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来历
《水经注·淄水》:“淄水又北径其城东,城临淄水,故曰临淄。”临淄原名营丘,齐献公姜山即位后,为了防备纪国的入侵,他加固扩建了营丘城。扩建后的营丘城东城墙濒临淄水,所以齐献公将营丘改名为临淄。自此,临淄作为一个地名,一直到现在。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临淄历史悠久,是后李文化的蔓延地区。早在8000年左右之前原始氏族社会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太古太昊伏羲氏兴起在齐地,古帝少昊之世,以鸟为图腾的爽鸠氏族部落聚居在这里。
虞舜时至夏代,有季荝氏族部落居住。殷商时,有姜姓逄伯陵氏居住。殷商末年,有蒲姑氏居住。
前1046年(周武王元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次年,封太公姜尚于齐地,建立周代齐国,都治营丘。六世胡公姜静,为避东方莱夷侵扰,被迫迁都薄姑(今属博兴县)。
前859年(周厉王19年),七世献公姜山率营丘人杀其兄姜静,返都营丘。因营丘紧临淄水,所以改名临淄。此后,临淄为齐国都城,历时638年。姜氏自太公开始,经西周、春秋时期,传位32代,治齐达六七百年,史称姜齐。春秋时境内设有棘邑、酅邑、渠邑等。前821年(宣王七年),齐长城开始修建。
前685年(庄王十二年)齐公子小白立为齐国君,谥号齐桓公。在位期间任管仲为相,改革齐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霸之首。临淄成为天下名都。
前386年(周安王16年),齐相田和迁康公于东海,夺权自立,仍都临淄。改酅邑为安平,改棘邑为画。历经8代君主,治齐达160余年,史称田齐。
前284年(周赧王31年),燕将乐毅攻陷齐国70余城,只有莒、即墨两城未攻下,临淄归燕属5年。
前279年(周赧王36年),齐将田单打败燕国及其他国军队,全部收复齐国失地,襄王由莒返回国都临淄。
秦至三国
前221年(秦始皇帝26年),秦推行郡县制,开始设临淄县。属齐郡,郡治所也在临淄。秦楚争战的时候,田氏宗人儋、假、市、都、荣、广、横等7人相继统治临淄。
前203年,楚汉之争中,韩信破齐,斩田广,踞临淄。刘邦封韩信为齐王。
西汉沿用秦制,仍设临淄县。前201年(汉高帝六年),再建诸侯王国,封子刘肥为齐王,衍嗣历哀王、文王、孝王、懿王、厉王等,先后皆治临淄。
公元9年(新始建国元年),王莽夺取政权建国,因为境内多齐王陵墓,改临淄县为齐陵县。属青州济南郡。
公元25年(汉建武元年),刘秀灭王莽,又改称临淄,再为汉朝齐国都城。
三国时,临淄县属魏,隶于齐郡,青州刺史、齐郡太守仍以临淄为治所。
晋至南北朝
晋时,临淄县属青州齐国。临淄为齐王都,青州刺史也治于此。
311年(晋永嘉五年),广县(今属青州市)并入临淄县,青州治所移广固城。齐郡太守仍治临淄。
323年(晋太宁元年),后赵破青州,临淄并入后赵;356年(晋永和十二年),前燕克广固,临淄归前燕;370年(晋太和五年),前秦灭前燕;394年(晋太元十九年),后秦代前秦;晋灭后秦,改青州为幽州,设刺史镇广固城。
399年,后燕夺取广固建都,临淄为广固首邑,设都尹。
南北朝时,刘宋克青州,占齐地,分青州地侨置冀州,临淄县先后属刘宋、萧齐、北魏、北齐等。
420年(南朝宋永初元年),临淄县南境析立广川县,属广川郡;北境析立重合县,属渤海郡;432年(南朝宋元嘉九年),刘宋在临淄县西北境侨置高阳县,属高阳郡;在临淄县南境设东鄃县,属东清河郡。
469年,北魏占临淄,在县西境侨置安次县。尔后广川县、高阳县改属齐郡,安次县也属齐郡,同隶青州。556年(北朝北齐天保七年),临淄县与诸郡县俱废,惟存高阳县,属齐郡,仍治临淄城。
隋至清
596年(隋开皇十六年),撤高阳县,复立临淄县,并在其西北境立溡水县,二县均属青州。605年(隋大业元年),溡水县并入临淄县,县治所移于高阳废城,属北海郡。
621年(唐武德四年),复置溡水、安平二县,属青州。625年(唐武德八年),安平、溡水俱废,临淄遂为北海郡属邑,后改隶平卢道。
五代十国,仍沿用唐制。
北宋时,临淄县属青州,金时属益都府。金以前治所均在临淄。
1266年(元至元三年),临淄县并入益都县。
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复置临淄县,属益都路。元末,临淄故城圮废,达鲁花赤李仲明于故城南隅另建新城。嗣后,临淄县署皆设于新城。
明清两代,临淄县均属青州府。
中华民国
1912年,废府、州,存县、道,临淄县隶属胶东道。1926年,王景陈、李清贵在临淄西部中埠一带成立农民协会。之后,中共山东地 方执行委员会派张洛书、丁君羊到中埠地区领导农民运动。6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临淄支部委员会创建。冬,临淄第一个中共党的基层组织白兔丘支部成立。
1927年,废道制,隶属于省。1931年4月,中共临淄特别支部成立,直属山东省委领导。
1937年七七事变后,县国民政府撤离。10月,临淄县属中共鲁东工委。
1940年4月,临淄地区复归临淄县。
1944年1月,清河行政区与冀鲁边区合并,称渤海行政区。时临淄属渤海行政区五专署。
1949年1月属渤海行政区清河专区。8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临淄县工作委员会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1日,中共临淄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县城举行万人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5月,清河专区撤销,临淄县划归淄博专区。8月中旬,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临淄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140人。会期3天。
1953年7月,淄博专区改为淄博工矿特区,临淄划归昌潍专区。7月,县选举委员会成立。抽调563名干部和982名人口调查技术员分别在7个区的15个乡镇进行普选试点。
