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指示下,大连外国语大学的前身,大连日语专科学校于大连成立。1970年,学校搬迁至辽宁省庄河县明阳公社,同年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1974年,学校开办本科教育。1975年,学校从明阳迁回大连。1978年,学校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学院。1986年7月,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3月,旅顺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2013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占地面积126.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31万平方米,拥有旅顺、中山两个校区。是以本科教育教学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下设22个教学单位,拥有44个本科专业,覆盖15个外语语种、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和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东北亚外交外事高端人才”博士培养项目。2017年1月,大连外国语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名单,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辽宁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是“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第10名,百分位段全国前5%。
历史沿革
百天建校
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关于“在旅大建一所日语专科学校,为国家培养急需的日语翻译人才”的重要指示下,大连外国语大学的前身大连日语专科学校成立。学校筹建初期,向大连其他6所高校借用校舍,采购教学设备,选编教材。历时140余天,大连日语专科学校筹建完成,迎接第一批新生入学,创造了“百天建校” 的历史。
三次迁徙
1970年3月,在“要准备打仗”的时代背景下,学校从大连市区搬到180公里外的庄河县明阳公社(现辽宁省大连市花园口经济区)。同年8月,学校由大连日语专科学校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重修抗美援朝时期的部队营房做校舍,为招收新生作准备。1974年,学校开办本科教育。1975年,学校重新从明阳迁回大连,但原本的校址中仍有一部分校舍被其他单位占用。
1978年,辽宁外语专科学校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学院。1986年7月,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2年1月,学校在党员代表大会中提出“建设新校区,塑造新大外”的发展思路。2003年,学校因办学条件不足被教育部列入“黄牌学校”名单,如不尽快改善教学条件,将会被限制招生。2005年,新校区旅顺校区动工建设。同年10月,学校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这是学校的首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07年3月,大连外国语学院旅顺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全新篇章
2013年4月,大连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学校以本科教育教学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同年12月,学校授予博士学位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 “东北亚外交外事高端人才培养项目”评审通过。2017年1月,大连外国语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名单。截止2021年,学校共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大连外国语大学也从最开始的日语专科学校发展成为,以日语、英语、俄语、法语等15种外语为主,拥有文学、经济学、工学、法学、艺术学等多种学科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止到2023年3月,大连外国语大学下设20个教学单位,分别为:日本语学院、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韩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欧洲语言学院、亚非语言学院、法语学院、德语学院、商学院、国际艺术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汉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外语教研部、体育教研部、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大连外国语大学学院与本科专业
学院 | 专业代码 | 专业 | 学制 | 授予学位门类 |
商学院 | 020101 | 经济学 | 4 | 经济学 |
商学院 | 020301K | 金融学 | 4 | 经济学 |
商学院 | 02040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 | 经济学 |
国际关系学院 | 030204T |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 4 | 法学 |
汉学院 | 050101 | 汉语言文学 | 4 | 文学 |
汉学院 | 050103 | 汉语国际教育 | 4 | 文学 |
英语学院 | 050201 | 英语 | 4 | 文学 |
俄语学院 | 050202 | 俄语 | 4 | 文学 |
德语学院 | 050203 | 德语 | 4 | 文学 |
法语学院 | 050204 | 法语 | 4 | 文学 |
欧洲语言学院 | 050205 | 西班牙语 | 4 | 文学 |
亚非语言学院 | 050206 | 阿拉伯语 | 4 | 文学 |
日本语学院 | 050207 | 日语 | 4 | 文学 |
韩国语学院 | 050209 | 朝鲜语 | 4 | 文学 |
欧洲语言学院 | 050228 | 波兰语 | 4 | 文学 |
欧洲语言学院 | 050229 | 捷克语 | 4 | 文学 |
欧洲语言学院 | 050232 | 葡萄牙语 | 4 | 文学 |
欧洲语言学院 | 050238 | 意大利语 | 4 | 文学 |
俄语学院 | 050247 | 乌克兰语 | 4 | 文学 |
高级翻译学院 | 050261 | 翻译 | 4 | 文学 |
英语学院 | 050262 | 商务英语 | 4 | 文学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050301 | 新闻学 | 4 | 文学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050304 | 传播学 | 4 | 文学 |
软件学院 | 0809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 工学 |
软件学院 | 080902 | 软件工程 | 4 | 工学 |
软件学院 | 080903 | 网络工程 | 4 | 工学 |
软件学院 | 12010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管理学 |
商学院 | 120202 | 市场营销 | 4 | 管理学 |
商学院 | 120204 | 财务管理 | 4 | 管理学 |
商学院 | 120901K | 旅游管理 | 4 | 管理学 |
