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兴(公元366年—公元416年),字子略,羌族,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人。十六国时期后秦第二任皇帝。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姚兴的:人物生平、施政举措、影响与评价、人物关系、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姚兴

出生地

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

民族

羌族

出生日期

公元366年

去世日期

公元416年

陵墓

偶陵

谥号

文桓皇帝

庙号

高祖

主要成就

开拓疆土、引入佛教、发展农业

在位时长

22年

前任

武昭帝姚苌

继任

姚泓

年号

皇初、弘始

都城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朝代

十六国时期后秦

登基时间

公元394年

父亲

姚苌

母亲

驰皇后

正室

张皇后、齐皇后

姚泓、姚懿、姚弼、姚洸、姚宣、姚谌、姚愔、姚璞、姚质、姚逵、姚裕、姚国儿、姚耕儿、姚黄眉

简介

姚兴在前秦苻坚时任太子舍人。淝水之战后,其父姚苌占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称帝,建立后秦,立姚兴为皇太子。后秦建初八年(公元393年),姚苌因病逝世。姚兴秘不发丧,自称大将军攻击前秦。建初九年(公元394年),姚兴与苻登大战,苻登战死,前秦灭亡。姚兴登基称帝,建元皇初。继承帝位后,姚兴外扩疆土,内固江山。对外,他平定关中西部及秦州一带的小股势力武装;抢占了河东郡(今山西临汾和运城地区);统一关陇地区,实现了后秦、北魏、东晋三大政权鼎立的局面;占领洛阳,稳固和壮大后秦政权,基本控制黄河、淮河、汉水流域。对内,他打破官员民族和出身的桎梏,广纳贤臣,善听意见,赏罚分明,推广法治建设,重视文化教育事业,鼓励农业建设,增加关津之税,宗教上倡导儒学,同时推崇佛学。姚兴晚年,由于征战过多消耗国库、苛捐杂税,以其子姚泓与姚弼为首的诸子争斗影响了政治根基。

弘始十八年(公元416年),姚兴逝世,谥号文桓皇帝,庙号高祖,葬于偶陵,皇太子姚泓继位。姚兴在位22年,在位时关中地区得到一段恢复和发展,被称为“俗阜年丰,远安迩辑”。但由于大量对外扩张与国内政治不稳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一年后,后秦覆灭。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姚兴早年在前秦宣昭帝苻坚麾下担任太子舍人。前秦太安二年(公元386年),其父姚苌脱离前秦掌控,建立后秦,建元建初。姚兴得知后逃到当时父亲所在的马牧(今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并被立为皇太子。姚兴常常在姚苌率兵出征后替父亲长官后方事宜。所以到他镇守长安的时候,他已颇具威严和恩泽了。虽然事业繁多且身处战乱,但是他没有放下学业,常常与他的中舍人梁喜、洗马范勖等人谈论经书。

立功登基

建初九年(公元394年)姚苌逝世。因为当时姚兴登基的政治基础不稳,以及后秦政权动荡,姚兴没有立即继承父亲的皇位,而是封锁了姚苌去世的消息。随后姚兴任命他的叔父征虏将军姚绪镇守安定(今甘肃省耀县)、征西将军姚硕德镇守阴密(今甘肃省平凉市)、弟弟中军将军姚崇镇守长安。姚硕德的部下分析后秦政局,认为硕德部队实力雄厚,堪称最强。但是现在国家面临动荡和混乱,朝廷内部也必然会相互猜忌和不信任。因此他建议姚硕德到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静观事态的变化。但是姚硕德坚决支持当时是太子的姚兴,认为以太子的才能可以顺利即位。并以袁绍、袁术将首级送给别人的覆辙为例拒绝了部下的提议。

没有继位的姚兴自称大将军,任命清河侯尹纬为长史,乐平侯狄伯支为司马,带领军队前往讨伐前秦宣昭帝苻登,史称废桥之战。咸阳太守刘忌奴占领避世堡叛变,姚兴带兵将其捉住。苻登带领军马从六陌(今陕西乾县东北)进攻,始平太守姚详凭借马嵬堡(今陕西省兴平市附近)抵御苻登。因符登的军队规模庞大姚兴担心姚详无法阻挡,于是派尹纬带领步兵去援助,自己带领骑兵逼近苻登。前方尹纬和姚详利用废桥抗击苻登。在苻登大举进攻之际,尹纬拒绝姚详的慎重出战建议,以先帝去世、国家人心不安、需要全力消灭敌人为由,领兵与苻登大战,苻登大败,逃至雍地(平凉马毛山)。击败符登后,姚兴才为他的父亲姚苌发丧守孝,并在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市)即位,改为皇初,并继续前往安定(今甘肃省定西市)。

