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下辖县。地处杭州市中东部、钱塘江中游流域,总面积1825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桐庐县户籍总人口41.92万人。

桐庐县地处浙西中低山丘陵区,地势由西北和东南向富春江沿岸倾斜。地貌呈“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春秋时,桐庐境属吴国。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年),析富春县桐溪乡置桐庐县,为桐庐建县之始。

桐庐县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剪纸、石雕等。举办的文化节有“神州风韵”全国剪纸艺术节、“三月三”畲乡文化艺术节、山花节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桐庐剪纸、桐君传统中药文化;拥有城堂岗遗址、严子陵钓台等众多文物古迹。桐庐县是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形成了诗画山水带、古风民俗带、产业风情带等乡村旅游产业带,拥有桐庐垂云通天河景区、桐庐严子陵钓台景区4A级景区6个。

桐庐县是中国百强县,以视觉智能、磁性材料、新能源等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有快递业、制笔产业等。2022年,桐庐县地区生产总值431.41亿元,位列杭州市第11位,在浙江省90个县(市、区)中位列62位,三次产业比例为6.4:46.9:46.7。经济功能区有桐庐经济开发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桐庐县的:名称来历、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人口、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对外交流、人物、城市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桐庐县

面积

1825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杭州市中东部

地理坐标

东经119°10'31″~119°58'14″,北纬29°35'28″~30°05'26″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浙江省

所属市

杭州市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4个街道、6个镇、4个乡

行政区划代码

330122

人口

41.92万人(2021年末户籍人口)

GDP

431.41亿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55556元(2022年)

著名景点

桐庐垂云通天河景区、桐庐严子陵钓台景区等

邮政编码

311500

政府驻地

城南街道迎春南路298号

电话区号

0571

火车站

桐庐站、桐庐东站

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tonglu.gov.cn/外链

名称来历

桐庐县的命名有三种说法。一是因为它位于桐溪一带,所以被称为桐庐。第二,桐溪旁边有一种叫做大椅桐的树,它的枝叶垂坠像庐,给予阴凉覆盖了几亩土地,因此得名桐庐。第三,以前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指桐为姓,故山名桐君,县名因山得名桐庐。以持第三者说法的人为多。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春秋时,桐庐境属吴国。吴灭,属越;战国中楚灭越,改属楚;秦设郡县,为富春县地,属会稽郡;东汉永建四年(129),改属吴郡。

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年),析富春县桐溪乡置桐庐县,为桐庐建县之始,县治今县城西南古城里,属吴郡。

南齐永明三年(485),富阳人唐寓之起义,在舒湾(今古城庄)筑土城。

南朝陈祯明元年(587年),改属钱塘郡。

隋朝至清朝

隋开皇九年(589年),钱唐废郡为县,桐庐并入钱唐县,属杭州;隋仁寿二年(602年),复置桐庐县,县治移今俞赵、沙湾、古城一带。隋仁寿三年(603年),改属睦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睦州为遂安郡,属遂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桐庐置严州,为州治所,州治与县治同城;析桐庐县西北7个乡置分水县,属严州;唐武德七年(624年),废严州,分水复入桐庐,属东睦州,次年复改睦州;武周如意元年(692年),复析置分水县,以颂武后故,更县名为武盛;唐神龙元年(705年),武盛县复名分水县,同属睦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睦州为新定郡,属新定郡;唐乾元元年(758年),新定郡复改称睦州,属睦州;唐宝应元年(762年),析分水西部地置昭德县,设治于今合村;唐大历六年(771年),复并入分水县;唐光化三年(900年),桐庐改属杭州,分水仍属睦州。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桐庐复属睦州;宣和三年(1121年),改睦州为严州;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属建德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属建德路;至正十八年(1358年),属建安府。明洪武八年(1375年),改属浙江行省严州府。清承明制,隶属如旧。

中华民国

1912年,废府,改省直辖。1914年,设道,属金华道。

1927年,废道,又改省直辖。1935年,属兰溪行政督察区。

1936年5月,改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1939年,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0年,属浙西行署。

1943年,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1947年,复改省直辖。1948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至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桐庐和分水两县;桐庐、分水属建德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3月,改属临安专区。

1953年1月,改属金华专区。

1955年3月,复属建德专区。

1958年11月21日,撤销分水县建制,所辖行政区域与桐庐合并。

1960年8月,富阳县并入桐庐县,改属杭州。

1961年12月,富阳县析出,复置富阳县。

1993~2002年,“三通一达”(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相继成立,桐庐县成为中国民营快递之乡。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桐庐县地处杭州市中东部、钱塘江中游流域,介于东经119°10'31″~119°58'14″,北纬29°35'28″~30°05'26″之间,东与富阳区、绍兴市的诸暨市接壤,东南与金华市浦江县毗邻,南邻建德市,西南、西连淳安县,西北接临安区,北、东北与富阳市相连。全境东西长约77千米,南北宽约55千米。总面积1825平方千米。

