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文理学院(英文名称: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简称兰文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路400号,是由甘肃省教育厅负责管辖的高等院校。学校是甘肃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教育部确定的中国传媒大学对口支援西部高校,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基地。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兰州文理学院的: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学术研究、校园文化、行政管理、校友情况、所获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兰州文理学院

英文名

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别名

兰文理

成立日期

1950年

所属地区

甘肃省兰州市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路400号

办学性质

公立院校

主管部门

甘肃省教育厅

占地面积

20.93万平方米(截至2022年11月)

学生人数

11353人(截至2022年11月)

教师人数

898人(截至2022年11月)

前身

甘肃教育学院和甘肃联合大学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苟永平

校庆日

5月15日

知名校友

辛安亭、余秋雨、孟庆波等

校训

明德强能、励志笃行

校歌

《雁苑之歌》

主要院系

文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等14个学院

院校代码

11562

主要专业

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应用化学等

专业数量

39个本科专业(截至2022年7月)

学制

4年

本科生人数

zheng10648(截至2022年11月)

简介

兰州文理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立的甘肃教育学院和1985年创办的甘肃联合大学。2001年,两大学正式合并,组建甘肃联合大学。2011年甘肃省艺术学校并入后,学校于2013年4月在甘肃联合大学基础上建立兰州文理学院。

截至2022年11月,兰州文理学院教学用房总建筑面积20.93万平方米。学校有文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共有39个本科招生专业。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学生人数达11353人,教职工人数898人。

历史沿革

兰州文理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创立的甘肃教育学院和1985年创立的甘肃联合大学。故校史先从这两所学校展开。学校的发展脉络图大致如下。

兰州文理学院

甘肃教育学院

原甘肃教育学院是于1962年由兰州工农速成中学暨甘肃师范专科学校改建而成的,建成初期,学校的定位是一所师范类成人本科院校。目标以培养干部和基础教育人才为主。

1950年5月,兰州工农速成中学成立。

1955年7月,西北师范学院工农速成中学并入。

1956年9月,在中学基础上设立甘肃五年制师范专科学校,两校一体。

1958年8月,兰州工农速成中学改为兰州工农中学(普通中学)。

1958年,甘肃五年制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兰州师范专科学校,此时仍然保持为两校一体的格局。

1959年10月,为避免与兰州市的兰州师范专科学校混淆,兰州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甘肃师范专科学校。

1961年7月,兰州工农中学停办,甘肃师范专科学校持续办学。

1961年12月,辛安亭接受创办甘肃教育学院,担任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

1962年3月,甘肃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甘肃教育学院。

1970年2月,甘肃教育学院建制撤销,并入甘肃师范大学。

1979年3月,恢复甘肃教育学院建制。

至2001年,原甘肃教育学院高等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兰州文理学院

甘肃联合大学

1985年5月,甘肃联合大学成立。

兰州文理学院

1987年5月,甘肃联大设立了师范部。

1988年8月6日,甘肃联大完成了由联合办学向自主办学转变。

兰州文理学院

2001年,在与甘肃教育学院合并前,甘肃联合大学共计设有16个师范类专业和14个应用型专科专业。

合并后的甘肃联合大学

2001年7月19日,原甘肃教育学院、甘肃联合大学合并。合并后的甘肃联合大学确定了大文化、大旅游、大艺术办学方向。

2011年7月,创建于1974年的甘肃省艺术学院并入甘肃联合大学。

兰州文理学院

2013年4月18日,在甘肃联合大学基础上,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正式建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兰州文理学院。

2015年,兰州文理学院被确定为甘肃省首批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兰州文理学院

学校规模

院系与专业设置

截至2022年9月底,兰州文理学院共计有14个二级学院,设39个本科专业。

序号

院系

专业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戏剧影视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数字出版、播音主持艺术

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投资学、财务管理、会计学、资产评估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媒体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传媒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原专业、舞台工程与技术)、广播电视工程

