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裹儿(?~710年7月21日),又称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与韦皇后的幼女,先后下嫁武则天侄孙武崇训、武延秀。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李裹儿的:人物生平、人物评价、人物关系、人物轶事、墓葬、艺术形象、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李裹儿

别名

安乐公主

所处时代

唐代

出生地

房陵县(今湖北省房县)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不详

去世日期

景云元年六月庚子日(710年7月21日)

去世地点

长安(今陕西西安)

父亲

唐中宗李显

母亲

韦皇后

武崇训、武延秀

简介

李裹儿出生于李显谪迁房陵时。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李显称帝。李裹儿被封为安乐公主,深得唐中宗和韦皇后的宠爱。安乐公主恃宠而骄,奢靡无度,卖官鬻爵,排除异己。她欺辱太子李重俊,导致李重俊愤而起兵,诛杀了武崇训。景龙二年(708年),安乐公主下嫁武延秀。此后她与太平公主各树朋党,更相攻击,还纵容下人违法乱纪。却因唐中宗的庇护,屡次逃脱责罚。景云元年(710年),为了成为皇太女,安乐公主想要推举韦皇后称帝,因此毒杀了唐中宗。临淄王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率领禁军攻入宫中,斩杀安乐公主。唐睿宗李隆基即位后,追贬安乐公主为“悖逆庶人”。下诏按二品官的礼节将她安葬。

唐宣宗认为,太平、安乐干预政事,引发祸乱,应该引以为戒。清代学者丁耀亢认为,唐朝以前没有发生过公主之乱,借武则天专政之机,安乐、太平等人开始作乱,私自发出政令,奢靡挥霍,使得唐朝陷入了混乱。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弘道元年(683年),武则天临朝摄政。次年,废儿子李显的帝位,降为庐陵王。武则天先将李显软禁在均州,不久又将他迁到房陵。李显谪迁房陵时,妻子韦氏在路上生下了小女儿,李显解下衣服作为女儿的襁褓,因此给女儿取名为李裹儿。

李裹儿相貌秀美,聪明善辩,李显和韦氏都特别喜爱她。后李裹儿被封为安乐郡主,下嫁武三思的儿子左卫将军武崇训。

备受宠爱

神龙元年(705年),神龙政变后,李显恢复帝位,即唐中宗,立韦氏为皇后,封李裹儿为安乐公主。神龙二年(706年),唐中宗立卫王李重俊为皇太子,并颁下诏书,安乐公主等七位公主可以开建官署,设置僚属。武三思为了夺权,暗地里派人分条列出韦皇后的不法行为,将这些文字张贴在东都洛阳的天津桥上,文中还请求唐中宗下诏废黜韦皇后。唐中宗大怒,下令御史大夫李承嘉彻查此事。李承嘉上奏说,这是敬晖、桓彦范、张柬之、袁恕己和崔玄派人书写和张贴的,虽然上面所写的只是请求废黜皇后,但他们实际上是图谋叛逆。李承嘉建议将这五位大臣灭族。武三思又指使安乐公主在宫中对五人横加诬陷,最终,唐中宗下令对五人处以长期流刑。

安乐公主倚仗着唐中宗的宠爱骄横放纵,卖官鬻爵,贪赃枉法,权势滔天,甚至她自己起草诏书敕令,将内容覆盖后让唐中宗在下面签名。唐中宗笑着为她签字,竟然连敕文的内容都不看一眼。安乐公主请求唐中宗将自己立为皇太女,以继承皇位。左仆射魏元忠劝谏不可如此行事。安乐公主却认为,魏元忠是山东愚顽倔强之人,不能与他商议国事。武则天能当上皇帝,自己本是皇帝的女儿,有何不可。唐中宗虽然没有按照她所说的去做,却也没有责怪她。