地质

桐庐县境内出露地层从晚元古界至新生界都有露出地层。以球川—萧山(龙门山)断裂为界,西部地区均有出露,呈带状北东到南西分布;东部地区则主要是大片的侏罗系火山岩。地质构造以萧山——球川(龙门山)断裂为界,将该地区划分为东西两个不同的构造区域。断裂以东的地区包括芦茨、三源和新合乡的龙门山区。断裂以西的地区由古生界(部分元古界)地层组成,形成北东向的大型复向斜线状褶皱带。

地形地貌

桐庐县地处浙西中低山丘陵区,全境略呈长方形,地势由西北和东南向富春江沿岸倾斜。地貌呈“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占86.3%,平原、水域占13.7%。东南部为山区,龙门山脉崛起于富春江东岸,山势峻峭,峰峦挺拔,相对高度在800~900米;西南部为昱岭山脉延伸部分,相对高度在500~600米,有少量山塆梯田;北部山势较低,坡度缓和,为天目山脉延伸部分,沿溪流下游可见小片田畈;中部为狭小河谷平原,仅分布于富春江与分水江两岸,山地与平原间则丘陵错落。境内最高点观音尖,位于富春江镇龙门山主峰牛背脊,海拔1246.5米;最低点位于江南镇横山埠,海拔9.2米。

气候

桐庐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6.7℃,1月平均气温4.4℃,7月平均气温28.9℃。平均气温年较差24.5℃。生长期年平均324天,无霜期年平均259天,最长达300天,最短为21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02.6小时,年总辐射为101.9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61天,一般为1月15日~次年1月11日。年平均降水量为1588.7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57.6天。降雨集中在每年3~8月,6月最多。3~8月雨量均在140毫米以上,最多的6月为梅雨期,降水集中,月平均雨量295.9毫米。

水文水利

  • 水文

桐庐县境内河道属钱塘江流域,流域面积1825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级河富春江1条,长33千米;二级河分水江1条,长35.4千米;三级河9条,总长182.7千米;四级河43条,总长2273千米。河流总长度2524千米,河网密度1.4千米/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17.47亿立方米,年排涝量0.13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0.21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富春江,从七里泷峡谷冷水入境至横山埠出境,流经境内富春江镇、城南街道、桐君街道等地,境内长33千米,流域面积1748.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923.9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分水江、应家溪、芦茨溪等53条。

  • 水利

截至2021年末,桐庐县有富春江水库、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2座大型水库,正常库容51733万立方米;有1座中型水库肖岭水库,正常库容1246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15座,正常库容2389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75座,正常库容2048万立方米;有1~10万立方米山塘279座,总容积805.3万立方米;1万立方米以下池塘1200座,总容积247.8万立方米;另有蓄水池86处,容积0.67万立方米;已建灌溉引水堰(坝)1435处。

土壤

桐庐县有红壤、黄壤、潮土等5个土类、11个亚类、29个土属、55个土种。土类以红壤为主,红壤占土壤总面积的67.35%,黄壤占8.97%,岩性土占4.23%,水稻土占11.22%。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桐庐县土地类型以林地为主。截至2019年12月31日,桐庐县共有耕地1.12万公顷;种植园用地1.01万公顷;林地13.91万公顷;草地393.87公顷;湿地170.7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4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0.28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0.69万公顷。

矿产资源

桐庐县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2020年末,桐庐县已发现矿种16种。其中非金属矿产主要有花岗岩、石灰岩、白云岩等。优势矿产有水泥用灰岩,主要分布于桐君街道高山、瑶琳镇毕浦等地;水泥配料用砂岩分布于桐君街道梓芳坞、舒坑一带;建筑用石料以砂岩、凝灰岩和不纯的灰岩为主,主要分布于县域西部、富春江西岸、凤川等地;特色花岗岩石材分布于钟山乡、横村镇等地。除非金属矿产外,桐庐县还有地热资源。桐庐县已发现地热井1眼,位于桐君街道阆苑村,最大出水量968.4立方米/日。

桐庐县形成了以建筑用石料、水泥用灰岩、饰面花岗岩等矿种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格局。截至2020年,桐庐县采矿权7个,实际生产矿山5家,开采矿种5种,年产值1.1亿元,矿山从业人员250人。

水资源

桐庐县水资源主要来自地表水,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5.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5.1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4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4.53亿立方米,年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0.93亿立方米,年均可开采浅层地下水约为0.64亿立方米。2020年,桐庐县供水总量共计1.649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61亿立方米,占97.6%。地表水源以引水、提水工程供水为主。