-

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小学教育

外语学院

英语、翻译

美术与设计学院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环境设计、绘画、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舞蹈学院

舞蹈表演、音乐表演

社会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艺术职业学院

表演

参考文献

师资情况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898余人,专任教师641人,外聘教师90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18人;具有硕博学位者469人。学校聘请了国家文艺界14位行业领军人才为驻校专家,聘请了100余名高层次人才担任特聘教授。

学校有“甘肃省第四批飞天讲座教授”1名,甘肃省第四批飞天青年学者2名,甘肃省教学名师1名,青年教师成才奖1名,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1名,第二批新时代甘肃省高等院校“对标争先优秀党务工作者”3名,甘肃省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甘肃省优秀共青团干部2名,获甘肃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名,甘肃省第十届敦煌文艺奖2名。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1人,教育部新一届教指委委员2人,甘肃“十大陇人骄子”1人,省领军、省“四个一批”专家等各类省级荣誉称号获得者49人。

专家类型

姓名

驻校专家

郑炳林、何鄂、高金荣、莫建成、苏平、陈玉福、雷通霞、苏凤丽等

资料来源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9月,学校共有3个省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1门省级一流课程,35门课程入选中国高等教育智慧平台并被100多所高校选用。

学科类型

具体专业

省级重点学科

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应用化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环境设计、新闻学、数字媒体技术、旅游管理、视觉传达设计

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应用化学、数字媒体技术、旅游管理、环境设计、音乐表演等电子信息工程

参考文献

教学情况

在学制与特色专业与课程方面,学校本科学制均为四年制。课程设置上:有《C/C++程序设计》、《英语语音》等一系列优质校本在线课程。有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应用化学等特色专业。其中,特色课程部分列举如下:

序号

课程

负责人

1

C/C++程序设计

邢玉娟

2

英语语音

袁芳

3

旅游市场营销

赵爱婷

4

广告策划创意学

田忻

5

片机原理及其应用

苑毅

6

中国音乐史

刘忠

7

甘肃民间艺术

万婷

8

数学建模

黄世华

9

生物化学

杨慧

10

化工基础

雷芸

11

中国现代文学

陈倩

12

电视新闻实务

金生翠

13

参考文献:

在实践基地方面,有雁北街道校地合作建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甘肃联合大学实践教学基地、文化和旅游战略智库方面,设有甘肃旅游智库秘书处、帕米尔智库、兰州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库等3个文化和旅游战略智库。

科技创新团队方面,有甘肃省乡村旅游创新研究团队、大型神话陇剧《马踏飞燕》协同开发中心2个科技创新团队。

对外交流合作

学校与新疆、浙江多个地市、省内各市州开展战略合作;与中国传媒大学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与兰州大学签订了转型发展协议,与中国人大等多所院校开展了多方面合作交流;与塔吉克斯坦、伊朗等国家的10余所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在塔吉克斯坦设立了中国文化交流中心。学生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国家大学留学。

学术研究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3月,校图书馆馆舍面积21595平方米。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123.77万册,生均图书108.76册,订购纸质期刊393种,电子期刊5922种,电子图书70.3万册,购买了“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超星电子图书”、“笔杆创新与写作平台数据库”、“百度文库”、“鼎秀古籍全文检索平台”、“敦煌文化多媒体资源服务平台”等多个数据库。截至2022年11月,馆内收录学位论文666.27万册,音视频39595小时,各类中外文数据库资源20个。图书馆的馆藏特色为古籍、敦煌文献。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拥有21个科研平台。设有甘肃省戏曲人才培养与舞台剧目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省厅级科研平台如下所示。

序号

机构名称

级别

1

戏曲人才培养与舞台剧目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

2

甘肃旅游智库秘书处

省级

3

西北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省级

4

甘肃动漫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

5

中塔文化交流中心

省级

6

化工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厅级

7

参考文献:

学术期刊

学校的学术期刊为《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两刊创刊于1985年,其前身为《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于1998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社会科学版于2000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2004年7月,自然科学版更名为《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同月,社会科学版更名为《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础、应用、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论文;社会科学版主要刊登文学、法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性论文。其发行刊期为双月刊,逢单月10号出版。

学术成果

截止2022年9月,教师完成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37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300余篇。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7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7项作品获甘肃省文学艺术最高奖“敦煌文艺奖”,2项作品获第四届甘肃文艺评论奖。

校园文化

校训

明德强能、励志笃行。

兰州文理学院

“明德”出自《礼·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即完美的德性。“强能”内含深刻的自我激励意义。强,与弱相对,可理解为优越、好、优势过人、勉励。

《礼记·学礼》:“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励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原文是:“博学也,审问也,慎思也,明辩也,笃行也”。

校徽

兰州文理学院

校徽由兰州文理学院吴晓玲设计,学校徽志外形为双圆套形,中间图形以英文单词“university”第一个字母“U”与上方的三个圆点组成“人”与“书”相融的造型,体现学校“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其中两侧的人形象征教学和管理两支队伍,共同培育中间的青年学子。外形上方是中文毛体变体“兰州文理学院”字样,下文是英文“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校歌

《雁苑之歌》

兰州文理学院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称

姓名

党委书记

苟永平

党委副书记、校长

郑伟强

党委副书记

普登学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李先锋

党委委员、副校长

李敏骞、张焱、刘畅、张金尧

副校长

王克太

参考资料

查询日期

2023年2月

历任领导

甘肃教育学院时期领导

姓名

任职时间

辛安亭

1961-不详

参考文献

甘肃联合大学时期领导

姓名

任职时间

姓名

任职日期

陆润林

1985.10—1985.1.2

李志强

2001.8—2013.5

宋耀禄

1985.9—1993.3

史百战

2008.5—2013.5

王鸣皋

1985.9—1991.3

谭发科

2001.8—2003.9

郑俊民

1985.9—1997.3

王启武

2001.8—2007.7

杨春棣

1990.4—1997.3

王安民

2001.8—2008.11

李奋贤

1991.3—2001.8

马志荣

2001.9—2009.12

田喜中

1992.12-2001.8

曹晓琴

2005.7—2009.8

马培芳

1993.3-1995.3

田建中

2006.3—2013.4

段锦

1995.3—2001.8

郑伟强

2006.9—2013.4

丁爱平

1995.3—2000.8

汪建华

2009.5—2013.4

马志荣

2000.8—2001.8

杨扬

2009.7—2013.4

李忠

2001.8—1007.8

普登学

2010.5—2013,.4

参考资料

兰州文理学院时期

姓名

任职时间

李志强

2013.5—2013.11

史百战

2013.5—2017.12

汪建华

2013.5—2017.7

郑伟强

2013.5—2019.2

杨扬

2013.11—2015.7

刘仁义

2017.7—2018.7

参考资料

校友情况

兰州文理学院校友众多,在此仅展示部分。下述表格信息查询时间:2023年2月。

政界

姓名

李膺

孙伟

马西林

席强

王福祥

参考资料

商界

姓名

职务

富康年

《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王全龙

中国电信兰州分公司总经理

陈鹏

高级经济师

李红

甘肃紫光智能交通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

曾明浩

兰州金中浩律师事务所创办人

参考资料

学术界

姓名

职务

辛安亭

甘肃教育学院首任党委书记

余秋雨

文化学者

南国农

原甘肃教育学院教授

何鄂

著名雕塑家

石镜如

兰州财经大学副校长

参考资料

文艺体育界

姓名

职务

孟庆波

京剧小生

高金荣

国家一级编导

闫俊茹

国家一级演员

王琼

国际一级演员

薛霞

编剧

汪渺

散文家

马少敏

国家一级演员

林涛

国家一级播音员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2011年,兰州文理学院获全省高校教育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5年,兰州文理学院被确定为甘肃省首批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2016年,兰州文理学院获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最受欢迎奖。

2019年,兰州文理学院获评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高校项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