朝廷倾轧

景龙元年(707年),韦皇后因为太子李重俊并非自己亲生,很不喜欢他。安乐公主与驸马武崇训常常凌辱太子,甚至有时称太子为奴才。武崇训还唆使安乐公主向唐中宗建议,废掉太子,立她自己为皇太女。太子心中积愤已久,无法平静。不久后,太子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矫诏带领羽林骑兵将武三思、武崇训杀死在家中。唐中宗与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登上玄武门城楼躲了起来。太子兵败被杀后,安乐公主请求依据永泰公主的先例,将武崇训墓升级为“陵”。给事中卢粲认为,永泰公主是特殊的恩典,现在武崇训只是皇帝的女婿,不能与永泰公主相提并论。唐中宗认为,安乐与永泰没有什么不同,夫妻以后要合葬,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卢粲再次反对,他认为唐中宗将自己对女儿的慈爱延续到驸马身上,这样就造成了君臣上下没有尊卑贵贱之分。于是,唐中宗拒绝了安乐公主的要求。安乐公主很生气,将卢粲贬为陈州刺史。襄邑尉襄阳席豫听说安乐公主想成为皇太女,于是上书请求册立太子,言辞恳切。

安乐公主及兵部尚书宗楚客日夜在唐中宗面前说相王李旦的坏话,让侍御史冉祖雍等诬陷相王及太平公主,说他们与李重俊共同谋划叛乱,应该被关进监狱。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萧至忠劝唐中宗善待自己的弟妹,不要让人罗织他们的罪名。唐中宗接受了他的建议,对待相王和太平公主非常友爱。宦官左监门大将军薛思简等人倚仗自己深得安乐公主的宠爱而暴虐放纵,不守法纪,魏传弓上奏请求将他们依法处死,御史大夫窦从一十分害怕,坚决制止魏传弓这样做。

景龙二年(708年),安乐、长宁公主等人开置府署后,其所属官员都仗势行事,安乐公主府所属官员尤其嚣张,他们大多出自屠贩之家,因是捐纳资财买的官职,不经过外廷由皇帝亲自下敕书斜封授任官职,因此被称之为“斜封官”。这些公主外戚们外出时,士人们往往跟着他们,以求能够升官发达。其中安乐公主尤其骄横,宰相以下多出自她的门下。安乐公主与长乐公主争相建造房屋,互相攀比斗富,她们的宫殿奢侈华丽,比皇宫的房屋还精巧。

再次出嫁

当初,武崇训娶安乐公主时,武延秀多次在酒宴上出现。他姿容秀美,擅长歌舞,安乐公主很喜欢他,与他私通。武崇训死后,安乐公主下嫁武延秀。出嫁这天,安乐公主乘坐韦皇后的车驾,从宫中到达武延秀家中。唐中宗与韦皇后亲自参加婚礼,并下诏雍州长史窦怀贞为礼会使、弘文馆学士作为傧相,相王为之障车,赐给安乐公主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第二天,群臣在太极殿会集,安乐公主穿着华丽的衣服会见群臣,向唐中宗叩头两次,又南面拜见公卿,公卿大夫全都伏地叩头。唐中宗赐予群臣数十万匹布料,他临上承天门,大赦天下,恩赐民众宴饮三天,内外官员都赐予勋爵,参与此事的礼仪官赐予官阶与爵号。安乐公主还强夺临川长公主的旧宅作为府第,广拆民房,怨声载道。宅第建成之后,国库为之一空。唐中宗还令万骑仪仗队、内府音乐护送安乐公主回家。武崇训的儿子年仅数岁,就授职太常卿,封为镐国公,享受实封五百户。安乐公主的儿子满月时,唐中宗与韦皇后再次亲临她的家中,并大赦天下。

得到庇护

景龙三年(709年),安乐公主与长宁公主、定安公主三家下人抢劫平民子女作为奴婢,左台侍御史袁从一将这些下人抓捕后送入监狱。安乐公主入朝申诉,唐中宗为她下手诏,命令袁从一释放这些人。袁从一反驳道,唐中宗接受公主的申诉,纵容下人劫掠平民,这样无法治理天下。自己知道释放这些下人就可以免祸,治理这些下人就会得罪安乐公主,但自己不愿意为了苟且偷生,破坏国家的法律。唐中宗不接受他的奏请。

