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学校始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设立的十所建筑类专门学校之一。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3年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9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4万平方米。有教职员工13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880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7000余名。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开设53个本科专业。拥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校史沿革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学校始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设立的十所建筑类专门学校之一。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2004年开始研究生教育,是吉林省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建筑类高校,也是中国同类院校中开展研究生教育较早的高校之一。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成绩。2010年学校从红旗街老校区整体迁入净月新校区。
吉林建筑大学
2013年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
2014年成立研究生学院,具体负责学校博士、硕士学位点申请与建设,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以及常规管理等工作。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9年,学校“力学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被认定为吉林省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2023年,学校获评首批吉林省本科高校耕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2023年4月,吉林建筑大学获批吉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校。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4月,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开设53个本科专业。
学院 | 本科专业 |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 建筑学 |
城乡规划 |
吉林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工程力学 |
机械工程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吉林建筑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交通工程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吉林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 |
吉林建筑大学应急科学与工程学院 | 安全工程 |
消防工程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吉林建筑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自动化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网络工程 |
信息安全 |
吉林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材料化学 |
功能材料 |
吉林建筑大学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 | 测绘工程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
地质工程 |
地理信息科学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吉林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工程管理 |
工程造价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财务管理 |
物流管理 |
经济统计学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公共事业管理 |
城市管理 |
社会工作 |
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环境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 |
产品设计 |
公共艺术 |
风景园林 |
吉林建筑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 建筑学(国际合作) |
工程管理(国际合作) |
土木工程(国际合作)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 |
吉林建筑大学书法学院 | 书法学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基础科学部 | - |
公共外语教研部 | - |
体育部 | - |
研究生学院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建筑信息模型(BIM)学院 | - |
参考文献:
师资情况
截至2023年4月,有教职员工13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880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550余名。学校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大人才项目人选、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资深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长白山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一二三层次人选、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吉林省百名科技领军人才、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品牌专业带头人、吉林省跨世纪中青年骨干教师、吉林省建筑大师、吉林省勘察设计大师、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吉林省“B/C/D”类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专家、学者130余名。
职称 | 姓名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 肖力光 |
教育部2011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陈雷 |
吉林省第八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 肖力光 |
吉林省第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 肖力光、盖广清 |
吉林省高校教学名师 | 肖力光 |
吉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 盖广清 |
参考文献: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拥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A类”学科;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B类”学科;3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A类”学科。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新兴交叉学科”。
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设计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硕士专业学位 | 建筑学、机械、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风景园林、社会工作、电子信息 |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A类”学科 | 土木工程 |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B类”学科 | 建筑学 |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A类”学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新兴交叉学科” | 智慧城市科学与工程 |
参考文献:
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4月,学校5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5个土建类专业通过全国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认证)。在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评选中,学校1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获得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36项。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拥有首批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0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3门。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验区”,2个省级创新创业示范专业立项建设点。
专业建设
专业类别 | 专业名称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测绘工程、工程管理、环境设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地质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工程力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财务管理、视觉传达设计 |
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 安全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工程 |
全国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认证) | 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 |
参考文献:
课程建设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首批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 | 《(建筑设计)专项训练I》 |
省级一流课程 | 建筑工程制图与CAD、数学模型、专业软件应用基础(PS/AI/ID)、电子系统设计、字体设计、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水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流体力学、WEB前端技术基础、测量学、流体力学、传统城乡生态智慧与实践、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空间建构设计与实训、环境设计概论、土力学、装配式结构智能建造管理、建筑物外立面三维激光扫描虚拟仿真实 |
参考文献:
学校交流
截至2023年4月,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通过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先后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美国杨斯顿州立大学在建筑学、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合作举办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爱荷华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等国际高校及科研机构通过教师交流、学生互换、人才引进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及博士联合培养。学校派出百余教师赴国际高校攻读学位、进修学习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通过校际交流项目派出近百名学生赴国际高校交流学习或者攻读学位。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为37484.5平方米,包括一个总馆和两个分馆(建筑/艺术分馆、土木分馆)。藏书总量达124万余册,中、外文现刊1400余种。馆藏文献以建筑科学为主要特色,兼有理工、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法律、交通及其它各学科藏书。拥有电子文献76余万册,可访问的中外文数据库系统24个。
学术期刊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创刊于1984年。是由吉林建筑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该刊主要开设有工程科技、人文与社会科学、土木工程、信息科技、建筑与环境艺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市政与环境工程、经济与管理科学、建筑经济与管理、基础科学等10个栏目,为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39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另有1个省级高等院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2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平台级别 | 平台名称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松辽流域水环境重点实验室 |
寒地建筑综合节能重点实验室 |
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 “松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吉林省高校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
吉林省建筑电气综合节能重点实验室 |
吉林省建筑一体化集成技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
吉林省结构与抗震科技创新中心 |
吉林省绿色与生态建材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 |
吉林省新能源与环境科技创新中心 |
吉林省超导传热材料与中低温热能减碳技术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 |
吉林省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新型建材”吉林省首批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 |
吉林省建筑业发展研究基地 |
吉林建筑文化研究基地等 |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各级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2022年,学校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学校获各级政府奖项3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学校文化
校徽

参考文献:
校训
不管遇到什么障碍,我都要朝着我的目标前进。
校歌
学校校歌为《让美好青春为祖国闪光》,由姚德臣作词,刘天星作曲。
着灿烂的朝阳
我们背起行装
踏上求知的征程
奔向神圣的殿堂
牢记人民的重托
我们插上翅膀
听从祖国的召唤
我们展翅翱翔
这是培育工程师的摇篮
这是探索知识的海洋
这是规划未来的学府
这是传承文明的地方
厚德博学 笃行自强
让美好青春为祖国闪光
迎着灿烂的朝阳
我们背起行装
踏上求知的征程
奔向神圣的殿堂
牢记人民的重托
我们插上翅膀
听从祖国的召唤
我们展翅翱翔
建设家园是我的追求
装点城乡是我的理想
改造山河是我的责任
温暖人间是我的希望
厚德博学 笃行自强
让美好青春为祖国闪光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李雁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陈雷 |
党委副书记 | 陈士玉 |
王登攀 |
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校监察专员 | 王志中 |
副校长 | 白 莉 |
张学建 |
周庆才 |
齐伟民 |
注:查阅统计时间:2023年5月4日
参考文献:
校友情况
职务 | 姓名 |
海尔集团江苏大区销售总监、江苏玖壹伍捌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 何真林 |
吉建院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 谷秀惠 |
安远鼎泰企业管理中心董事长 | 陈宇夫 |
吉林省宇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 檀占友 |
伟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马连伟 |
吉林省华天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刘亮 |
吉林索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 鞠春娇 |
吉林建大信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殷天铭 |
吉林建大联创开发集团秘书长 | 周洪余 |
注:查阅统计时间:2023年5月4日
学校荣誉
2015年12月,吉林建筑大学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
2017年5月,吉林建筑大学获“2016年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9年5月,吉林建筑大学获吉林省节约用水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5月,吉林建筑大学入选2019年度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A类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