国际艺术学院 | 130202 | 音乐学 | 4 | 艺术学 |
国际艺术学院 | 130401 | 美术学 | 4 | 艺术学 |
国际艺术学院 | 130502 | 视觉传达设计 | 4 | 艺术学 |
国际艺术学院 | 130503 | 环境设计 | 4 | 艺术学 |
国际艺术学院 | 130504 | 产品设计 | 4 | 艺术学 |
国际艺术学院 | 130505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4 | 艺术学 |
亚非语言学院 | 050220 | 泰语 | 4 | 文学 |
大数据产业学院 | 120108T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4 | 管理学 |
国际关系学院 | 030203 | 外交学 | 4 | 法学 |
欧洲语言学院 | 050205H | 西班牙语(中外合作办学) | 4 | 文学 |
商学院 | 120803 | 跨境电子商务 | 4 | 管理学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050309T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4 | 文学 |
资料来源:(注:以上数据截至2023年3月)
学科建设
截止到2023年3月,大连外国语大学共计拥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和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东北亚外交外事高端人才”博士培养项目。
项目类型 | 专业 |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培养项目 | 国际政治语言研究 |
一级学科硕士点 | 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级学科硕士点 | 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等 |
专业学位硕士点 | 翻译、汉语国际教育、艺术、旅游管理、图书情报等 |
辽宁省一流学科 | 外国语言文学 |
辽宁省重点学科 | 俄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言文学 |
资料来源:(注:以上数据截至2023年3月)
教学情况
截止到2023年3月,大连外国语大学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本科优势特色专业3个,辽宁省本科示范性专业5个,辽宁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2个,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个,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
学校获批辽宁省翻译学领域研究生创新与交流中心1个、辽宁省外语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1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5个、辽宁省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2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单位1个、辽宁省研究生精品课3门。
师资规模
截止到2023年3月,大连外国语大学在职教职员工千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258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8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省级教学名师2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2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69人,大连市优秀专家2人,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大连市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3人。
类型 | 姓名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孙玉华 |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 | 常俊跃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 孙玉华、杨俊峰、唐润华、邓耀臣(不完全名单) |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孙玉华、杨俊峰、刘利国、刘宏、丛明才、柳玉刚、任晓丽 |
省级教学名师 | 杨俊峰、刘利国、刘宏、丛明才、常俊跃、任晓丽、霍跃红、 彭文钊、李春姬、孙鑫、黄滔、司炳月、刘风光、张国强、姚艳玲、吕春媚、邹德艳、张婧姝、柴红梅、田秀坤、刘乃忠 |
资料来源:(注:以上数据截至2023年3月)
教学成果
截止到2023年3月,大连外国语大学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3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4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俄语综合课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东北亚研究中心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多语种翻译教学研究团队获评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合作交流
截止到2023年3月,大连外国语大学陆续与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等38个国家和地区,共计242所高校和机构,如英国剑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等建立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大连外国语大学是上合大学中方校长委员会主席单位、辽宁省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理事长单位,拥有海外10所孔子学院。学校设有教育部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与世界俄语基金会合作建设俄语中心。学校还设有辽宁省国际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等多个国际化平台。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止到2023年3月,大连外国语大学拥有7个在教育部备案的研究中心、15个省级科研机构、12个校级科研机构,共计34个科研机构。
类型 | 名称 |
教育部备案研究中心 | 俄罗斯研究中心、乌克兰研究中心、亚美尼亚研究中心、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突尼斯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爱尔兰研究中心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同声传译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 新文科数字人文创新实验室 |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 辽宁省全面对外开放语言服务研究基地 |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 辽宁省“一带一路”研究基地(“一带一路”涉外政策研究方向) |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机制协同创新中心(筹建) |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 新文科外语教育服务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比较文化研究基地 |