太平、安乐公主各树朋党,更相攻击,唐中宗为此非常忧虑。修文馆直学士武平一建议唐中宗要对她们多加教诲、训斥她们的奸险之心。唐中宗不肯采纳他的建议。河南道巡察使、监察御史宋务光上书说,太平、安乐公主占用肥腴的土地,对封地中的劳动力盘剥过苦,导致很多人流亡他乡。唐中宗不予理会。

弑君身死

景云元年(710年),许州司兵参军偃师燕钦融上书说,安乐公主危害江山社稷,唐中宗默然不语。散骑常侍马秦客擅长医术,光禄少卿杨均擅长烹调,两人都得到了韦皇后的宠爱。安乐公主想让韦皇后临朝称帝,这样自己就能成为皇太女。于是三人合谋,在饮食中下毒,唐中宗崩逝。六月庚子日(7月21日),临淄王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率领禁军攻入宫中,斩杀了韦皇后。据《新唐书》记载,此时安乐公主正在对着镜子画眉,听说宫中有人叛乱,急忙逃到右延明门,被兵士追上,斩下首级。而《旧唐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当时武延秀和公主正在内宅,与捕杀他们的士兵格斗很久,最后双双被斩杀。随后,唐睿宗李隆基即位,追韦皇后为庶人,追贬安乐公主为“悖逆庶人”,下诏按二品官的礼仪将她安葬。

人物评价

唐代官员燕钦融认为,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的所作所为危害了宗庙社稷。

唐宣宗认为,太平、安乐干预政事,引发祸乱,应该引以为戒。

宋代史学家欧阳修在《新唐书》中写道:(安乐公主)光艳动天下,侯王柄臣多出其门。

宋代学者李昉认为,安乐公主在洛州道光坊造安乐寺,用钱数百万。童谣说:“可怜安乐寺,了了树头悬。”后来安乐公主被诛杀,斩首悬于竿上,追贬为“悖逆庶人”。

清代学者丁耀亢认为,唐朝以前没有发生过公主之乱,借武则天专政之机,安乐、太平等人开始作乱,私自发出政令,与人争权,奢靡挥霍,使得唐朝陷入了混乱。

人物关系

关系

姓名

简介

父亲

李显

唐中宗

母亲

韦皇后

豫州刺史韦玄贞之女,嫁给唐中宗

丈夫

武崇训

高阳郡王,武三思之子

武延秀

武则天侄孙,魏王武承嗣次子

兄弟

李重润

懿德太子

李重福

谯王

李重俊

节愍太子

李重茂

唐殇帝

姐妹

李氏

新都公主,下嫁武延晖

李裳秋

宜城公主,下嫁裴巽

李氏

定安公主,先后下嫁王同皎、韦濯、崔铣

李氏

长宁公主,先后下嫁杨慎交、苏彦伯

李氏

永寿公主,下嫁右金吾将军韦鐬

李仙蕙

字秾辉,永泰公主,下嫁魏王武承嗣嫡长子武延基

李季姜

成安公主,下嫁韦皇后的堂侄韦捷

儿子

武氏

授职太常卿,封为镐国公

武氏

满月时,唐中宗与韦皇后亲临安乐公主府为之庆祝

人物轶事

定昆池

安乐公主出嫁后,心中常常惦记着长安昆明池的风景,便请求唐中宗将昆明池赏赐给自己,作为私家游乐场所。昆明池是西汉汉武帝时开凿,从未赏赐过他人。唐中宗认为自己不能违背祖例,于是拒绝了安乐公主的请求。安乐公主非常懊恼,强夺了民田,开凿了一个大池塘,绵延数里之地,取名为定昆池,意即要超过昆明池。池边用石头堆砌成一座假山,仿效华山。引来河水成为溪涧,围着池边建造了许多楼、台、亭、榭,座座都是翘盖如翼、步檐出廊。池周围依山砌有斜墙,铺上登山的石道。到处披锦挂绣、画上各种花鸟图案、壁画,镶嵌装饰着金、银、珠、玉,绮丽奢华、溢光流彩。安乐公主又修造一座九曲流杯池,在池中修建石莲花台,引泉水从石台中流出来。穷尽普天下的壮观华丽。待到安乐公主被唐玄宗处死后,这些园林就分配给大司农管理。每天都有许多官宦人家与平民百姓来到这里游玩观赏。

