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高盛中国的曾用名为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高盛集团(Th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与其中国战略合作伙伴北京高华证券设立了合资公司。2012年,高华证券完成对乾坤期货的收购,开始在中国涉足期货交易。2021年,高盛集团对高盛高华证券实现了100%控股。2023年6月28日,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更名为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为“高盛中国”。
2023年6月21日,高盛中国(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入选2023年6月证券公司“白名单”。
历史沿革
高盛集团
高盛集团(Th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是一家享有盛誉的国际金融机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创立和早期阶段(1869-1920s)
高盛的历史始于1869年,由马库斯·戈尔德曼(Marcus Goldman)在纽约市创立的一家小型商业票据和借贷公司。他的儿子亨利·戈尔德曼(Henry Goldman)加入公司后,开始发展起高盛的投资银行业务,为企业提供融资和投资建议。
华尔街的崛起(1930s-1950s)
在大萧条时期,高盛通过投资和交易上的精明表现,赢得了投资者的尊重和信任。公司积极参与了一系列大型交易,如美国航空公司的重组和贷款,使其在华尔街崭露头角。
证券业务拓展(1960s-1980s)
在这一时期,高盛逐渐拓展了其证券交易和资本市场业务,参与了一些重要的IPO(首次公开募股)和企业融资活动。公司的国际业务也开始迅速增长,涵盖了不同的金融市场。
华尔街改革和多元化(1990s-2000s)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监管改革。高盛也逐步转变其业务模式,拓展了资产管理、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等领域。公司在这个时期进行了多次关键的并购交易,进一步增强了其全球市场地位。
金融危机与后续发展(2008年及之后)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高盛面临了重大挑战,但通过政府的援助和公司内部的调整,成功渡过了难关。此后,公司加强了风险管理和合规措施,并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数字化时代和创新(2010s至今)
高盛在数字化和科技创新方面保持着活跃。公司推出了各种科技驱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也投资于金融科技初创公司。高盛继续在投资银行、交易、资产管理和其他金融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盛中国
早期历史
1994年2月,高盛集团在北京设立了首个代表处,这标志着公司正式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业务基础。同年11月,高盛集团在上海设立了第二个代表处。在同一年的11月,高盛集团还在中国进行了重要的直接投资举措,与摩根士丹利共同收购了平安保险公司10%的股权。这次投资被认为是中国企业的首批私募股权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当时外资投资中国金融机构的最大交易之一。
进入1990年代末,中国持续深化经济改革的同时,还成功避免了邻国金融危机的蔓延影响。1998年12月9日,中国成功发行了总额达10亿美元的国家主权债券。尽管此后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但在强劲的市场需求下,这些债券仍然成功以定价发行。高盛集团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共同担任了这次债券发行的联席账簿管理人,为中国在亚洲市场动荡时期采取谨慎的金融举措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次成功的债券发行不仅展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也巩固了高盛集团在协助中国金融业务方面的角色。
正式成立
2004年,高盛集团与其中国战略合作伙伴北京高华证券共同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高盛集团对其持有33%的股权,进一步稳固了其在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地位。这家名为高盛高华的合资公司的成立具有创新意义,使高盛能够向中国大陆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投行和证券服务,其中包括承销A股和债券,以及提供本地财务顾问服务等。这些服务是外资机构通常无法单独提供的。自成立以来,高盛高华一直是高盛投资银行部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金融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2011年,高盛集团成立了旗下首只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并承诺资本总额50亿人民币。2012年,高华证券完成对乾坤期货的收购,开始在中国涉足期货交易。2020年3月,中国证监会批准了高盛中国外方股东的变更,由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高盛集团有限公司("高盛集团"),且高盛集团的持股比例增加至51%。