1958年10月,临淄并入益都县,仍属昌潍专区。
1961年10月10日,临淄从益都县划出,重新设立临淄县,仍属昌潍专区。路山公社跃进大队从金岭铁矿接通输电线路,安装1台30千伏安变压器,成为临淄第一个农村用电户。
1969年12月16日,临淄县划归淄博市,改称临淄区。12月31日,中共临淄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成立。
1970年1月,正式以临淄区名义对外办公。2月19日,全区开展以“打击反革命、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 为内容的“一打三反”运动。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临淄区位于淄博市东北部,地处鲁中丘陵与鲁北平原交接地带。北纬36°37′51″~37°00′30″、东经118°06′27″~118°29′30″。市境东邻青州市,西接张店区与桓台县,南与淄川区、青州市相邻,北与广饶县、博兴县接壤。南北最大纵距41.6千米,东西最大横距34.1千米。全区辖区总面积663.68平方公里。

地质
临淄区地处鲁西隆起的北部边缘,全区经历了前震旦纪的地槽阶段,古生代的地台阶段,中生代的活化阶段和新生代的新构造阶段,为金岭背斜和湖田向斜构造。特征是在古老的结晶基地之上有较新的沉积岩覆盖,为双层结构型,褶皱构造不甚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岩浆岩石分布面广,并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主要有金岭杂岩体及火山岩。
金岭杂岩体分布于南坞、北金召一带,为中偏基性闪长杂岩体。因受北东倾伏的金岭短轴背斜的控制,呈不规则的岩盖浸入于奥陶系~石炭系地层中,具有多次浸入的特点。火山岩分布于益都断裂带两侧, 为中基性灰绿色致密状及角砾构造的安山岩。
地形地貌
临淄区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并向东北倾斜。最高海拔420米,最低海拔高度31米。由南向北逐渐变缓,依次分布着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微斜平地、浅平凹地等地貌单元。淄河自南而北贯穿于境内东部,发源于中南部黄山之阴的乌河,流经境内西北部。全区低山丘陵和平原面积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27.9%和72.1%。
气候
临淄区位于大气环流的西风带,受其影响,气候带有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特征,属于北温带半干燥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
临淄区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2.9°C。最热的7月份平均26.5℃,最冷的1月份平均-2.7°C,气温年较差为29.2°C。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32.2毫米。境内光照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为2441.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7%。
土壤
临淄区境内土壤随着地形地貌的变化呈有规律的分布,从南到北,由高到低,依次分布着褐土性土、淋溶褐土、褐土、潮褐土及砂姜黑土。褐土性土,俗称山皮地或石渣土,分布在边河乡长岭山东坡和北麓的丘陵梯田上,肥力低,砾石多,水土流失严重。潮褐土主要分布在胶济铁路以北的微斜平地上,土壤肥沃,熟化程度高,没有侵蚀现象,保肥保水性能良好,是临淄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
水文水利
临淄区境内河流属黄河流域小清河水系。 河流流向因受地形控制,多呈南北发育。主要河流有淄河和乌河,此外,还有女水等十多条河流。淄河,亦称淄水,发源于泰沂山脉及东南部鲁山山脉,临淄区境内河段长 42.5千米,流域面积227.1平方千米,河床宽850米~1500米。乌河是第四系孔隙水北流受到煤系和东西断层的阻截后溢出地表汇流成河的。 全长60千米,临淄区境内河段长20.85千米,河床宽30米~50米,流域面积 160.03平方千米。
临淄区拥有太河水库、徐旺水库、边河水库、西刘水库等水库。太河水库三干灌区工程位于临淄区境南部, 贯穿边河、南王、辛店等乡镇 (街道)。灌溉面积4800万平方米,连接分干渠2条,总长32.1千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临淄区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20年,已发现矿产 11 种。其中,能源矿产 1 种(煤);金属矿产 3 种(铁、铜、钴)非金属矿产 5 种(水泥用灰岩、高岭土、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砂、铝土矿);水气矿产 2 种(矿泉水、地下水)。截至2020年底,临淄区煤炭资源保有储量为 6850.1 万吨,铁矿资源保有储量 8028.9 万吨,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在全市所占比例较高,是区内可供开采的主要矿产。
土地资源
2019 年年底,临淄区全区土地总面积663.68 平方千米。其中,农用地 44408.04 公顷(耕地 35191.09 公顷),建设用地 18323.29公顷,未利用地 3637.06 公顷。
水资源
临淄区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7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2.47亿立方米。2018年,全社会用水量2.31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0.19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84亿立方米,农业用水1.28亿立方米。