皇初元年(公元394年),姚兴从安定到泾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与苻登大战将其杀害。之后,他遣散了苻登的部下,让他们回家务农,并将阴密三万户人口迁到长安(后秦都城),分成四个营户,分别各设一个军队统领他们。此后,安南将军强熙、镇远将军杨多反叛,推举窦冲为首领,破坏百姓安稳的生活。姚兴率军讨伐他们,军队在武功驻扎。杨多哥哥的儿子杨良国杀了杨多后,向姚兴投降。窦冲的弟弟窦彰武与窦冲各存异心,窦冲逃到强熙处。强熙听说姚兴要来了,率领二千户逃到秦州。窦冲逃到枹罕县的汧川(今陕西省西部渭河支流千河),被汧川的氐族仇高捉住送给姚兴。窦冲的堂弟窦统带领其余将士向姚兴投降。

安定内外

皇初二年(公元395年)姚兴派姚硕德率领陇右诸军讨伐乞伏乾归,姚兴秘密地带领军队前去袭击,乞伏乾归败走,姚兴招降乞伏乾归的部众三万六千人,接收带甲之马六万匹。军队不会私下掠夺百姓,百姓都很感念他们。姚兴进而驻扎到枹罕(今甘肃省临夏县新集镇古城村),赏赐王公以下的将士,该政令惠及所有军队士兵。后乞伏乾归前来投降,姚兴把部众还给他,封他为镇远将军、河州刺史、归义侯。

皇初三年(公元396年),征虏将军姚绪攻占黄河以东地区。姚兴为护国有功的将士加官进爵,册封征虏将军姚绪为晋王,征西将军姚硕德为陇西王,征南将军姚靖和功臣尹纬、齐难、杨佛嵩等人为公侯,其余的将士都封有爵位,但爵位各不相同。

皇初四年(公元397年),后秦派兵解救在贰城(今陕西省黄陵县西北)被魏军围困的鲜卑后,被鲜卑薛勃反叛。姚兴派他的弟弟姚崇讨伐薛勃并抓住他,并以大批人马作为俘虏班师回朝,将后秦的疆域向北扩展到上郡。一年以内,武都的氐族屠飞、啖铁等人占据方山反叛,杀了陇东太守,掠夺三千多户,姚兴派弟弟鲁公姚绍等人前去平叛。姚绍不负所望,屠飞和啖铁被斩杀。之后,姚兴派乐平侯狄伯支到汉中迎接流人曹会、牛寿等一万多户。

皇初六年(公元399年)天象异变,后秦疆域经常出现自然灾害。姚兴自降称号称王,并下诏命令众公卿、士、将、牧、守、宰各降一级。后秦大臣纷纷反对,他以殷汤、夏禹德政但没有以最高称号称呼自己为例,反驳了太尉赵公等五十三人联名上书阻止君王降身份的劝谏。然后派赵公姚旻到社稷宗庙诏告此事,大赦天下,改元弘始。

姚兴自降身份为王后,他的叔父姚绪和姚硕德因此请求辞去王爵之位,姚兴不准。姚兴来到河东,并用家人之礼招待在此地镇守的叔父晋王姚绪。姚兴多次劝说挽留两位叔父留在朝堂任职后,两位叔父仍然坚持辞去官职,便准许他们的请辞,担心有人迷惑他们,还请清廉之士去叔父们身边。同时,为表示对叔父姚绪和姚硕德的敬重,姚兴在境内宣布,但凡取名不得犯他叔父们的名讳,来表示给他们的礼遇。姚兴每次遇到两位叔父都十分亲切,像家人一样对待他们,凡事先满足他们,朝中大师施行前必与他们商量。

开拓疆土

皇初六年(公元399年),姚兴派镇东将军杨佛嵩和姚崇向南讨伐东晋,成功攻陷东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至此,后秦基本控制黄河、淮河、汉水区域。

