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风者》(英文名:The Silent War)是由麦兆辉、庄文强执导,由梁朝伟、周迅、范晓萱、王学兵等主演的中国剧情电影。该片讲述了解放初期,国民党残余的敌特意图推翻新政权,为监视敌人而成立的神秘部队701陷入空前危机,在这场看不见的战斗中,上演了一场敌我谍战传奇。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听风者的:影片剧情、演员与角色、影片制作、主题与亮点、获奖记录、制片与发行、上映信息、票房、反响与评价、网站评分等介绍

中文名

听风者

英文名

The Silent War

最高票房

累计票房:2.32亿

语言

汉语普通话/粤语

影片片长

116分钟

获得奖项

2012年第49届台北金马影展

导演

麦兆辉、庄文强

主演

梁朝伟、周迅、范晓萱、王学兵

编剧

麦兆辉、庄文强、麦家(原著作者)

制片人

张玮轩

摄影

潘耀明(H.K.S.C)

剪辑

彭正熙

美术

文念中

配乐

陈光荣

动作指导

林迪安

制片公司

百姓电影(中国大陆)

制片国家/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映时间

2012年8月7日(中国内地)

简介

影片于2012年8月7日在中国内地上映,随后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

截止2022年12月23日,累计票房2.32亿。影片获得2012年亚太电影节最佳音效奖、2012年金马影展最佳美术指导等多项奖项提名,并在2013年亚洲电影大奖获最佳服装设计奖、2013年香港电影金像奖获最佳摄影奖,最佳男主角等奖项提名。

影片剧情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战败潜逃回台湾的国民党部队向大陆相继派大批出间谍想要破坏新政权,为了监视敌台、彻底消灭一切敌对势力的701部队就此设立。张学宁(周迅 饰)是一名多重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卧底,这天她作为另一身份的卧底被要求护送某航天教授回北京,为尽快完成任务,张学宁想利用追了自己5年的郭少爷(王学兵 饰)前往护送,但因美国人要求,郭少爷拒绝了张学宁的要求,准备把教授送去英国。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张学宁将郭少爷杀了。完成任务的张学宁来到701部队复命,发现自己的顶头上司就是她“捅死”的郭少爷。

作为701部队的负责人,郭兴中(王学兵 饰)发现敌特的所有电台在一夜之间全都消失了,除非敌特分子改用了新的发射频道否则是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的,需要优秀侦听人员的任务迫在眉睫。为此701部队特命张学宁到上海去找一名名叫罗三耳(单立文 饰)的调音师。在上海张学宁找到了罗三耳,但是发现真正拥有超凡听力技能的是盲人何兵(梁朝伟 饰),便立刻将何兵“请”到701部队来,希望他能为新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何兵本是一个街头小混混,是盲人的他因自己超凡的听力而谋生。

到达701,经过近乎严苛的层层筛选,在一百多名候选人中,耳机都不用带就能直接听出电台播放内容的何兵当即被选中成为701部队的一员。郭局长要求张学宁在一周内教何兵学会摩斯密码,第五天就已经掌握了摩斯密码的何兵已经可以通过电台寻找到敌特的情报,敌特120个电台被何兵悉数找到。但郭局长告知何兵还有5个高级敌特电台没有被破译,何兵要求郭局长把他带到701部队最安静的地方破译电台,通过何兵耐心的努力,国民党方间谍代号“重庆”使用的五个高级电台被成功破解。张学宁被派到上海去寻找真正的“重庆”。

在何兵的不懈努力下,701部队找到了敌人所有的电台。同时在一个偶然的下午他也遇到了自己心爱的女孩沈静(范晓萱 饰),二人结婚了。此时张学宁从上海归来,专门从上海请来了名医为何兵医治好了眼睛。张学宁再次来上海找“重庆”,此次来上海的过程中她接触到了5个人,但并不知道谁是真正的“重庆”,便继续潜伏。在一次侦听中,何兵误将“老鬼”听成了“重庆”,这条错误的信息传递给了正在上海执行任务的张学宁,导致张学宁在上海被“重庆”杀害。知道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了张学宁的牺牲,何兵为自己犯下的过错后悔不已,伤心欲绝的他为了恢复复明前灵敏的听力,在一个雨夜用刀戳瞎了自己的双眼,双目失明的他恢复了以前敏锐的听力,他再次截获了“重庆”的电报并成功破获,这次701部队经过严密部署将“重庆”几人抓获。何兵和妻子沈静来到张学宁的墓碑前献上代表自己心意的花,留在701部队继续着他的工作。

