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钱大钧,字慕尹,1893年出生于江苏吴县原正仪镇雅泾村(现属江苏昆山市)。祖父钱伯熊,为前清贡士。父亲钱自梅,经商。母亲江氏,持家。兄弟三人,他排行最小。4岁时,随全家迁居苏州(吴县),先是进入苏州羊王庙的长洲县立高等小学堂,由于成绩优异,16岁时被保送至江苏陆军小学第四期读书。其间,由于父母亲先后病逝,为生活所迫,曾一度随二哥去上海经商,但很快就返回苏州,进入长洲县立高等小学堂复读。
学习军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钱大钧来到上海参加学生军,投身反对清政府的革命活动。1913年,他在沪参加“二次革命”,随上海革命党人组织的学生军进攻上海龙华和上海制造局(现为江南造船厂)的战斗。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入东京大森浩然学社,研究军事学术。1914年秋回国,考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后,考入保定军校留学预备队。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钱大钧积极从事倒袁运动,遭到追捕,再次秘密转到上海,先在《时事新报》担任日文翻译,后加入在松江的反袁革命武装。1917年,被送至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队第十二期炮科,二年后回国,先后任保定军官学校第八期分队长,第九期炮兵队长。1921年,南下广州,任粤军第一师少校参谋。
东征北伐
1924年,国共合作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钱大钧任黄埔军校参谋长、教导第二团代团长、党军第一旅第二团代团长等职。1925年1月,第一次东征时,钱大钧为校本部少将参谋长。东征途中,他协助蒋介石、周恩来指挥部队与陈炯明部进行了战斗。2月12日,东征军进攻淡水,受敌钳制,态势不利。第二教导团团长王柏龄缺乏指挥作战能力,没有掌握好部队,贻误了战机,遂被撤职。钱大钧代理该团团长,终将敌军击败。3月12日,棉湖战斗快结束时,第一教导团千余人,在棉湖的西北山地,遭到敌军林虎部主力的围攻,伤亡惨重。钱大钧率领第二教导团赶到,拼力奋战,粉碎了敌军的攻势,并乘胜翻越猴子岭,追击溃逃之敌,相继攻克了林虎部的后勤基地五华及司令部所在地兴宁。4月底,钱大钧被调回黄埔军校训练新兵,组建第三教导团,代理教育长并代行校长职务,旋出任党军第一旅第三团少将团长,6月,参加了平定军阀杨希闵和刘震寰叛乱的战斗。1925年10月,举行第二次东征,钱大钧亲率第三团防守博罗。22日,他率部攻打海陆丰,配合主力,将陈炯明部彻底消灭。12月22日,钱大钧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少将副师长兼参谋长。1926年1月,晋升为第一军第一师中将师长。随后,任第二师师长。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钱大钧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1师师长、20师师长、广州警备司令。
积极“反共”
1927年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钱大钧也在广州发动“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著名的共产党人肖楚女、熊雄等均被杀害,仅黄埔军校六期入伍生第一团被捕杀的共产党人就达300多人。9月,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钱大钧被任为北路中将总指挥率部阻击。因钱大钧“反共”有功,升为第三十二军中将军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928年4月,任淞沪警备司令,后又被任命为江苏、上海特别市党部指导委员。同年,创办中国第一所训练治安人员和秘密警察的学校。1929年初,蒋介石西征,调钱大钧任总司令部参议。攻占武汉后,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1930年至1931年,兼任武汉要塞司令、南昌行营主任、保定行营主任。1931年1月,钱大钧调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兼八十九师师长,适逢教导第三师100多名伤兵闹饷和武昌第一纱厂、震寰纱厂工人要求增加工资。钱大钧不顾伤兵与工人的死活,派兵逮捕了一部分伤兵和工人,并秉承蒋介石的旨意,枪毙了多人。1931年秋,武汉发生大水,钱大钧不思抗洪,挽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却拿着蒋介石的手谕说“防共比防水更重要。”,不准军队参加防汛,遂使汉口造成有史以来的最大惨案。1932年春,钱大钧调任第十三军军长,指挥汤恩伯的八十九师、孙元良的八十八师,仍驻防武汉。蒋介石"围剿"红军的计划、方略、命令均出自钱大钧之手,而且他所辖的八十八、八十九两师,也是"围剿"苏区的主力。
受蒋介石器重
1935年,钱大钧晋升陆军中将衔,调任为蒋介石身边最机要单位——第一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兼侍卫长。其间,钱大钧曾奉蒋命解决陈济棠、李宗仁的两广事变,他策动余汉谋反陈投蒋成功,为蒋倍加信任。1936年,授陆军上将衔。“西安事变”之前,蒋介石曾派遣钱大钧接触张学良,想借二人曾共事于“鄂、豫、皖剿总”、“武昌行营”之交谊,分化东北军与西北军高层关系。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暴发,钱大钧身为侍卫长,现场指挥卫队抵抗,在华清池五间厅被流弹击中背部,伤及右肺尖,自此,更受到蒋介石的器重。

