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英文名称为“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缩写为“NCHU”。南昌航空大学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由中国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高等学校。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南昌航空大学的: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学术研究、校园文化、行政管理、校友情况、校园风貌、所获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南昌航空大学

英文名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别名

昌航

成立日期

1952年3月

所属地区

江西省南昌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360000491012291R

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丰和南大道696号

办学性质

公办

主管部门

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占地面积

3500余亩(2023.1)

教师人数

2100余人(2023.1)

前身

汉口航空工业学校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李德平

创办者

中共中央中南局

校庆日

10月9日

知名校友

金晓飞、刘刚等

校训

日新自强,知行合一

校歌

《南昌航空大学校歌》

主要院系

21个

院校代码

10406

专业数量

65个(2023.3.21)

专职院士

5(2023.1)

本科生人数

2.2万余人(2023.1)

研究生人数

3900余人(2023.1)

简介

1952年3月,汉口航空工业学校建立,成为南昌航空大学的前身,并于1953年改名为中南第一工业学校。1954年,学校迁址至南昌,并于1956年改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后学校于1960年改名为南昌航空工业专科学院,又在1963年将名字改为南昌航空学院。1969年,学校被改造成为工厂。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最终定名为南昌航空大学。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拥有前湖、上海路、共青城共3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该校拥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拥有21个院系,65个专业。学校有教职工2100余人,普通本科生2.2万余人,研究生3900余人,留学生200余人。

历史沿革

汉口航空工业学校

1951年12月,航空工业局决定将武汉311厂改建为航空工业学校,中共中央中南局组织部调李旭同志到达厂址(武汉市硚口区铜厂乡),组织建校活动。在1952年3月15日,学校使用“汉口航空学校”的专印,又于8月改名,启用“汉口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印章。10月,通过航空局的指示,学校正式改名“汉口航空工业学校”,并于10月9号进行开学仪式,招收学生。

南昌航空工业学校

1953年1月30号,学校接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的通知,要将学校搬迁新址。工业部决定将学校搬迁至江西省南昌市,并派学校人员前去选址。2月26日,南昌市人民政府批准了450亩以供学校用地,在同年8月,新校址动工。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的通知下,1953年9月17日,学校改名为中南第一工业学校。1955年9月10号,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的通知下,学校改名为“南昌工业学校”,并于56年2月10日实行二部制。3月16日,由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的指示,学校改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校”。1957年,应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的要求,学校取消了二部制,并于7月至11月,接纳了停办的上海、昆明航校共616名学子。

1958年11月21日,学校上级管理者并更,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将学校下放给国营厂320厂领导。1960年2月20日,学校归于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四局管理,改名为南昌航空工业专科学校。7月15日,学校重新划归国营厂320厂领导。9月13日,学校制定了以中专为主试办专科学校的教学目标。1962年8月20日,第三机械工业部下达指示,学校在本届专科生毕业后,撤销专科名称,并于1963年6月27日,改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校。

国营赣江机械厂

在第三机械工业部的指示下,学校在1969年6月10日,学校改为工厂(即历史上的国营502厂),第二厂名被定为国营赣江机械厂。

南昌航空大学

1972年4月29日,《关于恢复南昌航空工业学校的通知》下发,要求学校在370南昌二分厂的基础上恢复教学,重建南昌航空工业学校。1977年9月13日,第三机械工业部在北京召开院校工作会议,在本次会议上拟将学校改建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在同年12月12日,该建议被批准。

南昌航空大学

1985年,学校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000年1月17日,学校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的请求被批准。

2005年12月7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向教育部提交了将南昌航空工业学校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的提议,并于同年12月23日获得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的大力支持。2007年3月16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该请求,学校正式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

2008年,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并且获得优秀等级。2009年,学校被确立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预测单位。2010年,在教育部批准下,学校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0年10月1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十二五”共建南昌航空大学协议书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同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与南昌航空大学融合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举行,海军机关,海军装备研究院、海军院校和基层部队等10余个单位的负责人与学校共同签约。

2017年12月,学校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21年11月,学校入选第二届江西省文明校园候选公示名单。

南昌航空大学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日,南昌航空大学设有21个院系,分别是: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飞行器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航空服务与音乐学院、软件学院、通航学院(民航学院)等17个专业学院,有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3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学校共有65个专业。

