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来历
南昌市地名的历史由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因山得名说:南昌设县时,因西南有南昌山而得名。
因郡得名说:汉朝设县时,因其位置在九江郡的南部而得名。
祥瑞命名说:南昌县地处中原的南方,用南昌作地名是取“南方昌盛”和“昌大南疆”之意。
历史沿革
隋以前
夏商周时期,南昌属“扬州之域”。春秋时期,南昌属“吴头楚尾”之地。战国时,属楚。秦时,南昌属九江郡。
西汉初年,南昌始建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汉将灌婴筑豫章城,是南昌有城之始。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属扬州刺史部豫章郡。新始建国元年(9年),豫章郡改名九江郡,南昌改名宜善,属九江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属豫章郡。
三国时,属吴豫章郡。西晋初,豫章郡郡治南昌,属扬州。元康元年(291年),属江州豫章郡。
隋唐宋
隋开皇九年(589年),豫章郡改为洪州总管府,府治南昌;大业二年(606年),洪州总管府改为豫章郡,郡治南昌。唐武德五年(622年),豫章郡改为洪州。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属江南道洪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隶江南西道洪州。天宝元年(742年),洪州复称豫章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置洪洲,南昌属之。
五代十国初,承袭唐制。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洪州升为南昌府。南唐建隆二年(961年),迁都于南昌。宋开宝八年(975年),南昌府改为洪州,南昌属之。建炎元年(1127年),洪州升为帅府;四年(1130年),属江南西路洪州,同年帅府迁至江州又复迁洪州,洪州升为隆兴府,府治南昌,所辖未变。
元明清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隆兴府改路,设总管府,府治南昌;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隆兴路改名龙兴路;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龙兴路改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以后,属南昌府。
清沿明制,南昌府为江西省首府。
近现代
民国元年(1912年),废南昌府。民国三年(1914年),设豫章道,道尹公署设南昌。民国十五年(1926年),析南昌县、新建县城区和郊区设南昌市,为江西省会。
1949年6月7日,南昌市人民政府成立。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昌市地处江西省中北部,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介于东经115°27’~116°35',北纬28°10’~29°11'之间,东与上饶市鄱阳县、余干县接壤,东南与抚州市临川区、东乡县相连,南与宜春市的丰城市为邻,西靠宜春市的高安市、奉新县、靖安县,北接九江市永修县,东北隔鄱阳湖与九江市都昌县相望。南北最大纵距约121千米,东西最大横距约108千米,总面积7402平方千米。

地质
南昌市地质构造可分为九岭地槽发展阶段、加里东一印支地台发展阶段、燕山一喜马拉雅滨太平洋边缘活动阶段3个大地构造发展阶段。该地经历了中三叠世末期的印支运动,使沉积盖层形成了褶皱形变,以及一系列断裂,包括缓倾斜断裂及逆冲推覆构造。在大陆边缘活动阶段,该地以断块差异活动为主,形成了两侧的断块隆起和东侧的断陷盆地。在断陷盆地中,形成了厚达2000余米的白垩纪及早第三纪的河湖相紫红色碎屑建造和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南昌市地处扬子地台的江南地块。经晋宁运动,基底褶皱回返,向地台过渡;经加里东运动,地台进一步固结;中三叠末发生印支运动,盖层帮皱上隆,结束南昌地区的海浸史。侏罗纪以来,由于陆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地台活化,发生了强烈燕山运动;燕山运动后期及喜马拉雅运动以块断作用为主,形成了断陷盆地。最终,南昌市一带具有褶皱基底,沉积盖层,断陷盆地3个构造层次。
地势地貌
南昌市地势东南部和西部较高,南昌市以平原为主,东南地势平组,西北丘陵起伏。地形可分为:赣江、抚河、潦河两侧河谷平原和滨湖平原地带;市区西北部、安义县以北,新建县西山连绵山体地带;安义县新民乡、南昌县黄马乡和进贤县泉岭、长山晏乡丘陵地带;新建、进贤县境内及安义县潦河谷两侧岗地地带。境内最高点洗药坞,海拔841.1米;最低点位于窑河口恒湖,海拔12.8米。
气候
南昌市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气候的特征是:春寒,夏热,秋燥,冬冷。多年平均气温18.0℃,1月平均气温5.5℃;7月平均气温29.5℃。平均气温年较差24.0℃,生长期年平均251天,无霜期年平均27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832.9小时,年总辐射102.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613.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4天。降雨集中在每年4~6月,6月最多。
水文