演员与角色

听风者何兵梁朝伟饰作为一个从小地方到上海来讨生活的小混混,何兵敏感而懦弱、油腔滑调,虽然他出生在一个小家庭,但何冰有一种超乎常人的天赋——听力。因为异于常人的听觉,经过层层选拔他进入了701部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奋勇和敌人作战,最后成为了人人敬仰的英雄听风者张学宁周迅饰她是何兵成为“听风者”的领路人。同时,张学宁还具有701部队的“女老板”、特别行动者参与者“老鬼”等多重身份。为了麻痹敌人,掩盖自己间谍的身份,她还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名在上海、香港两地颇具知名度的女作家和社会名媛听风者郭兴中王学兵饰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监视敌人电台、消灭国民党敌特在大陆的残余,成立了701部队,表面身份是船王家纨绔少爷,实则为701部队领导的他,组建起一支看不见的阵线对敌英勇作战,摧毁敌方间谍种种阴谋,他是一名职业间谍、领导、也是战场上同生共死的战友听风者沈静范晓萱饰701部队是为了监视敌人而设立的一个秘密地下组织,沈静是701部队破译局的特工之一,但家庭背景的复杂性,沈静总是独立的

影片制作

创作灵感

《听风者》是麦家谍战短篇小说的又一改编版。麦家看过《无间道》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电影,印象非常深刻。在看了《窃听风云》之后,当时已经写了《听风者》的麦家觉察到在香港也有人关注侦听这个行当,当即他认为如果把《听风者》和《捕风者》拍成电影,麦兆辉和庄文强将是最好的导演。后来,美亚电影公司买下了这部电影的版权,麦佳也得知华策影视正与麦兆辉和庄文强联系拍摄《捕风者》,于是推荐麦庄与美亚总裁一起拍摄《听风者》,自此麦兆辉和庄文强顺利进入市场。

拍摄过程

2011年9月28日导演庄文强在微博表示《听风者》正式开机,2011年12月21日《听风者》在上海举行了关机发布会,预计该片的上映时间为2012年暑期,《听风者》的主要拍摄地是上海,和平饭店等上海标志性建筑都成为片中场景。相比较原著,庄文强设计了比原著多的三个不一样的结局,在电影的声音叙事方面影片的采用了观众会接纳度比较高的叙事手法,声音元素对《听风者》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选角与演员

有关对于周迅的情有独钟,麦兆辉解释道其实在2009年《听风者》剧本完成之际,他们就想来找周迅演这个角色,周迅是极具个人魅力和生命力的演员,自从和周迅合作了这部电影之后,麦兆辉和庄文强对周迅的爱只增不减。庄文强表示《听风者》中女演员占了很大的戏份。

王学兵说在自己和庄文强导演见面之后,为了让他更加深刻地了解角色、贴近角色,为观众呈现出角色最好的一面,和自己理想中的角色相吻合,导演给了他十页自己写的人物传记,让这些传记是剧本里面本没有的。对于导演的这一行为,王学斌坦言是在他中戏毕业之后再没有见过的,十分钦佩,表示自己也将更加努力多方面去呈现角色本身。

范晓萱的工作重心这几年在慢慢向演绎方面转移,继《龙门飞甲》后,在《听风者》中和周迅再次相遇。

《听风者》是梁朝伟继《东邪西毒》《地下铁》《偷偷爱你》后第4次出演的盲人角色。拍摄期间,为了演出角色梁朝伟戴上了特制的隐形眼镜,他表示自己带上隐形眼镜后会完全看不见。为此,公司专门为梁朝伟的眼睛买了保险。