后秦外疆不断扩大,周边小国忌惮后秦势力,纷纷选择投靠后秦。皇初六年(公元399年)京兆的韦华、谯郡的夏侯轨、始平的庞眺等人率领襄阳流人一万多人反叛晋朝,投靠姚兴。韦华在接受姚兴的面见时,对晋国局势的分析,并赞扬姚兴的治国能力,拜韦华为中书令 ,后来又历迁冯翊太守、尚书右仆射,拜为司徒。

姚兴重视疆土外拓,弘始三年(公元401年)派叔父陇西公姚硕德、姚穆领步兵骑兵六万进攻后凉,并在必要时亲自出战。姚硕德大败吕隆之军,俘虏、斩杀万人。吕隆率领二万五千人,献东苑前来投降。在此以前,河西王秃发利鹿孤占据西平,武宣王沮渠蒙逊占据张掖,武昭王李玄盛占据敦煌,与吕隆相对抗。这时,因为姚兴打败吕隆,秃发利鹿孤、沮渠蒙逊和李玄盛都遣使来降。

同年,北魏国君拓跋珪为国家邻里间的和平相处,送马千匹,向姚兴请求联姻,姚兴得知拓跋珪已有皇后,觉得恼怒,认为拓跋珪不尊重他,拒绝联姻。

弘始四年(公元402年),北魏平阳太守贰尘入侵河东,并打败后秦的附庸国黜弗、素古延等部。姚兴练兵讲武,亲自阅兵,招揽武术有先天天赋和优势的人,与大臣商量讨伐北魏的事情。军事准备工作完成后,姚兴派义阳公姚平、征虏将军狄伯支等人率领四万步兵和骑兵进攻北魏。姚平进攻数日后,拿下干壁。随后,北魏进行反击,姚平在勘察魏军情况时,被魏军发现,于是慌忙撤走,在柴壁守城自保,魏军围城困住姚平。姚兴前来营救姚平,但因为姚兴忌惮魏军实力强大,犹豫很久才出兵。姚兴出兵时却被魏军击中下怀,战败退兵四十多里。最后姚平粮食、箭羽都消耗殆尽,带领部下三十骑投汾水而死,狄伯支等十位将领及四万多士兵,都被魏军擒获。姚兴下令对死于战事的人,都厚加褒赠。魏军乘胜进攻蒲坂,姚绪坚守,不派人出战,魏军于是退兵回国,史称柴壁之战。此战之后,后秦再无向东进攻之力。

同年,姚兴立他的儿子姚泓为皇太子,大赦境内,赏赐为父后嗣的男子一级官爵。

晋朝辅国大将军袁虔之、守朔将军刘寿、冠军将军高长庆、龙骧将军郭恭等人对桓玄存有二心,害怕败露而投奔姚兴。姚兴亲自接见他们,面谈之后,封假节、宁南将军、广州刺史,其他跟随投奔而来的人都被封有不同的封赏。

姚兴派镇远将军赵曜率领二万士兵西屯金城,建节将军王松公心率骑兵协助吕隆等人守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王松公心领兵到达魏安,被南凉凉王秃发傉檀的弟弟秃发文真所包围,众人溃散,王松公心被捉。秃发文真将王松公心送给秃发傉檀。秃发傉檀大怒,将王松公心送还长安,归罪秃发文真,又向朝廷上表谢罪。

晋朝顺阳太守彭泉率全郡部众向姚兴投降,姚兴派杨佛嵩率五千骑兵,与荆州刺史赵曜一起迎接彭泉,并攻占了南乡(今河南淅川、西峡,湖北十堰一带),擒获建威将军刘嵩,掠夺土地到梁国边界。姚兴又派席确兼散骑常侍到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去,征召吕隆的弟弟吕超入朝侍君,吕隆派吕超去了。姚兴派遣齐难及镇西将军姚诘、镇远将军乞伏乾归、镇远将军赵曜等领四万人马,在河西(今甘肃省西北部)迎接吕隆。齐难到了姑臧,任命他的司马王尚为凉州刺史,拨给他三千人马,让他镇守姑臧。任命将军阎松为仓松太守,郭将为番禾太守,让他们分别守卫二城,将吕隆及其宗室僚属迁到长安(今西安)。沮渠蒙逊派他的弟弟沮渠如子向朝廷供献土产。王尚在凉州安抚百姓,用信义教导他们,百姓感念他的教化,都一致归顺他。北方的鲜卑人也派使者前来朝贡。