自然灾害
临淄区境内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涝、风、雹、霜等,尤以旱、涝、雹灾危害最大,出现频率较高。1890年,临淄区大雨整月不停,庄稼被淹,人畜漂没。从统计结果来看,境内局部涝灾几乎年年发生。1909年,临淄区境内出现直径达80毫米~100毫米的罕见大冰雹。 1987年5月23 日23~24时,梧台、齐都、朱台、敬仲、皇城遭大风雹袭击。冰雹直径大多17毫米~20毫米,个别雹粒大如人拳,冰雹堆积100多毫米,同时伴有近10级大风。十几个乡镇的19万亩瓜菜、小麦严重受灾,经济损失8300多万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受灾面积最大、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次冰雹灾害。
生物多样性
截至2018年,临淄区境内生物资源446科1996种。其中,植物139科1001种,动物307科1037种。害虫及天敌资源672种。极具价值的生物种类有农作物品种266种,食用菌16种,木本植物155种,药材植物270种,饲草植物(人工栽培)10种,水生植物92种。畜禽84种,野生动物151种。
临淄区自然保护地 |
保护地名称 | 面积(公顷) | 类型 |
临淄齐故城风景名胜区 | 6666 | - |
山东淄博汞山地方级森林自然公园 | 308 | 森林公园 |
参考资料: |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12月底,临淄区下辖5个街道七个镇。共有69个居民居委会、361个村民委员会。
临淄区行政区划 |
类型 | 名称 |
镇 | 凤凰镇、金山镇、敬仲镇、朱台镇、齐都镇、皇城镇、金岭镇 |
街道 | 闻韶街道、雪宫街道、辛店街道、稷下街道、齐陵街道 |
参考资料: |
政治
现任领导(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年5月11日) |
| 职务 | 姓名 |
区委 | 区委书记 | 周婷 |
区人大 |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 卢华栋 |
区政府 | 区政府区长 | 蔡华刚 |
区政协 | 区政协主席 | 张召才 |
参考来源: |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临淄区户籍总户数231379户,常住人口64.9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4.7万人,城镇化率为68.86%。户籍人口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30。0-14岁人口占比14.55%,15-59岁人口占比为61.54%,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3.91%,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7.47%。
民族构成
临淄区人口以汉族为主,截至2017年末,临淄区汉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98.07%,少数民族成分29个。其中,回族占1.52%;蒙古族占0.22%;满族占0.17%。临淄区有民族村(社区)4个。其中,回族村(社区)3个,蒙古族村1个。
方言
临淄方言属于冀鲁官话,许多方言现象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相通。同时,临淄方言又处于胶辽官话东莱片中的青临小片和冀鲁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沧惠片章桓小片的过渡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区域性。词汇丰富,有些土语地方色彩强烈。
宗教信仰
临淄区主要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3种宗教。基督教统一组织为“淄博市基督教会”。已开放的基督教堂有临淄基督教堂,聚会点有北苑、北金、小曹、徐家屯等9个。临淄区金岭回族镇是淄博市伊斯兰教传人最早的地区,有清真寺1座,为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场所。淄博市伊斯兰教协会成立于1982年12月,为全市穆斯林的爱国组织。各清真寺事务工作,由各寺民主管理委员会负责。
经济
综述
临淄区的基础产业有石油化工、稀土材料,优势产业有机械、医药,特色产业包括手造产业,新兴产业有集成电路新材料、新医药。2022山东省综合百强企业、2022山东省工业百强企业名单,临淄区分别有8家和9家企业上榜,其中入选企业多为石油化工类。2022年,临淄区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143家,高企总量达到157家。
2022年,临淄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0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54.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0.6亿元。三次产业比调整为5.4:61.3:33.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10元。
第一产业
