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英文缩写为TYUT),简称“太原理工”。坐落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山西省教育厅主管的高等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太原理工大学的: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学术研究、校园文化、行政管理、校区情况、知名校友、所获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太原理工大学(简称太原理工)

英文名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缩写为TYUT)

成立日期

1902年

所属地区

山西省太原市

地址

迎西校区: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办学性质

公办大学

主管部门

山西省教育厅

占地面积

213万平方米

学生人数

截止2023年4月,全日制学生41516名

教师人数

4039名(截止2023年5月)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郑强

创办者

岑春煊

校庆日

5月6日

知名校友

郭文仓、张根虎、陈进强等

校训

求实、创新

校歌

《太原理工大学校歌》

院校代码

10112

国家重点学科

3个(截止2023年5月)

专业数量

93个专业(截止2023年5月)

学制

四年制

专职院士

截止2023年5月,共有13人(含双聘院士)

博士后点

14个(截止2023年5月)

博士点

18个(截止2023年5月)

硕士点

36个(截止2023年5月)

建筑面积

169万平方米(截止2023年5月)

简介

太原理工大学始建于1902年,前身是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1953年独立建校定名为太原工学院,直属国家高教部;1962年划归山西省管理。1984年,学校易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了太原理工大学。

截止2023年4月,太原理工大学分为明向、迎西、虎峪、柏林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学校有教职工4039名、全日制学生41516名。有24个专业院系,下设93个专业,其中国家一流专业41个,省级一流专业15个,国家一流课程13门。

历史沿革

山西大学堂

山西大学堂是中国最早创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1902年正月,在清政府的批准下,岑春煊奉旨创立了山西大学堂。但在1901年3月,李提摩曾提出过要在太原创办一所中西大学堂,当他看见山西大学堂成立后,向山西当局提议两所学堂合并为山西大学堂,内设两部,一部专教中学,一部专教西学。经长达一个月的商议,两所学堂正式合并,并于1902年6月经过清政府审批。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发展的教学模式由此创建。

山西学堂中学专斋开办初期,由于其沿袭了传统书院的办学模式,导致教学模式单一。爱新觉罗·宝熙出任山西学政后,针对中学专斋的问题,从组织结构、人事安排、课程设置、派员留学等方面入手展开改革对中斋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大的调整,使中西两斋课程基本趋于一致。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工学院

1912年,山西大学堂改名为山西大学校,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的建制同时取消,建立了预科和本科。预科分为文法科和理工科,本科分为文科、法科和工科。1918年7月,山西大学校被列入国立范围,成为国立山西大学。

1931年,北洋政府时期,国立山西大学改名为山西大学,学校工科改建为工学院。抗日战争期间,曾迁至晋南、陕西三原、秋林等地。1937年,由于战争形势被迫停办,1939年又正式开办。

太原工学院

1953年,工学院从山西大学独立出来,定名太原工学院,直属于国家高教部。大同矿业学院,大同煤矿专科学校和山西省煤炭管理干部学校,山西水利学院和山西化学工业学院,山西省煤炭化学工业大学分别在1959年,1961年,1962年,1981年依次并入太原工学院。

1981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太原工学院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太原工业大学

1984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太原工学院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84年至1995年,由原来的6系1部的单一工科院校变成了一所拥有14个系、4个中心、8个研究所的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工业大学。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太原工业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

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直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的山西矿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合并,组建太原理工大学,同年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0年,山西省纺织工业学校并入太原理工大学,后变为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学院和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2010年,太原理工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并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7年6月,学校首次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同年9月,学校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20年1月,太原理工大学成为2020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地方高校新建基地。3月18日,学校成为教育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高校。8月,太原理工大学与10家省属国有企业、4家军工企业和民参军企业、6家民营企业签署合作共建研究院协议,20个研究院签约揭牌。9月21日,太原理工大学本科生院、求实学院、宗复学院揭牌仪式在明向校区举行。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12月17日,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行政立法基地成立。

2021年1月17日,太原理工大学与吕梁市人民政府校市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太原理工大学吕梁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步揭牌。

2022年,太原理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入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名单。

太原理工大学

学校规模

院系专业

太原理工大学设有24个专业学院、各类专业93个。

学院

专业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工程力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

信息与计算机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智能感知工程

化学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

建筑学院

建筑学、工业设计、城乡规划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矿业工程学院

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察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地质工程

轻纺工程学院

纺织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

艺术学院

文物保护技术、文化产业管理、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文物保护与修复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数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光源与照明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

文法学院

法学、公共管理、汉语国际教育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外国语学院

英语

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能源经济、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物流管理、电子商务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大数据学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医学工程

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

航空航天学院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技术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参考资料来源于