随后,在2021年4月,高盛中国与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收购乾坤期货有限公司("乾坤期货")100%的股权。不久后,乾坤期货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股权变更申请,该申请被中国证监会受理。为了扩展业务,高盛中国在2021年6月7日在上海设立了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证券承销保荐分公司。随后,北京证监局在2021年7月5日发布了一份批复,同意高盛中国增加证券自营、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代销金融产品等业务范围。同年7月28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了高盛中国通过收购北京高华盛泽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从事另类投资业务,尤其是参与科创板和创业板的跟投。进展顺利,高盛中国于2021年8月3日成功受让了高华盛泽的100%股权,使其成为公司的子公司。随后,高盛中国于10月18日完成了高盛集团持有公司100%股权的监管备案,并于11月11日完成了股权变更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登记,使高盛集团成为公司的唯一股东。最后,于12月22日,高盛高华与北京高华签署了一份业务转让协议,同意收购北京高华现有的全部业务,进一步扩大了高盛中国的经营范围。
2022年5月31日,高盛中国获中国证监会核发新增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及代销金融产品业务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2022年6月,高盛中国完成了北京英蓝证券营业部、深圳中心四路证券营业部及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证券营业部的工商设立登记。同年8月,这三家营业部获得了《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同年年11月1日,高盛中国经过股东批准,认购乾坤期货新增注册资本10,356,467元,从而成为持有乾坤期货4.9%股权的股东。
2022年,集团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83亿元,较2021年减少3%,净利润为人民币0.82亿元,较2021年增加633%。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12亿元,较2021年减少16%,净利润为人民币1.08亿元,较2021年增加33%。
继而在2023年2月18日,依据高盛中国的业务重组计划,公司与北京高华完成了业务迁移工作。北京高华原有的业务,包括证券自营业务(债券自营业务已于2021年迁移至公司,此次迁移的证券自营业务主要为商品期货自营业务)、证券经纪业务、证券投资咨询以及代销金融产品业务,以及与业务相关的客户关系、系统和人员等,都顺利迁移到了高盛中国。目前,整个业务迁移和承接工作已经完成,高盛中国已顺利接管了北京高华原有的各项业务。
公司更名
2023年6月28日,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更名为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管理
(以下数据截至2023年8月)
董事会
姓名 | 职务 | 简介 |
范翔 | 董事长 | 担任北京高盛宽街博华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金融大街分公司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担任北京秦海室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股东,担任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大连环生医疗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高管 |
陈尚伟 | 独立董事 | 担任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保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高管 |
宋冰 | 独立董事 | 担任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高管 |
蔡卫 | 董事 | 担任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高管 |
方风雷 | 董事 | 担任北京厚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担任北京厚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股东,担任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厚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高管 |
高孟莉 | 董事 | 担任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高管 |
索莉晖 | 董事 | 担任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担任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高管 |
胡祖六 | 监事 | 担任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高管 |