临淄区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生态蓝莓、富硒梨等;水果主要有樱桃、葡萄等。该市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临淄区农特产品有边河小米、临淄西红柿等。临淄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淄博新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26家。临淄区是第三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也是淄博市第一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2022年,临淄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3亿元。粮食播种面积69.8万亩;粮食总产量33.7万吨,蔬菜产量108.8吨,水果产量18.4吨;猪、牛、羊肉产量2.6吨万吨,禽蛋产量2.1万吨。
第二产业
临淄区第二产业以石油化工为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有稀土材料、机械、医药,新兴产业有智能装备制造、大数据、新材料。产业布局上,产业园区有齐鲁化工区、上海化工区、南京化工区,产业基地有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园。临淄区的重点企业山东清源集团有限公司、淄博鑫泰石化有限公司、山东博汇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22中国制造业排行榜中分别位列263、361、369位。2020年,临淄区7 家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单项冠军企业、6 家企业被评为省瞪羚企业、3 家企业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企业数量居全省各区县首位。
2022年,临淄区工业总产值增长17.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实现进出口总额235.8亿元。全年柴油产量350.5万吨;汽油产量216.7万吨;石油沥青产量152.4万吨;石油焦产量135.2万吨。在统的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91家,其中特级和一级建筑企业10家。建筑业总产值实现121.3亿元。
第三产业
临淄区的第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境内的星级酒店有临淄迎宾馆,大型商业综合体有泰东生活广场。
2022年,临淄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880.3%;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3%。商品房销售额40.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1亿元。批发业销售额实现1073.1亿元;零售业销售额实现24.2亿元。住宿、餐饮业全年住营业额分别增长34.9%和6.9%。服务业营业收入81.7亿元。国家4A级旅游区(点)1处,3A级旅游区(点)5处,AA级旅游区(点)1处。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44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5万元。
经济功能区
临淄区拥有1家省级开发园区,即临淄经济开发区,布局建设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园、新医药产业园、炭基新材料产业园、高分子产业园等专业园中园。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半导体新材料、大数据、新医药四大新兴产业。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末,临淄区全区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数量分别为28所、34所、109所,专任教师数量7004人。2020 年,临淄区辖区内有学校 66 所,其中,高中学校 3 所:淄博七中、临淄中学、英才中学;成人教育 1 所:临淄区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特殊教育 1 所:临淄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此外还有职业教育 1 所、义务教育段九年一贯制学校 10 所、初中学校 15 所、小学 35 所。
2022年,临淄区夏季高考一段线上线人数首次突破2000人大关,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上线876人,1人被清华大学录取。春季高考本科上线367人。
科技
2022年,临淄区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88处,全年登记技术合同68项,发明专利授权量243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5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38件。
卫生
截至2022年末,临淄区有卫生机构23个。其中,医院12个,卫生院8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871张,卫生技术人员4573人。全区共有执业医师(含助理)1739人,注册护士2079人。临淄区现有综合性三级医院1家:淄博市市立医院。
文化