师资力量

截止2023年5月,太原理工大学有教职工4039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双聘院士16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名、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授127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8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7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36名、山西省杰出“三晋学者”特聘教授2名、山西省“三晋学者”特聘教授4名、山西省“青年三晋学者”特聘教授13名、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7名、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20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2名。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阳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克昌、金智新、黄庆学

双聘院士

​潘德炉、都有为、黄维、王一德、赵连成、姚建铨、赵淳生、周孝信、岳光溪、林学钰、赵沁平、雷清泉、周廉、谭建荣、王国法、王振国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赵阳升、张文栋、许并社、郑强、董晋湘、孙宏斌、张献明、梁卫国、冯国瑞、王志华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刘雷、冯国瑞、桑胜波、王安帮、石琪、李立博、崔艳霞、冯子军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谢克昌、许并社、寇子明

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

谢克昌、张文栋、黄庆学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张文栋、梁卫国、孙宏斌、张献明、李文英、冯国瑞

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董晋湘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梁卫国、李文英、张献明、冯国瑞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卫英慧、黄庆学、李文英、张献明、冯杰、刘旭光、梁卫国、王晓敏、王志华、张玮、梁丽萍、冯国瑞、刘雷、李军霞、董晓强、樊建锋、王华、渠桂萍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张文栋、郑强、黄庆学、李文英、黄伟、李晋平、孙宏斌、梁卫国、赵喜萍、张献明、董晋湘、寇子明、肖连团、邓存宝、冯国瑞、李灯熬、冯增朝

国家级教学名师

吕明、孙宏斌

省级教学名师

任晋军、谢鲜梅、夏路易、贾晓峰、陈昭怡、杨胜强、张建文、王华奎、谢克明、陈维毅、秦志敏、杜欣慧、吕明、吴桂英、任家骏、杨强、段滋华、刘进生、雷洪刚、郝玉英、轧刚、魏毅强、王文先、韩肖清、郝晓刚、王时英、白晓红、郝玫、卫英慧、田建艳、王绪柱、史彦虎、刘兵、宋建成、李国勇、葛永慧

山西省杰出“三晋学者”特聘教授

黄庆学、金智新

山西省“三晋学者”特聘教授

宋建成、董晋湘、寇子明、梁卫国

山西省“青年三晋学者”特聘教授

刘雷、董清晨、郭俊杰、张明江、崔艳霞、刘绍鼎、李彦荣、冯国瑞、冯增朝、桑胜波、王志华、王华、黄小勇

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

王志华、刘雷、崔艳霞、章日光、桑胜波、乔珺威、刘绍鼎

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

黄庆学、王文先、刘旭光、郝玉英、梁丽萍、王云才、王晓敏、卫英慧、孙西欢、李文英、李瑞丰、李晋平、陈维毅、郝晓刚、常丽萍、黄伟、董晋湘、梁伟、梁卫国、寇子明

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冯杰、杨胜强、孙桓五、张雪英、唐宾、李忠、马素霞、常丽萍、李瑞丰、王云才、董晋湘、李晋平、梁伟、梁丽萍、王晓敏、寇子明、郝晓刚、郝玉英、刘旭光、王文先、冯国瑞、韩肖清、李军霞、栗继祖、吴娟、刘雷、李彦荣、渠桂萍、张玮、王志华、王华、李文辉、侯涛、董宪姝、李玮、张玲玲、乔珺威、陈松、董清晨、畅红琴、窦银科、郭俊杰

学科建设

学校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门类。截止2023年5月,太原理工大学有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一级博士点、13个二级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学校有1个国家“双一流”学科,3个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15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校入选山西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学科有3个,ESI 1%学科有3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水利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

数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博士点

机械电子工程(流体传动及控制)、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先进能源技术及控制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环境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设计艺术学、数据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学位硕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运动人体科学、机械电子工程(流体传动及控制)、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有色金属冶金、钢铁冶金、热能工程、电机与电器、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规划

国家“双一流”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级重点学科

化学工艺、材料加工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采矿工程

山西省重点学科

固体力学、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电机与电器、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应用数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安全技术工程

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设计艺术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物理化学、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生物化工、工业催化、矿物加工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环境工程、运动人体科学

山西省优势学科攀升计划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ESI1%学科

化学、工程学、材料学

教学情况

截止2023年4月,太原理工大学有4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有5个国家特色专业和4个省级特色专业,21个专业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1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国家级一流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测绘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程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英语、法学、体育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工艺美术、生物医学工程、安全工程、建筑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安全工程