南昌市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主要河道有赣江及支流锦江、抚河、潦水、信江,最后均汇入鄱阳湖。境内最大的河流为赣江,从西至北流经鄱阳湖,流域面积251平方千米,长52.8千米(至八一桥),多年平均径流量678亿立方米。主要湖泊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青山湖、象湖、黄家湖、碟子湖等17个,水域面积1239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南昌市自然灾害主要表现为水灾、旱灾、风灾、冰冻等。水灾多发生在4~8月雨季或夏季暴雨期间,因境内抚河两岸地势低洼,水灾通常表现为外洪内涝,成灾面积大、造成损失大。南宋淳熙五年至十年(1178~1183年),南昌一带连续6年大旱,农作物颗粒无收。1954年6月,南昌市曾出现百年以来最大洪水,除富有大堤、南昌县义成圩、新建县新培圩外,滨湖圩堤全部溃决,淹田136.52万亩,死亡116人,房屋倒塌5.35万间。1983年4月26日,11级大风袭击境内安义县,有43个大队遭灾,倒塌房屋465间,吹倒电杆921根,死亡5人,伤45人。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20年底,南昌市共发现矿产18种,分别是煤、地热、泥炭;砂金、金、钛、锑、钴铜;瓷土(高岭土)、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粘土、脉石英、辉绿岩、石膏;矿泉水;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页岩、砖瓦用粘土。其中探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4种,列入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4种,探明的矿产地11处;其中中型矿床2个(地热水、矿泉水各1个),小型矿床9个,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盆地隐伏型地热为江西省首次探明;已开发利用矿产地5处,主要为矿泉水3处、煤2处。

水资源
南昌市水资源较为丰富,年均水量66.2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51.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14.65亿立方米,已钻孔获得优质矿泉水储量在160立方米/日以上。
生物资源
南昌市有野生植物四季桂、珍珠栗、野葛等700多种,其中中草药黄栀子、丹参、女贞子、山楂等达252种。
南昌市有冬候鸟112种,夏候鸟47种,旅鸟58种,留鸟164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5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8种。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南昌市有耕地251945.47公顷、园地13437.8公顷、林地118201.73公顷、草地5130.0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09710.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2127.90公顷、湿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93698.92公顷。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南昌市下辖6个区3个县。市人民政府驻红谷滩新区新府路118号。
南昌市下辖行政区情况表 |
行政区划代码 | 区划名称 | 政府驻地 | 下辖政区详情 |
360113 | 红谷滩区 | 沙井街道 | 沙井街道、卫东街道、生米街道、红角洲街道、凤凰洲街道、九龙湖街道、龙兴街道、厚田乡、流湖镇 |
360102 | 东湖区 | 公园街道 | 公园街道、滕王阁街道、八一桥街道、百花洲街道、墩子塘街道、大院街道、豫章街道、董家窑街道、彭家桥街道、扬子洲镇 |
360103 | 西湖区 | 朝阳洲街道 | 南浦街道、朝阳洲街道、广润门街道、西湖街道、系马桩街道、绳金塔街道、丁公路街道、南站街道、桃源街道、十字街街道、朝农街道、桃花镇 |
360104 | 青云谱区 | 三家店街道 | 洪都街道、京山街道、三家店街道、岱山街道、徐家坊街道、青云谱镇 |
360111 | 青山湖区 | 京东镇 | 青山路街道、上海路街道、南钢街道、站东街道、京东镇、罗家镇、湖坊镇、塘山镇、蛟桥镇 |
360112 | 新建区 | 长堎镇 | 站前街道、幸福街道、长堎镇、望城镇、西山镇、石岗镇、松湖镇、樵舍镇、乐化镇、溪霞镇、象山镇、石埠镇、联圩镇、太平镇、罗亭镇、招贤镇、梅岭镇、金桥乡、铁河乡、大塘坪乡、昌邑乡、南矶乡 |
360121 | 南昌县 | 莲塘镇 | 八月湖街道、莲塘镇、向塘镇、三江镇、塘南镇、幽兰镇、蒋巷镇、武阳镇、冈上镇、广福镇、昌东镇、麻丘镇、泾口乡、南新乡、塔城乡、黄马乡、富山乡、东新乡、八一乡 |
360123 | 安义县 | 龙津镇 | 龙津镇、万埠镇、石鼻镇、鼎湖镇、长埠镇、东阳镇、黄洲镇、乔乐乡、长均乡、新民乡 |
360124 | 进贤县 | 民和镇 | 民和镇、李渡镇、温圳镇、文港镇、梅庄镇、张公镇、罗溪镇、架桥镇、前坊镇、三里乡、二塘乡、钟陵乡、池溪乡、南台乡、三阳集乡、七里乡、下埠集乡、衙前乡、白圩乡、长山晏乡、泉岭乡 |
参考资料来自: |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10月末,南昌市户籍总人口540.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3.34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56.13%。2021年末,常住人口643.75万人,比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18.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6.2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8.64%。
民族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南昌有少数民族52个,常住少数民族人口20002人。南昌市主要有回、满、壮、土家、畲、苗、蒙古、黎、侗、瑶、维吾尔、布依、彝、朝鲜、藏、白等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