桓玄派使者前来问候,请求放辛恭靖、何澹之回去。姚兴留下了辛恭靖而遣送何澹之。但辛恭靖不愿臣服于姚兴,见姚兴不下拜,乘机越墙逃回去。晋朝汝南太守赵策放弃职守,投奔姚兴。

姚兴派姚硕德和冠军将军徐洛生等领兵进攻仇池,又派建武将军赵琨自宕昌而进,派他的部将姚敛俱领兵侵犯汉中。

弘始五年(公元403年),姚兴先后攻取了东晋的南乡(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南)、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等十二郡土地。

同年,姚硕德等人多次打败仇池惠文王杨盛,重创了仇池的政权。杨盛非常害怕,请求投降,派他的儿子杨难当及下属官吏的子弟几十人为人质,姚硕德等人领兵回国。

弘始八年(公元406年),平北将军、梁州督护苻宣进入汉中,姚兴的汉中的徐逸、席难领兵迎战苻宣,向杨盛求救杨盛派兵救援,南凉州刺史王敏退守武兴。杨胜重新与晋朝交往。姚兴派左仆射齐难等人率骑兵二万去攻打赫连勃勃,齐难被赫连勃勃擒获。当时,晋军打败谯纵。谯纵向姚兴求救。姚兴派平西将军姚赏、南梁州刺史王敏率领二万人马前去救援,晋军退去。谯纵派使者感谢后秦支援的军队,并贡献了特产。姚兴给谯纵册封爵位。

由盛转衰

弘始八年(公元406年),凉州刺史王尚收到凉州人民的拥护,后秦政权对河西地区的统治正在日趋巩固。但由于秃发傉檀讨好姚兴,让姚兴调走王尚,使得后秦势力逐渐退出河西。姚兴将南乡十二郡还给东晋,极大地削弱自身力量。

弘始九年(公元407年)安北将军赫连勃勃杀高平公没奕于,接收他的部下以后,背叛姚兴,建立大夏政权,实力大增。当时,秃发傉檀、沮渠蒙逊之间相互攻击,秃发傉檀于是联系河州刺史西羌的彭奚念,彭奚念依仗黄河险阻而反叛。

弘始十年(公元408年)蜀地谯纵派使者自认后秦蜀国,请求桓谦讨伐刘裕。姚兴与桓谦商量后,派桓谦前去攻打刘裕。

同年,姚兴派中军姚弼、后军敛成、镇远将军乞伏乾归等人率领三万军队去讨伐秃发傉檀,但是秃发傉檀固守姑臧,并发起进攻。姚弼失败,后退至西苑。卫大将军姚显在后方为各路人马所调度,听闻姚弼战败,火速赶去抚慰黄河以北的百姓,然后率领众军归来。同年十一月,秃发傉檀复称凉王,大赦境内,改元为嘉平,脱离与后秦的领属关系。

同年,赫连勃勃率领三万骑兵攻打安定,和姚兴的将领杨佛嵩在青石北原交战,打败杨佛嵩,他的四万五千军士投降,缴获二万匹战马。

同时,赫连勃勃派他的部将胡人金纂带领一万多骑兵攻打平凉。姚兴来到前线,前去救援平凉。姚兴大败金纂的军队,他的部将活捉了金纂。赫连勃勃派他哥哥的儿子赫连提攻陷了定阳,捉住了北中郎将姚广都。赫连勃勃攻打拢右,占领了白崖堡,接着向清水进攻。后秦略阳太守姚寿都弃城逃向秦州。赫连勃勃将他的军队并入后退去。姚兴从安定去追赶赫连勃勃,到寿渠川,没有追上才领兵返回。岭北地区纷纷转向依靠赫连勃勃。

弘始十一年(公元409年),姚兴派平北将军姚冲、征虏将军狄伯支、辅国将军敛曼嵬、镇东将军杨佛嵩率大量骑兵去讨伐赫连勃勃。姚冲驻扎在岭北,想反叛袭击长安,狄伯支不同意,此计划才没有实施。然后姚冲害怕想反叛夺位的谋划被发现,于是毒杀了狄伯支。姚冲意图反叛姚兴的消息还是传至姚兴耳中。姚兴下令听后,本想宽容他,但是敛成向他哭诉,最后姚兴让姚冲自尽,并以百姓之礼为他安葬。