山西省级特色专业

车辆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采矿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普通化学原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大型发电机励磁系统运行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矿山岩层移动及控制虚拟仿真实验》《煤基甲醇转化制芳烃(MTA)》《矿用带式输送机械》《注塑成型机电液控制系统及工艺》《数学分析》《机械设计B》《语音信号处理》《土木工程施工》《大学物理实验》《生产实习》《矿山岩层移动及控制虚拟仿真实验计量经济学》《手工印染工艺》《书籍设计》《大学物理》《信号与系统》《岩土测试技术》《Web程序设计基础》《矿物加工管理》《安全心理学》《采矿CAD》《土力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A》《建筑冷热源》《结构力学》《人工智能》《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创业学》

学校交流

2007年教育部雅思考试中心在太原理工大学设立了雅思考点,这也是是山西省省内唯一的雅思考点。2013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委托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培养单位。

截止2023年4月,太原理工大学在国际上与阿富汗、哈萨克斯坦、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多个合作伙伴开展多层次、双向人才培养合作办学。学校在外设立了两所孔子学院,即阿富汗喀布尔大学孔子学院、牙买加西印度大学孔子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由迎西校区、虎峪校区、明向校区三个分馆组成,总占地面积为9万平方米左右。截止2015年,图书馆馆藏资源含纸质图书177万余册,期刊3000多种,电子图书102万册,中外文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108个,镜像资源20T以上。

学术期刊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创刊于1957年,是自然科学类双月期刊,国家批准刊号为CN14-1220/N。该期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文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以及国内的《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矿业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等20多家重要检索刊物或数据库长期收录,曾被评为全国“双效期刊”、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山西省一级期刊等奖项。

太原理工大学

《煤炭转化》

《煤炭转化》创刊于1978年,自然科学类期刊,2107年由季刊变为双月刊,国家批准刊号为CN14-1163/TQ。截止2023年4月,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哥白尼索引(波兰)、剑桥科学文摘、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CA化学文摘(美)、上海图书馆馆藏、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收录。

据2023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科版)》的数据显示,《煤炭转化》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为1.363;总被引频次数为36520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959。

《山西煤炭》

《山西煤炭》创刊于1981年,工业技术类季刊,国家批准刊号为CN14-1096/TD,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收录。

据2023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科版)》的数据显示,《山西煤炭》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为0.423;总被引频次数为8750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331。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创刊于1983年,社会科学类双月刊,国家批准刊号为CN14-1269/C,2018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据2023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科版)》的数据显示,《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为0.595;总被引频次数为10785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222。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创刊于1989年,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包括太原理工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合办的社会科学类月刊,国家批准刊号为CN14-1250/C,本刊连续6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优秀)期刊;连续3次荣获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该期刊加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维普资讯《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公司CSP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大型全文数据库进行网络传播。

据2023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科版)》的数据显示,《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为0.518;总被引频次数为37687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191。

《系统科学学报》

《系统科学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太原理工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期刊,国家批准刊号为CN14-1333/N,被列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确定为会刊。并且该期刊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

据2023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科版)》的数据显示,《系统科学学报》2022年复合影响因子为2.122;总被引频次数为24369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99。

科研基地

截止2023年4月,太原理工大学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学校共有7个国家科创基地,67个省部科创基地,10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国家科创基地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太原理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矿山流体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矿用智能电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

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及工艺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

新型煤焦化产业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煤炭产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艺术遗产研究中心

普通高校竞技体育运动研究中心

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

山西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

山西传统木作技艺传习

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煤炭产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艺术遗产研究中心

普通高校竞技体育运动研究中心

华北农村调查与研究中心

基层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止2023年5月,太原理工大学曾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累计承担“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各类项目1326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16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42项;2018年,学校首次在《Science》主刊上以第一单位发表研究论文。

校园文化

校名

太原理工大学校名标准字体采用毛体,为集字方式形成,根据校名每个字的字形和书写特点,对每个字的大小、角度、间隔进行调整优化。

太原理工大学

校徽

太原理工大学

校徽由两个同心圆构成,底色有红蓝两种。主体元素是一个上空心下实心的吊线锤形状的图案,体现了太原理工的理科性质,也体现了“求实、创新”的校训。内圆的1902为学校的建校时间,外环的上半部分是学校的中文名称,下半部分为学校的英文名称。

校旗

学校校旗总共有红蓝白三种底色四种样式,校旗的比例为3:2。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校歌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校歌》

作词:朱先奇、关尔、陈道斌

作曲:王喆

巍巍太行 莽莽吕梁

表里山河 是我们华夏的脊梁

汾水绵绵 黄河泱泱

千年文脉在我们血液中流淌

尚西学格至 成专斋焜煌

闳才毓秀

开启现代文明之光

开启现代文明之光

巍巍太行 莽莽吕梁

表里山河 是我们华夏的脊梁

汾水绵绵 黄河泱泱

千年文脉在我们血液中流淌

求天地至臻 探寰宇苍茫

薪火赓续

追逐民族复兴梦想

追逐民族复兴梦想

求天地至臻 探寰宇苍茫

薪火赓续

追逐民族复兴梦想

追逐民族复兴梦想

追逐民族复兴梦想

校训

校训“求实、创新”,寓意太原理工大学立足传统文化、融汇现代气息,寄予师生校友对校园文化蓬勃发展的美好祝福,其采用了篆书的字体,雕刻的形式进行展现。

太原理工大学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郑强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