南昌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高收入国家(地区)水平。2022年,南昌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7203.50亿元,比2021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8.60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3484.61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3470.29亿元,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为3.4:48.4:48.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1031元。至2022年8月,南昌市设有南昌高新区、南昌经开区、小蓝经开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
第一产业
南昌市是中国粮食生产基地,江西省食用油、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粮食作物以水稻、大豆、红薯、小麦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甘蔗、西瓜、甜瓜、草莓、油料、蔬菜等。
南昌市拥有江西省最多的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2年,南昌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5家(国家级12家、省级109家、市级264家);农民合作社3339家,家庭农场8961家。南昌市形成了水稻、蔬菜、生猪、家禽、水产、油茶、水果、花卉苗木、中药材等农业主导产业集群,沿南昌城市外环线和主要干线通道布局了25个田园综合体,建成了溪霞、黄马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109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第二产业
南昌市拥有冶金、航空、汽车、机电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了以汽车、医药、食品、冶金、新材料、电子信息、绿色家电、纺织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规划了光伏光电、航空、汽车、服务、外包、生物、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南昌市工业实现增加值2307.84亿元,同比增长8.8%,拉动GDP增长2.9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34.7%。
航工装备业方面,南昌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地,中国航空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国家重点航空制造企业——洪都集团,形成了教练机、通用飞机等比较完整的航空制造产业体系。以南昌航空城为核心的南昌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全国首批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先后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
新型材料产业方面,南昌市拥有方大特钢、江铜集团、南昌硬质合金、雄鹰铝业、江西泓泰、雄宇集团、方大新材料、晶安高科、市政远大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形成了以方大特钢为龙头的钢铁产业、以江铜集团为龙头的铜精深加工产业、以雄鹰铝业为龙头的铝塑型材产业、以雄宇集团为龙头的钢构产业格局。
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南昌市形成以液态镜头、摄像模组、触摸屏、主板贴片、受话器、耳机、芯片封装和整机生产的移动通讯终端完整产业链,可实现90%以上的手机零部件本地化配套。
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南昌市形成“一核三区”的产业集聚发展格局。“一核”,即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江中药谷核心区;“三区”,即以发展医药总部基地和营销中心为主的高新开发区、以药品生产制造为主的小蓝开发区,以医疗器械生产制造为主的进贤县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南昌市拥有济民可信、华润江中、洪达医疗、益康医疗等一批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拥有江中药业、三鑫医疗两家上市公司和贝欧特医疗、一保通两家新三板上市公司。
第三产业
南昌市电子商务相关交易额已从2012年的7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223.16亿元。2019年,南昌市网络零售额突破410.5亿元,同比增长25.8%,总量居江西省首位。2019年,南昌市年电商交易额1000万元以上电商企业已超百家,涉及文化、旅游、金融、商贸等。
2021年,南昌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8.74亿元,比2020年增长17.4%,实现进出口总值1293.56亿元,比2020年增长12.3%;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194.11亿元,比2020年增长9.1%;邮电业务总量155.37亿元,比2020年增长30.7%;实现进出口总值1293.56亿元,比2020年增长12.3%。2021年末,南昌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4757.42亿元,同比增长7.9%;各项贷款余额为17620.96亿元,增长10.1%。
文化
文化遗产
南昌市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个,分别是青山湖区灯彩之乡、安义县唢呐之乡、青云谱区灯彩之乡;江西民间文化艺术之乡5个,分别是青山湖区灯彩之乡、安义县唢呐之乡、青山湖区书画之乡、青云谱区灯彩之乡、南昌县塔城乡采茶戏之乡。举办的文化节有中国南昌·国际军乐节、绳金塔庙会等。南昌瓷板画、上坂关公灯、西山万寿宫庙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安义唢呐、二塘长工山歌、新建得胜鼓、青山湖双龙戏珠、城南龙灯、北刘轿舞、二塘泼蛇灯、李渡车仂灯、罗家狮舞、梅庄花棍、南昌采茶戏、筱贵林南昌谐谑故事、南昌清音、李渡道情、文港微雕、进贤文港毛笔制作技艺、李渡烧酒酿造技艺、安义黄洲宗山米粉制作技艺等。