生物资源

桐庐县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境内有斑鱼、船钉鱼、刺鱼等鱼类75种,浮游植物164种,浮游动物116种,周丛藻类139种,底栖动物218种。药材品种有茯苓、天门冬、半夏、大黄等50种。

生物多样性

  • 植物

桐庐县境内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已植物种类共1158种,隶属于157科,其中蕨类植物20科39种,裸子植物8科50种,被子植物129科1069种。湿地范围内共有维管束植物88科212属288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野大豆、莲、金荞麦,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银杏。

  • 动物

桐庐县共有野生动物1268种,其中哺乳类8目22科61种;鸟类16目46科154种;爬行类3目9科46种;两栖类2目7科21种;鱼类14目26科113种;昆虫16目112科873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白鹇、画眉鸟,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中华秋沙鸭、海南鳽。

  • 生态功能区

桐庐县先后于2015年和2018年建立浙江桐庐南堡省级湿地公园和浙江桐庐萝卜洲省级湿地公园,桐庐县各类自然保护地、水源保护区等受保护湿地面积达到4177.32公顷,湿地保护率61.36%,湿地保护率位列杭州市第二。

自然灾害

桐庐县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雨(雪)、台风、干旱等。

  • 暴雨灾害

暴雨灾害年均出现3.2次,大暴雨年平均出现0.42次。暴雨或连续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出现概率为55%,主要发生在6~7月的梅汛期。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69年的7月5日,由于连续出现强降水,引发山洪暴发,上游临安境内冲塌山塘水库129座,桐庐县境内有28座山塘水库决口,洪峰流量达10100立方米/秒,是常年平均流量的135倍,造成邮电、广播、交通中断,115个村,1.37万户、6.12万人遭灾,因灾死亡454人,重伤76人。

  • 台风灾害

台风灾害年均发生0.75次,严重的一次发生于1990年的15号台风,桐庐县东南部的江南、新合、芦茨等乡镇遭受特大暴雨,总雨量在204~293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8月30日夜间~31日白天,并伴有9级大风,导致180多处山洪暴发,损坏经济作物0.85万亩,单季稻倒伏2.5万亩,损失当季粮食4125吨,冲毁防洪堤184千米,堰坝29千米,渠道283.5千米,倒塌民房1257间,死亡3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340万元。

  • 雪灾

雪灾年均发生0.47次,影响严重的是2008年2月1~2日,由于1月中旬起出现持续性低温、雨雪天气,2月1~2日又出现大范围暴雪天气,桐庐县积雪深度普遍在30厘米以上,最大积雪深度40厘米,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春运和电力、通信特别是农林副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因灾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31亿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桐庐县下辖4个街道、6个镇、4个乡;下设181个行政村、4个经联社、37个社区。县人民政府驻城南街道迎春南路298号。

桐庐县下线区划

街道

旧县街道

桐君街道

富春江镇

横村镇

分水镇

莪山畲族乡

钟山乡

城南街道

凤川街道

瑶琳镇

百江镇

江南镇

新合乡

合村乡

参考来源: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末,桐庐县家庭总户数15.04万户,户籍总人口41.9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5‰。其中城镇人口22.58万人,乡村人口19.34万人。人口性别结构为98.4。人口整体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为25.5%,而35~59岁的人口占比为30.5%,18~34岁的人口占比为19.6%,0~17岁的人口占比为15.4%。

民族构成

桐庐县人口以汉族为主,截至2011年末,境内汉族人口占98.2%;有畲、苗、侗等3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占1.8%。超过100人的有畲、苗、侗、土家、满、壮6个民族,其中畲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5.2%;苗族占少数民族人口6.6%;侗族占6.5%;土家族占2.4%;满族占1.8%。

桐庐县

方言

桐庐县方言口音主要有桐庐话、分水话、南乡话、船上话、淳安话等。其中桐庐话使用人口约23万,分布在桐君街道、南门社区、东门社区和迎春社区等地。分水话在分水镇使用,人口约6万。南乡话在江南镇和凤川街道使用,人口约10万。船上话在七里龙和东门社区的一小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5千。淳安话是淳安移民带来的,在合村乡使用,人口约1万多。富春江镇有修建富春江水电站的员工及其家属说普通话,人口约2万。

政治

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桐庐县委员会

书记

夏积亮

桐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俞建华(代理)

