发研究所、长江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长江大学荆州市地方立法与实施研究中心、长江大学南方复杂非常规油气地质与工程实验室、长江大学石油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于

科研成果

截止2022年3月,长江大学近三年共主持2346项各类别科研项目,其中包括1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科研项目中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0项。

成果类别

项目名称

科技进步奖

(部分)

复杂地层长水平段页岩油气安全高效钻井关键技术与应用、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复杂稀油油藏老区稳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油气藏智能开发优化与调控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高温高压气井环空带压机理及其应用、层状盐岩造腔物理模拟与数值仿真技术、缝洞型油藏水窜通道识别及高效堵水技术与应用、新型钻井液及其性能评价关键技术与装备

自然科学奖

(部分)

沉积盆地中生物与非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与特征分子标志化合物、沉积盆地中生物与非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与特征分子标志化合物、沉积盆地中生物与非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与特征分子标志化合物、地质体中分子标志物的新发现及其应用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姓名

职务

王建平

党委书记

刘勇胜

党委副书记、校长

杜国锋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敖廷华

党委副书记

郭海敏

党委常委、副校长

毛精华

副校长

周思柱

党委常委、副校长

吕一兵

党委常委、副校长

刘靖君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湖北省监察委员会驻长江大学监察专员

李应军

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兼党委统战部部长

江万哲

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

许晓宏

校长助理

以上资料来源于,截止时间为2023年4月

现任领导(武汉校区)

姓名

职务

吕一兵

党委常委、副校长

孙涛

武汉校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校长

董超

武汉校区党工委书记

颜建洲

武汉校区管理委员会副校长

以上资料来源于,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

校友情况

姓名

备注

万明习

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曾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孔维佳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邓运华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

吕金虎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孙皓

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

顾正

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

谢胜利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获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称号。

程新华

广西城市便捷连锁酒店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广西正人企业集团董事长。

窦立荣

2022年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首批会士。

杨祖国

曾获中国石化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第三十届孙越崎青年科技奖、第十届新疆青年科技奖。

统计时间为2023年3月

以上资料来源于

校园文化

校徽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校徽主体部分是学校主教学楼,形状为“一体两翼”,象征着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推动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主教学楼顶的钻塔象征着长江大学的优势学科:石油学科。校徽上半部分为蓝色,寓意蓝天,下半部分为绿色代表绿地,绿地代表着学校农业科学与广泛的学科群。校徽整体由四个同心圆所组成,代表着长江大学由四校合并而来,也蕴含着四校同心。

校训

长江大学的校训是:“长大长新”。

长江大学

“长”在时间上寓意着长久永恒,在空间上寓意着距离宽阔。

“大”寓意着长江大学要培养追求大学问,怀抱大志向的学生。

“新”寓意着要用创新的思维推动学术进步,并用博大的胸怀拥抱新事物的发展。

校歌

长江大学的校歌为《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

作词:胡宏伟

作曲:王世光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 长江,啊 长江!

长江大学

校区情况

荆州校区(东)

长江大学荆州校区(东校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荆州校区(西)

长江大学荆州校区(西校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密路88号。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武汉校区

长江大学武汉校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大学路111号,武汉校区占地面积约为672亩,于2012年3月投入使用。截止2023年2月,武汉校区共设置有1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为7672人,包括本科生6041人,研究生1631人常驻教职工570人。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球科学学院、传媒学院、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石油工程学院(中俄能源学院、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学院)、非常规油气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设置在武汉校区。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校园风貌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

学校荣誉

2022年3月,长江大学校团委获2021年度全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

2018年5月,长江大学获部门预算编报工作先进单位。

2017年6月,长江大学获荆州市内保工作先进单位。

2017年3月,长江大学获湖北省第五批“博士服务团”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6月,长江大学获湖北省农校对接工作先进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