截至2018年12月,南昌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

地方象征
市花
南昌市的市花是金边瑞香与月季花。南昌市从1964年开始栽培金边瑞香。1985年10月,经南昌市人民政府决定,并报南昌市人大常委会八届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金边瑞香与月季花被定为南昌市市花。
市树
南昌市的市树是樟树。
方言
南昌市方言为南昌话,属赣语昌靖片。分城里话和乡下话。乡下话又分很多种。由于推广普通话的影响,城里话也有新老派之分。
宗教
南昌市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五大教齐全,信教群众约为20万左右;以道教、佛教为主。+
道教净明宗的发源地在南昌,道教四相之一的许逊和天师万振均都为南昌人。许逊,是道教的“四相”之一,曾在南昌出生、生活和修道,道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在南昌的广泛传播,始于许逊。南昌西山万寿宫,又是净明道派的发祥地,被道教称为洞天、福地。最早为黄帝时代,掌管礼乐的洪崖先生曾在西山的洪崖丹井修行炼丹。汉朝时,高士梅福,辞官隐居西山修道,其修道处因而称为梅岭。宫观主要有南昌万寿宫、西山万寿宫、青云谱道院。
佛教在南昌有较大影响,高僧马祖道一出自南昌,“洪州宗”源于南昌。东汉灵帝时(168~188年),佛教传入南昌,安世高因避战乱来到豫章,创建东寺(后为大安寺)。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武昌太守熊鸣鹤舍宅建禅居寺,邀请西域梵僧悉咀多开山传教,禅居寺后改称为普贤寺。晋代的南昌,已建有寺院22所。唐大历年间(766~779年),高僧马道一来到南昌,在开元寺(今佑民寺)聚众说法,入室弟子139人,后各为一方宗主,散布天下,禅宗因此大盛。南昌市重点寺庙有佑民寺、普贤寺、湖心观音亭、绳金塔寺、南海行宫等寺庙。
伊斯兰教是随着回族群众因战事或经商迁居而传入南昌,最早来自西域回回。传入时间最迟在明末。在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几十年内,为南昌伊斯兰教兴盛时期。
基督教源于美以美会的传教活动。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美以美会派美国牧师烈格思和聂承益来南昌传教,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建成南昌第一所基督教堂,取名福音堂,后改为清钟堂。以后增建了新民堂、志道堂、德胜堂3所教堂。这4所教堂一直延续到解放后。
天主教传入南昌,早在元朝末年。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由广东韶州到达南昌,6月份即在南昌近郊谷市街买一小屋,作教堂传教,取名“圣堂”,为天主教在南昌有教堂之始。1595年6月29日,利玛窦在南昌举行第一次弥撒圣祭,至1598年,已发展教徒260余人。继利玛窦之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葡葡牙籍苏如汉、李玛诺等神父来南昌传教。明代陆续来南昌传教的有:华籍邱永神父,意大利籍金尼如神父、鲁德望及葡萄牙籍费奇观等神父,康熙二年(1663年)西班牙籍教士格我等。
地方特产
南昌市地方特色小吃有米粉蒸肉、三杯鸡、藜蒿炒腊肉、鳅鱼钻豆腐、“皇禽”酱鸭、木瓜凉粉、牛肉炒粉、牛舌头、白糖糕、南昌豆豉等。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末,南昌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989所(不含技工学校),教职工13.4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0.50万人;普通中等学校27所;职业高中16所;普通高中83所。截至2022年7月,南昌市共有高等院校54所,其中普通高校52所(本科27所,专科27所);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109所,其中:职教本科2所,高职25所,中等职业学校42所,技工院校40所。
南昌市本科院校 |
学校名称 | 主管部门 | 办学层次 | 备注 |
南昌大学 | 江西省 | 本科 | |
华东交通大学 | 江西省 | 本科 | |
南昌航空大学 | 江西省 | 本科 | |
江西农业大学 | 江西省 | 本科 |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江西省 | 本科 | |
江西师范大学 | 江西省 | 本科 | |
江西财经大学 | 江西省 | 本科 | |
江西科技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本科 | 民办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江西省 | 本科 | |
南昌工程学院 | 江西省 | 本科 | |
江西警察学院 | 江西省 | 本科 | |
南昌理工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本科 | 民办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本科 | 民办 |
江西服装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本科 | 民办 |
南昌职业大学 | 江西省教育厅 | 本科 | 民办 |
南昌工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本科 | 民办 |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本科 | 民办 |
南昌交通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本科 | 民办 |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本科 | 民办 |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本科 | 民办 |
南昌医学院 | 江西省 | 本科 | |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本科 | 民办 |