桐庐县人民政府

县长

张蕙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桐庐县委员会

主席

周海静

*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年05月23日

经济

综述

桐庐县是中国百强县,以视觉智能、磁性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快递物流装备、时尚等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有快递业、制笔产业等。2022年,桐庐县地区生产总值431.41亿元,位列杭州市第11位,在浙江省90个县(市、区)中位列62位,三次产业比例为6.4:46.9:46.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4275元、40190元。经济功能区有桐庐经济开发区。境内的中通快递集团入选“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第一产业

桐庐县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蚕桑、水果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水果主要品种有梨、桃、果用瓜等;渔业以淡水养殖、淡水捕捞为主;名优特农产品有蜂蜜、雪水云绿茶、芦茨红茶等,绿色环保农产品有高山蔬菜、黄花菜、板栗等。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桐庐雪水云绿茶。

2021年,桐庐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62亿元;全年粮食产量4.79万吨;油菜籽产量0.60万吨;蔬菜24.09万吨;水果9.55万吨;茶叶0.4万吨;笋干0.72万吨;猪肉产量0.57万吨;水产品产量0.95万吨,其中淡水产品产量0.95万吨。全年“蜂茶药果”产业链产值分别为15.16亿元、12.78亿元、14.88亿元、12.68亿元。

第二产业

桐庐县是制笔、针织、水电设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等的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了以针纺服装、制笔、装备制造、医药器械等为主的工业体系,规划了医药化工、新型建材、金属压延加工等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桐庐县工业增加值150.13亿元;年末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7.33亿元。

制笔产业是桐庐县优势产业之一。境内的分水镇被誉为“中国制笔之乡”。截至2022年,分水镇分水镇汇集了制笔企业800余家,年产销各种笔近70亿支,占中国市场份额的40%,年产值已达60.8亿元。

针织产业是桐庐县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起步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初期。境内的横村镇是“中国针织名镇”和“浙江省针织出口基地”。经过40年的发展,已形成完备的产业链条,成为针织块状经济产业集群,主要产品有针织服装、围巾、帽子、手套等。拥有桐庐羊绒针织有限责任公司、杭州春风米兰欧服饰有限公司、杭州绫绣针织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

第三产业

桐庐县建设了分水中国笔业博览会、横村中国围巾城等专业市场。主城区县域商业中心由富春未来城核心商圈、城南商圈、城北商圈与江南新城商圈组成。2021年,桐庐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62亿元,其中商品零售额118.89亿元,餐饮收入39.73亿元。截至2021年末,桐庐县有零售额(餐费收入)的限额以上单位185家,其中批零单位70家,住餐单位115家;有各类商品市场17个,其中亿元以上市场4个;全年交易额24.86亿元。

桐庐县是“中国民营快递之乡”,“三通一达”(中通、圆通、申通、韵达)掌门人均来自桐庐县。在中国18家规模以上快递民营企业中,桐庐籍占了4家,成为中国快递业核心力量。2021年,桐庐快递关联产业实现营收320.64亿元,入库税收12.77亿元。截至2021年,桐庐共招引落地和培育快递产业关联企业311家。

经济功能区

桐庐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4年,是浙江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41.3平方千米。2012年,开发区核心区设立了“富春江科技城”,规划面积为30.8平方千米。该开发区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如“浙江省出口创汇先进开发区”“环境竞争力十强开发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等。区内有海康威视、千芝雅、康基医疗等主要企业,以及里德电子、艾罗能源等中小企业。主要产业包括快递物流高端装备、电子安防信息、卫生医药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等。2022年,桐庐经济开发区实现财政收入38.7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09亿元,完成总投资137.23亿元,制造业投资完成32.2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工业营收810.1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桐庐县共有幼儿园47所,小学27所,初级中学14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普通高中3所,普通高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桐庐县主要学校

学校名称

简述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位于桐庐环城南路66号,以经管类学科为主体,学院下设管理学院、经法学院、外语学院等6个学院,开设有32个本科专业

浙江省桐庐富春高级中学

浙江省三级重点综合高中,浙江省二级农村特色示范普通高级中学

浙江省桐庐中学

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校园占地243亩,建筑面积67000平方米。先后获得“浙江省文明学校”“浙江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等称号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末,桐庐县有各类卫生机构355家,其中医院21家、卫生院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7家、诊所(卫生室、医务室、卫生所等)61家、门诊部33家、村卫生室117家、急救中心1家、健康体检中心1家、医学检验实验室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技术人员4564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41名、注册护士1745名。

桐庐县主要医院

医院名称

简述

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

集医疗、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在2020年度浙江省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九

桐庐县第二人民医院医

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医院”“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健康促进医院”等荣誉称号

桐庐县中医院

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各科齐全,门诊住院配套的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

桐庐县妇幼保健院

集预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医疗及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二级乙等妇幼保健专科医院