孙宏斌

党委副书记

李晋平、刘润祥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尉安英

党委常委、副校长

吴斗庆、张献明、肖连团、任喜莹

副校长(挂职)

杨翼

统计时间:2023年5月

(参考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历任领导

西学专斋时期(1902年-1912年)

姚文栋

1902.4-1902.5

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

督办

岑春煊

1902.5

-

沈敦和

1902.5-1906.7

督办

李提摩太

1902.5-1910.11

总理

敦崇礼

1902.5-1906.7

总教习

丁宝铨

1906.7-1909.2

督办

渠本翘

1909.9-1910.3

监督

胡钧

1910.3-1911.6

监督

毕善功

1906.6-1907.7

代理总教习

苏慧廉

1907.7-1911.3

总教习

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1912年——1953年)

李镜蓉

1912.1-1912.5

山西大学校

校长

高时臻

1912.5-1916.3

山西大学校

校长

田应璜

1916.3-1918.6

山西大学校

校长

王录勋

1913.9-1918.6

山西大学校工科

学长

1918.6-1931.7

山西大学校

校长

1931.7-1939.8

山西大学

校长

王宪

1918.8-1931.7

山西大学校工科

学长

1931.7-1937

山西大学工学院

院长

阎锡山

1939.8-1943.5

山西大学

校长

王之轩

1940.7-1946

山西大学工学院

院长

王怀民

1943.5-1946.6

国立山西大学

校长

徐士瑚

1946.6-1949.6

国立山西大学

校长

郑文华

1948.7-1953

国立山西大学工学院

院长

邓初民

1949.9-1953.12

国立山西大学

校长

太原工学院及太原工业大学时期(1953年-1997年)

赵宗复

1953.5-1966.6

太原工学院

院长

1954-1956

太原工学院

党组书记

石效由

1956-1962

太原工学院

工委书记、党委书记

郭高岚

1962-1966

太原工学院

党委书记

王维庄

1966-1975

太原工学院

党委书记

刘梅

1975-1983

太原工学院

党委书记、院长

尹德钰

1983-1989

太原工学院

党委书记

杨桂通

1983.12-1984.4

太原工学院

院长

1984-1995

太原工业大学

校长

纪馨芳

1989-1992

太原工业大学

党委书记

雷霆

1992.6-1997.2

太原工业大学

党委书记

谢克昌

1995.11-1997.5

太原工业大学

校长

太原理工大学时期

温泽先

1997.6-1998.4

太原理工大学

党委书记

谢克昌

1997.6-2010.1

太原理工大学

校长

朱先奇

1998.6-2006.2

太原理工大学

党委书记

姚芝楼

2006.8-2013.4

太原理工大学

党委书记

张文栋

2010.1-2013.4

太原理工大学

校长

吕 明

2013.04-2015.12

太原理工大学

校长

吴俊清

2013.04-2017.05

太原理工大学

党委书记

吴玉程

2017.05-2020.03

太原理工大学

党委书记

黄庆学

2015.12-2021.09

太原理工大学

校长

(参考资料来源于官网)

校区情况

太原理工大学

截止2023年4月,太原理工大学共有明向、迎西、虎峪、柏林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学校的法定住所地为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办学地址为明向校区、迎西校区、虎峪校区和柏林校区。

迎西校区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邮政编码:030024

院系设置: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化学学院、物理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虎峪校区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新矿院路18号

邮政编码:030024

院系设置:矿业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现代科技学院

明向校区

通讯地址:中国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209号

邮政编码:030600

院系设置:软件学院、信息与计算机学院、艺术学院、数学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体育学院、轻纺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求实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柏林校区(西区)

通讯地址:中国山西省太原市西矿街53号

邮政编码:030024

院系设置:继续教育学院

知名校友

学术界

张根虎 

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

阴和俊

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李洪钟

中科院院士

统计时间:2023年5月

商界

郭文仓

曾任山西煤电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陈进强

香港恒发世纪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保东

山西中通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王建军

霍州煤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王占勇

神华新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田锡军

曾任山西兰花煤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委书记

统计时间:2023年5月

所获荣誉

2017年12月,太原理工大学荣获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019年8月5日,太原理工大学获评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1年2月8日,太原理工大学获评“山西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