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本科 | 民办 |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 江西省教育厅 | 本科 | 民办 |
豫章师范学院 | 江西省 | 本科 |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 江西省教育厅 | 本科 | 民办 |
南昌师范学院 | 江西省 | 本科 | |
科技事业
南昌市是中国航空产业研发基地之一,拥有洪都飞机设计所(650年所)、南昌航空大学等科研院所和试验基地,还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2021年,南昌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68家,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950家;累计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重点实验室5家;累计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7家、重点实验室174家。
文化事业
2021年末,南昌市拥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个,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纪念馆28个;有线电视用户为75.13万户。境内江西省图书馆、南昌市图书馆、南昌市东湖区图书馆、南昌市青山湖区图书馆、进贤县图书馆被列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截至2022年7月,南昌市有江西省博物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八大山人纪念馆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
体育事业
2021年,南昌市南昌市运动员参加比赛人数0.28万人次,截至年末共获得金牌195枚,银牌141枚,铜牌122枚;全年举办单项比赛30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20次,其中千人以上的活动10次,参加活动的人数总计25.26万人。2022年9月,南昌射击飞碟队在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部青少年组射击比赛(飞碟项目)中,全部18个小项获得17枚金牌,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医疗卫生
2021年末,南昌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16个,其中医院139个;拥有床位4.61万张,其中医院床位4.02万张;拥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41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91万人;南昌市婴儿死亡率为2.4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77‰,每十万孕产妇死亡人数为10.94人。(以下图片数据来源:)

社会保障
2021年,南昌市南昌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42.34万人,比2020年增加4.2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9.19万人,增加4.00万人;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3.7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68.20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65.57万人;企业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
人居环境
南昌市有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际湿地,还有省级重要湿地4个、省级湿地公园5个、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建立了多个城市湿地公园。设有进贤大公岭县级自然保护区和香炉峰县级自然保护区等县级自然保护区。南昌是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栖息地和中转站,每年为全球数十万只水鸟、75%以上的东方白鹳和98%的白鹤提供了越冬栖息地。南昌高新区五星白鹤保护小区通过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为濒危物种白鹤提供栖息地。北京时间2022年6月9日,南昌市入选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
2021年末,南昌市拥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1个、国家生态县(市、区)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8个,省级生态县(区)4个,省级生态乡(镇)62个,省级生态村91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级实践创新基地3个,市级生态村834个;有各级自然保护区10个,总面积12.40万公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4天,优良率91.5%,列中部六省会城市第1;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8%;南昌市建成区拥有园林绿地面积1464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5743公顷,公园绿地4053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05平方米。