序号

学院名称

专业内容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化学、应用化学

3

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电子封装技术、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4

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化、人工智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5

外国语学院

德语、英语、英语(外贸英语、科技英语)

6

飞行器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

7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8

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医疗电子与软件)、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9

经济管理学院

电子商务(商务运营、商务智能)、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民航资源、数字化营销)、经济学(金融与投资)、工业工程

10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11

土木建筑学院

工程管理、交通工程、土木工程

12

艺术与设计学院

动画、工艺美术、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13

文法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法学

14

航空服务与音乐学院

舞蹈学、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音乐学

15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16

国际教育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英语(国际贸易、学风互认项目)、会计学(国际会计、学风互认项目)、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学分互认项目)

17

通航学院

飞行技术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维修工程与技术方向)

18

科技学院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土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经济学、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表演、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英语、新闻学

19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20

创新创业学院

-

21

继续教育学院

-

继续教育招生专业

层次

专业名称

专业学院

层次

专业名称

专业学院

专升本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升本

工商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复合材料与工程

市场营销

应用化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会计学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电子商务

环境工程

体育教育

体育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土木建筑学院

飞行器制造工程

交通工程

教育技术学

信息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业设计

艺术与设计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视觉传达设计

通信工程

环境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法学

文法学院

网络工程

社会工作

英语

外国语学院

新闻学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飞行器工程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飞行器动力工程

播音与主持艺术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表演

音乐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

软件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物联网工程

高起本

环境工程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高起本

会计学

经济管理学院

材料化学

电子商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土木建筑学院

教育技术学

信息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与设计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法学

文法学院

经济学

经济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工商管理

播音与主持艺术

市场营销

高起专

机械设计与制造

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高起专

大数据与会计

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企业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空中乘务

音乐学院

市场营销

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

通航学院

电子商务

表格资料来源

师资情况

截至2023年3月19日,南昌航空大学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2%。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共计375人。拥有两院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教师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5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博士生导师24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9人、井冈学者6人、青年井冈学者2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7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59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49人、江西省骨干教师75人、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高校哲学社科领军人才1人。

两院院士

曹春晓、张文海、邱定蕃、都有为、向巧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罗胜联、李金恒、罗旭彪

国家百千万人才

罗旭彪、邹建平、谢宇、陈玉华

中科院百人计划教师

彭晓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罗旭彪、邹建平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万光逵、王薇薇、叶文丰、任吉林、何兴道、余金龙、吴天麟、吴纯素、吴献清、张仁甫、张维、李康平、苏达义、陈益平、杜楠、尚保忠、林再学、周世健、柯黎明、聂秋根、高益庆、郭杰忠、龚涛、舒坚、鲁世强、黎明、冀殿英、熊建新、刘晓波、罗旭彪、李金恒、陈震、谢宇、邹建平、彭晓

全国优秀教师

许德丰、李康平、鲁世强、黎明、冀殿英

全国模范教师

李康平、谢宇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罗旭彪、涂新满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熊建新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罗胜联、黎明、陈震、罗旭彪、邹建平、谢宇、万生鹏、秦国华、李金恒

井冈学者

柯黎明、温珍海、曾桂生、冯良清、郭莉、江五贵

青年井冈学者

代威力、杨丽霞、涂新满、黄军同、敖波、陈玉华、赵刚要、盖杉、薛名山、李可心、徐雪峰、刘大海、胡晓安、张聪炫、史久林、陈昊、邵鹏辉、舒长江、吴美凤、杨伟、徐吉林

江西省教学名师

丁丽军、万光逵、艾云龙、任吉林、许瑛、陈焕明、况新华、李康平、杨加明、易青、周力、柯黎明、饶国宾、饶厚增、舒坚、曾接贤、魏立安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

王云、王细洋、卢超、平飞、艾云龙、刘卫东、刘晓波、刘琳岚、尧军平、许瑛、何兴道、余欢、李明俊、李康平、肖华锋、陈乐平、陈益平、陈震、严青松、周世健、林翠、柯黎明、罗旭彪、罗军明、贺红林、秦国华、储珺、舒坚、董永全、谢奉军、鲁世强、熊邦书、黎明、颜流水、魏立安、张桂梅、高立伟、郭杰忠、陈玉华、涂新满、宋凯、李金恒、邹建平、伏燕军、曾桂生、万生鹏、史久林、冯良清、宋仁杰、代威力、薛名山、聂平平、罗嗣海、吕辉、冷璐、符祥、杨丽霞、叶志国、徐雪峰