百鸟裙

安乐公主有尚方用百鸟的羽毛织成的毛裙,从正面看是一种颜色,从侧面看是另一种颜色;日光中是一种颜色,在阴影中又是另一种颜色。裙子上可以见到百鸟的形态。这样的裙子一共有两条,一条献给了韦皇后,价值百万。安乐公主又让尚方取百兽的毛做成鞯面,能看出百兽的形态。安乐公主下降武延秀时,蜀川献单丝碧罗笼裙,缕金为花鸟,细如丝发,鸟如黍米大小,眼睛、鼻子、嘴巴、脚爪一应俱全,视力好的人才能看到。自从安乐公主做了毛裙后,百官都跟着效仿。搜寻山林,张布罗网,见到奇禽异兽就捕获,几乎都捕尽了。开元初年(713年),唐玄宗命令宫中将这些衣服都拿出来,在大殿中烧毁,不许士人、庶民穿锦绣珠翠的衣服,这才制止了捕捉鸟兽的风气。

百宝香炉

洛州昭成佛寺里,有安乐公主令人制造的百宝香炉一只。香炉高三尺,有四个门。紫红色的横梁、栏杆,上面装饰有花、草、飞禽、走兽、诸位天女乐妓、麒麟鸾凤、白鹤飞仙等,都是用金线、银线镂刻而成的。香炉上还镶嵌着珍珠玛瑙、琉璃琥珀、玻璃珊瑚等宝物。这座百宝香炉的手工就用了三万钱。

斗草拔须

金朝名人谢灵运的胡须很漂亮,他在被处死前,亲手剪下自己的胡须赠予南海袛洹寺,成为佛祖维摩诘的胡须。寺中僧人认为这是珍宝,非常爱惜。安乐公主在玩斗百草的游戏时,为了增加花色品种,想用胡须冒充草,于是命人去袛洹寺剪掉维摩诘的一缕胡须,后来又怕其他人也得到维摩诘的胡须,因此命人将胡须全部毁去。

墓葬

安乐公主墓地

2006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进行基建时,发现了安乐公主墓地。该墓地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十分简陋。墓地中出土了安乐公主墓志,志石青石质,方形,无盖,高55厘米。石面磕损严重,有方形界格。志文楷书,撰文、书丹及刻石人俱无。志文首题“大唐故勃逆宫人志文并序”,正文共16行,满行19字,记录了安乐公主跌宕起伏的一生。该墓志现藏于长安博物馆。

李裹儿

相关争议

安乐公主墓志上所记载的信息与文献上的记载有一些不同:

  1. 安乐公主死后,《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中均记载,唐睿宗于景云元年(710年),追贬安乐公主为“悖逆庶人”,而墓志中却记载为“勃逆宫人”。学者陈晓捷认为,从时间上来说,安乐公主葬礼是在景云元年十一月十三日举行的,这比追贬的时间要晚将近四个月,不可能出现后来对于贬号有改变的可能,因此可知文献有误。

  2. 对于如何安葬安乐公主,志文中说:“爰命有司式陈葬礼。”《全唐文》中记载:“悖逆庶人可二品礼葬,所司准式。”《新唐书》中记载:“睿宗即位,诏以二品礼葬之。”可是,《旧唐书》中却记载:“安乐公主葬以三品之礼。”学者陈晓捷认为,从出土的唐代墓志资料可以得知,当时对于一些因谋反之罪而被赐死的皇族成员的葬礼所使用的等级,较死者生前身份要低一级。安乐公主生前相当于王爵,降低一级,就只能是国公的级别,这相当于二品之礼。因此,《新唐书》《全唐文》对于安乐公主葬礼的记载是正确的。