李群梅 | 监事 | 担任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高管 |
沈杰 | 监事 | 担任东莞市施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吉翔星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担任安徽鼎配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莞市施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未名企鹅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公司股东,担任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安徽鼎配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莞市施科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高管 |
参考资料: |
高管
姓名 | 职务 | 简介 |
索莉晖 | 总经理 | 担任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担任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高管 |
陆天 | 副总经理 | - |
孙祺 | 副总经理 | - |
屠卫东 | 合规总监 | - |
吕志涛 | 首席风险官 | - |
徐立 | 首席财务官 | - |
崔标 | 首席信息官 | - |
参考资料: |
子公司
设立时间 | 名称 | 法定代表人 | 地址 |
2011年9月6日 | 北京高华盛泽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林涛 |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北京英蓝国际金融中心17层1702室 |
分支机构
企业名称 | 负责人 | 成立日期 | 地址 |
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证券营业部 | 宋菡倩 | 2022年6月23日 | 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 区世纪大道8 号B座4701 、 4704、4708、 4710-4711 单 元 ,4801 、 4809-4810 、 4816单元 |
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中心四路证券营业部 | JOSEPH ANDREW CAMARDA JR | 2022年6月14日 | 深圳市福 田区 福田街道福安 社区中心四路 1-1号嘉里建设 广场第三座T3 座3303B、3304 |
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英蓝证券营业部 | 吕凌 | 2022年6月10日 | 北京市西城区 金融大街7号-4 至19层101内17 层1705单元 |
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证券承销保荐分公司 | 贺佳 | 2021年6月7日 | 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 区世纪大道8 号 B 座 47 层 4706、4707、 4709单元 |
参考资料: |
组织结构
高盛中国根据管理功能进行了组织机构的设置,包括以下部门:自营与固定收益部、机构客户部、私人财富管理部、研究部、投资银行部、融资部、质量控制部、营运部、信息技术部、风险管理部、资金部、人力资源部、行政办公室、财务部、法务部(兼董事会办公室)、合规部、内部审计部以及总裁办公室。在重组过渡期内,原股东北京高华的资金部、风险管理部、营运部、人力资源部、信息技术部以及行政办公室将继续向高盛中国提供相关支持性服务,以确保过渡期间的顺利运行。

公司文化
公司标志


公司目标
高盛中国文化建设以打造“合规、诚信、专业、稳健” 的行业文化为目标,通过建设良好的行业文化,传承和弘扬 行业精神,凝聚和践行行业价值观,积淀和涵养行业生态, 推动打造高质量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机构,在担当促进“双 循环”的新使命中,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能力,用文化的力量引领方向、促进发展、塑造形象,为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支撑。
公司宗旨
声誉是证券公司最重要的资产。
经营策略
客户利益永远至上。高盛中国的经验表明,只要对客户尽心服务,成功就会随之而来。
高盛中国最重要的三大财富是员工、资本和声誉。三者之一如有受损,最难重建的是声誉。高盛中国不仅致力于从字面上,更从实质上完全遵循监管高盛中国的法律、规章和职业道德准则。持续的成功有赖于坚定地遵守这一原则。
高盛中国的目标是为股东带来优越的回报,而盈利就是高盛中国实现优越回报、充实资本、延揽和保留最优秀人才的关键。
高盛中国为自己的专业素质感到自豪。对于所承担的一切工作,高盛中国都凭着最坚定的决心去追求卓越超群。如果高盛中国必须在质与量之间作取舍的话,高盛中国宁愿选择做最优秀的公司,而非最庞大的机构。
高盛中国的一切工作都强调创意和想象力。虽然高盛中国承认传统的办法经常还是最恰当的选择,但高盛中国总是锲而不舍地为客户构思更有效的方案。
高盛中国尽最大的努力去为每个工作岗位物色和招聘最优秀的人才。虽然高盛中国的业务额以亿计量,但高盛中国对人才的选拔却是以个人为基础,精心地逐一挑选。高盛中国明白在服务行业里,缺乏最拔尖的人才就难以成为最拔尖的公司。
高盛中国给员工提供丰富的事业发展机会,擢升的条件取决于能力与业绩,而高盛中国最优秀的员工拥有无穷的潜力,能承担最艰巨的职责。公司必须吸引、保留和激励有着不同背景和观点的员工。高盛中国认为多元化是成功的必行之路。