科技事业

2020年,桐庐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7.7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6%;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技支出3.63亿元,较2020年增加0.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153家,占比43.1%;年末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09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5家;省企业研究院12家;市级及以上企业研发中心113家;年内2家企业获2020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家企业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桐庐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图书分馆12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分馆14个、博物馆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体站14个;年末有线电视注册用户数19.6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桐庐县主要文化场馆

文化场馆名称

简述

桐庐县图书馆

国家一级图书馆,建成于2004年10月,占地面积31.5亩,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

桐庐县文化馆

为国家一级馆,位于迎春南路453号,为免费开放文化场馆

桐庐县博物馆

地区性综合类博物馆,位于富春江畔城南街道学圣路646号,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2004年免费对外开放,2014年完成展陈收造,2015年重新免费向社会开放。拥有1300余平方米的陈列面积,包括三个固定陈列厅和一个临时展厅

体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桐庐县有体育场地面积172.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81平方米;年末共有中大型体育场馆4个、百姓健身房15个、省级中心村体育休闲公园2个、省级全民健身中心1个、省级全民健身广场2个、省级社区多功能运动场3个、足球场52片、拆装式游泳池4个、市级健身广场23个。主要体育场馆有桐庐县江南体育健身中心、桐庐县城北体育健身中心等。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末,桐庐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1.97万人,参保率99.4%;支付养老金31.10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0.93万人,参保率99.7%。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7.6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82万人。

人居环境

桐庐县是“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级生态县”。2022年,桐庐县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优)、二级(良)的天数共340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3.2%。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均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县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饮用水源地和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5.2%。城区的区域环境噪声为54分贝。

交通

综述

桐庐县是中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形成了公路、水路、铁路三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公路方面已形成以杭新景高速为主轴,“两纵四横”国省道网为支撑,县乡道为补充的“内畅外联”的公路网布局。铁路方面有杭黄高速铁路过境并设高铁站。水运方面有发达的内河航道。航空出行依托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公路

2021年末,桐庐县公路总里程1970.70千米,其中高速公路29.34千米、国道31.02千米、省道124.85千米、县道364.21千米。主要高速公路有长深、杭新景(杭千)高速公路;其中长深高速公路境内长15.06千米,双向6车道,有深澳、凤川2个出口,通往富阳、杭州等地;杭新景高速公路境内长14.29千米,双向6车道,有桐庐、富春江2个出口,通往杭州市、建德市新安江镇。沪瑞线国道过境,境内长31.02千米,双向4车道,通往富阳、杭州等地。另有桐义线、桐千线、新淳线、富衢线4条省道过境。

铁路

桐庐县境内主要铁路为杭黄高速铁路、合杭高铁湖杭段。杭黄高速铁路于2018年12月投入运营,桐庐设站桐庐站(高铁站),实现与杭州乃至长三角主要城市高速铁路网直连。合杭高铁湖杭段于2022年9月开通运营,线路设计时速350千米,全长约137.8千米,桐庐县境内设桐庐站、桐庐东站。

桐庐县

航空

桐庐县航空出行主要依托杭州萧山国际机场。2017年5月11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桐庐航站楼启用。该航站楼位于位于桐庐县全域旅游服务中心西侧,每天开通6趟机场巴士往返萧山国际机场。

航运

桐庐县境内共有内河航道里程60.13千米,主要通航水域为富春江(桐庐段)和分水江,其中富春江航道长坑至窄溪大桥段29.84千米为四级航道,窄溪大桥至横山埠段3.94千米为五级航道,分水江桐君山水域至旧县段5.37千米为五级航道;另有准七级航道约20千米。截至2020年末,桐庐境内共有码头14个,其中货运码头8个,客旅码5个,窄溪海事所码头1个,货运码头大多以承运砂石料、煤炭等散货为主;港区港口有经营企业6家,泊位数20个,泊位长度共计326米。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末,桐庐县共有公交线路125条,其中城区公交线路21条,城乡公交线路104条;共有新能源公交213辆,已实现主城区新能源公交全覆盖,建立了县城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

人文

综述

桐庐县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剪纸、石雕、瓦雕、绣花鞋等。举办的文化节有“神州风韵”全国剪纸艺术节、“三月三”畲乡文化艺术节、山花节等。桐庐剪纸、桐君传统中药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城堂岗遗址、严子陵钓台等众多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桐庐县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5处,包括: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桐庐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

名称

时代

类别

地址

批次

严子陵钓台

东汉

古建筑

桐庐县富春江镇

省保第二批(1963年)

申屠氏宗祠(含跌界厅)

古建筑

桐庐县江南镇

省保第五批(2005年)

城堂岗遗址

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

桐庐县钟山乡

省保第六批(2011年)

嘉欣园

民国

近现代重要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

桐庐县富春江镇

省保第六批(2011年)