2021年,南昌市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4天,优良率91.5%,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7.3%,空气质量连续四年达国家二级标准。
城市规划
从江西省发展规划来看,把做大南昌都市圈经济作为发展的重要方面。南昌市走上强省会发展的道路,发展总定位为:中国智造新城、山水名城”,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试验区、国家现代流通体系重要枢纽。《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两翼多点”城乡发展格局。到2025年,南昌市常住人口增长至700万人;到2035年,常住人口增长至800万人,实际管理服务人口1000万人。
南昌市向北连接京津冀,推进京九高铁线路建设,打造高铁新城;向南连接粤港澳,加密至京津冀与粤港澳的航班,打造空港新城;向东融入浙皖赣世界级休闲旅游区;衔接长江中游城市群,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昌九昌抚城镇密集带串联南北,南昌市和赣江新区定义为中心城区,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永修县定义为县域中心。向塘镇、武阳镇、温圳镇、文港镇、桑海、罗亭镇、东阳镇定义为工业型乡镇;李渡镇定义为旅游型乡镇。安义县规划为绿色发展区,进贤县规划为综合发展区,还规划了潦河流域休闲农业区、赣江下游粮食生产区、鄱阳湖生态核心区、抚河流域粮食生产区、锦江流域粮食生产区、军山湖沿岸富硒农业区。
交通
综述
南昌市与江西省内10个设区市构建了“1小时高铁经济圈”,省外互联香港、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形成了“米字型”的“3小时经济圈”;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4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构建了综合立体交通网。2022年第二季度,南昌市交通健康指数为69.27%,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四,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二,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
铁路
南昌市作为铁路交通枢纽,主要铁路干线有沪昆高铁、昌赣高铁、昌九城际铁路、京九铁路、向莆铁路及枢纽西环线,主要铁路客运站设有南昌、南昌西、南昌东站。南昌站为铁路一等站,日均有300列客车停靠。2010年9月20日,中部地区第一条城际高铁昌九城际高铁开通运行。2014年9月16日,上海至昆明高速铁路南昌至长沙段开通运营,标志着南昌迈入“高铁时代”。2019年12月26日,昌赣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昌九高铁、昌景黄高铁正在建设中,常岳昌、昌福高铁正在推进中。
公路
2022年7月,南昌市政府官网显示,该市有公路路线29条,总里程967.75千米。其中:国道6条,总里程285.353千米;省道23条,总里程682.398千米。有沪昆高速、银福高速公路过境,其中沪昆高速公路境内长75千米;银福高速境内长103千米。205、316、320等国道过境,其中105国道境内长107.9千米,通往北京、广东珠海;316国道境内长105.9千米,通往福建福州、甘肃兰州;320国道境内长122.6千米,通往上海、云南瑞丽。另有101、211、308、309省道过境。
地铁
南昌市先后三次获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共4条线路(1年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总里程约160千米,设站122座。2015年12月26日,南昌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南昌成为江西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截至2022年,南昌地铁运营里程达128.64千米,建成车站103座。

航空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为4E级,距南昌市中心30分钟路程。新航站楼占地9.7万平方米,拥有停机位45个,可以全重起降波音747等大型民航飞机,满足旅客流量1200万人次的需要。截至2022年7月,南昌昌北国际机场通航城市93个,航线158条,运营航空公司49家,基地公司4家,国际地区航线累计达15条。
内河航运
南昌港地处赣江下游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闽东南三个经济区的交汇点,与抚、信、饶、修四江及鄱阳湖相通,经湖口入长江,是全中国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也是南昌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通航河道8条,总长343.8千米,其中赣江南昌至鄱阳湖段为二级航道。2020年,南昌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865.77万吨,同比增长27.16%。
公共汽车
南昌市公共交通始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5日,南昌市市内公共汽车第一线开始运行;8月6日市公共汽车二、三线,开始运行。截至2022年9月,南昌市南昌市公交车辆总数为4340辆、公交线路总计402条,设公交场站共105个。
旅游景观
综述
南昌旅游景点众多,既有代表南昌历史文化的滕王阁、梅岭、西山万寿宫、佑民寺;代表南昌名人文化的八大山人纪念馆、孺子亭;又有代表南昌红色文化的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代表南昌山水文化的天香园、南矶山湿地生态旅游区。截至2020年3月,南昌市有A级景区49家,其中AAAAA级景区1家,AAAA级景区12家,AAA级景区35家,AA级景区1家。

主要景点