截至2022年末,临淄区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临淄区图书馆,文化馆1个:临淄区文化馆,博物馆14个(含民间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等,档案馆1个:临淄区档案馆,馆藏总量30万余卷(件)。广播电台调频1个台站1个频率,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7.3万户。
体育
临淄齐都体育城于2004年建成使用,用地面积100050平方米,建设面积23000平方米。场地设施包括标准400米8跑道田径场,4500平方米,2片5人制人造草坪足球场等设施设备。2022年,临淄区拥有“城市健身房”1个、健身中心1处,新建多功能运动场地6处,更新体育器材247件(套)、维护574件(套)。成立区级单项体育协会17个,组建3094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体育社会组织实现区、镇、村三级全覆盖。
2022年,临淄区承办省第十五届中运会田径赛事和闭幕式。临淄区培养的运动员在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夺得1枚金牌。临淄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先进单位。
2020年,临淄区培养输送到国家游泳队的杨浚瑄在全国游泳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达标赛男女 4×100 米混合泳接力比赛中,以 3 分 38 秒 41 的成绩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并取得 2021 年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临淄区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8万人、14.5万人、34.8万人、11.5万人。新备案养老机构7家,新增机构养老床位520张。改造困难失能老年人家庭317户。区级公共租赁住房保有量共560套,货币补贴保障家庭229户,发放补贴94.4万元。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6个,各类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2065张,收养976人。自2020年起,临淄区开始实施 65 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城乡公交政策。
2022年,临淄区城镇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880元,农民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9060元。全年共计发放生活保障支出1810万元。
人居环境
2022年,临淄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天数245天,良好率达67.1%。大气主要污染物中,二氧化硫(SO₂)、二氧化氮(NO₂)、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分别比上年改善14.3%、5.7%、9.4%、6.7%。
截至2022年末,临淄区园林绿地面积3626.9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748.1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7.5%。
交通
概述
临淄区交通发达,胶济铁路横贯东西,辛泰铁路始于临淄,辛河一级公路和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在临淄中部交汇,王潍、张益、博临等国道、省道和城乡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构成了便利的交通网。
铁路
随着胶济铁路通车,临淄境内设有临淄、淄河店、东风、金岭四个站。2018年,临淄北站随济青高速铁路的开通而投入运营。辛泰铁路北起胶济铁路的临淄站,全长162.5公里,为Ⅰ级铁路。连接淄博市、济南市、泰安市三市和胶济、津浦两大干线,是山东半岛通往京沪铁路南线的捷径。
2020年,临淄北高铁站全年发送旅客20万人,到达旅客16万人,客运运输总收入约2488万元。
公路
临淄区有G308文石线、G309青兰线、G233克黄线三条国道,S102济青线、S227河辛线、S228黄临线、S509青周线四条省道。G233淄博高新区至临淄段长约20.307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25.5米,时速每小时80公里。“凤凰山路北延长线(宏达路-G308段)”项目于2018年建成通车,起点位于国道308文石线,终点位于临淄凤凰镇寇家村东南方向宏达路,顺接现有凤凰山路,路线全长8.967公里,按照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它承担临淄区西外环的功能,是纵贯临淄区西部的南北向交通大通道。
2022年,临淄区公路客运量1460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2.9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2957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125.9亿吨公里。截至2022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70.1公里。
航空
