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主要研究包括艺术学、设计学、艺术设计史和软件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技能。视觉传达设计更加注重于视觉效果的传达,而艺术设计学则更广泛地探讨了多种形式和载体下的创意设计与艺术表现。毕业可以从事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设计、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以月饼礼盒包装设计、动漫游戏周边的设计、软件操作界面的布局设计、室内装饰、陈设的设计等工作。
专业发展
艺术设计学专业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艺美术,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一门集艺术、设计、科技、文化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1998年,在教育部的学科规划指导中,正式确立了“艺术设计学”的学科名称,此时归类为文学。
2012年,经过教育部修正审批后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新增艺术学学科门类,同时将艺术设计学归为艺术学学科门类设计学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学专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涌现出许多新的方向和领域,如数字媒体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可持续设计等。同时,国家和高校也在日益加强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责任意识、科学理性精神、优异审美判断和系统专业知识的高端设计人才。他们不仅掌握相应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和管理技能,还能够投身于设计研发、推动专业发展、承担设计教育和相关研究工作,且具备自立自强、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以及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多点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知识要求
学生应系统地掌握艺术设计学的基础核心知识和本专业核心知识,包括设计理论、设计史、设计方法、表现技巧等方面,并且能够了解设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性、国内外设计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以及研究动态。此外,专业还要求学生掌握设计学基本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同时,学生需要具备运用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观察和认识设计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对于相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也需要有所了解,为日后从事跨领域合作提供基础。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应包含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部分。其中,通识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社会科学、理工类、艺术、体育、科技、外语和计算机知识等课程;基础教育包含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方法及创新理论等内容;专业教育涵盖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各专业领域的课堂授课、社会实践、岗位实训和职业实习。同时,应注意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并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推动人才培养向多学科融合转变。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项目 |
通识课程 |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体育等 |
学科基础课程 | 中外设计史(含专业设计史、地域设计史等)、设计概论、设计方法、造型基础、设计表现、设计技术(含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思维、创新理论等 |
专业课程 | 艺术设计概论、艺术设计学、中国艺术设计史、外国艺术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考古学、艺术设计基础等 |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高校应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开展专业类实验、社会实践、实训和实习等实践课程。实践教学注重培养独立思考、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技能和能力。同时需保障学生权益,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毕业写作
学生应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的课题。选题应立足于专业前沿,与生产、生活、科研、教育相关,并考虑社会关注热点。成果要表达规范、内容充实、条理分明、逻辑严密、铺陈合理,符合学术规范和要求,写作表达严谨规范、图文并茂。指导教师应落实指导责任,对毕业生进行选题和进度监督,检查总体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指导答辩的准备工作,并做出评价。评定体系应建立明确有效的规定和优化机制,贴近设计专业类培养目标和现代教育科学规律,鼓励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该专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选择设计学、艺术学理论、艺术设计、美术学等相关专业继续深造。
就业方向
对于广告类企业,毕业生可以从事广告设计师、创意总监、广告策划、平面设计师、插画师等相关职位;城建类事业单位,毕业生可以从事城市规划师、城市设计师、环境美化师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则需要品牌策划师、平面设计师、网页设计师、交互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等职位。也可以报考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铁路公安局等相关公务员岗位。
师资队伍
高校师资队伍应根据专业内涵、学科目标、学生人数、课程设置和授课时数等指标确定,专任教师应控制不少于10人,并可根据专业需要从社会聘请一定数量的主讲教师。生师比应控制在11:1~20:1之间。专任教师的知识储备应该涵盖对应学科所需领域的知识体系,通常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并应至少有一个正高级职称者和两个副高级职称者。稳定的教学管理人员不应少于2人。此外,可以鼓励来自设计行业的知名专家、企业研发部门专业人士加入教学团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经验。
教学条件
高校的设计学专业应保证充足的信息资源条件,例如每年增置国内外设计专业数据信息库、具备开放式网络服务平台。此外,教学场地应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生均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并配备必要的设备。高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并加强实验室、实践教学平台等设施建设。新设设计学类专业,开办经费不低于350万元(或教育部规定的金额)并每年按比例增加。
开设院校
地名 | 高校 |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央美术学院 |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
天津 | 天津美术学院 | | |
河北 |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 河北美术学院 | 河北外国语学院 |
内蒙古 | 内蒙古艺术学院 | | |
辽宁 | 辽宁大学 | 鲁迅美术学院 | 大连艺术学院 |
吉林 | 吉林农业大学 | 吉林艺术学院 | 吉林警察学院 |
江苏 | 苏州大学 | 南京艺术学院 | |
浙江 | 浙江工业大学 | 中国美术学院 | |
福建 | 福建商学院 | 福建江夏学院 | |
山西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南昌师范学院 | |
山东 | 山东艺术学院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
湖北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大学 | 湖北美术学院 |
湖南 | 湘潭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 |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
广东 | 中山大学 
| 汕头大学 | 深圳大学 |
广西 | 广西大学 | 广西艺术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重庆 | 四川美术学院 | | |
参考资料
注释
[a]以上信息来源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和中国教育在线,不代表所有院校,仅供参考,具体请前往学校官网查看
[b]公务员招生专业为不完全举例,详情请参考国家公务员局招考公告。
[c]以上信息来自阳光高考,仅展示部分院校,详情请前往阳光高考,数据截至时间为2023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