主题与亮点

主题

作为一部谍战片,《听风者》剥离了传统视觉意义上的残暴血腥,以及传统“谍战剧”阶级分明、敌我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的特点,以日常化审美营造出消解传统“谍战剧”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的场景。画面中没有了视觉意义上重点突出的血腥残忍,情节上也并没有表达一种宏大的严重的悲壮感,表达人物内心的老套路被轻描淡写带过,通过细节和细腻的情感来展现人物复杂、汹涌的内心戏,精心准备的人物服装造型也是着重在表现本片的时尚文艺感,展现人物优美的画面和音乐在不温不火的叙事中展开,同时以内敛压抑的东方式道德救赎和情感方式来表达一代人的信仰和忠诚。麦、庄两位导演在坚持“谍战剧”固有模式和类型元素的基础上,打造了一套“微创新、新组合拳”,对细节不断探索和创新,开启了“谍战剧”“微”的时代。

叙事风格

《听风者》一改往日传统谍战片惊悚、悬疑、紧张的叙事风格,文艺情怀贯穿始终,将重点放在对谍战人员内心独特情感的表达上。影片对于特殊时期个体普通生活的表现更是营造出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简洁叙事风格;通过音视频美感的呈现和戏剧性节奏的渲染,整部影片弥漫着浓郁的雅致格调;通过对同志之间平实交往的描绘,表达出谍战人员难以言喻的隐忍。

服饰设计

为了凸显张学宁一角身为女性特工精美多变的特质,《听风者》对服装的设计和做工要求标准都很高,特邀了香港著名美术指导和服装造型设计师文念中为周迅量身定做每一套衣服,拍摄时所展示的每一套西装都是精心剪裁的结果,线条流畅、整体给人以沉稳得体,影片中周迅转换了4个角色,却换了20多套衣服,周迅一人的服装制作费用就超过百万。《听风者》围绕“女间谍”这一特殊角色,通过精心的服装设计,打造了一个堪比可可·香奈儿的时尚偶像。在周迅频繁更换服装的过程中,时尚复古风格展露无遗:灰格纹外套、军装双排扣、天鹅绒长礼服、粗针织毛衣等等。这些集复古、时尚和精美于一体的服装直观地诠释了“女间谍”张学宁的形象:干练、英姿爽,又不失妩媚。

场景设置

大上海广场就像中华民国繁荣时期戴着神秘面纱的701机关,看不到任何的政治色彩,街上没有标志性的列宁服或中山服。该片在叙事画面中吸收了艺术电影的特点,使用了大量的阳光、风景、光影和长镜头捕捉,同时在众多音效的强化和重复下,使整个叙事场景与以往影视作品中我们所熟知的“新中国”表达完全不同。它更像一个被抽离的新时代,既非民国,也非“新中国”,而是导演以各种文艺手法打造的审美化影像新世界。

色彩

影片中701局的主体场景基本都是青灰色的冷色调,包括建筑室内外、人物服饰等,整体营造出了谍战工作神秘甚至冷酷的氛围。在表现人物之间微妙情感的场景时则采用偏黄的浅棕色调或者黄绿色调,例如张学宁与沈静的几场对手戏,沈静与何兵的几场对手戏,都是这种暖暖的怀旧色,很好地衬托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这种随着场景变化所产生色调的冷暖变化,或同一场景中色调的明暗对比和纯度对比,使影片色彩层次分明,基调中有对比,局部色彩具有鲜明的象征内涵,人物与空间环境呈现出和谐对比的构成关系。