同年,姚兴到了贰城,准备讨伐赫连勃勃,派安远将军姚详和敛曼嵬、镇军将军彭白狼分别督运粮草。但是还未准备好军队,赫连勃勃率大军到来。姚兴本来想亲自作战,但是众人都反对。最后,姚兴留下禁兵配合姚详后返回长安。在后秦将士们拼死搏斗中,赫连勃勃退兵。

谯纵想继续进攻江东,派荆州刺史桓谦、梁州刺史谯道福率领军队二万人进攻江陵。姚兴于是派前将军苟林带领骑兵前去助战。谯纵的桓谦和江东军队在枝江大战。桓谦战败,在投靠后秦的苟林路上被捉。苟林领兵回城。

同年,乞伏炽磐攻克枹罕,派人告诉乞伏乾归,乞伏乾归奔回苑川。乞伏乾归反叛后秦,西秦复国。弘始十二年(公元410年)乞伏乾归派人攻占金城,活捉金城太守任兰。任兰严厉指责乞伏乾归背恩忘义,乞伏乾归大怒,将他囚禁起来,任兰绝食而死。

弘始十三年(公元411年)安远将军姚详当时镇守杏城,被赫连勃勃兵势所逼,粮食耗尽,弃城离去,被赫连勃勃拦截。他的部下四散逃去,姚详被赫连勃勃擒住。当时,姚兴派卫大将军姚显救援姚详,姚详兵败,于是姚显领兵驻扎在杏城,姚兴命姚显都督安定并负责岭北二镇的政务。

亲信叛变

姚弼是姚兴的儿子,因他颇受宠爱,姜纪也来依附他。姜纪是天水人,原是吕氏的叛臣,阿谄奸诈,喜好挑拨别人的亲属关系。姚弼担任雍州刺史时,镇守安定,与姜纪暗地里商量想回到京城,在姜纪的建议下,在常山公姚显周围培植亲信。弘始十三年(公元411年),姚兴任命姚弼为尚书令、侍中、大将军。姚弼已经占据将相之位,虚心待人,结交朝中大臣,权势超过太子,于是产生了夺取太子之位的图谋。

弘始十四年(公元412年),仇池公杨盛反叛,侵扰祁山一带。姚兴派建威将军赵琨率领五千骑兵为前锋,立节将军杨伯寿统领步兵为后继,前将军姚恢、左将军姚文宗从鹫陕进军,镇西将军、秦州刺史姚嵩领兵进入羊头陕,右卫将军胡翼度从阴密出发,讨伐杨盛。姚兴带领轻骑五千,从雍州出兵,和各路将领会于陇口。杨盛领军和赵琨对阵,杨伯寿畏惧不进,赵琨兵少抵挡不住,被杨盛打败,姚兴杀了杨伯寿以后退兵还朝。

乞伏乾归被他的部下所杀,他的儿子乞伏炽磐刚刚接替他父亲的位置,姚兴反对部下进攻乞伏炽磐的谏言,认为此时本应该安慰乞伏炽磐,而不是趁他遇到危机而讨伐。

弘始十年(公元412年),姚兴任命杨佛嵩为都督岭北讨虏诸军事、安远将军、雍州刺史,率领岭北现有的士兵讨伐赫连勃勃,杨佛嵩战败,被赫连勃勃所捉,自己割喉壮烈牺牲。

左将军姚文宗被太子姚泓宠幸,广平公姚弼非常憎恨他,就诬陷姚文宗对姚兴有怨言,并佐以证人。姚兴大怒,让姚文宗自尽。自此以后,群臣都畏缩谨慎,不敢说姚弼的短处。

姚兴卧病在床,逆贼李弘在贰原造反,贰原的氐族人仇常也起兵响应。姚兴带病领兵讨伐他们,杀了仇常,活捉了李弘方才回军,将仇常的部下五百多户迁往许昌。

姚兴病重时,姚弼暗地里准备叛乱,招集数千人,披甲埋伏在他的府第中。姚兴知道后,不顾大臣依法处置的建议,免去姚弼尚书令的职务,以将军、广平公的身份留住私宅。

姚弼憎恨被姚宣诽谤,于是在姚兴面前诬陷姚宣。恰巧姚宣的司马权丕来到长安,姚兴指责权丕对姚宣无辅佐之功,准备杀他。权丕性情奸巧,捏造罪状诬陷姚宣。姚兴大怒,将姚宣逮捕入狱,不顾大臣对姚弼心思的担忧,派姚弼带领三万人马镇守秦州。