高盛中国一贯强调团队精神。在不断鼓励个人创意的同时,高盛中国认为团队合作经常能带来最理想的效果。高盛中国不会接受那些置个人利益于公司与客户利益之上的人。
高盛中国的员工对公司的奉献和对工作付出的努力和热忱,是高盛中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盛中国视公司的规模为一种资产,并对其加以维护。高盛中国希望公司的规模足以承办客户构思的任何大型项目,同时又保持适度的灵活性,以更有效地保持服务热情、关系紧密与团结精神,这些都是高盛中国极为珍视,又对公司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
高盛中国尽力预测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并致力于发展新的服务去满足这些需求。高盛中国深深明白金融业环境的瞬息万变,及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高盛中国经常接触机密信息,这是高盛中国正常客户关系的一部分。违反保密原则或是不正当或轻率地使用机密信息都是不可原谅的。
高盛中国的行业竞争激烈,故此高盛中国积极进取地寻求扩展与客户的关系。但高盛中国坚决秉承公平竞争的原则,绝不会诋毁竞争对手。
公正及诚信是高盛中国业务原则的根本。高盛中国期望高盛中国的人员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私人生活上同样保持高度的道德水准。
参考资料:
公司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
2022年度内,高盛中国作为联席主承销商进行了1笔 A 股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及4笔A股非公开发行的承销,并在其中1笔 A 股非公开发行中担任独家保荐人角色。此外,高盛中国还作为独家配售代理进行了3笔A股大宗交易。
固定收益自营业务
2022年债市多空因素交织,收益率整体呈现区间震荡走势。利率交易团队根据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变化,积极把握波段交易机会。同时团队继续推进债券做市业务,持续开拓境外交易对手方,不断提升交易和报价能力。信用交易团队积极买入优质短期信用债,并密切关注高收益债相关事件和政策变化,寻求抄底机会。固定收益团队整体交易收入于去年同期相比有显著增长。
经纪业务
根据高盛在中国业务重组的计划,北京高华经纪业务及其相关人员已于2023年2月18日成功迁移至高盛中国。在接下来的2023年,高盛中国将继续加强对国内公募和私募基金客户的研究与交易服务,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积极向海外客户介绍中国市场的投资渠道和产品服务,拓展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经纪交易业务。此外,高盛中国还将继续与其投行部门合作,共同参与A股IPO、定向增发、可转债发行等股票资本市场项目的分销,同时不断寻求跨产品的销售机会。
代销金融产品业务
根据高盛中国业务重组计划,北京高华的代销金融产品业务及相关人员已于2023年2月18日成功迁移至高盛中国。在接下来的2023年,该部门将持续以资产配置为核心,致力于新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工作。此举将进一步增强该部门的能力,为在岸客户提供全面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丰富客户可选择的产品种类,规划未来的境内私人财富管理平台战略,并进一步扩展境内产品平台。同时,该部门也将持续推进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PE WFOE)的设立工作,不断代销第三方金融产品,并推动新的跨境投资产品的研发,为客户提供更多直接参与境外资本市场的机会。此外,该部门还将积极借鉴和汲取同事们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为推动境内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公司责任
"巾帼圆梦"万名女性创业助学计划
高盛推出了"巾帼圆梦",旨在支持那些在新冠疫情期间即将毕业的女性企业家,帮助她们尽快恢复和重塑业务。通过这个计划提供的指导和支持,鼓励更多女性创业者勇敢迈向前方,激发她们的活力,帮助她们发现新的目标,培养新的技能,拓展新的领域。
高盛回馈慈善基金
高盛回馈慈善基金旨在倡导创新思维,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以促进全球弱势群体状况的改善与进步。通过这个基金,高盛目前及已退休的高级员工承诺向合格的非盈利组织捐款,以实现他们的慈善目标。高盛的慈善基金已与来自140个国家的9,000个非盈利组织合作,共捐赠了高达20亿美元,这体现了高盛兑现承诺的实际行动。
社区义工服务计划
社区义工服务计划是高盛员工致力于服务所在社区的旗舰项目,高盛员工与当地非盈利组织合作以团队义务项目为基础承诺每年拿出至少一天的时间帮助他们实践这一使命。
公司荣誉
2021年5月28日,高盛中国(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入选首批证券公司“白名单”。
2023年6月21日,高盛中国(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入选2023年6月证券公司“白名单”。
相关事件
2023年8月21日,一名叫做“欢喜的欢喜”的用户发表了一则关于高盛中国办公室所有人及所有电子设备被带走的帖子,此帖引发金融行业争相关注,并在各大社交平台引发讨论,一度升至微博热搜榜第19位,在榜时长为1.7小时,引发了1951.4万阅读量。8月22日,高盛中国内部人员回应称公司仍在正常运转,并称网上流传的帖子为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