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积性皮炎是以下肢色素沉着斑、湿疹样皮损、溃疡为特点的皮肤疾病,又称静脉曲张性湿疹。多见于下肢静脉高压患者,特别是已发生下肢静脉曲张者。发病主要与微血管病变和慢性炎症有关。典型皮损表现为小腿胫前及两踝附近色素沉着斑,湿疹样皮损(如水疱、渗液、糜烂,结痂,干燥、脱屑、苔藓样变)及溃疡。治疗淤积性皮炎需要积极治疗引起静脉高压的原发疾病促进静脉回流,控制皮损及感染。必要时手术治疗静脉曲张,消除病因。淤积性皮炎的主要危害是下肢出现色素沉着斑、湿疹样皮损及溃疡,影响美观及日常生活。及时、规范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淤积性皮炎的:就诊科室、病因、症状、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危害、预后、预防等介绍

中文名

淤积性皮炎

外文名

Stasis  Dermatitis 

别名

淤积性湿疹、静脉曲张性湿疹、重力性湿疹、低张力性皮炎

症状表现

下肢慢性潮红、鳞屑、瘙痒和肿胀(炎症)的皮肤病,常有深褐色皮肤色素沉着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显状部位

皮肤

原因

与下肢静脉曲张有关,也可继发于血栓性静脉炎后的静脉闭塞

多发人群

静脉曲张和水肿患者

相关检查

血常规凝血时间

就诊科室

  • 皮肤性病科

病因

  • 淤积性皮炎发病主要与微血管病变和慢性炎症有关。多见于下肢静脉高压患者,特别是已发生下肢静脉曲张者。

  • 长期站立者、重体力劳动工作者或多次妊娠妇女更易发生静脉曲张及淤积性皮炎。

症状

  • 淤积性皮炎的典型皮损表现为小腿胫前及两踝附近色素沉着斑、湿疹样皮损、溃疡。

  • 开始表现为小腿下1/3轻度水肿,休息后可消退,站立或长时间行走后再次出现。

  • 小腿胫前及两踝附近出现暗褐色色素沉着斑(含铁血黄素沉积)。

  • 可继发急性或慢性湿疹样皮损如水疱、渗液、糜烂及结痂、干燥、脱屑、苔藓样变等。

  • 病程较长者,内踝等皮肤较薄处可因外伤或感染而形成不易愈合的溃疡。

检查

  • 诊断淤积性皮炎需要做的检查主要是体格检查。皮肤损害的部位及形态特点是医生诊断淤积性皮炎的重要依据。

诊断

  • 诊断淤积性皮炎主要依靠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

  • 患者长期行走或站立,小腿存在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

  • 出现小腿胫前及两踝附近色素沉着斑、湿疹样皮损(如水疱、渗液、糜烂,结痂,干燥、脱屑、苔藓样变)及溃疡等典型皮肤损害表现。

鉴别诊断

  • 湿疹样皮损需与接触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及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区别;溃疡则需与各种可引起小腿溃疡的疾病区别。

  • 如果出现小腿、踝部色素沉着斑,湿疹样皮损,溃疡等皮肤损害,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以便得到明确的诊断,尽早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治疗

  • 淤积性皮炎的主要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及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 患者应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可以使用弹力绷带等帮助和促进静脉回流。避免热水烫洗和搔抓局部,注意防止外伤。

药物治疗

  • 局部用药

    • 对于湿疹样皮损,与湿疹的治疗方法类似,主要是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此外还会根据皮损的分期,选择其他适合的外用药物及剂型。

    • 有溃疡形成时可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外用抗感染药物。

  • 全身用药

    • 溃疡面有脓性分泌物时(尤其是出现蜂窝织炎时),应全身使用抗生素。

手术治疗

  • 对上述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者,可行曲张静脉根治术,消除病因。

危害

  • 淤积性皮炎患者下肢出现色素沉着斑、湿疹样皮损及溃疡、疼痛,影响美观及日常生活。

预后

  • 及时、规范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

  •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预防静脉曲张。

  • 积极治理可能引起静脉高压的基础疾病。