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泉,男,汉族,1937年1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马吉朗市,原籍中国福建省漳州市,电动汽车、电力驱动和智慧能源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陈清泉的:人物经历、社会任职、主要成就、荣誉与获奖、人物评价等介绍

中文名

陈清泉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性别

出生地

印度尼西亚马吉朗市

出生日期

1937年1月

民族

汉族

职业

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香港大学

主要成就

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

《电机学-上册》

简介

陈清泉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电力驱动、智慧能源、四网四流融合领域研究。1953年—1957年在北京矿业学院机电系进行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1957年—1959年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76年移居香港,一直到1982年都在香港大学电机工程系攻读博士研究生。

陈清泉提出了电动车研究核心和总体指导思想,研究成果先后获英国ISATA科技杰出成就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环保交通卓越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等荣誉。陈清泉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杰出演讲家、科学中国人2009年度人物、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陈清泉1937年1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马吉朗市,原籍中国福建省漳州市,父亲是经营汽车运输业的华侨资本家。幼稚园和小学在印尼的荷兰学校就读,校内的中文课程是作为外语来上。先后在印尼中爪哇直葛市中华学校、万隆市南侨文化学校、三宝垄市华英中学完成了从初中到高中一年级的学业。

1950年—1953年期间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巴城中学读普通高中。1953年—1957年在北京矿业学院机电系进行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1957年—1959年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57年到1971年在北京矿业学院担任助教,期间曾被借调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从事提升机自动化技术革新工作。

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1971年到1976年在上海先锋电机厂担任工程师,负责厂里的电机新产品设计,加入了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改革小组,参与了当时的《电工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还参加编写了《电工手册》。主持研制了中国首期直线电机并形成系列产品。1976年移居香港,一直到1982年都在香港大学电机工程系攻读博士研究生。

陈清泉

工作经历

1976年任香港电灯公司研究工程师。1976年到1981年在香港理工学院担任讲师。

1982年到1990年在香港大学担任副教授。1983年获德国DAAD学术奖。1984年在法国克罗诺贝尔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同年获法国外交部学术交流奖。1986年为东京大学访问教授。1987年起担任香港大学国际电动汽车研究中心主任;同年创办国际电动车研究中心,并获美国IEEE优秀论文奖。

陈清泉

1990年到1994年期间,担任香港大学教授。1990年任第十届国际电动汽车会议总主席,并创立世界电动车协会。1992年获选为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1994年到2000年担任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学系主任。1996年被评为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杰出演讲家,被委派到世界各地讲学;同年获匈牙利电工技术学会优秀成就奖,并获选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并在同一年先后当选为乌克兰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同年被评为纪念电学之父法拉第的杰出演讲者。1988年获加拿大阿尔干优秀科技奖。

陈清泉

2000年获英国电机工程师学会国际杰出学术演讲奖。2001年,获选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被《亚洲新闻》评为最佳技术创新者。2002年担任香港工程科学院副院长。2003年3月到2008年3月担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4年10月聘为福建工程学院名誉教授。2008年获英国洛夫堡大学荣誉技术博士学位。

2010年5月当选“科学中国人2009年度人物";12月8日,受聘担任临沂大学名誉校长;12月21日起担任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社会任职

时间

职务

1988年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虎克杰出访问教授

1989年

美国加州柏格来学客座教授

1990年

第十届国际电动车会议总主席

1990年

国际电动车会议总主席

1995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1999年

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

世界电动车协会的创始人、主席

国际电动车研究中心主任

日本本田讲座教授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科技顾问

韩国三星公司高级科技顾问

中国长江动力集团高级科技顾问

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术技术委员会主席

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

香港工程科学院副院长

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

亚太电动车协会主席等职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陈清泉提出了电动车研究核心和总体指导思想,将汽车技术、电机技术、电力驱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有机的结合了起来,为现代电动车学奠定了基础,促使现代电动车学交叉学科从理论到实践形成完整的体系。

主要论文

陈清泉先后在国际上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

论文名称

学者

刊载于

发表时间

电动车的现状和趋势

陈清泉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3年3月30日

电动车电池SOC估计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

雷肖; 陈清泉; 刘开培; 马历

电工技术学报

2008年5月26日

电动车蓄电池荷电状态估计的支持向量机方法

雷肖; 陈清泉; 刘开培; 马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年6月25日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英文)

陈清泉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1年3月15日

电动汽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陈清泉; 孙立清

科技导报

2005年4月18日

关于我国电动车的技术发展路线建议

杨裕生; 陈清泉; 陈立泉; 郑绵平

新材料产业

2010年3月5日

环境保护和电动车的开发

陈清泉

江苏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0年2月29日

可持续道路交通的挑战: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化路线

陈清泉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9年4月20日

先进汽车电气变速器

崔淑梅; 程远; 陈清泉

电工技术学报

2006年10月26日

新能源汽车发展意义及技术路线研究

陈清泉; 高金燕; 何璇; 沈斌

中国工程科学

2018年2月15日

主要著作

出版时间

著作名称

出版社

1960年

《电机学-上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60年

《煤矿电工手册-第一卷-电工基础和电工材料》

煤炭工业出版社

1962年

《电机学-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64年

《煤矿电工手册-第二卷-矿用电气设备和矿山电力拖动》

中国工业出版社

1973年

《电工手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

《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IEEE

2000年

《21世纪的绿色交通工具——电动车》

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1年

《Modern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年

《现代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年

《陈清泉院士论文选集》

机械工业出版社

人才培养

陈清泉曾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改革小组,参与《电工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先后在华南理工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学校举办讲座。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时间

奖项

1960年

北京市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

1984年

法国外交部学术交流奖

1988年

加拿大阿尔干优秀科技奖

1992年

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

1996年

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杰出演讲家

1996年

匈牙利电工技术学会优秀成就奖

1996年

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

1997年

纪念电学之父法拉第的杰出演讲者

1997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

乌克兰工程科学院院士

1997年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2000年

英国电机工程师学会国际杰出学术演讲奖

2010年5月

科学中国人2009年度人物

2023年3月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科研获奖

时间

奖励名称

1987年

IEEE优秀论文奖

1991年

英国ISATA科技杰出成就奖

1996年

日本NOTO太阳能车竞赛技术优异奖

2005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7年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环保交通卓越成就奖

2013年

IEEE优秀论文奖

2016年

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2018年9月

IEEE优秀论文奖

人物评价

科普中国表示:“陈清泉用他毕生精力推动着电动汽车事业的发展,对电动汽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GlobalView》杂志称赞陈清泉为“亚洲电动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