赫连勃勃派他的部将赫连建带兵侵犯贰县。姚恢和赫连建在五井交战,赫连建平凉太守,赫连建领兵进入新平。姚弼领兵讨伐赫连建,大胜,并活捉了赫连建,将他押送到长安。赫连勃勃听说赫连建兵败的消息,领兵退去。

白虹贯日,姚兴听取巫术人的话语,逮捕并囚禁了姚弼,又逮捕了他的党羽。在太子姚泓痛哭流涕的请求下,没有杀他们。后解除了姚弼的囚禁。

弘始十六年(公元414年)姚兴突患重病,姚弼趁机发动政变,失败。姚兴下令逮捕姚弼。同年,后秦与北魏和好,北魏释放了后秦的狄伯支、姚伯禽、唐小方、姚良国、康宦。他们回到长安后,恢复了爵位。

弘始十八年二月(公元416年),姚兴出巡到华阴,让姚泓监国,进居西宫。姚兴因病重,返回长安。姚泓在黄龙门下拜迎姚兴。姚弼的亲信看见姚兴登上銮舆,都非常害怕。姚兴命令姚泓录尚书事,派姚绍、胡翼度带兵守卫皇宫,防止内外的变乱,派敛曼嵬没收姚弼府中的兵器,上交到武库中去。

随后,姚兴的病情转重。姚兴的小儿子姚耕儿告诉他的哥哥姚愔皇帝去世。于是,姚愔攻进皇宫,来到了马道。姚泓当时在谘议堂侍奉姚兴的疾病,派敛曼嵬率殿中的士兵登上武库抗拒敌人,太子右卫率姚和都带领东宫的士兵驻扎在马道南边。姚愔等人不能前进,就火烧端门。姚兴带病来到前殿,下令让姚弼自尽。姚兴的出现振奋了禁卫军。禁卫军奋勇杀敌,贼众非常害怕。姚和都带领东宫的士兵从后面向敌人进攻,姚愔等众溃散,逃到骊山,姚愔的同党吕隆逃到雍,尹冲等人逃到京城。姚兴带领姚绍和梁喜、尹昭、敛曼嵬等人进入内宫,留下遗诏,让他们辅佐朝政。

逝世

弘始十八年(公元416年),姚兴去世,时年五十一岁,在位二十二年。谥号为文桓皇帝,庙号高祖,墓为偶陵。

施政举措

登基后姚兴外扩疆土,内固江山。对内,他打破官员民族和出身的桎梏,广纳贤臣,善听意见,推广法治建设,鼓励农业发展。姚兴因为国家开支不够,增收水陆关卡之税,盐、竹、山、木材收税。收取富人的税,使得贫富差距减小;宗教上倡导儒学,同时大力推广佛学。

文化

崇儒兴学

姚兴尊崇儒士,早在以太子身份镇守长安时,姚兴就常与中书舍人梁喜等人讲论经书。称帝后,姚兴建立中央官学,传授儒学,四面八方的学生前来求学。提倡儒学,姚兴重视中央官学的置办,其办学规模和成效都比较大;朱大渭亦称姚兴“大办学校,广招儒生”。据不完全统计,姚兴时学习儒学的管学生已达到一万多人,习儒的学校主要是太学和国子学。须指明,姚兴所兴办的儒学,在魏晋之际的儒学原型上,融入了草原文化,对传统儒学进行创新。

崇尚佛学

姚兴崇尚儒学,也崇尚佛教。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姚兴招致西域名僧鸠摩罗什到首都长安,以国师之礼招待,亲自带领众臣听他将佛经。弘始七年(公元405年),姚兴在都城长安开辟逍遥园,作为鸠摩罗什的翻译经书的地方。接着姚兴组织翻译佛教经典《般若》《法华》《涅槃》等。

重视民生

重视家庭文化

姚兴规定将士如果遇到大丧,如果不是在疆场险要之所,都允许回家奔丧。到丧期满后,就去。战争期间,遇有丧事,给他们百天的假期。但是,如果身为边将,家有变故,替代自己的人未到,敢于离开的,以擅自弃官之罪处罚他。