大麦凸遗址

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

桐庐县横村镇

省保第六批(2011年)

方家洲遗址

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

桐庐县瑶琳镇

省保第七批(2017年)

荻浦咸和堂

古建筑

桐庐县江南镇

省保第六批(2011年)

石舍古建筑群

明、清

古建筑

桐庐县富春江镇

省保第七批(2017年)

深澳建筑群

明至民国

古建筑

桐庐县江南镇

省保第七批(2017年)

翙岗古建筑群

古建筑

桐庐县凤川街道

省保第七批(2017年)

引坑钟氏大屋

古建筑

桐庐县新合乡

省保第七批(2017年)

参考来源:

  • 城堂岗遗址

城堂岗遗址位于桐庐县洪百户自然村东南部的城堂岗山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人在该地开垦梯田种茶时,曾经发现了许多石制箭头、石刀和石锛等古代工具。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遗址,文物调查组清理了三个被梯田改造过的山体断面,发现了大约0.60米厚度的文化层,并收集了117件标本,包括红陶鼎足、红陶器物口沿和陶片等,然而并没有发现石器。此外,在城堂岗上还发现了一些堆叠或散落的石块,这些石块表面有人工处理的痕迹。在一处墩子上,人们发现了原始的台阶。还有一些散落的石块被茅草遮盖着,但仍然能看出它们沿着山岗南北延伸,具有明显的人工摆放痕迹,但尚不清楚原因。2011年,城堂岗遗址被列为浙江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嘉欣园

嘉欣园位于桐庐县富春江镇俞赵村,建于1921年至1924年,由俞家富商俞子联主持建造。康有为题名为“嘉欣园”,该建筑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展示了江南庄园文化的特点。总面积约1900平方米,包括台门、老屋、佣工房和院落。嘉欣园先后用作区乡政府驻地、俞赵小学和校办工厂。2004年进行了修缮。2011年,嘉欣园被列为浙江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2月,桐庐县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8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3项。

项目名称

级别

申报单位

项目门类

公布时间/批次

剪纸(桐庐剪纸)

国家级

桐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传统美术

2014年(第四批)

传统中医药文化(桐君传统中药文化)

国家级

浙江桐君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传统医药

2021年(第五批)

九狮图(深澳高空狮子)

省级

桐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传统舞蹈

2009年(第三批)

渔歌(富春江渔歌)

省级

桐庐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博物馆、非遗馆)

传统音乐

2009年(第三批)

畲乡红曲酒酿制技艺

省级

桐庐县莪山畲族乡人民政府

传统技艺

2012年(第四批)

传统中医药文化(桐君中药文化)

省级

浙江桐君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传统医药

2012年(第四批)

十六回切家宴

省级

桐庐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博物馆、非遗馆)

民俗

2012年(第四批)

合村绣花鞋制作技艺

省级

桐庐县合村乡人民政府

传统技艺

2012年(第四批)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桐庐传统建筑群营造技艺)

省级

桐庐县江南镇人民政府

传统技艺

2012年(第四批)

石雕(钟山石雕)

省级

桐庐县钟山乡人民政府

传统美术

2012年(第四批)

严子陵传说

省级

桐庐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博物馆、非遗馆)

民间文学

2016年(第五批)

彰坞狮毛龙舞

省级

桐庐县江南镇人民政府

传统舞蹈

2016年(第五批)

江南时节

省级

桐庐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博物馆、非遗馆)

民俗

2016年(第五批)

深澳灯彩

省级

桐庐东迪工艺彩灯制作有限公司

传统美术

2023年(第六批)

参考来源:

  • 桐庐剪纸

桐庐剪纸是桐庐县民间传统美术。早在五代时期,桐庐就有剪纸艺术的存在。桐庐剪纸以季节、农事、节日、神话、礼仪、娱乐等民俗为题材,展现出桐庐百姓的精神状态、生活情趣等。在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中,当地人就会使用以喜花为主的民间剪纸。桐庐剪纸注重形式创新,题材贴近现实生活,形式多样,尺幅灵活,技法包括剪、刻、撕等方式。桐庐剪纸展现了江南剪纸的特色,于2007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剪纸(桐庐剪纸)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畲乡红曲酒酿制技艺

畲乡红曲酒酿制技艺是桐庐县莪山畲族乡的传统技艺。莪山畲族乡位于桐庐县中南部丘陵地区,是杭州地区畲族的聚集地,也是杭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畲族红曲酒是他们庆祝节日时必备的美酿,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早在战国时期,畲族人将一种野生菌加入米酒中,使酒呈现出喜庆的红色。此习俗代代相传,如今每逢喜事节庆,畲族家庭都会酿制红曲酒,客人来访要先喝三杯。每年农历十月二十日被称为酒的生日,在这天酿制的酒最为清香。红曲酒制作时先将糯米蒸熟后,放入水缸中加入适量的水和红曲,待红曲发酵后即可。2012年,畲乡红曲酒酿制技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习俗节庆

