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上海化工学院分院(1984年编入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和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1985年在上述院校的基础上,组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创建于1951年)整体划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截止2022年12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松江、长宁、虹口等地区设有校区,占地1476亩,拥有教职工1977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4000名;建有省级学科科研平台21个,学院17个,其他教学机构2个;开设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本科专业63个;以及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历史沿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前身
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
1978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连同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上海市第二机电工业局、上海市造船工业局、华东电业管理局、上海市交通运输局和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共同创建了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
同年12月7日,经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批准,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建立党委会,并任命校党政领导班子。12月21日,中共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党委成立会正式召开,并以“12月21日”为校庆纪念日。
1984年上海化工学院分院并入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
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
1978年,华东纺织工学院、上海市纺织工业局、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和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共同创建了上海纺织工学院分院。同年12月,上海市纺织工学院分院建立党委。1981年,上海市纺织工学院分院正式改名为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和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合并建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下设机电学院及纺织学院。2002年,新校区选址于松江,开始设计建设。2003年,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整体划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松江。
2006年,全国产学合作教育学会授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基地》称号,成为全国第一家产学研合作教育本科示范基地。同年,学校通过教育部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评估成绩为“优秀”。2007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立飞行学院。
2010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揭牌,国家科技部、教育部联合授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科技园”的认定。同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4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获得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基地称号。
2017年被列为上海市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2018年3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学校规模
院系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设有17个学院,包括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与统计学院、国际创意设计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开设63个本科专业。
学院名称 | 设置专业 |
机械与汽车共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 |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中美合作)、广播电视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金融学、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邮轮经济)、工业工程、财务管理、管理科学(东方管理)、物流管理、养老服务管理 |
化学化工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涂料工程、药物化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封装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艺术设计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艺术与科技、视觉传达设计、摄影、广告学、工业设计 |
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 | 飞行技术、物流管理(民航物流)、交通管理、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
纺织服装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表演 |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 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铁道工程、交通运输 |
外国语学院 | 翻译 |
数理与统计学院 | 数据计算及应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国际创意设计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中韩合作办学) |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 国际商务(旅游及商务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连锁经营与管理、国际商务 |
国际教育学院 | / |
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学院)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统计时间:2023.04.14 |
师资情况
截止2022年12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拥有教职工1977人,其中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150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78人;在岗各类国家级人才25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含双聘院士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省部级人才及人才项目获批者104人。
级别 | 姓名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侯惠民、朱高峰、侯保荣、黄崇祺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部分) | 汪泓、殷志祥、伍歆、陈心德、缪雪龙、徐新成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分) | 汪泓、殷志祥 |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2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设有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1个、Ⅳ类高峰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1个;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是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学科。
类别 | 名称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光学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药学、纺织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 |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部分) | 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艺术硕士、时尚艺术设计 |
上海高校高峰学科 | 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设计学 |
上海市重点学科 | 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现代民航工程及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材料精密成型与处理、社会保障、天然源农药化学工程、现代汽车运用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
统计时间:2023.04.14 参考资料: |
教学情况
截止2022年4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除17个学院外,还拥有体育教学部、现代工业实训中心两个教学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共有1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专业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2个专业通过德国ASIIN认证,2个专业通过AABI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并设有首批上海市级虚拟教研室(服装专业基础课程群教研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大学科技园。
类别 | 名称 |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交通运输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欧美电影文化、中国历代服饰赏析、认识飞行、仿真雷达管制下Cessnal172R模拟器标准五边本场飞行训练、机载设备、航空漫步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现代工业工程实训中心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汽车服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广播电视工程、自动化、工程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科技、交通管理、物流管理、飞行技术、飞行器制造工程、纺织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铁道工程 |
工程教育认证专业 | 制药工程、环境工程、交通运输、服装设计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德国ASIIN认证专业 | 车辆工程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AABI认证专业 | 交通管理、飞行器制造工程 |
合作交流
截止2022年12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已与法国、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墨西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余所高校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获批建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创意设计学院。还与法国国际时装学院、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韩国东西大学和瑞士库尔技术与经济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了1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学生提供双学位联合培养、学分互认、联合毕业设计、海外实习及国际产学研合作等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海外学习交流机会。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学术期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于1987年创刊,季刊,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曾获得国家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上海市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被众多检索系统及数据库收录,如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信息》、波兰《哥白尼索引》。
图书馆
截止2023年4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27000余平方,拥有6个图书阅览室、1个期刊阅览室、1个信息共享空间、2个书库,共有2236个阅览座位;拥有馆藏中外文纸质文献逾181.52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3280多种,可访问的电子图书163.27万种,中外文数据库47个,其中中文数据库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期刊等,外文数据库有SCIFinder、ASME、SpringerLink、EBSCOHost等,以及网上报告厅、库克音乐数字图书馆、环球多媒体英语等多媒体数据库。
科研平台
截止2022年12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拥有省级学科科研平台21个,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创意产品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振动噪声测试与控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服装创意设计与数字化技术现代公共服务平台、社会保障与社会治理研究、上海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上海新工科建设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截止2022年10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获批230余项,2020年度首次获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021年首次获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共获批80余项,2022年首次获批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20年获批1项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自2013年成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以来,已申请和授权国际专利十余项,职务成果转化近100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第一单位获省部级科技奖38项,其中一等奖1项;省部级哲社类获奖17项,其中一等奖1项;获得专利授权3500余项。
校区情况
松江校区
作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主校区,松江校区始建于2002年2月,地址位于上海市龙腾路333号,处于松江大学园区内,占地面积780000平方米。拥有公共教学楼、图文信息中心、行政楼、现代工业工程训练中心、艺术楼、体育馆、师生活动中心等主体建筑。