滕王阁风景区,为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滕王阁旧址在南昌城西章江门、广润门外赣江之滨,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中国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始建于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为洪州刺史之时。“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省亲过此,写下名篇《滕王阁序》。1926年终毁于兵灾。1989年重阳节时,重建竣工落成。

安义古村群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安义县石鼻镇境内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内,距南昌市区70千米,面积46.2万平方米,由罗田、水南、京台3个古村落群组成。主要景观为古树、古民居、古井、古牌坊、古街、古道、古戏台,寺庙、祠堂、香火堂、祖先堂10余处,还有保存完好的48天井豪宅世大夫第、古代私塾墨庄、闺秀楼、民俗馆、书画馆、黄氏宗祠和里甲建筑管理体系等。

天香园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青山湖南大道中段,占地面积84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都市候鸟与人最近、品种最多、密度最大的生态园。由候鸟保护区和平广场区、游人游艇水上观鸟区、清水赏水区、古建筑区等5部分组成。景点设有游船码头、竹海水韵、亲水池等,是集候鸟、树林、园艺、禅佛、书法、茶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游园。天香园是联合国世界鸟类保护组织确定的“世界候鸟保护中心”之一;2002年天香园被评为南昌市“新豫章十景”;2007年5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城市候鸟之都”称号。

对外交流
截至2022年8月,南昌已与全球五大洲的40个城市建立了友好(交流)城市关系。
序号 | 城市名 | 缔结情况 |
1 | 格鲁吉亚库塔伊西市 | 2022年8月15日,南昌市与格鲁吉亚库塔伊西市通过视频签约的方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
2 | 奥林匹亚 | 2010年,南昌市与奥林匹亚市结为友好城市关系 |
3 | 德国派尼地区 | 2009年,南昌市与派尼地区结为友好城市关系 |
4 | 韩国罗州市 | 2007年10月30日,南昌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批准南昌市与韩国罗州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
5 | 法国第戎市 | 2006年,南昌市与法国第戎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
6 | 芬兰瓦尔济考斯基市 | 1997年,与芬兰瓦尔济考斯基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
7 | 芬兰托亚拉市 | 1997年,与芬兰瓦尔济考斯基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
8 | 日本高松市 | 1990年,南昌市和日本高松市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
9 | 墨西哥托卢卡市 | 1988年,南昌与墨西哥托卢卡市结为友好城市 |
10 | 马其顿斯科普里市 | 1984年3月,南昌市与马其顿斯科普里市结为友好城市 |
备注:仅列部分友好城市 |
著名人物
人名 | 简介 |
徐稚 (97~168年) | 字孺子,南昌人。汉代名士,学者,时人称为南州高士 |
朱耷 (1626年~约1705年) | 出生于南昌,族名统禁,有雪个、个山、人屋、道朗、八大山人等别号,明末清初杰出画家 |
许逊 (239~374年) | 出生在南昌县,字敬之,道教净明忠孝派创始人 |
贯休 (832~912年) | 俗姓姜,字德隐,钟陵(今南昌进贤西北)人,唐末诗人、书画家、僧人 |
徐熙 | 钟陵(今南昌进贤)人,五代南唐花鸟画家 |
汪大渊 | 字焕章,南昌人,元代民间航海家 |
胡俨 (1360~1443年) | 字若思,南昌人。明洪武初,中举,历任,教谕,知县。成祖朱棣即位后,授翰林检讨、侍讲、左庶子等官职。成为内阁成员之一,后长期任国子监祭酒,掌管国学 |
胡思敬 (1869~1922年) | 字漱唐,宜丰县人,藏书家 |
胡先骕 (1894~1968年) | 字步曾,号忏庵,新建县人,中国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 |
参考资料: |
城市荣誉
荣誉称号 | 授予单位 | 授予时间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1986年12月 |
国家森林城市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2015年 |
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 2017年12月 |
全国双拥模范城 | 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退役军人事务部、解放军总政治部 | 2020年10月 |
全国文明城市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 2020年11月 |
国家卫生城市 |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 2022年1月 |
国际湿地城市 | 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独立咨询委员会 | 2022年6月 |
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2022年7月 |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022年8月 |
参考来源: 注:以上仅列出部分具有代表性荣誉 | | |
注释
[a]2022年7月,撤销红角洲管理处、凤凰洲管理处、九龙湖管理处,设立红角洲街道、凤凰洲街道、九龙湖街道、龙兴街道
[b]2022年2月1日,南昌市新建区厚田乡划归南昌市红谷滩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