抗战时期
1938年2月至1939年5月,钱大钧在国民政府空军委员会担任主任、秘书长。在任期间,他直接指挥了武汉空中保卫战。1938年4月29日,日军出动了40余架飞机轰炸武汉。在钱大钧的指挥下,中国空军驾驶飞机起飞迎战,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激战,日机被击落21架,中国空军损失9架飞机。1938年5月19日下午3时23分,钱大钧组织徐焕升等驾驶两架马丁式B10轰炸机自汉口升空飞向日本,向日本九州岛长崎,福冈、久留米、佐贺等都市散发了20万张用日文写成的反战传单,传单上的文字为“中日两国有同文同种、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应该互助合作,以维持亚洲和全世界的自由和平,日本军阀发动的侵略战争,最后会使中日两国两败俱伤,希望日本国民唤醒军阀放弃进一步侵华迷梦,迅速撤回日本本土。”徐焕升等完成任务后,于20日安然返回汉口。1942年,钱大钧任军政部次长,1944年,任军统局局长。
抗战胜利后
1945年8月,钱大钧任上海市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1946年3月,辞职回苏州,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常委,并任吴县参议会议长。1947年当选为国民大会代表,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主席。1948年辞去吴县参议会议长职。1949年,任重庆绥靖公署副主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晚年与逝世
1950年,钱大钧去台湾,先后任蒋介石的“国策顾问”,国民党第十、十一届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律委员会委员。1963年任中华航空公司董事长。1982年7月21日在台北逝世,终年90岁。

人物作品
钱大钧著有《钱慕尹上将七十自传》《钱大钧上将八十自传》《东江平定》等。
人物关系
关系 | 姓名 |
祖父 | 钱伯熊 |
父亲 | 钱自梅 |
母亲 | 江氏 |
岳父 | 欧阳耀如 |
妻子 | 大夫人:欧阳藻丽 二夫人:欧阳生丽 |
儿子 | 钱世泽(排行第九)、钱宏泽(排行第十一) |
人物贡献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指挥有关人员将七千多箱故宫珍贵文物抢运到重庆,保全了中华文明大批国宝级的文物。1938年2月,钱大钧接任航空委员会办公厅主任。期间,坐镇武汉指挥中苏空军大胜日本空军,后又组织了中国空军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的第一次空袭——人道远征,在九州各地上空投下上百万份反战传单,然后胜利返航。这次空袭极大振奋了中国军民的士气和民心,并得到了国际上的一片赞誉。抗战胜利后,钱大钧曾担任上海市市长兼淞沪警备总司令。任职期间,钱大钧向英帝国主义交涉,收回跑马厅(现为上海人民公园);责令工务局扩建南京中路,以利闹市区交通。同时,修筑了吴淞口海堤。

人物旧居
钱大钧故居位于苏州市人民路680号,俗称钱大钧别墅,或钱大钧花园,别墅建于20世纪20年代,为砖混结构的海式楼房,坐北朝南,高两层,前后连接三幢,每幢面宽五开间,带两厢,全宅呈火车式排列,青砖坡顶。钱大钧故居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标牌为001号。
人物评价
钱大钧爱财如命,在任保定行营主任期间,贪污军事特别费达数十万元,杂牌队伍总指挥孙殿英到保定述职时,钱大钧也接受孙馈送的名贵貂皮多张。由于钱大钧贪财肥私,保定行营的一些人将“钱大钧”三字颠倒,将“钧”改为“钩”,讽之为“钩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