江西省学科带头人

丁丽军、王云、王琦、王细洋、王俊奇、王高潮、代冀阳、平飞、刘卫东、刘琳岚、尧军平、邬冠华、邢丽、许瑛、许丽芹、陈敏、陈震、陈益平、陈焕明、杜楠、何兴道、李勤、李明俊、李康平、肖华锋、余欢、张吉雄、张桂梅、周贤良、罗明、罗旭彪、贺红林、柯黎明、饶国宾、赵晴、秦国华、秦菊波、唐星华、郭杰忠、储珺、鲁世强、舒坚、舒远仲、谢奉军、曾接贤、廖声丰、熊建新、黎明、颜流水

江西省骨干教师

万生鹏、万涛、马银平、方平、毛崎波、王有远、王克鲁、王应民、付跃文、冯长杰、冯立、卢百平、卢超、艾云龙、龙文元、伏燕军、刘光明、刘冰泉、刘芝平、刘晓波、刘崇波、江五贵、江淑园、严青松、严盈富、吴少林、吴天麟、吴伟、吴锦武、宋军、宋凯、张少钦、张国光、张建国、张胜、李军华、李多生、李志农、李其申、李建萍、杨小芹、杨国为、杨海军、肖灵机、肖慧荣、邱天、邹文栋、邹建平、陈玉华、陈庆军、陈素华、周建萍、林翠、罗军明、郑华盛、钟菊芳、涂新满、贾伟强、郭小和、郭正华、郭莉、高昱、梁红波、董永全、董洪波、谢友宝、谢宇、谢洪阳、鲁宇明、雍青、雷金波、熊申英、熊邦书、熊震宇、蔡克中

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

李勤、熊建新

江西省高校哲学社科领军人才

李康平、郭杰忠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3月22日,学校拥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3个江西省一流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拥有“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6‰。

交叉学科:杂粮生产与加工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数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计学、化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工程管理、公共管理、艺术、翻译、化学学

江西省一流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

教学情况

截止2022年12月,学校专科学制为3年,本科学制为4年,硕士生学制为2.5年或3年。

截止2022年12月,学校拥有2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8个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1个专业通过了住建部专业评估。

截止2023年3月22日,学校拥有省级本科教学团队24个,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校外实践(实习)基地345个。拥有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9个省级精品课程,4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环境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飞行器制造工程、自动化、英语、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维修工程与技术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等。

国家级精品课程

焊接工装设计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理论力学

表格资料来源

学校交流

截至2023年3月20日,学校以座谈会以及各种活动的形式和周边学校开展交流活动。学校拥有3个校企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国防生培养的“昌航模式”成功获批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文向全国推广培育国防生工作经验。

国际上,学校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开设了航空工程(含航空维修)、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等4个本科全英文授课专业和多个研究生中英文授课专业。

学校与英国伍斯特大学联合培养英语、工商管理、会计学等专业本科生;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合作开展环境工程本科教育、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联合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酒店管理、空中乘务、国际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工作等专科专业教育,与加拿大圣力嘉应用艺术与技术学院合作开展空中乘务专业教育。此外还与美国北达科达州立大学、安柏瑞德航空大学、东华盛顿州立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瑞典克里斯蒂塔德大学、芬兰海门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爱迪斯科文大学、格里菲斯大学、日本福井大学、韩国建国大学、仁荷工业大学、乌克兰敖德萨技术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了学生互派和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3年4月,南昌航空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78年,前湖校区总馆图书馆大楼于2006年落成。图书馆文献信息以航空、材料、环境、制造、测试、电子、计算机和工业自动化信息等学科为馆藏特色。拥有有中外文纸质图书200余万册,中外文报刊380余种,电子期刊5万余种,中外文数字资源数据库30余个,并自建了硕士学位论文库。电子阅览室配有200余台电脑为读者提供上机服务。

南昌航空大学

数字资源

中文数字资源

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万方知识服务平台、PRODUE专业自主学习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博云光盘管理系统、CIDP制造业数字资源平台、国防工业出版社师资图书馆、新学术外文期刊电子阅览室平台、FIF外语学习资料库、泛研全球科研项目数据库