2023年2月20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在淄博市召开淄博民用机场选址评审会,推荐选址为临淄区金山镇。淄博民用运输机场定性为国内支线运输,主要服务于鲁中地区及邻近地区,重点发等级指标为4C,设1条跑道,跑道长2600米,宽45米,可满足B747系列、A340系列及以下机型的使用。航线初步规划开通淄博至上海、北京、重庆、杭州等主要城市的航线。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底,全区有公交线路35条。其中,城区公交线路6条,城乡公交线路25条,区间公交线路4条,通车里程770千米,停靠站点990个,营运公交车345辆,日载客量3.1万人次。出租车1118辆。
人文
概述
临淄区历史悠久,曾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是灿烂辉煌的中国齐文化的发祥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为临淄区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被誉为“地下博物馆”。截至2021年,全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72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姜太公传说、临淄传统酿酒技艺和徐氏祖传膏药制作技艺等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临淄区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10处,市级41处。
临淄区部分文物保护单位 |
名称 | 基本 | 类别 |
临淄齐国故城 | 国家级 | 古遗址 |
桐林遗址 | 国家级 | 古遗址 |
后李遗址 | 国家级 | 古遗址 |
田齐王陵 | 国家级 | 古墓葬 |
临淄墓群 | 国家级 | 古墓葬 |
西天寺造像 | 国家级 | 石窟寺及石刻 |
董禇遗址 | 省级 | 古遗址 |
大蓬科遗址 | 省级 | 古遗址 |
高阳故城 | 省级 | 古遗址 |
薛家庄遗址 | 省级 | 古遗址 |
尧王庄遗址 | 省级 | 古遗址 |
范家遗址 | 省级 | 古遗址 |
稷山墓群 | 省级 | 古墓葬 |
公泉峪古建筑群 | 省级 | 古建筑 |
金岭清真寺 | 省级 | 古建筑 |
溡源桥 | 省级 | 古建筑 |
参考资料: |
齐国故城位于临淄区齐都镇。故城分大城与小城两部分。大城和小城总周长约21.3千米。城墙用土夯筑而成,夯层分3至7公分不等。故城内,发现了冶铁、炼铜等多种手工作坊遗址多处,另外,大城还有多处陶窑遗址。2005年,临淄齐国故城被列入“十一五”中央政府引导的大遗址保护项目。


桐林遗址位于临淄区凤凰镇,中心面积30万平方米,中间高出地面5—7米,地处平原地带,西边的乌河和东、北边的画水在这里交汇,使该地四面环水,形成天然屏障。遗址出土了蛋壳黑陶高柄杯、鬼脸足鼎、罐、豆、盘、单把杯等龙山文化时期的典型陶器。桐林遗址文化层,厚度一般在3米~4米,最深处达到7米,内涵十分丰富。除龙山文化外,还有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以及周代和汉代遗物等。2001年,桐林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李遗址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遗址东西约400米、南北约50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后李遗址的发掘,将山东文化的发源年代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后李文化是山东地区最主要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一期遗存的文化堆积厚达2米~5米,划分为12层。有灰坑、墓葬、烧灶、房址、陶窑等,出土遗物有陶器和骨器。2006年,后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临淄区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省级“非遗”项目14个、市级“非遗”项目42个、区级“非遗”名录282个,形成了中、省、市、区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截至2019年,临淄区共有省级非遗传承人1人,市级非遗传承人12人。
临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
国家级 |
阁子里芯子 | 蹴鞠 | 鹧鸪戏 | 孟姜女的传说 |
参考资料: |
省级 |
四官撑凳 | 临淄花边工艺 | 八仙戏 | 齐《韶》 |
临淄八景诗 | 姜太公传说 | 临淄传统酿酒技艺 | 徐氏祖传膏药制作技艺 |
参考资料: |
临淄区南王镇南仇东村阁子里芯子,起源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由当地的“扛阁”和“抬阁”发展而来,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2006年12月3日,阁子里芯子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08年6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蹴,踢。鞠,是经手工缝制而成的皮球。蹴鞠,又叫蹋鞠,就是踢球之意。2006年6月,蹴鞠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鹧鸪戏是模仿鹧鸪鸟的叫声而表演的一种民间稀有剧种,产生于清朝乾隆年间。鹧鸪戏的服装、化妆、表演形式、念白等既有地方特色,又吸取了京剧精华。音乐伴奏以打击乐为主。鹧鸪戏有15个曲牌,主要剧目有《胭脂》《采茶案》《太公传》等50余部。鹧鸪戏的每一句唱腔的中间都带有拖腔,拖腔有悲调也有喜调,如同鹧鸪鸣叫,十分婉转动听。2006年12月,鹧鸪戏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6月1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节庆
