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男,1965年出生,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原湖南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国家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家卫计委首批外周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现任血管外科中心主任,血管中心二病区主任。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舒畅的:人物经历、学术任职、获得荣誉、科研成果、社会活动、擅长领域等介绍

中文名

舒畅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性别

职业

医生

任职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科室

血管外科

职位

主任医师

职称

中心主任

获得荣誉

2007年获“中国医师奖”

主要成就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9篇

简介

在北京医科大学及中南大学联合培养攻读博士,师从中国血管外科奠基人、中科院汪忠镐院士,后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原美国血管外科学会主席、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血管外科主任C.KZarins教授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回国,作为学术带头人先后创建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中南大学血管病研究所,全国首批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等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主动脉疾病为临床工作重点。曾获得“中国医师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被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评为“杰出教授”,入选首批全国名医百强榜。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舒畅于1989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并获得了临床医学学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他参与了北京医科大学及中南大学的联合培养博士计划,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紧接着,他在2001年至2002年间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血管外科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工作经历

舒畅2002年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工作。

在2009年至2011年期间连续三年受邀在美国外科学院年会和欧洲血管外科年会上做大会专题报告。

在2010年于荷兰举行的第24届欧洲血管外科年会上,舒畅作为唯一的中国专家,在开幕式全体大会上作了大会报告,介绍了中国在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方面的经验。自2011年至2019年,舒畅连续在美国Veith国际血管论坛上作大会报告。

在2011年,舒畅教授团队首次报道了“体外三开窗”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弓上三分支重建中的成功应用,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为解剖差异巨大的主动脉弓部病变提供了个体化的治疗体系,并建立了烟囱+开窗技术群,形成了复合术式20余种。这一成果先后获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此外,舒畅教授团队还首次报道了“单烟囱”技术成功用于第一破口位于弓部的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为这类患者提供了微创的治疗选择。

2012年,GeorgeGeroulakos邀请舒畅教授参加英国皇家医学院举办的伦敦心血管峰会;同年,舒畅教授团队报道了第一破口位于降主动脉的A型主动脉夹层的创新治疗模式,提出药物治疗+影像学复查2~3周后实施腔内治疗的有效方案,为高龄、并发症多而失去开放手术机会的此类患者提供了治疗可能。

舒畅作为三位共同主席之一,于2013年在伦敦主持了英国皇家医学院血管峰会,并开辟了中西方对话专场。此外,他还为南美洲、欧洲、亚洲以及美国等30多个国家培训了200余名高级学员。同年,舒畅教授团队首次报道了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覆盖腹腔动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计划性覆盖腹腔动脉提供了依据。

在2014年,舒畅教授团队首次报道了腔内技术成功用于妊娠期突发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这一创新性的技术为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妇女带来了福音。

在2015年1月16日,“湘雅名医舒畅教授工作室”在株洲市中心医院正式成立。该工作室的投入运行,弥补了株洲市在血管外科治疗技术上的不足,提高了相关医疗技术和服务整体水平,使株洲地区的血管病患者无需出市、无需转诊,即可享受到国内顶级专家的诊疗服务。同年,泛大西洋协作组外周动脉疾病(Trans-AtlanticInter-SocietyConsensus,简称TASC)分型标准(第三版)顺利完成了编纂工作并正式发布,舒畅教授承担了外周动脉疾病流行病学章节的编写工作。

舒畅教授作为唯一的中国血管外科专家,连续两年在2015和2016年应邀参加南美CICE大会,并面向全球同行直播主动脉腔内手术。此外,在2016年,他还应邀参加美国C3会议,并直播了主动脉腔内手术,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赞誉。

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舒畅教授与六个国家的医疗中心(印度尼西亚、巴西、阿根廷、多米尼加、波兰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在这些合作框架下,舒畅教授成功完成了十项“国家首例”手术,包括在印度尼西亚、乌克兰、格鲁吉亚、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和葡萄牙实施的首例开窗技术主动脉弓修复术,在印尼实施的首例烟囱技术主动弓修复术和首例升主动脉支架置入术,以及全球首例裙边支架主动脉弓修复术。

在2017年至2018年期间,舒畅教授担任大会主席,连续两次邀请George Geroulakos先生来华参加中国血管大会。

在2018年,时任希腊Attikon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的George Geroulakos邀请舒畅教授访问雅典并被授予客座教授。舒畅教授通过手术演示、疑难病例查房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希腊同行分享了中国在大型血管疾病诊疗方面的经验。然而,新冠疫情暴发后,双方通过线上形式继续交流和学习。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舒畅教授于2021年5月24日在理化楼401会议室发表了一场题为“中国血管外科的创新发展及国际化进程”的学术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围绕大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展开。该报告为“理学之美”名师讲坛第48讲,由数理学院院长陈骏主持。

学术任职

时间

职位

2005年

美国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中心客座教授

2007年

美国西雅图SaintClareHospital客座教授

2007年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

2012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

2013年

香港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

2014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

-

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家工作组组长

-

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

外周动脉疾病泛大西洋协作组(TASC)委员

-

国际静脉联盟中国分会副会长、候任执行会长

-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ocietyofVascularSurgery,SVS)国际委员

-

阿根廷心血管外科学会荣誉国际委员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

-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

-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顾问

-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与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临床试验分会主任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血管器械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科研管理分会委员

-

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临床试验分会主任委员

-

湖南省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前任/候任主任委员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时间

荣誉

2007年

中国医师奖

2008年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2011年

被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评为“杰出教授”

2012年

中南大学首届“湘雅名医”,入选首批全国名医百强榜

2015年

中南大学“最喜爱的导师”荣誉称号

-

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学术带头人

-

国家卫计委首批外周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学科带头人

参考资料

科研成果

舒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超过百篇论文,其中20多篇被SCI收录。此外,他还主持了多项重要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回国人员科技基金、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等。同时,他也参与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各1项。舒畅还获得了多项重要的科技成果奖项,包括国家专利3项、国际血管联盟大会奖、湖南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医学科技奖等科技成果类奖项10余项。

社会活动

舒畅受邀赴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主动脉疾病诊治相关的学术报告50场以上,前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50场以上的主动脉疾病诊治相关的学术报告。他连续4年受邀出席美国外科学院年会,连续5年作为FacultyMember受邀出席美国VeithMeeting,并作专题报告。为印尼、阿根廷、巴西、菲律宾、希腊培训血管外科专科医师(5个国家9批次共计50名高级进修学员来华接受血管外科专科培训)。此外,舒畅连续五年在巴西CICE大会上进行手术直播演示和大会报告,同时还连续三年为美国C3大会直播手术。

擅长领域

舒畅擅长主动脉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的诊治,已主刀完成主动脉疾病介入微创手术千余台(目前年手术量超过300台),并在国内或省内率先开展了一系列前沿技术。他相继完成了世界首创的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门静脉取栓、皮下埋置肝素泵治疗门静脉血栓等手术。他还主刀了世界首例妊高征和马凡综合症合并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修复术,全国最先开展烟囱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全国第一例腹主动脉瘤并腹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修复术、全国第一例艾滋病患者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手术,以及全国第一例主动脉弓部开窗性支架腔内治疗弓部破口的疑难主动脉夹层等临床成果。此外,他还获得了中南五省第一例下腔静脉滤网植入术等多项全省第一的临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