外文数字资源

IInCites、ESI、JCR、SCIE、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寻知学术文献数据检索、SpiScholar学术资源导航、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IEL

试用数字资源

设计师之家资源库、中科大学专业课学习库、SpecialSciDBS数据库、台湾airitilibrary学术文献数据库、国际教育系列全文专题库、中国学科期刊指标分析平台(CESI)、NoteFirst文献管理软件、中联数字资源系统、MeTeL外文多媒体教学资源库、Mirror(米乐)心理资源服务平台

学术期刊

南昌航空大学拥有《南昌航空大学学报》和《失效分析与预防》两大学术期刊。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该报系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报刊分为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两版。自然科学版在1987年创刊,为季刊。社会科学版在1999年创刊,为季刊。该刊主要刊登本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测试与控制工程、环境与化学工程、电子工程、应用工程、计算机及应用以及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学科方面的研究论文。

南昌航空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失效分析与预防》:该刊在2006年创刊,为双月刊。是中国范围内第一个公开出版发行的失效分析专业期刊,也是继英国和美国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公开发行的第三个失效分析与预防专业期刊。主要报道中国失效分析与预防方面的技术成果,促进中国与国际学术交流,培养高科技人才,提高中国失效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水平。

南昌航空大学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3月22日,学校拥有“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省“航空材料表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省“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示范基地

江西省“金属材料微结构调控”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高等学校“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博士后科研创新实践基地

南昌市“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重点实验室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基础化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环化学院科研中心

江西省持久性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

“环鄱阳湖流域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江西省重金属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工程实验室”省创新驱动“5511”工程科技创新平台

“江西省造纸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重点科研平台

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轻合金加工科学与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江西省航空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

江西省航空构件制造技术工程实验室

“航空材料热加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快速制造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

飞行器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

江西省微小航空发动机重点实验室

学术成果

截止2023年1月,国家级奖项上,学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参与),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

同时,学校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等政府奖励20余项,其中一等奖10项;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航空学会等科技奖励50余项以及省部级社科成果奖30余项众多省级奖项。

学校于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471篇,出版论著163部,受理专利2120余件、授权1230余件,教材642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其他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等26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以及其他国家级社科项目近20项。

学校同时承担着江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江西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行业科技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800多项。入选首批“领航江西”智库成员单位,获批江西省重点高端智库。

校园文化

校训

日新自强,知行合一

“日新”之义最早出自《尚书》,《易经》亦云“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后来《大学》引用《尚书》之意明确指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地之大德曰生,人生之大德曰创。意即人道要跟着天道变,不断追求,逐渐接近事物的内在规律。学校亦然,必须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止于至善。“日新”即是要求受教育者有强烈之进取精神。

“自强”一词出自《易经》,《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因此,“自强”既饱含内在涵养上的修身立德,又包含外在行为上的刚强自立;既是一种自我激励、努力向上的精神力量,又是一种追求卓越、永争一流的时代精神。《怀南子•修务训》中说:“不自强而成功者,天下未之有也”。“自强”与“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航空精神是一致的,她告诫师生既要像浩瀚天宇那样刚健有力、运行不止,又要像大地那样广袤厚实而能承载包容万物,不断修身、学习、努力、创新,丰富自己。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所提。他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致良知”,并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辩,这在《中庸》里是“知”的四个侧面,虽然他用主体包容了客体,将客体的独立性、自然性和物质性否定了,但其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

校徽

1、图案中心为三个飞行器,表示航空院校,有鲜明的航空特征。

2、三个飞行器表明了学校办学校、办学院、办大学的三次创业。

3、三个飞行器表明了学校“和谐共进”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南昌航空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奋斗精神。

4、三个飞行器也寓意学校经历了湖北汉口、江西南昌上海路、红角洲前湖三个校区。

5、1952年为建校时间。外环上部为南昌航空大学中文名称,下部为英文全称。

6、图案简洁、明快、向上,有动感,并有层次,纪录了学校的发展轨迹,象征着学校的发展与腾飞。

南昌航空大学

校歌

词:集体创作

曲:志远国立

我们在汉口启航,怀着航空报国的梦想。

我们在南昌成长,放飞强军富国的梦想。

啊昌航,奋进的昌航。

勤奋文明,求实创新,团结自强,拼搏向上。

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壮志飞扬,我们继往开来,我们勇创辉煌。

我们在昌航,怀着服务人民的向往。

我们在蓝天飞翔,放飞报效祖国的理想。

啊昌航,鹏飞的昌航。

勤奋文明,求实创新,团结自强,拼搏向上。

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壮志飞扬,我们继往开来,我们勇创辉煌。

参考来源

校园吉祥物

南昌航空大学两个吉祥物名称为“南南”和“航航”,吉祥物的名称源于南昌航空大学的校名中的“南昌”和“航空”两个关键词。吉祥物头部的设计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校徽中心的三个飞行器,代表了学校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通过吉祥物设计,体现南昌航空大学的特质文化内涵,彰显学校的航空特色。

