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交通运输类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交通工程的:专业发展、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发展方向、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开设院校等介绍

中文名

交通工程

专业层次

本科

学科门类

工学

专业类别

交通运输类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专业代码

081802

开设院校

大理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

主要课程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道路建筑材料等

就业方向

交通规划、交通勘测等

简介

交通工程专业主要研究系统工程学、交通工程学、土木工程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从事交通管理与规划、道路与桥梁设计、施工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进入西南交通大学继续深造,也可去往交通运输部、广州铁路公安局等国家公务员单位就业。

专业发展

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创建于1987年,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和调整,将原来的交通工程、总图设计与运输工程、道路交通事故防治工程专业,重新组合成了交通工程专业。而后教育部在2012年9月14日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跟2020年2月21日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均将交通工程专业归类为工学门类,专业代码为081802,属交通运输类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工程技术、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好地掌握交通运输领域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能够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技术开发与运用、运行管理、运营组织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以及在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知识要求

本专业需掌握交通系统问题的分析方法,掌握交通工程学、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与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交通及其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与维护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运用交通工程学基础知识和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和交通控制系统等技术, 能够解决交通系统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具有开发相关系统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相应的标准规范;了解国内外交通工程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程体系

本专业主干课程有系统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教学内容应满足教育部相关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工科类本科专业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调整提高相关教学要求。核心课程包括交通工程导论、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结构设计原理、力学等知识领域,交通运输类不同专业可根据专业内涵在以上范围内选择设置。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授课内容

主干课程

系统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及交通规划等

核心课程

交通工程导论、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结构设计原理、力学、道路工程材料、交通 规划、交通设计、交通土木工程(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等)及交通控制与管理等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本专业实践主要包括专业类实验、实习、设计等,根据专业需要可进行必要的专业实训,包括学科门类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三个层次及课程实验、综合实验两个方面。实验主要类型包括演示性、综合性、设计性,应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所占的比例。要求具备完整的实验大纲、指导书、任务书,学生按规范书写实验报告,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置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目的是建立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概念,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部门生产特点和运行特点。重点了解某一种或几种运输方式的设施设备、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管理规范、运营管理内容以及施工、运输现场技术发展趋势等,深入交通运输企业、规划设计咨询单位、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施工建设企业等进行,目的是使学生直接参与到生产实践过程中,得到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开展规划、设计、施工、生产、维修和运营管理等能力的锻炼。

毕业写作

本专业毕论文题目和内容,需了解交通运输领域的实际问题,收集资料、准备数据和开展毕业论文内容的研究等;针对课程目标,结合课程知识点,开展综合性设计,以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程设计应密切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要求具备完整的设计指导书、任务书,学生按规范完成设计内容,并具有规范化的评分标准;题目和内容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坚持一人一题,工作量和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获得显著提升;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完成选题、调研、查阅资料、需求分析、制订计划以及研究、设计、撰写等环节,使学生得到全面、系统的专业能力训练;指导的学生数量应适当,并保证达到规定的指导次数和指导时间;要求具备完整的毕业论文指导书、任务书和开题报告,学生按规范完成毕业论文内容,按程序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并具有标准化的评分标准。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该专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的对应专业有:城市及区域交通规划与发展战略、综合交通系统优化、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水利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选择从事交通规划、交通勘测、交通设施设计、交通设施建造、交通道路施工、交通设施管理、交通系统建设等相关工作,也可报考交通运输部、铁路公安局等国家公务员单位。

师资队伍

各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应当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以满足专业教学需要。新开办交通运输类专业至少应有10名专任教师,在30名学生的基础上,每增加10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教师队伍中应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者专业带头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应不低于60%,35岁以下专任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应不低于30%。专任教师必须具有高等学校教师从业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从事专业课教学(含实践教学)工作的主讲教师,应每3年有3个月以上的工程实践(包括现场实习或指导现场实习、参与交通运输工程项目开发、在交通运输企业工作等)经历;一般应有一定数量的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从事专业教学;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主讲教师应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和参加科研活动的经历。

教学条件

开设本专业院校的基础课程实验室的生均面积、生均教学设备经费至少应满足教育部相关规定的基本要求,专业实验室应能满足本专业类培养计划实践教学体系所列要求。每种实验设备既要有足够的台套数,又要有较高的利用率,实验室应建立设备使用档案、设备与实验的标准操作规程;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进行检查、清洁、保养、测试和校正,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有存放实验设备、耗材的设施,有收集和处置实验废弃物的设施;实验室应具备支持研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课外开放时间,条件允许下应设立实验室基金,必须有满足教学需要、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应根据学科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就业去向,与交通运输行业科研院所、企业加强合作,建立有特色的实践基地,满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践基地应制定实践管理制度并依据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包括教师选派、教学安排、质量评价等内容。实践单位应指定专门负责人并提供必要的实践、生活条件保障,各类实践实习要有具体的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有明确的实习内容。

开设院校

地区

开设院校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天津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学大学

河北

石家庄铁道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河北科技学院

山西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内蒙古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参考资料

注释

[a]

以上课程内容来源于中国教育在线。

[b]

公务员招生专业为不完全举例,详情请参考国家公务员局招考公告。

[c]

以上仅展示部分开设院校,不分先后顺序,数据来源于阳光高考、中国教育在线,数据截至时间为2023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