  • 十六会签

十六会签,又称十六回切或十六围席,是桐庐县民间的一种喜庆迎宾的饮食习俗,形成于南宋时期。设筵时有16盘干鲜果、冷盘、大菜和点心。在开始用餐前,会先摆放四干果、四水果、四糖食和四冷荤。随后上菜,先上四热吃,然后是四大菜,接着是四点心,最后是四饭菜。在其中一个菜品上桌时,主人需亲自端上并敬酒致意。另外,鸳鸯全鱼则摆放不食,象征吉庆有余。这一习俗融合了烩、炒、炙、熏等多种烹调手艺,代表性菜品有八宝饭和合子酥。

  • 横村三月初八庙会

横村三月初八庙会源于明代的春社,是为了祈求平安吉祥的传统祭祀活动。三月初八为当地人祭祀之日,以祈平安吉祥,俗称“上春福”。初七开始,会请戏班演戏,上演《龙凤呈祥》《百岁挂帅》《蟠桃会》等吉祥戏。镇民会至庙中向社神许愿祈福。初八上午迎神,仪仗前导,鼓乐断后,威仪显赫,商店、居家备牲礼焚香祭拜干道。初八晚放焰火,社戏必演至天明,至初九送神结束。庙会上南北杂货、京杭广百货尽有,尤多农土特产。四乡百姓云集,人如潮涌。采购农资,置办衣物,问医求药,各种江湖艺人献技助兴。

  • 江南时节

江南时节原为秋社,起源于宋元时期,一般在农历八月初一到十一月二十一之间举行。每年各村庄都会选定其中的一天进行庆祝活动。庆祝活动包括老人十岁祝寿、小孩的一周岁庆贺以及同年会。这些活动形式隆重,还请戏班演戏酬神。江南时节期间,村庄里会演戏,放电影,家家户户都会迎亲友,宴请宾客。商家也会汇集在一起。江南时节已成为桐庐地方性民间人文景观,被列入杭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特产

桐庐县土特产品主要有蜂产品、雪水云绿茶叶、天尊贡芽茶叶、五云曲毫茶叶、钟山豆腐干等。

  • 子陵鱼

子陵鱼是一种小型鱼类,也被称为普栉鰕虎鱼。它的体长不到一寸,大的个体大小如同雀舌,而细小的个体则像娥眉,整体呈纤白色,宛如银鱼。每年7月至9月,子陵鱼会成群结队地向上游游动,聚集在子陵滩附近,因此得名。子陵鱼以其鲜美的肉质而闻名,现烹鲜食肉质鲜嫩可口。此外,还可以干制成羹汤。

  • 雪水云绿

雪水云绿即谷芽茶,是一种独特的高山茶。产于新合乡天堂峰和雪水岭一带的高山茶区。谷芽茶制作精细,呈莲心状,绿润细腻,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雅,滋味爽醇,叶子形状均匀美观。茶叶的翠芽在杯中漂浮,让人感觉回甘,味道清新而持久。

  • 红曲酒

红曲酒是一种由糯米和红曲菌发酵而成的低度饮料酒,起源于明末清初。畲民在秋冬季节,将自产的糯米浸涨后蒸熟,然后与自制的红曲和水混合发酵。红曲酒因其清香的酒气、深红的色泽、醇和的口感而闻名。

桐庐县

  • 钟山豆腐干

钟山豆腐干是宋代皇室贡品,产自钟山乡。它选用优质大豆和深山泉水作为主要原料,通过特殊的制作工艺和配方进行精制加工。这种豆腐干经过十多道工序手工制作,保留了许多天然营养物质。具有口感细腻,味道鲜美的特点。

风景名胜

综述

桐庐县是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形成了诗画山水带、古风民俗带、产业风情带等乡村旅游产业带,构建了桐君山、严子陵钓台、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江南古村落群、阆苑仙境风景区等五大旅游圈,有“洋洲放牧”“钓台怀古”“君山朝圣”等桐江十景。截至2021年末,桐庐县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7个,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6个、AAA级旅游景区1个。