正月十六踩桥会是临淄区的特色民俗文化,每年的这一天,人们来到位于临淄区稷下街道杜家村的乌河七孔桥,在这里踩桥祈福。吃糖葫芦、看民俗表演,都是踩桥会必不可少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踩桥已经变成了一种祈福活动。人们载歌载舞,祝愿家人身体健康,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名优特产
临淄花边,也称“棒槌花边”,为手工编织而成,成品主要有台布、餐套、床罩、窗帘、沙发靠垫等上千个规格几千个品种,有“抽纱之王”的称号。临淄花边从编织到成型,分为设计、放缩样、刺版、编织、镶边等几十道工序。其中,编织是临淄花边最重要的工序,花样有密龙、介花、辫子、梅花果等。

临淄区金山镇种植边河小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千百年来的沉淀,形成了小米生长的天然沃土,再加上水质甘冽,空气清洁、光照充足,边河小米色泽好,口感佳,营养全,香味浓,适合孕妇和孩子食用。临淄边河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临淄内画用特制的弯钩毛笔,在口小如豆的瓶内反向作画。临淄内画属鲁派内画,作品多以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传统题材进行创作,并绘制百虎、百骏、百兽等题材作品,作品粗犷豪迈,风格泼辣,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饮食
鲁菜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覆盖面最广,以味咸、鲜、脆、嫩、制作精细而享誉海内外,齐都临淄是鲁菜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临淄区的日常饮食以面食为主,兼以米、粟、谷等,喜食肉,食物种类较为丰富。
烧饼是临淄区岭回族镇的传统食品,据推算,制作历史至少在100年以上。金岭烧饼大、厚,不添加任何调味剂,保持了原有的麦香和芝麻香,又酥又筋道,保质期长,便于携带,耐饥,在民国时期被人们称为“咬到嘴里一小口,嚼一嚼一大口”的食品。它保持了传统的制作工艺,原料有面粉、引子、芝麻、水、食盐等。

赵家烧鸡由明朝柳店村赵氏饭馆的“赵氏全鸡宴”中的“烧全鸡”和“清炖全鸡”继承和改良延续而来。以散养本地公鸡为原料。“赵家烧鸡” 用20余味中草药浸泡液浸泡后,经祖传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制作而成。全鸡表面金黄、皮脆肉嫩,清淡中带有浓香,回味悠长。
临淄饼角,清末问世的面食品种。 饼角制作精细。将面和好,擀成薄饼,加入油、花椒、盐卷起揉好,做成方形,中间用刀斜割成三角形,一边用木梳划上十字纹。在平炉上两面烤至八成熟, 再放入炉下边烘烤。熟后外焦内暄,瓤有十几层,具有香、咸、麻诸味,十分可 口。
金岭清真蜜食是临淄区的传统糕点,因形似马蹄,又名 “马蹄酥”。主要原料是面粉、香油、蜂蜜、桂花酱、玫瑰酱、白糖、饴糖等。 经传统手工精工细作,在花生油与香油配成比例的适当油温中炸制成浅黄色的薄片状后,置入由饴糖、蜂蜜熬成的蜜浆中滤泡,以陶制小罐盛贮,用印有行号字样的红纸封口,以示家传手艺。其状特异,其色鲜亮,其味浓郁,酥而绵软,油而不腻,金黄剔透,满嘴留香。

风景名胜
概述
临淄区旅游丰富,是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区。 临淄齐国故城、田齐王陵、西天寺造像等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文化遗址、大型古墓星罗棋分布,境内文物丰富,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齐国故都博物馆、齐景公殉马馆、太公湖、马莲台、临淄石刻馆、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天齐渊、姜太公祠等景区构成了丰富的齐文化旅游资源。2022年,临淄区共接待国内游客44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5万元。
临淄区A级景区 |
名称 | 地址 | 等级 |
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太公生态文化旅游区 | 临淄区齐陵镇后李村 | 4A |
山东巧媳妇酱文化产业园 | 临淄区宏达路1295号 | 4A |
齐文化博物馆 | 临淄区临淄大道308号 | 3A |
管仲纪念馆 | 临淄区齐陵街道北山西村 | 3A |
齐故城排水道口 | 临淄区凤凰镇王青村古侯路 | 3A |
足球博物馆 | 临淄区临淄大道308号 | 3A |
姜太公祠 | 临淄区桓公路292号 | 2A |
参考资料: |
主要景区
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位于临淄区齐陵镇,博物馆占地1.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是中国第一家最完整、最系统的集考古发掘现场与文物陈列为一体的展示古车发展史的博物馆。馆内分地上古车陈列和地下春秋车马展两大系列。地上古车陈列展厅以时代先后为序,通过大量的文物实物、模型、古车复原、照片、图片和文字,展示了 车、轿、辇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车马在战争、生产、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地下春秋车马展厅,是后李春秋车马坑的考古发掘现场。