关怀和保护弱势群体

向没有伴侣或者孩子的老人和幼小丧父或者父母双亡的孩子发放粮食布帛,向70岁以上的老人再额外发放衣杖。姚兴十分重视廉政和政策的施行,始平太守周班、槐里令李青彡都因贪污纳贿而被杀。姚兴十分节俭,使用的车马都没有金、玉等的装饰,使国内渐渐形成节俭的风气。

下令禁止百姓织造锦绣和进行不合礼制的祭祀,赦免因贫穷被卖为奴的人恢复自由。皇初五年(公元398年)九月百姓因饥荒自卖为奴隶的,都免除奴隶身份成为平民。同时他欢迎广泛吸取各种意见,只要有一言之善,都以礼接见。

注重孝道

姚兴十分重视孝道和后秦疆域内的家庭和睦建设。他下令要求每家处理好祖辈、父母、兄弟间的关系,下令各郡每年举荐一位品德高洁的、孝顺廉洁的人。姚兴追尊他的庶母孙氏为皇太后,在太庙里享受祭奠。皇初四年(公元397年)姚兴母亲虵皇后去世,姚兴过度悲伤,不亲自处理政事。在后秦时,按照惯例,安葬即为吉利。但在虵皇后安葬之后,姚兴思母心切仍穿着孝服上朝。

推广法治

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姚兴下令百官推荐有特殊才能的志士,废除了不利于当时的刑罚和政令。然后在长安建立律学,召集各郡闲散的官员学习,让其中那些通达刑法的人回到郡县去,论决刑罚。如果州、郡、县不能断决的案件,则上报廷尉议处。姚兴又常常亲临咨议室去断决疑案,当时号称没有冤案。

影响与评价

影响

姚兴推动了儒学和佛教的发展。他在担任太子前就一直学习和深究儒家文化,将儒家文化融入到他的施政措施中,大力推动了历史中儒学的发展,为后世的儒学文化提供有力的参考。同时,他对佛教的投入很多。他邀请西域名僧鸠摩罗什到首都长安,翻译佛教经书,为后世的佛教发展奠定了夯实基础。

姚兴创造了后秦政权的巅峰时代,他对外扩张,巩固和增强后秦地位和影响力;对内广纳建议,积极进行儒学、佛学、法治推广,将后秦的政权推至历史最高峰。在十六国时期,姚兴四处征战,统一关陇、占领洛阳,树立了后秦的威信,形成北魏后秦和东晋鼎足之势,但由于对敌人的优容导致赫连夏和乞伏乾归分走他的势力和国土,使后秦国土不断缩水。同时,在经济上,由于较强的军事行动,消耗了国家财力,为了实行后续的军事扩张,苛捐杂税补充国库,激化了阶级矛盾。

评价

姚兴珍惜才子,善待百姓。后秦陇西王姚硕德在姚兴作为太子评价他:“太子(姚兴)志度宽明,必无疑阻”,对他的执政能力进行肯定。同时,他曾经的部下赫连勃勃十分肯认可姚兴:“姚兴亦一时之雄,关中未可图也。”

《晋书》评价姚兴拥有圣人般的品质,文治武功都有十足的建树:“子略克摧勍敌,荷成先构,虚襟访道,侧席求贤,敦友弟以睦其亲,明赏罚以临其下,英髦尽节,爪牙毕命。”《晋书》也分析了姚兴的不足之处,他过于自负,对敌人的优容导致后秦国土减少,对四周各国的震慑力大幅减弱:“既而逞志矜功,弗虞后患……专己生灾,边城继陷,距谏招祸,萧墙屡发,战无宁岁,人有危心。”同时,四处征战,苛捐杂税导致后秦政权动摇:“储用殚竭,山林有税,政荒威挫,职是之由,坐致沦胥,非天丧也。”

人物关系

关系

姓名

身份

父亲

姚苌

后秦开国皇帝

母亲

虵氏

虵皇后

妻子

张氏

张皇后

齐氏

齐皇后

叔父

姚绪

征虏将军

姚硕德

征西将军

儿子

姚泓

后秦第三任皇帝

姚懿

后秦第四任皇帝

姚弼

大将军,封广平公

姚洸

征南将军,封陈留公

姚宣

封公爵

姚谌

平西将军

姚愔

南阳公

姚璞

平远公

姚质

封公爵

弟弟

姚嵩

镇西将军

姚崇

中军将军、大司马

姚平

义阳公、安北将军

姚冲

平北将军

姚显

常山公、卫大将军

妹妹

/

南安长公主

注释

[a]

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