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614年-683年),其原名薛礼,字仁贵,以字行于世,称薛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修村人,是河东薛氏南祖房之后,其父薛轨,曾任隋朝襄城郡的赞治 。薛仁贵是唐朝初年著名的军事将领。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薛仁贵的: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人物评价、人物关系、艺术形象、影视形象、相关文物、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薛礼

仁贵

别名

薛仁贵

身份

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

所处时代

唐朝

出生地

河东道绛州龙门县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614年

去世日期

683年3月24日

封号

平阳郡公

追封

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

主要成就

大破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云州大捷

简介

薛仁贵少时贫贱,以耕种为生,后拜见将军张士贵应征入伍,因勇救郎将刘君邛而得名。随唐太宗征高丽,英勇骁悍被拔擢为游击将军,旋即升右领军中郎将,镇守玄武门,献计讨伐突厥贺鲁部。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起,薛仁贵领军征高丽、黑山契丹、大败九姓铁勒,拜将封爵,但于咸亨元年(670年)大非川之战战败,被贬为平民。后因高丽余众叛乱,被起复为鸡林道总管,后又因事遭流放,遇朝廷大赦返回。高宗念其功劳,任其为瓜州长史等职,永淳元年(682年)率军征讨云州突厥,大捷。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去世,享年七十岁,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朝廷提供车马,护送薛仁贵的灵柩返回乡里。

学者梁朝认为:薛仁贵作为唐朝时期的著名将领,一生东征西讨,有力反击了唐朝周边各民族的侵犯,立下了汗马功劳,捍卫了国家安全,为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生平

毅然从军,锋芒初显

薛仁贵是绛州龙门人,家族为河东薛氏南祖房,薛仁贵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河东薛氏南祖房人才辈出,薛仁贵的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和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薛仁贵少时家里非常穷,主要以农业为业,他准备迁葬先辈的坟墓时,其妻柳氏认为薛仁贵有出众才能,应在唐太宗亲征辽东之时趁机应募,立功扬名,之后再行迁葬。薛仁贵应允,于是去见将军张士贵应征,自此步入军旅。

屡建战功,不断升迁

唐军攻至安地时,恰逢郎将刘君邛被高丽军所围,薛仁贵骑马将其救下,斩杀了高丽军将领,并将他的头系在马鞍上,其余部下都害怕得降伏,薛仁贵因此得名。唐军进攻高丽,薛仁贵英勇善战立奇功,唐太宗因此授予其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派他到羽林军做长上,后军队凯旋而归,薛仁贵又升右领军中郎将,守玄武门。

永徽五年(654年)山水暴至,薛仁贵救了巡幸万年宫的唐高宗李治,赐御马。显庆二年(658年)(《新唐书》记载为显庆三年),薛仁贵奉命治理辽东,在贵端城(在今辽宁抚顺市浑河北岸高尔山前)大破高丽军,斩首三千人。第二年,又与梁建方、契苾何力一同与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城(今辽宁本溪市平顶山山城)。战斗中,薛仁贵单人匹马杀入敌阵,箭无虚发,射杀数人。高丽军中有善射者,射杀了唐军十余人,薛仁贵骑马冲到其面前,此人丢弓弃箭、手不能抬,被薛仁贵生擒活捉。不久薛仁贵同辛文陵在黑山击败契丹,拜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后又诏薛仁贵为铁勒道行军总管,当时九姓铁勒兵众有十多万,派几十名骁勇的骑兵前来挑战,薛仁贵三箭射杀了敌人三人,震慑了敌人的气焰,铁勒投降。部队盛传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九姓铁勒自此衰落了。后薛仁贵把他部下抓来的铁勒族女人当作妾,接受了很多贿赂赠送的财物,被有关官员检举弹劾,因薛仁贵立下大功而宽恕了他。

乾封元年(666年),高丽大将泉男生内附,高宗派将军庞同善与高侃等迎接,遭泉男生弟弟男建率兵反击,遂召薛仁贵统兵为后援,薛仁贵领军支援庞同善,大破高丽军,进攻扶余城,杀万余人,唐军一时声威大振,扶余川四十余城,纷纷望风降服,高丽因此投降,薛仁贵被授予授右威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兼检校安东都护。