仙霞路校区
仙霞路校区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350号,地处虹桥商务区的核心区域,占地面积55068平方米,同时设有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中美合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的运行和各类教学项目。建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被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享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扶持政策。

新村路校区
新村路校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新村路435号、401号,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前身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学院改建而来。校区占地面积53838平方米,设有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图书馆、演讲厅、食堂等校舍设施,其中的继续教育学院开展成人高等教育、各类培训。
逸仙路校区、天山路校区
逸仙路主校区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逸仙路88号,天山路校区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天山路1831号。两校区分别设有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高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高级技师学院,且拥有“上海市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基地” “上海市机电一体化开放实训中心”“商品储运与配送实训中心”“上海市数控技术应用开放实训中心”等实训基地和一系列实验室。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李江 |
校长 | 俞涛 |
党委副书记 | 俞涛、史建勇、门妍萍、朱晓青 |
工会主席 | 史建勇 |
纪委书记 | 门妍萍 |
副校长 | 朱晓青、王岩松、夏春明 |
统计时间:2023.04.14 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时期 | 姓名 | 职位及任职时间 |
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 | 周志宏 | 校长(1978.12-1986.07) |
连克夫 | 党委书记兼副校长(1978.12-1984.01) |
俞少罗 | 副校长(1984.01-1986.05) |
赵国士 | 党委书记(1984.03-1986.07) |
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 | 周承佑 | 院长(1978.12-1984) |
孙秀礼 | 党委副书记(1978.12-1982.01) |
李样麟 | 党委书记(1979-1982.01) |
傅克甫 | 党委书记(1984.03-) |
蒋尚信 | 院长(1989.12-) |
刘鸿声 | 党委副书记(1989.12-)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郁品方 | 校长(1986.05-1990.10) |
周志宏 | 名誉校长(1986.05-1991.02) |
赵国士 | 副校长(1987.11-1990.10) |
戴耀荣 | 党委副书记(1986.04-1990.10) |
俞少罗 | 校长(1990.10-1994.10) |
陈绕生 | 党委书记(1990.10-1994.10) |
徐子成 | 党委书记兼校长(1994.10-2000.06) |
曹伟武 | 党委书记(2000.06-2009.07) |
汪泓 | 校长(2000.06-2011.10) |
滕建勇 | 党委书记(2009.07-2014.12) |
丁晓东 | 校长(2012.01-2014.09) |
李江 | 党委书记(2015.06至今) |
统计时间:2023.04.15 参考资料: |
知名校友
姓名 | 备注 |
徐震 | 先后获得“上海海关三等功”“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上海市治安保卫先进个人”“上海海关嘉奖”等殊荣 |
撒世强 | 上海纬而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 |
顾为民 | 古驰(中国)贸易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
闵士豪 | 空岛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 |
黄建民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事业部部长 |
统计时间:2023.04.15 |
校园文化
校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校标以“工”字的飞翔型变体为主要元素,寓意“工程大”展翅腾飞的美好前景,并蕴藏了学校的英文缩写“SUES”,校标以蓝色为主色调。

校训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校训为“勤奋、求是、创新、奉献”。
“勤奋”指导学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学风。“求是”使学子积极参加实验、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认真参加职业技能训练,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创新”希望学子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偏差和错误,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人。“奉献”的含义是注重自身道德修养,乐于奉献,希望学子成为人格健全、品行高尚的人。
校歌
前进,工程大
我们是新时代的开拓者,有着朝阳般的活力,奋斗的青春,激扬的工程大,勤业惟诚,厚学致用,立德树人,为了民族复兴,工程强国,为了民族复兴,勤奋求是创新,工程大人立志,建设工程大,工程大再启航,前进前进,工程大再启航,前进前进,前进前进。
我们是新时代的开拓者,有着朝阳般的活力,无悔的青春,燃烧的工程大,立足上海,服务全国,争创一流,为了民族复兴,工程强国,为了民族复兴,勤奋求是创新,工程大人立志,建设工程大,工程大再启航,前进前进,工程大再启航,前进前进,前进前进。
校园风貌
倚荷听书
景观位于图书馆前,名称源自南北朝诗人刘缓《江南可采莲》“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不锈钢材质的镂空雕刻荷花代表了谦逊、踏实、内敛、坚守的工程人才品格,自然荷塘景色与艺术雕塑荷花相映成趣。

闻花求知
位于13号楼前的闻花求知的名称源自“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翻开的书本和从中绽放着花朵的大树体现了工程大学子的求知若渴,享受求知的快乐,同时也体现了学校的工程里弄文化。书本中还印刻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价值取向,为学子指引方向。

仰樟思齐
仰樟思齐位于教学楼庭花园外,名称来源于《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的“峥嵘仰巨樟,秀发怜稚桧”。学子们讨论学习的场景展现了学校未来卓越工程师“乐学””乐群“的精神面貌。

学校荣誉
1.2017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获得第十八届“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2.2019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获得全国“2019年度本科高校融媒体创新力50强”。
3.2021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获得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区块链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4.2021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获得教育部“2021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称号。
5.2022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获得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
6.2023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获得“全国高校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