齐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2016年9月12日开放,展出文物、藏品3000余件(套)。它的外观是一部扭转的台历,体现临淄厚重的历史,是代表临淄形象的地标性建筑。主要包括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三部分,展示齐地特色文物,研究保护齐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风土人情,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陈、保护、研究、教育、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博物馆。

姜太公祠位于临淄城区,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级旅游景点(区)。由姜太公衣冠冢、姜太公祠、丘穆公祠等部分组成,占地3万平方米。大门为四柱七楼式木质牌坊,上题“天齐至尊”4个大字。入门是赵朴初题匾的姜太公祠。祠内有三君殿、丘祖殿、五祖殿、五贤殿、钓翁斋、观鱼亭等建筑。祠内绿树成荫,炉鼎香烟缭绕,环境清新幽静。从姜太公祠主殿穿堂而过,便是姜太公衣冠冢的高大封土堆。

管仲纪念馆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北山西村,南依牛山,北傍淄河,依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管仲墓而建,2004年9月16日建成并对外开放。该馆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设投资3000万元,由馆区和园区两部分组成。馆区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由五厅、一祠、一墓组成,另设有中国宰相馆。管仲纪念馆按照管仲从囚徒到宰相的一生历程为主线,在展现天下第一相辉煌一生的同时,全面展示博大精深的《管子》思想并综合展示宰相文化及历代名相的社会贡献。

著名人物
临淄区著名人物 |
齐宣王 | 不祥 | 齐宣王田辟疆,齐威王之子,田齐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20~前301年在位。齐宣王时期,齐国的国力最为强盛。 | |
齐威王 | 不祥 | 齐威王田因齐,田齐第四代国君,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20年在位。他是一个贤明的国君,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 |
齐景公 | 不祥 | 名姜杵臼,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姜齐第25代国君。他虽生活奢侈,才能平庸,但能任用晏婴为相,善于纳谏,并且有复霸兴国的远大理想,所以在他任期内,齐国呈现出长治久安的局面,在列国中保持了大国地位。 | |
齐桓公 | 不祥 | 名姜小白,是齐僖公姜禄甫的小儿子,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他作为姜齐第16位国君,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3年在位。 | |
易牙 | 不祥 | 也叫狄牙,春秋时代著名厨师,鲁菜创始人,专管料理齐桓公饮食,擅长调味,善于逢迎,齐桓公非常宠幸他,是四个近臣之一。有“鲁菜创始人”、“厨师之祖”的称号。 | |
曹植 | 192—232 | 字子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 |
房玄龄 | 579—648 | 齐州临淄人,名乔,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也是贞观年间的著名宰相。 | |
田单 | 不祥 | 战国齐人,是田齐宗室远房子弟,齐闵王时曾在齐都临淄当过市椽(管理市场的小官)。 | |
孙膑 | 不祥 | 字伯灵,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 | |
主父偃 | 不祥 | 西汉时期齐国临淄人,博学多闻,尤以长短纵横、机敏善辩为其所长。 | |
胡母生 | 不祥 | 字子都,齐(郡治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西汉经学家。胡母系复姓,为齐宣王弟弟的后裔。是西汉今文经学之一公羊学派的代表人物。 | |
重要荣誉
时间 | 名称 | 参考资料 |
2017年12月、2019年11月、2022年12月 | 中国工业百强区 | |
2018年9月、2019年10月、2021年9月 | 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 |
2020年1月 | 中国礼仪百佳县市 | |
2020年6月 |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 |
2020年11月 | 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 |
2020年12月 | 第六届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 | |
2021年4月 | 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 |
2021年10月 | 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 | |
2021年12月 | 第一批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市、区) | |
2022年6月 | 山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 |
2022年6月 | 山东省2021年度工业强县 | |
2023年2月 | 第一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 |
2023年3月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