战败被贬

咸亨元年(670年),吐蕃进犯,唐朝以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率军先行,至河口遭逢吐蕃军。薛仁贵击破吐蕃,斩获众多,收获其牛羊等万余头,回军至乌海城,以待后援。郭待封傲慢不甘心屈居于薛仁贵,不听从薛仁贵之命,领着粮草辎重等缓缓前行。等郭待封军进至乌海时,吐蕃二十余万大军来救乌海,进击郭待封军,郭待封军惨败,军粮及辎重都被吐蕃军掳掠而去。薛仁贵只得退军,屯驻于大非川。吐蕃派出四十余万大军进攻唐军,唐军不敌,大败。薛仁贵无奈,只好与吐蕃大将论钦陵约和,才得以退军,然而吐谷浑自此沦陷。薛仁贵因此被革职除名为平民。

再度启用

不久,高丽余众再度叛乱,薛仁贵被起用为鸡林道总管,负责惩戒支援高句丽叛军,但到了上元(674年-676年)年间,却因事被流放象州,适逢赦免返还。李治念及薛仁贵旧功,召见薛仁贵,念及薛仁贵的英勇与当前的危机,重新起用薛仁贵,官拜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薛仁贵率兵进攻突厥于云州,斩首万级,取得云州大胜。

晚年病逝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去世,终年七十岁。高宗册赠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并由官府提供车马,护送灵柩返回故乡。

主要成就

军事

献计讨贺鲁

显庆二年(657年),右屯卫将军苏定方进军征讨反叛的阿史那贺鲁,薛仁贵上疏称,因泥熟部不愿屈居贺鲁之下而被贺鲁击破,则应将唐军击破贺鲁诸部落后,得到的被俘泥熟等部的家眷尽数归还,且厚加赏赐,此举在同情怜悯泥熟等部的同时,也使百姓明白贺鲁等部性情残暴,同时广布高宗的恩泽。李治听取了他的意见,派遣人将贺鲁部的人送了回去,于是泥熟部的人请求跟随唐军效命。

东征高丽

唐朝初年一直饱受高丽的侵扰,因此也与高丽发生了多次战争,其中大的战役主要有三次。

时间

功绩

结果

贞观末年(649年)

救被贼围困的郎将刘君邛

穿白衣斩敌军,所向披靡

敌军溃败,薛仁贵被升至游击将军,后又升右领军中郎将,守玄武门

显庆二年(657年)

在贵端城大破高丽,斩首三千级。次年打败高丽大将温沙多门,而且在石城下射杀数十人

唐军大获全胜,薛仁贵被授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

乾封元年(666年)

支援庞同善,大破高丽军,杀万余人,攻占扶余城

高丽投降,薛仁贵被授予授右威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兼检校安东都护

咸丰二年(671年)

高丽余党叛乱,薛仁贵再度被起用为鸡林道总管

不久,薛仁贵因事被流放至象州,直至朝廷大赦才得以返回

黑山击败契丹

高宗显庆三年(658),薛仁贵同辛文陵在黑山打败了契丹,并擒获了契丹王阿卜固,薛仁贵将契丹王带至东都洛阳献功,被授予了左武卫将军头衔,封给河东县男爵位。

西征突厥

薛仁贵被封为河东县男后不久,又领兵于天山进攻九姓突厥,临行,李治在内殿赐宴,对薛仁贵说:“古代有善于射箭的人,能穿透七层铠甲,你射五层看看。”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穿五甲而过。李治命人取坚甲赏赐薛仁贵。时九姓铁勒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击杀,大败九姓铁勒,并坑杀降卒。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铁勒败军,擒其叶护兄弟三人。薛仁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薛仁贵大获全胜,击破突厥。开耀元年(681年),薛仁贵官拜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奉命讨伐进犯云州的突厥云珍,大败突厥军,斩杀上万人,俘虏两万余人,夺取驼马牛羊三万余头,取得云州大捷。

政治

留守平壤

乾丰初年(666年),高宗下令薛仁贵率兵两万人与和刘仁轨镇守平壤,并授予薛仁贵本卫大将军官衔,封平阳郡公爵号,任检校安东都护,官署也迁到了新城。薛仁贵镇守平壤期间,对平壤的治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面对孤儿和老人积极进行抚养和救济,加强对盗贼的监管和防护,依照才能任命官职,褒奖推崇节义。薛仁贵的施政举措取得了显著效果,以至于高丽的士民百姓都高兴得忘掉了亡国的事。

人物评价

唐朝皇帝李世民在《旧唐书》中说:“朕旧的将领都老了,不能承受战地指挥的繁重工作。朕每次都想提拔骁勇雄健的将领,没有比得上你的。朕不高兴于得到辽东,高兴得到你啊。”