获奖记录

获奖年份

奖项名称

获奖主体

结果

2012年

亚太电影节

最佳音效

Traithep Wongpaiboon

Nopawat Likitwong

获奖

最佳美术指导

林仲文

提名

金马影展

最佳美术指导

林仲文

提名

最佳化妆及服装设计

Lim Chung Man

提名

最佳女配角

范晓萱

提名

最佳音效

Traithep Wongpaiboon

Nopawat Likitwong

提名

2013年

亚洲电影大奖

最佳服装设计

林仲文

获奖

最佳美术指导

林仲文

提名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观众最喜爱表演

范晓萱

提名

汉密尔顿幕后花絮奖

最佳美术指导

林仲文

提名

最佳摄影

安东尼潘

提名

最佳照明

最佳照明

提名

最佳原创电影配乐

陈光荣

提名

最佳音效

Nopawat Likitwong

Traithep Wongpaiboon

提名

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摄影

安东尼潘

获奖

最佳男主角

梁朝伟

提名

最佳编剧

麦家伦(编剧)

庄伟强(编剧)

提名

最佳女主角

周迅(女演员)

提名

最佳女配角

范晓萱(女演员)

提名

最佳艺术指导

林仲文(艺术总监)

提名

最佳服装及化妆设计

Lim Chung Man (costume designer)

提名

最佳原创电影配乐

陈光荣(作曲)

提名

华表奖

优秀合拍片

《听风者》

提名

华鼎奖

电影最佳女配角

范晓萱

获奖

最佳男主角

梁朝伟

提名

上海影评人奖

-

《听风者》

获奖

浙江电影凤凰奖

最佳影片

《听风者》

获奖

制片与发行

制片公司

1

百姓电影(中国大陆)

2

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中国大陆)

3

美亚电影制作有限公司(中国香港)

4

美亚长城传媒(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大陆)

5

美亚娱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香港)

6

浙江金球影业有限公司(中国大陆)

发行公司

1

广州美亚华天下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中国内地)

海外发行

1

美亚娱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香港)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中国

2012年8月7日

香港

2012年8月9日

马来西亚

2012年8月10日

新加坡

2012年8月16日

台湾

2012年9月7日

越南

2012年10月26日

台湾(台北金马影展)

2012年11月20日

日本

2014年4月5日

票房

《听风者》作为谍战片的又一代表作,自2012年8月7日公映,累计票房已近2.5亿,成为2012年8月份中国内地华语片票房冠军。

截止2012年8月23日《听风者》继首周票房轻松破亿后,票房已累计破两亿。

反响与评价

反响

影片一经上映饱受好评,票房屡创新高,麦兆辉和庄文强导演组合为大家带来的又一力作。然而,作为一部谍战片,一些观众表示《听风者》的剧情缺乏悬疑、刺激的因素,不够精彩。“麦庄”也坦然承认,庄文强表示在电影行业,需要创新,但同时也会有风险。事实上,《听风者》是相对而言比较冷静的一部电影,激情的东西隐藏在平静中,这使得它更像《雨人》。

评价

正面评价:

《新浪娱乐》评:麦兆辉、庄文强在秉承之前谍战电影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敢于改变。除了谍战,引入“心战”,通过从内而外塑造人物推进故事的发展,完成了从《无间道》到《窃听风云》到《听风者》的成功转型,完成了又一部“主旋律”的谍战商业巨制。

《武汉晚报》评:电影版的《听风者》在令人赞叹之余是还有一分惊喜在里面的,无论是演员的选择还是故事的改编,麦兆辉和庄文强这次都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作业。

负面评价:

《北京晨报》评: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谍战”就是紧张、悬疑、惊悚,但是这些在《听风者》里都没有体现。或者有所表达,但戏中浓重的情感戏也使得这些元素容易被人忽略,也被情感剧所掩盖。

《网易娱乐》评:《听风者》的制作是可圈可点的,能看得出导演在美术、音乐等各个技术环节很用心,此次麦兆辉和庄文强的谍战主题电影拍出了不同的角度与立意,爱情戏大于谍战场面。但剧本缺乏谍战应有的悬念感,不够严谨。

网站评分

豆瓣网

豆瓣评分:6.9分/10分

好于83%悬疑片,好于77%剧情片

196262人评价

猫眼网

猫眼口碑:7.8分/10分

67000人评分

时光网

评分:6.9分/10分

11000人评分

IMDb网

评分:6.2分/10分

1700人评分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2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