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创建于1952年,原名青岛六中,后经区划分别更名为山东省崂山第二中学、山东省城阳第二中学2002年9月更名为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系国办全日制重点高中。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中学的:学校简介、组织机构、校徽及内涵、办学特色、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中学

别名

青岛六中、山东省崂山第二中学、山东省城阳第二中学

校训

知行合一,求真向善

类型

中学

学生人数

3240人

教师人数

227人

所属地区

中国, 青岛市

占地面积

73200m

成立时间

1952年

学校简介

学校座落于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办事处,占地面积73200m,建筑面积33000m,绿化面积33699m。现有52个教学班,在校生3240人,教职工281人,专任教师227人,学历达标率96.6%,其中研究生课程班结业8人,高级教师22人,一级教师50人。

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中学

学校整体形象大气壮观,格调高雅。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合理,综合设施高档、齐全。校园环境集科学性、文化性、审美性于一体,亭榭、画廊、雕塑,相映成趣;绿地、假山、人工湖,触目皆春。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等现代化教学装备完善,图书馆藏书丰富。

校 训

知行合一,求真向善

办学理念

让师生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

办学目标

办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

学校精神

创新卓越服务担当

校风

和雅正

教风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学风

自主探究合作共赢

组织机构

组织结构具体情况见右图。

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中学

校徽及内涵

二中校徽是由两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圆形代表着团结、圆满、稳重和持久,同时也象征着我校谋求发展进步,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还象征着学校领导班子及全体师生团结一心、开创未来的进取精神。

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中学

外环上下分别是汉语和英文校名;校徽主题图案放在圆圈中心,主要元素包括:浪花、海鸥、海洋和书本,浪花是“城”字的首字母“C”的变形,海鸥是“阳”字的首字母“y”的变形,海洋外形是“二”字的首字母“e”的变形,书本外形是“中”字的首字母“z”。

1、学校名称使用绿色:绿色代表着生命力和活力,象征和谐、真实、自然,象征我校生机勃勃、蓄势待发、积极进取、充满希望。

2、黄绿色的是海洋:同学们在这里汲取知识、博览群书,同时黄绿色也代表了我校的阳光、朝气和蒸蒸日上,象征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广大学子安心读书的最佳去处。

3、浪花是蓝色,蓝色和黄绿色是和谐色,而且两者对比和谐,像太极图一样,象征着二中学子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惧困难、拼搏进取、游刃有余;

4、海鸥采用纯净的白色:白色代表着朴实、快乐和清纯无瑕,白色与绿、黄绿搭配,明快中见清丽,是青春活力和健康的体现,同时也象征着二中学子在开心愉悦中扎实朴素地学习。

5、书本以红色为边框,白色为底:红色代表着热情、勤奋、正能量,白色代表着高雅,象征着全体教职员工一颗红心、满腔热情的投身教育事业,也象征着二中学子学习的激情和斗志。同时警示大家要读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书,追求高雅的品质,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

办学特色

城阳二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夯实基础,深化改革,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创规范化学校,办有特色教育,用3-5年的时间争创齐鲁名校和全国示范性高中”的总体目标,按照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学生素质优良化、教育思想现代化的要求,强化管理,深化改革,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的管理和育人水平不断提高。“团结、文明、勤奋、严谨”的校风,“博学、敬业、协作、创新”的教风和“立志、勤勉、科学、进取”的学风已蔚然形成。

荣誉

在先进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城阳二中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科学管理,狠抓领导班子、教职工、学生三支队伍建设,全体教职工团结拼搏、无私奉献,创出了一流的教学质量,赢得了学生与家长的信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现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青岛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花园式单位、青岛市绿化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办学督导评估优秀等级学校、山东省重点教研课题实验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英语特色教育实验学校。二中人以“创新、卓越、服务、担当”的精神,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以一流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向着齐鲁名校和国家级示范高中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