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祖昌(1905年3月23日—1986年3月28日),男,汉族,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江西省莲花县人,被称为“将军农民”。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甘祖昌的:人物生平、人物事件、主要成就、个人生活、人物评价、后世纪念、艺术形象、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甘祖昌

籍贯

江西省莲花县人

性别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05年3月23日

去世日期

1986年3月28日

政党

中国共产党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入党时间

1927年8月24日

主要荣誉

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配偶

龚全珍

子女

大儿子甘锦荣、大女儿甘平荣、二女儿甘仁荣、三女儿甘公荣、四女儿甘吉荣

简介

1926年参加村农民协会,1927年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生涯中,历任湘赣军区红军兵工厂副科长、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供给部军需科科长、三五九旅供给部副部长、晋绥军区三五九旅供给部部长、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后勤部部长、第一野战军二军后勤部部长等职,先后参加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祖昌历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处处长,兼财务处处长,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甘祖昌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第四届政协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甘祖昌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等。1957年,甘祖昌在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的职务后,带着家人回到家乡江西莲花县务农。

1986年3月28日,甘祖昌因病在莲花县逝世,终年81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3月23日,甘祖昌出生于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桥头村(现沿背村)。甘祖昌家庭贫穷,世代务农。6岁时,曾得舅舅接济,读过一年私塾,后在家种田和为地主做应工(随叫随到)。1920年(民国九年),坊楼在外地读书的青年学生陈竞进、谢运鹏等陆续返乡,创办了新城小学,并与朱绳武等成立了莲花县早期共产党组织,在家乡开展农民运动。因甘祖昌忠实可靠,就吸收他参加农民协会的工作。1925年(民国十四年)春,甘祖昌担任坊楼乡土改委员会主任,8月,调任莲花红色独立团军需处处长,后来又被派往井冈山红四军训练班学习。毛泽东在八角楼接见了甘祖昌,亲切地询问了莲花县武装斗争的情况,最后说:“我们的学习班办不成了,敌人要发动进攻。你回去告诉县委,要组织好红军和赤卫队,狠狠打击来犯的敌人,你们扯住了敌人的手脚,就是为保卫革命根据地出力!”这番话对甘祖昌产生了重要影响。1927年7月,省农民协会负责人方志敏来到莲花,在坊楼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道理,会后,方志敏向甘祖昌进一步阐明了农民贫穷的真正原因,让甘祖昌对中国革命有了初步认识。

土地革命

1927年(民国十六年)8月24日,经谢运鹏、苏国珍介绍,甘祖昌秘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30年(民国十九年)12月,甘祖昌奉调湘赣军区红军兵工厂任副科长,负责制订生产计划、采购原料,还兼任会计、出纳,管理百余职工的伙食。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8月,为策应中央主力红军,湘赣红军突围西征。湘赣军区兵工厂被编为红六军团工人连,甘祖昌任连司务长。11月,甘祖昌随主力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甘祖昌所在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二〇师第三五九旅。甘祖昌任旅供给部军需科科长,奔赴抗日最前线。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断绝八路军军饷和军需供应,封锁陕甘宁边区。于是,中共中央将三五九旅从前线调回陕北,一面执行保卫党中央的任务,一面进行大生产。当时甘祖昌的任务是负责领导修械所、纺织厂、鞋袜厂等军需工厂。1941年(民国三十年),任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供给部副部长,当年冬,甘祖昌随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

甘祖昌

解放战争

全国内战爆发后,甘祖昌参加了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战斗,任晋绥军区三五九旅供给部部长。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甘祖昌调二纵队后勤部工作,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役,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后勤部部长、第一野战军二军后勤部部长。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甘祖昌调任一兵团后勤部部长,进军新疆。在新疆和平解放时,甘祖昌不仅顺利解决了10万指战员的口粮问题,而且稳定了物价,并密切了人民军队和新疆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祖昌历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处处长,兼财务处处长,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4年,甘祖昌军阶鉴定为正师级,后被批准为准军级,1955年,甘祖昌被授予少将军衔。

解甲归田

1957年8月,甘祖昌因伤病主动请辞,回家乡江西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务农,临行前甘祖昌嘱咐家人少带行李,为国家节省差旅费,甘祖昌全家14人,只带了3个箱子,另带了6头约克猪、15对安哥拉兔、15只来航鸡。1958年起,甘祖昌开始投入家乡建设,成立冬水田实验小组研究红壤和冬水田改造,积累了一定的农林水利建设经验,后被中国科学院江西分院聘为科学研究员,参加过3次江西省农业科学大会。。甘祖昌还捐钱建桥、建水库和电站,共带领当地群众修建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渠道、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甘祖昌每月工资330元,生活却十分节俭,把大部分工资用来支援农村建设,有统计的达8.578万元。

甘祖昌

人物逝世

1986年3月28日,甘祖昌在家乡江西省莲花县病逝,终年81岁。

人物事件

扶贫救危

1957年,甘祖昌请辞回莲花县,帮助过家乡的很多贫困群众。甘祖昌曾帮助图田村青年刘海清治疗残腿、学习编织技术,帮助刘海清父亲刘新胜治疗肝病。

白手起家

1939年初,国民党封锁了陕甘宁边区,甘祖昌所在的三五九旅从前线调回陕北进行大生产,甘祖昌负责领导修械所、纺织厂、鞋袜厂等军需工厂,除修械所外,需要“白手起家”进行生产。甘祖昌让学过织布的红军战士崔米兰做师傅,办了一个织布训练班,又借用群众的土织布机,用旧存的一捆棉纱试织成窄面白布,成本比市场上便宜三分之一。甘祖昌向旅长王震汇报后,王震从警备团调了20多名会织布的战士做技术骨干,从旅直机关抽调了部分公勤人员当学徒,仿造了8架织布机,再派人到山西购了一批原料,终于办起了纺织厂。后纺织厂开了8眼窑做机房,新招了100多名工人,自制了10架织布机,改进了操作技术,在短期内解决了万多人的穿衣问题。