艺术形象

诗词

唐代诗人卢藏用在《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中写道:皇女琼台天汉浔,星桥月宇构山林。飞萝半拂银题影,瀑布环流玉砌阴。菊浦香随鹦鹉泛,箫楼韵逐凤凰吟。瑶池驻跸恩方久,璧月无文兴转深。他还在《夜宴安乐公主宅》中写道:侯家主第一时新,上席华年不惜春。 珠釭缀日那知夜,玉斝流霞畏底晨。

唐代诗人岑羲在《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中写道:银榜重楼出雾开,金舆步辇向天来。泉声迥入吹箫曲, 山势遥临献寿杯。帝女含笑流飞电,乾文动色象昭回。 诚愿北极拱尧日,微臣抃舞咏康哉。他还在《夜宴安乐公主新宅》中写道: 金榜重楼开夜扉,琼筵爱客未言归。 衔欢不觉银河曙,尽醉那知玉漏稀。

唐代大臣薛稷在《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中写道:主家园囿极新规,帝郊游豫奉天仪。欢宴瑶台镐京集, 赏赐铜山蜀道移。曲阁交映金精板,飞花乱下珊瑚枝。借问今朝八龙驾,何如昔日望仙池。他还在《夜宴安乐公主新宅》写道:秦楼宴喜月裴回,妓筵银烛满庭开。 坐中香气排花出,扇后歌声逐酒来。

唐代大臣马怀肃在《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中写道:主家台沼胜平阳,帝幸欢娱乐未央。掩映雕窗交极浦,参差绣户绕回塘。泉声百处传歌曲,树影千重对舞行。圣酒一沾何以报,唯欣颂德奉时康。他还在《夜宴安乐公主宅》中写道:凤楼窈窕凌三袭,翠幌玲珑瞰九衢。 复道中宵留宴衎,弥令上客想踟蹰。

唐代诗人赵彦昭在《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中写道:六龙齐轸御朝曦,双鹢维舟下绿池。 飞观仰看云外耸,浮桥直见海中移。 灵泉巧凿天孙渚,孝笋能抽帝女枝。 幸愿一生同草树,年年岁岁乐于斯。他还在《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同用开字》中写道:云物中京晓,天人外馆开。飞桥象河汉,悬榜学蓬莱。 北阙临仙槛,南山送寿杯。一窥轮奂毕,惭恧栋梁材。

唐代诗人苏颋在《夜宴安乐公主新宅》中写道:车如流水马如龙,仙史高台十二重。 天上初移衡汉匹,可怜歌舞夜相从。他还在《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中写道:骎骎羽骑历城池,帝女楼台向晚披。雾洒旌旗云外出,风回岩岫雨中移。 当轩半落天河水,绕径全低月树枝。箫鼓宸游陪宴日。和鸣双凤喜来仪。

元代诗人杨维桢在《安乐公主画眉歌》中写道:铜鼓二鼓星如雪,帐底春云梦初熟。羽林千骑开杀声,画眉画眉天未明。结龙蟠,飞鸾舞,镜中人,皇太女。画眉不鉴长发尼,画眉画眉将何为。墨书未罢斜封旨,血浸三郎三尺水。

影视

影视剧

上映时间

导演

演员(饰演李裹儿)

《一代公主》

1986

李岳峰

郑亚云

《唐明皇》

1993

陈家林

孙倩倩

《大明宫词》

2000

李少红、曾念平

陈晞恩、李冰冰

《上官婉儿》

1998

龚艺群

林希

《太平公主秘史》

2012

李翰韬

余心恬

《唐宫燕》

2013

张孝正

刘娜萍

注释

[a]

今湖北房县

[b]

今湖北丹江口

[c]

《旧唐书》记载李显先被迁到均州后迁到房陵,《资治通鉴》则记载四月迁李显到房州,同月又迁到均州故濮王宅。

[d]

婚俗之一,婚嫁时,乡邻亲友拦阻迎娶新娘的喜车,借以索取酒食、钱帛和戏乐。

[e]

音同“迅”

[f]

音同”浊“

[g]

音同”洗“

[h]

音同”会“

[i]

负责制作和掌管宫廷饮食器物的官署

[j]

衬在马鞍下的垫子

[k]

音同“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