吉祥物“南南”是以歼-8Ⅱ飞机为设计原型,“南南”的翅膀分别以歼-8Ⅱ飞机的机翼作为参照;吉祥物服饰设计以机械零件与铆钉为元素;吉祥物身上的红、绿、蓝三色手环,分别代表全校教职工、研究生和本科生。

吉祥物“航航”是以强-5飞机为设计原型,“航航”的翅膀以强-5飞机的机翼作为参照;吉祥物服饰设计以机械零件与铆钉为元素;吉祥物身上的红、绿、蓝三色脚环,分别代表全校教职工、研究生和本科生。

南昌航空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位

姓名

党委书记

李德平

校长

卢超

党委副书记

卢超、陈震

副校长

周世健、何兴道、熊震宇、代冀阳、郭正华、江光亮、汤华中

纪委书记

洪梅

表格资料来源,截至2023年3月21日

历任领导

姓 名

职 务

任 职 时 间

李士弼

党委书记

1978.09-1983.11

陆孝彭

院 长

1978.10-1980.12

张本禄

副院长、院长

1978.10-1980.07

1980.07-1983.11

王景茂

党委书记

1983.11-1985.10

刘荣光

院 长

1983.11-1991.10

李长喜

党委书记

1985.10-1990.09

黄懋衡

副院长

1985.11-1991.10

院 长

1991.10-1993.02

陈立丰

副院长

1991.10-1993.02

院 长

1993.02-1998.08

孙一先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1986.04-1990.09

党委书记

1990.09-2003.05

刘高航

院长

1998.08-2003.05

党委书记、院长

2003.06-2007.02

余 欢

校长、党委副书记

2007.03-2015.07

王玉芝

纪委书记

2007.03-2016.07

黄士安

副校长

2007.07-2010.02

傅克刚

党委书记

2012.07-2017.02

郭杰忠

党委书记

2017.02-2020.04

顾有平

纪委书记

2017.05-2021.07

罗胜联

校长

2015.12-2022.05

表格资料来源

校友情况

学术界

中国体视学会材料科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热处理学会理事、中国热处理学会物理冶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延清

从事高压气动元件研究40年吴孝隆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彭林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唐军

汕头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周军杰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信息中心特聘教授孙宁

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头平

文艺体育届

柏林-勃兰登堡普鲁士宫殿和花园基金会专业讲解员,翻译战祥净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英语系,专职教师熊佳

中国石化北非代表处商务行政经理职务桂波娜

政协遵义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贵州瀛青云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律师李鸿

商界

中航工业贵航集团副总经理朱平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加林

安徽立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徽立德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小平

四季沐歌总裁李骏

宁波勤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勤学

中石油第七建设公司翻译唐文武

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工程阿尔及利亚公司负责石油工程设备临时及永久进口清关以及设备再出口工作戴之维

浙江大学健康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杨帆

江西阳中阳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欧阳欢欢

表格截至2023年4月4日

校园风貌

学校植被种类有120多种,花卉种类众多,有桃花、梅花、腊梅等。

学校拥有歼8飞机以及学校第一任校长陆孝彭院士的雕塑和火箭雕塑,拥有明德楼群、博学楼群、至善楼群3个教学楼群等众多专业性楼栋。同时学院内拥有一处环图书馆湖,名为天一湖,图书馆周围景观统一以“天一”命名。

学校中存在航天馆和众多航天元素。

南昌航空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所获荣誉

2004年4月,学校获“全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05年,学校获“2005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2007年3月28日,学校获“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称号。

2013年1月,南昌航空大学获首批“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立项

2017年,学校获评“2017年度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优秀高校”。

2020年,南昌航空大学获评2020年度“创建江西省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2021年1月,南昌航空大学获得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及重大示范活动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