甘祖昌

建设新疆

1949年,甘祖昌调任一兵团后勤部部长,为了解决10万军士的粮食问题,甘祖昌提出派人到全疆摸排情况。甘祖昌把后勤人员分成4组,他和其中一组共8人到北疆调查了20天,发现因为牧区羊毛无法兑换日用品,群众都把粮食埋在地窖中。后甘祖昌和苏联方面商洽,用苏联提供的茶叶、盐、布等日用品及银元、人民币收购牧民的羊毛,牧民都拿出粮食兑换日用品,解决了军士的粮食问题。

甘祖昌

身负重伤

1952年春,甘祖昌到郊区检查工作,途经一座30余米长的木桥,由于桥板被歹徒锯断,甘祖昌乘坐的车子翻到河里,甘祖昌身负重伤,上唇裂成三片,下额脱臼,外伤痊愈后,甘祖昌有了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经常昏倒。

回乡务农

自1952年跌伤后,甘祖昌多次写报告要求不再做领导工作,请求回到江西农村做农村建设,但都没被批准。1957年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到新疆检查工作时,甘祖昌当面提出申请最终得到批准。1957年8月,甘祖昌回到家乡莲花县参与农村建设,成功修建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渠道、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

甘祖昌

不畏权势

曾有人让甘祖昌编造林彪在“八一”南昌起义和井冈山斗争中的神话,甘祖昌明确拒绝。当林彪集团要求建设“新村图”,把农房全部搬迁上山时,甘祖昌对县领导说,“现在群众家里还很穷,这样大拆大迁,农民一无钱,二不能作田,这样下去,难道喝西北风吗?”后县委立即通知各地停止拆迁民房,并组织群众下田搞好秋收秋种。

主要成就

1955年,甘祖昌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等。甘祖昌曾任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2019年9月25日,甘祖昌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甘祖昌

1957年8月,甘祖昌请辞回莲花县务农后,一直参与家乡建设,成功修建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渠道、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1957年至1984年间,甘祖昌用于国家建设的工资收入有79032元,占总收入的70%多,为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个人生活

1953年,甘祖昌经过介绍和时任新疆军区子弟学校的教师龚全珍相识并结婚,两人育有一子四女,大儿子甘锦荣、大女儿甘平荣、二女儿甘仁荣、三女儿甘公荣和四女儿甘吉荣。龚全珍后来随甘祖昌回到江西省莲花县,先后在南陂小学、甘家小学担任校长,1986年,甘祖昌去世后,龚全珍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1000多场。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切接见龚全珍,称她为“老阿姨”。龚全珍还著有纪实作品《我和老伴甘祖昌》,曾被评为2013年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2016年感动江西十大教育年度人物、2019年最美奋斗者等等,龚全珍家庭还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2017年,三女儿甘公荣当选江西省妇联挂职副主席,1995年,曾孙女甘迪出生。

甘祖昌

人物评价

“甘祖昌是我们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他当了将军,但是他坚持回家当农民。要弘扬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我们的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习近平)

甘祖昌

“甘将军的前半生用枪去跟敌人作战,而后半生则为了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在奋斗。”(电视剧《初心》(改编甘祖昌事迹的电视剧)的导演宋业明)

“甘祖昌无论当将军还是当农民,始终坚守对党忠诚、不畏艰苦、淡泊名利、一心为公、关心百姓、勤俭节约、不图安逸的高尚情操。”(北京日报) 

“从将军到农民,对甘祖昌来说,是身份和心灵的回归。”(新华网)

“在农村生活的29年里,甘祖昌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一直坚持参加劳动。他回乡后,组织上照样发给他薪金,他把绝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为家乡修水利,建电站。他为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中国军网)

后世纪念

2016年,江西省萍乡市建设了一座以甘祖昌名字命名的甘祖昌干部学院,江西甘祖昌干部学院是中组部备案管理的党性教育干部学院,是江西省委重点支持建设的有特色的全国党性教育示范基地,面向全国承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自2016年起,已培训了来自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学员,培训班次达1660余期,培训学员达7万余名。

甘祖昌

2017年9月19日,甘祖昌、龚全珍同志回乡60周年纪念大会在江西省莲花县甘祖昌故居前举行。当天,《甘祖昌龚全珍解甲归田60周年》纪念邮册同时首发。

艺术形象

根据甘祖昌事迹改编的作品

作品类别

时间

作品名

作品信息

文学作品

1975年

《万里征途不歇脚——记红军老战士、共产党员甘祖昌》

1975年《人民日报》首次报道

1977年,该文被选入江西省初中《语文》课本

2013年

《将军农民甘祖昌》

作者:彭霖山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4年

《我和老伴甘祖昌》

作者:龚全珍

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电视剧

2018年

《初心》

导演:宋业明

主演:

吴京安 饰 甘祖昌

丁柳元 饰 龚全珍

电影

2010年

《这样一位将军》

导演:高一工、李新刚

主演:

张志忠 饰 甘祖昌

迟蓬 饰 龚全珍

2015年

《老阿姨》

导演:雷献禾

主演:

李雪健 饰 甘祖昌

陶慧敏 饰 龚全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