 唐朝官员贾言忠在《旧唐书》中说:“薛仁贵的英勇在三军中可以算得上是第一,其名声甚至可以震慑敌军。”

 五代时期史学家刘昫在《旧唐书》中说:“薛仁贵骁悍壮勇,是当时的豪杰。”

人物关系

关系

人物

父亲

薛轨,隋朝襄城郡赞治

妻子

柳氏

儿子

 

 

 

 

薛讷,左羽林大将军

薛慎惑

薛楚卿

薛楚珍

薛楚玉,范阳节度使

艺术形象

薛仁贵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如《汾河湾》中讲述了薛仁贵与其妻子柳氏之间的故事,柳氏不嫌薛仁贵贫贱,不顾父母反对追随爱情,与薛仁贵成婚。此外,以薛仁贵和其妻子柳氏为原型的创造出的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戏剧《武家坡》流传甚广,王宝钏是丞相王允的三女儿,与薛平贵互生爱慕,飘彩选婿的时,彩球砸中薛平贵,王宝钏与其父断绝父女情份,褪去金饰锦衣,追随薛平贵寒窑而去。二人结婚后薛平贵从军平西番叛乱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虽然度日如年生计艰难以剜野菜充饥但她对从一而终的命运安排却忠贞不渝。然而忘恩负义的薛平贵却在西凉另娶新欢被招为驸马。若不是王宝钏以血衣鸿雁传书薛平贵是不会衣锦荣归的。但是薛平贵凭却在国土长安称帝当起了儿皇帝还想立代战公主为皇后。该剧讽刺了门阀等级婚姻的嫌贫爱富。除此之外元代戏剧家张国宾写了《薛仁贵荣归故里》杂剧,主要写薛仁贵弃双亲从军,“以忠代孝”的形象,作者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表现出平民化精神。明代时,有《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和《隋唐两朝志传》等小说,大多把薛仁贵塑造为身怀济世之才、武艺高强、忠孝两全的英雄。清代时关于薛家的文学作品达到了顶峰,形式各异,如《定天山》、《说唐后传》等,较著名的则是无名氏著有通俗小说《薛仁贵征东》。学者柳杨认为:清代薛仁贵故事已经少有薛仁贵成功之前的艰辛凄苦,更多侧重于英雄子孙继业,也是中国传承思想的一种体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清末危机民间的心里状态。

影视形象

影视名称

出品时间

类型

饰演者

《薛仁贵征东》

1985年

电视剧

万梓良

《移山倒海樊梨花》

2002年

电视剧

崔浩然

《烽火奇遇结良缘》

2004年

电视剧

石修

《薛仁贵传奇》

2006年

电视剧

保剑锋

《大唐女将樊梨花》

2011年

电视剧

吴毅将

《薛丁山》

2012年

电视剧

师小红

《隋唐英雄3》

2014年

电视剧

黄海冰

《隋唐英雄4》

2014年

电视剧

黄海冰

《武媚娘传奇》

2015年

电视剧

冷海铭

《通天狄仁杰》

2017年

电视剧

黄海冰

相关文物

薛仁贵墓

薛仁贵墓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城东北荫山与横交界的平山口之北。此坊为明万历三十五年(1579年)建,全坊由三块整石构成,两边石柱呈方形,柱顶各雕石狮一只,坊额为一条石,横穿两柱正面携刻“重修唐朝名臣薛仁贵之墓”;背面写着重修、人和年代。石坊由三块整石建成,两边石柱为方形,柱顶各雕石狮一只。坊额为一条石横穿石柱,正面镌刻“重修唐朝名将薛仁贵之墓”,背面有小楷镌刻“山东兖州济宁州嘉祥县奉巡兖西道并抚两院明文知县王怀德、典史刘熙诏、儒学教谕彭允芳,训导曲迁梧、张燕翼,大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岁次丁未夏六月上旬吉日立”等字。但对于此处为薛仁贵之墓的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薛仁贵

注释

[a]

负责文书草拟工作;协助治理;官名,州府长官的行政助理。

[b]

置为从五品下武散官。

[c]

品级在正四品下,为高级武职。

[d]

名为刺史佐官,却无实职。

[e]

唐代为保护皇帝设立的一种军职,官职为正三品。

[f]

初唐名将,在唐朝统一战争中屡立战功。

[g]

初唐名将,因功封为凉国公,仪凤二年(677年)卒,赠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烈。《旧唐书》有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