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 | 辽宁振兴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
资料来源:(注:以上数据截至2023年3月)
科研资源
大连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大连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64年,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拥有阅览座位2300个,是国家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C级成员馆,也是全国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成员馆。大连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先后接收了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多个地区国家的各语种赠书,形成了如今以外语类文献为主,兼顾其他学科的馆藏体系。截至2018年底,大连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拥有馆藏纸质文献总量200万余册,方正、超星、书生、金图、美星、EBSCO等电子图书90万余册,引进中外文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EBSCO等22种,自建特色数据库2种,试用各种全文数据库40余个。具有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特点。
学术期刊
《外语与外语教学》是大连外国语大学学报,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
《东北亚外语研究》为省级学术性期刊,外语语言学、文学及外语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为高校日语、俄语、韩国语教师及相关语种的研究人员、博士研究生和其他学者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主要包括现代语言学研究、外语教育与策略、文学论坛、翻译学研究、东北亚社会文化研究等栏目。
《语言教育》为省级学术性期刊,主要以英语为主、其他语种为辅,开展语言和语言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关注语言教育领域的宏观战略、策略问题和微观教学法的研究,促进各语种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发展。主要包括教育论坛、教学研究、语言研究、翻译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书评等栏目。
科研成果
截止到2023年3月,大连外国语大学自2012年以来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近500篇,32部教材获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8部(套)教材获批首届辽宁省教材建设奖,300余项学术成果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
所获荣誉
2012年12月,大连外国语大学获“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称号。
2014年7月,大连外国语大学获得全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8年1月,大连外国语大学被列为“省一流学科标志性成果建设优秀单位”。
2021年3月,大连外国语大学荣获2021智慧高校综合实力卓越奖。
2021年7月,大连外国语大学党委被中共辽宁省委授予“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22年4月,大连外国语大学团委入选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名单。
校园文化
学校校徽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徽由国际艺术学院李冬于2013年3月设计。“大外蓝”色的圆形徽标构成校标主体,里面是中文校名简称“大外”的汉字篆书,上弧是“大连外国语大学”的英文校名,下弧为建校时间“1964”。

学校校名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名字体采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廖承志题写的校名字体。

学校校训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训为“崇德尚文,兼收并蓄”。意为提高道德素养,塑造完善人格,推动社会进步;尊重科学文化,坚持终身学习,顺应知识时代。继承民族传统,吸纳人类文明,促进国际交流;拓展求知空间,锻炼综合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校花校树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花为玉兰,校树为银杏,目前全校共有玉兰90余棵,银杏约2700棵。
学校校歌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校歌是由李宝章作词、朱学民、南日作曲的《启航》。


学校校区
大连外国语大学拥有旅顺、中山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6.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31万平方米。其中旅顺校区座落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旅顺南路西段6号,于2005年11月动工建设,2007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10余亿,占地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是一座集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为一体的大学校园。中山校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胜利东路26号,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主体搬迁至旅顺校区后,中山校区经过改造装修,目前主要用做大外培训、留学、成人教育、艺术教育、国际测试辅导等。

行政管理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王伟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刘宏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丛明才、常俊跃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 张晓臣 |
党委常委、 党委统战部部长、机关党委书记 | 李妍 |
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部长(主任) | 张皎 |
资料来源:(注:以上数据截至2023-03-11)
知名校友
姓名 | 简介 |
吴昕 | 电视节目主持人、演员 |
纪媛媛 | 作家,笔名缪娟,著有小说《翻译官》《掮客》《我的波塞冬》《最后的王公》《智斗》等 |
资料来源:(注:以上数据截至202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