桐庐县主要景点

AAAA级

桐庐垂云通天河景区、桐庐严子陵钓台景区、杭州桐庐浪石金滩景区、桐庐江南古村落风景区、桐庐天子地生态风景旅游区、瑶琳仙境旅游区

AAA级

范蠡休闲养生区

主要景点

  • 瑶琳仙境旅游区

瑶琳仙境旅游区位于桐庐县瑶琳镇瑶琳南路110号,是一处以石灰岩溶洞为主体的景区。洞穴形成于10万年前,由于地下水流动和地表上升导致地下河变成干洞。洞内的气温常年保持在18℃左右,湿度在95%-98%之间。洞内钟乳和石笋随处可见。景区拥有多个主要景点,如瑶池碧水、银河飞瀑、龙宫宝殿、瑶琳玉峰等。银河飞瀑高7米,是第一洞厅中的一座溶岩瀑布。而瑶琳玉峰则是第三洞厅中的一座石笋,重约千斤。该景区于1981年对外开放。2002年,瑶琳仙境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桐庐县

桐庐县

桐庐县

桐庐县

  • 桐庐垂云通天河景区

桐庐垂云通天河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桐庐县瑶琳镇东琳村。垂云通天河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在其源头有大片地下森林,人们从森林中走出来才能见到天空。该景区内的垂云通天河全长4500米,被誉为地下的“十里长河”,占地总面积8万平方千米。峡谷四季恒温18℃,河道曲折幽深,水质清澈。唐贞观元年,桐庐县令刘文会亲自题写“垂云古迹”字样镌刻于洞口崖壁,成为景区的地标。景区以三大特色著称,一是可泛舟轻松游览1千米左右;二是在泛舟中有水上电梯将连人带船从一级暗河送升至8米高处的二级暗河水道;三是古暗河探险。除地下河泛舟观光旅游、古暗河探险外,景区还推出了高山滑道、飞车冲浪、飞天蹦极等娱乐项目。

桐庐县

桐庐县

桐庐县

桐庐县

  • 桐庐严子陵钓台景区

桐庐严子陵钓台景区位于桐庐县云源路1号,是一处大型水上休闲景区。景区包括钓台、富春江小三峡和江南龙门湾三大区域。钓台是东汉名士严子陵的隐居地,被誉为全国“十大钓台之首”。景区内还有双台垂钓、天下第十九泉和华东第一碑林等景点。钓台前的富春江被称为“富春江小三峡”,景色与“长江三峡”相似。景区还有东台和西台两座盘石,东台是严子陵的隐居地,西台是南宋爱国志士谢翱悼念文天祥的祭台。2012年,桐庐严子陵钓台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桐庐县

桐庐县

桐庐县

对外交流

桐庐县友好城市

序号

城市名

缔结情况

1

意大利拉齐奥大区维泰博省巴尼奥雷焦市

2017年4月4日,桐庐县与巴尼奥雷焦市签署了友好城市协议,缔结为姊妹友好城市关系

2

广安市武胜县

2021年4月8日,桐庐县与武胜县缔结为友好城市

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

2021年11月17日,桐庐县与榕江县签订缔结友好城市协议

人物

人名

简述

方千

(809~888年)

字雄飞,号玄英,为晚唐诗人,出生在芦茨(今富春江镇)。咸通年间,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取得了优异成绩。然而,由于他缺唇的身体残疾,每次都无法通过考试而不得不放弃功名。意识到前程渺茫,方干选择隐居并专心从事诗歌创作。主要的作品有《玄英先生诗集》

姚夔

(1414~1473年)

字大章,号捐庵,桐庐坊郭(现桐君街道)人。明正统七年(1442年)进士,历任吏部给事中、刑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礼、吏两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敬称为姚天官

叶浅予

(1907~1995年)

城关镇(现桐君街道)人,中国画坛大师。1929年开始漫画创作,1932年组织举办全国漫画展,次年成立中华全国漫画界救亡会,参与抗日活动。1942年访问印度,归国后举办旅印画展。抗战胜利后在美国举办画展,1947年成为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第一届全国文艺代表会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95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1981年成为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作品有长篇漫画《王先生》《小陈留京外史》以及组画《天堂记》。国画作品有《北平解放》、《中华民族大团结》、《富春山居新图》等

王三一

(1929~2003年)

分水镇县东村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于1948年考入唐山铁道学院,并于1952年4月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工程兵。他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致力于水电工程建设长达50年。曾担任国家电力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工程项目组长、设计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和高级咨询等职务。1991年,他因突出贡献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特殊贡献奖,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他被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的荣誉称号

城市荣誉

桐庐县城市荣誉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参考来源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桐庐县

农业农村部

2019年10月29日

全国文明城市

中央文明办

2020年11月

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北京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

2021年7月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交通运输部

2021年7月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水利部

2021年7月15日

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21年12月22日

浙江省2021年度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县

浙江省美丽城镇办

2022年2月

2021年中国投资环境百强县

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众诚智库

2022年5月

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6月

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2022年11月18日

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

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

2022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